雙孢菇工廠化種植技術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4日

  實現工廠化栽培是雙孢菇種植產業的必然發展趨勢,那麼雙孢菇如何工廠化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上料

  上料前先用石灰測一下培養料氨氣含量,合格則上料。根據培養料的實際物理情況調節好上料的厚度,採用機器上料。上料過程中撒落在地面上的培養料不可上到床架,直接丟棄。545m2栽培面積上均勻地撒入450-550L菌種。上料床面要平整無斷節,厚度一致,上料密度均勻。撒種後覆蓋薄膜,並保證不會被風吹起,起到保溼的作用。上料過程中所使用到的機器和工具在使用前均要1%的福爾馬林消毒,使用完後仍要用1%的福爾馬林清洗消毒,清掃菇房地面和排水道中的雜物,消除潛在的汙染源,保證環境的衛生。

  二、發菌管理

  覆蓋薄膜後,噴灑消毒水***300L水新增2%福爾馬林***。無特殊情況,上料、壓平、撒種、蓋膜、消毒要一次性完成。以後每隔5-6天消毒一次,發菌期間根據實際情況來調節空調換熱系統,密切注視料溫的變化,使空氣溫度在23-26℃控制料溫在25-28℃的範圍內,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90-95%,二氧化碳的濃度可控制在1500-3000ppm,此階段對氧氣要求不嚴格。此階段要經常檢查各層床面,發現雜菌及時清除,特別是一些高溫雜菌,如鬼傘。菇房內的溫度是通過製冷***夏天***、換熱***冬天***、外界空氣的溫度、通大風或小風、打水各因素綜合作用來實現的,發菌初期可以不通新鮮空氣,待菌絲、料溫有變動的傾向後開始少量通入新鮮空氣,切記根據外界空氣的溫度來合理調節。

  三、覆土配製

  工廠化栽培採用純草炭土進行栽培,草炭土透氣性好,吃水率高,是目前最好的覆土材料,草炭土要和石灰***生石灰***、砂子混合均勻,沙的比例為15-18%,石灰的比例為1.5-2.0%,經粉碎機粉土後可直接用福爾馬林消毒,並新增敵敵畏殺蟲,覆土配好後用石灰水調節PH在7.5-8.0之間,含水量在60-65%之間。覆土配製過程中所使用到的工具在使用前均要1%的福爾馬林消毒,使用完後仍要用1%的福爾馬林清洗消毒。冬季配土時,使用蒸汽消毒,通蒸汽使溫度升至60℃維持2小時或55℃維持5小時,目的殺死覆土中的線蟲。

  四、覆土管理

  菌絲長好後,可見菇床表面很多黃色水珠並且表面菌絲連線在一起,便可撤膜,待床面的水分被吹乾後,可進行覆土。覆土前一天菇房地面用2%的福爾馬林消毒,覆土厚度3.5-4釐米,要求厚度均勻,覆土後用耙菌機對床面進行平整。整個過程中撒落在地面上的覆土不可鋪到菇床上,可運回配土區重新消毒使用。覆土過程中所使用到的機器和工具在使用前均要1%的福爾馬林消毒,使用完後仍要用1%的福爾馬林清洗消毒。覆土後空氣溫度在23-26℃、料溫在25-28℃,料溫不可高於33℃。

  覆土後當天用多菌靈對地面消毒一次,2-3天后可看到菌絲吃土時,便可進行打水。前期打水要足,防止覆土下層菌絲過旺致使土層板結。打水時不可一次打過量的水,可分多次打水,每次控制打水不可過量,打水的標準是抓土看得見水但不會流入培養料中。

  菌絲吃土3/4-4/5時,可用耙菌機耙菌,耙平深度至料面,但不可挖出培養料。覆土後到耙平的澆水量一般用手擠有2-3滴水,耙菌前一天用多菌靈對菇床及地面消毒一次,耙菌後稍微提高一下空氣溫度至25-26℃,讓菌絲快速恢復,等看到菌絲連線起來便可降溫至15-17℃、料溫17-19℃之間,該過程靠通大風***冷風***和打水共同作用進行。若覆土偏干時,可結合降溫加適量的水,此時忌大量澆水,空氣溼度保持在85-90%,保持空氣新鮮,防止菌絲徒長。若不進行耙菌,菌絲吃土4/5時,提高一下空氣溫度至25-26℃,給菇房提供一個高溫、高溼、高二氧化碳濃度的環境,讓菌絲徒長,等大面積都冒菌絲後便可降溫。

