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楊氏之子》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小編在此整理了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楊氏之子》教學設計,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楊氏之子》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理解課文意思,體會語言的巧妙藝術。

  4.能主動在生活中搜集、發現、積累、運用精妙的語言。

  教學重點

  1.能理解課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讀。

  2.能在生活中運用精妙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語言的巧妙性。

  第一課時

  一、故事引入。

  1、出示羅斯福的故事,默讀。

  ***故事1:羅斯福在當選美國總統之前,曾在海軍中任要職。有一次,他的一個朋友問他關於在加勒比海的小島上建立潛艇基地的計劃。羅斯福小聲問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嗎?”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羅斯福接著說:“我也能。”***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關於語言藝術的故事,請大家看看。

  2、生.默讀故事後,師:看懂了嗎?一個小小的問題,羅斯福把建立潛艇基地的計劃告訴朋友了嗎?你從哪兒知道的?

  3、對,你讀懂了這個故事。羅斯福拒絕了朋友,但是他並沒有正面的拒絕,而是採用了一種委婉的方法,這裡就體現了語言的藝術。本單元我們學習的主題就是“語言的藝術”。像這樣體現語言藝術的經典故事,古今流傳的很多,剛才大家讀的故事是白話文,今天我們要讀一篇古文,齊讀課題――

  二、引入課題,解題。

  師:讀了課題,你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誰的故事?

  生:這篇課文講了楊氏的孩子的故事。

  師:“楊氏”的意思是姓楊的人家,哪“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

  生:“楊氏之子”的意思是姓楊人家的兒子。

  三、認識文言文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而語言進行表述,就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我國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所以,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四、讀通課文

  1、範讀。

  師: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我們就先來讀讀吧,把每一個字音讀正確。

  2、自由小聲初讀課文***文言文和白話文在朗讀上有不同之處,要讀出古文的韻味,自己試著讀一讀,相信你會比老師讀得更好。***

  3、請一個學生讀課文,檢查字音,指導停頓斷句

  四、理解課文大意。

  1、自主理解課文。***師:這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試著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看能不能一起把這個故事講出來。

  3、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對