  五、出菇管理

  出菇前,覆土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視蘑菇、菇潮、氣候而加水,注意調水與加水相結合,風道外、高層床架覆土不可偏幹。出菇時空氣溫度15-16℃、料溫17-18℃最好,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85-90%,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1400ppm以下。形成菇蕾至菇蕾長大如花生粒大小前,菇床最好不要打水和薰煙,防止菇蕾死亡或顏色不正,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溼。蘑菇採摘前勿用重水澆灌蘑菇,以免降低其品質,澆到蘑菇上的水***120g漂白粉+600L水***,前潮菇期所加水升數應等於下潮菇的公斤數。每天檢查一次病蟲害情況,發現病原及時控制。嚴格監視生產過程各種致病因素的發展趨勢,預測預報病害動態,以便及時採取措施,達到“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目的。

  六、採菇要求

  採菇時須嚴格按照“一壓、二擰、三提起”的原則操作,禁止手抓多個菇柄而帶出大塊覆土。採菇工及其衣服在上下班時須認真消毒***工作衣下班時掛進臭氧發生器或紫外線殺菌消毒的更衣間,菇筐用清水洗淨-100ppm餘氯消毒50s-清水沖洗乾淨表面殘留消毒液***,嚴禁採菇工串房作業,蘑菇病區專人專採專消毒;嚴禁採菇工、管理工腳踩床面及置菇筐於床面。菇柄留至5-10mm;菇柄切面須垂直;床面清理時不留小菇、爛菇、老菇、開傘菇及菇根等雜物,床面深洞應填平。

  七、轉潮菇管理

  每潮菇一般採收3天為宜,第一天採大菇,第二天採收大部分菇,第三天採收剩餘的菇。清床後將床面清理乾淨,做到不留菇根、老菇、死菇,並用覆土填補坑窪處,清床後床面噴施一次多菌靈。一次採菇時可將空氣溫度適當降到14-15℃,轉潮期間,料溫可適當提高至20-21℃,促進蘑菇菌絲恢復,相對溼度維持在85-90%之間,二氧化碳濃度可控制在2000-3000ppm,待菇蕾扭結後溫度降至15-19℃,二氧化碳濃度降至1400ppm以下。

  八、卸料

  三潮清床後,立即密封菇房並通蒸汽,溫度升至72℃後保持8-10小時。卸料後,須徹底清洗菇床、尼龍網布、撤料後,庫房管理人員要及時清洗床架和排水管道,避免汙水在菇房內停留,保證牆壁、床架上及縫隙中無殘留的廢料。尼龍網床布用盛有5%的福爾馬林的洗布機進行清洗乾淨。無蒸汽消毒時,撤料前一天在菇床上噴施5%的福爾馬林密閉12小時,撤料完成,菇房清洗乾淨後,再噴施5%的福爾馬林密閉12小時,上料前一天噴施5%的福爾馬林密閉12小時。多次消毒盡最大可能殺死、減少雜菌的存活。

  雙孢菇工廠化種植注意事項

  一、工廠選址及平面佈置方面

  在專案建設的選址和平面佈置方面首先應注意的問題是:

  1.交通運輸必須方便,運輸麥秸、稻草的車輛和運送鮮菇的冷藏集裝箱車輛一般都高、寬、重,應儘量避免在道路比較窄,電線、電話線架設比較低的村莊內或通過大型車輛有一定難度的場地建廠。

  2。培養料生產基地要與居民區、學校、醫院、辦公機關和汙染企業有一定距離。發酵培養料時的氣味不影響周邊的人,也不要被周邊的企業汙染蘑菇廠的培養料和栽培的鮮菇。

  3.要選擇水、電充足的地方。特別是水質一定要先分析化驗渾濁度***含沙量***、PH值、硬度、礦化度、腐蝕性等指標。以便根據水質和水資源及電價情況確定最優化的菇房空調系統。

  4.專案建設的工廠平面佈置應根據場地的形狀、地勢、主要風向等因素,儘量減少培養料生產和出菇房相互汙染,最好選擇培養料生產基地和栽培出菇房有一定距離,或選擇預溼混料-一次發酵-二次發酵-出菇房、冷庫一字排開,儘量避免出菇房和一次發酵靠在一起,二次發酵隧道與出菇房之間應有一定距離。生產的工藝路線安排,要在滿足工藝要求的情況下儘量減少運料距離和方便裝載機的節油,雨季排水和泡料肥水迴流要分開,要讓培養料澆水時多餘的肥水回到肥水池內,儘量減少泡料肥水外流。

  二、工藝方案、設施、裝置選型方面

  工廠化栽培雙孢菇的工藝方案和工藝設施選擇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專案的成敗,確定工藝方案和工藝設施時,要根據投資、生產規模、產品質量等方面綜合考慮。即要考慮工藝流程完善,各工序配套齊全,生產順利保證質量,還要考慮經濟規模問題。過去往往由於投資少或信心不足等原因,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其一,為了保證順利生產,各個工序裝置全部配齊,工藝流程很完善,但因資金不足建設的出菇房很少,造成培養料生產工序的投資不能充分利用。例如,一個工序裝置齊全、工藝流程完善的雙孢菇工廠化栽培基地,只有六間標準空調菇房,按兩個月一個栽培週期,正常生產每月只用三批二次發酵培養料,這樣培養料生產工序的設施、各種造料裝置和培養料生產人員每月有一半的時間不用工作,造成浪費。

  其二,只注意規模形式,沒按雙孢菇工廠化栽培的工藝要求規範設計,在二次發酵隧道、菇房保溫、菇房空氣調節系統等方面,有設計不合理、施工不規範,選型不正確等問題,滿足不了栽培工藝技術的需要,造成生產困難,達不到產量要求。

  同時也要注意具體生產工藝細節,從國內工廠化栽培實際情況看,出現問題比較多的首先是二次發酵隧道和出菇房的空氣調節系統;其次是上料裝置和菇床架方面。

  二次發酵隧道是雙孢菇工廠化栽培的一個重要工藝設施,在二次發酵隧道內進行的巴氏消毒和控溫培養過程,是一個非常複雜而又要求精準的生物轉化過程。是決定培養料出菇能力的關鍵環節,是雙孢菇栽培單位面積高產的基礎。建設的二次發酵隧道應當做到進出料和裝置維護方便,能有效控制通風,一年四季都能實現整個隧道內培養料的均溫、升溫、恆溫、降溫和均衡控溫。要實現這些要求,就必須做好隧道的保溫和通風控制。在國內的一些雙孢菇栽培專案中忽視二次發酵隧道的重要性,往往以造價低作為選擇隧道建設的優先條件,結果達不到預期效果。在確定二次發酵隧道具體選型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隧道的具體長、寬尺寸應和出菇房的栽培面積配套,一般情況是一個二次發酵隧道的一批培養料供一個或兩個菇房的栽培用料。除非是完全人工上料,一個隧道內的培養料一天不能全部出完,可考慮建設小的二次發酵隧道,兩個隧道供一個標準菇房的栽培用料,但這樣隧道的造價會提高很多。

  2.隧道的高度應根據隧道的布料裝置和出料裝置確定,滿足方便進出料即可,不宜過高,一般在3-4米。

  3.隧道通風裝置應和隧道通風底面的結構及隧道內布料厚度相匹配,通風能力過大造成能源和投資浪費,並影響發酵質量;通風能力過低也影響發酵質量。

  4.隧道的個數一定要和菇房個數配套,如果隧道個數不足會影響菇房利用效率,影響產能。一個效能比較好的二次發酵隧道每月最多能產四批料,通常情況可按一個隧道兩個月產七批料來計算工序平衡。

  出菇房的空氣調節系統是一年四季保證鮮菇產量和質量的重要設施,菇房的空調系統要能夠有效調節菇房內的溫度、溼度、CO2 濃度,滿足栽培雙孢菇的工藝控制要求。空調選型時應根據菇房的結構、節能情況和蘑菇的銷售方式,如果是以鮮品銷售為主,對空調的除溼能力要求高一些。如果是為罐頭、速凍等加工作原料,對空調的除溼能力就要求低一些。通常可按以下方面考慮菇房的空氣調節系統。

  1.對於菇房是整體建築,有公共走廊的標準出菇房,菇房較多時可考慮集中製冷***制熱***分散控制的中央空調模式,應設獨立的新風處理系統。

  2.對於菇房較少或分散建設的菇房,應考慮單體空調系統。

  3.對於以鮮銷為主的菇房要選擇除溼效果好的空調系統。

  4.對於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地區可考慮水預冷機組。

  5.雙孢菇菇房的空氣調節系統要保證菇房內各部位通風量儘量一致。

  菇房的上料方式及裝置,是目前雙孢菇工廠化栽培引進模式和國產化模式的最大區別,引進模式全部機械化上料,要求菇床架與上料系統完全匹配,投資較大,國產化是充分依靠人力資源或簡易裝置上料,菇床架以滿足出菇要求為主。經過幾年的實踐總結,我們也在逐漸完善國產菇床架的結構,逐步實現人力資源與簡單裝置的有機結合。對目前狀況在建設雙孢菇工廠化栽培專案時,應注意以下方面的問題

  1.菇房建設和菇床架加工時,應考慮為將來進一步改進上料方式預留空間,應按標準化設計,先簡化安裝,逐步完善。如,菇床架的框架部分採用標準結構的熱鍍鋅鋼材,床面、側板的安裝孔全部加工好,先用廉價材料替代。技術熟練、生產銷售順利後可分步新增,逐步實施機械上料,提高效率。

  2.對於目前的上料方式不要盲目追新,選擇上料方式要綜合考慮長期運營成本。如目前很多人推崇的打包上料方式,從工藝、生產、衛生安全方面考慮都是比較理想的,但長期運營成本很高,每平方米栽培面積大約增加6元成本,再考慮打包裝置的折舊費用,則成本更高。

  雙孢菇種植技術

  一、場地選擇與堆料發酵

  1.場地選擇。以避風向陽、近水源、排灌方便、通路***機耕路***、通電的輕度沙壤土水稻田為優。

  2.生產時間。9月5日至15日為宜。

  3.培養料。按每畝產出3250—4000千克的要求,需稻草7500—8500千克,蘑菇專用複合肥4包,尿素75—85千克,餅肥225—255千克,石灰150—170千克***建築用灰***,牛糞有無均可。

  4.泡草堆料。泡草堆料最好採用A、B田塊制,在A田塊泡草,在B田塊播種,此方式既省工,又有利發酵、播種、復土。

  ①機壓泡草。將所要泡的稻草全部抖鬆,鋪平、鋪滿在A田塊,草料順向,厚度80—100釐米。灑水溼透,滲入田間的應有20釐米左右,立即用旋耕機碾壓,使之溼透,溼透之後的稻草,應立即打堆,而且要一次堆完。

  ②人工踩踏。機械不便之處,可採用人工踩踏方式。具體做法是:鋪草為正方形或長方形,厚度30—40釐米,草料抖鬆,灑一遍水,再鋪一層又灑一遍水,堆高80釐米為宜,然後一天3次灑水,每次做到灑水均勻,不留死角,每次見底部有水流出為止,如此2天就能溼透。溼透標準:手捏有5—10滴水為宜,一旦溼透,立即打堆。注意,新鮮稻草必須是晒乾的。

  ③打堆。溼透的稻草必須立即打堆,具體做法為:將專用複合肥、尿素、餅肥拌合均勻,備用石灰另用。草堆底寬1.3—1.4米,高1.5米,長任意,鋪一層草料,厚25釐米,撒一層肥,施一遍石灰,***石灰的用量為總量50%***,稻草、肥料、石灰比例協調,做到草盡肥完,石灰完,草堆建成後,立即覆薄膜保溼、保溼,清溝排幹打堆田塊的積水。

  ④翻堆。翻堆一共3次,第一次在打推完後第五天進行、第二次隔4天進行、隔3天后進行第三次,每次翻堆、揭膜後在草堆上撒一次石灰,用量為餘下的1/3,第二次翻堆還應檢查害蟲基數,如發現害蟲基數較大,翻堆後施藥再蓋薄膜,害蟲較輕無需施藥。第三次翻堆後,不再蓋薄膜,敞開堆制2—3天,準備播種。

  ⑤草料發酵的標準。發酵好的草料呈咖啡色,有發酵香味,無氨氣,含水量62%-65%***手捏有3—5滴水***,pH值7—7.8。

  二、地栽菇播種及培育菌絲管理

  1.清圍溝。圍溝深25釐米,寬20釐米,田塊過長,中間應挖一條溝,整塊田做到溝溝相通。

  2.分廂。廂面寬80釐米,走道***溝***80釐米,用石灰放線。

  3.鋪草料。草料一定要先一天挑運于田間散開,第二天視草料的乾溼、氨味的淡濃決定能否播種,水分用手捏手上有水印而無水滴為宜,氨氣輕有或無為宜。鋪草料,草料一定要抖散,抖鬆,鋪成寬80釐米,高28釐米左右龜背形,長度任意的草料廂面。草料太乾,就需灑水調溼,水裡需加0.5%石灰。

  4.播種。草料廂面整理成功之後,按每一米一瓶***500毫升***菌種量進行均勻播種,後用薄木板輕拍廂面,使菌種和草料相接觸。

  5.清溝覆土。覆土前應檢查一下草料的乾溼,土壤的乾溼,如果草料過幹,土壤過幹,應灑一點石灰水再覆土。取土:離廂邊10釐米處,挖50釐米寬、8-10釐米厚的土塊,打成指頭大小的土粒,覆蓋廂面,厚度為3—4釐米。

  6.覆蓋草簾。廂面覆好,廂溝清通,再將草簾蓋上。

  7.防熱控溫。外界氣溫達33℃時,應注意通風降溫。降溫方法:下午6點將草簾掀起,第二天早上6點覆蓋完畢。

  三、出菇及越冬管理

  1.晚秋出菇管理。播種後20天為菌絲生長階段,25天左右廂面上就會出現指頭大小的菇蕾,如果廂面溼度較大,任其自然出菇;如果廂面溼度較小,土粒乾燥色白,可噴出菇水,一般廂邊噴重一點,廂中間噴輕點或不噴,標準為:見土表層溼潤就行。

  2.保溫出菇。當氣溫降至白晝13℃以下時,可做保溫出菇,用薄膜蓋在草簾上面做到保溫、保溼,讓其正常出菇。

  3.越冬管理。氣溫降至零度以下,雙孢菇就進入越冬管理,越冬管理既要保溼,又要調氣,這時薄膜轉入草簾下面,只能蓋1米廂面,其餘留做換氣。

  4.春季出菇管理。①立春氣溫回升至白天13℃,夜間6—8℃,需揭開草簾,將薄膜轉換至草簾上,如果廂面表層土呈白色,需要噴水,其標準土層表面溼潤,水不下滲為宜。隨季節變換,氣溫漸高,雨水漸多,清溝排漬尤為重要。

  ②去薄膜。氣溫回升至白晝16—18℃時,去掉薄膜,自然出菇管理,清明前進入出菇高峰期,田間溼度依據天氣靈活處理。


雙孢菇四季棚的種植技術
矮牽牛怎麼養矮牽牛的生長習性
相關知識
雙孢菇工廠化種植技術
雙孢菇四季棚種植技術
秀珍菇工廠化種植方法
水稻的機械化種植技術
玉米機械化種植技術
工廠化蘑菇種植技術
雙孢菇種植技術_雙孢菇種植技巧
工廠化食用菌種植技術
雙孢菇的種植技術視訊
雙孢菇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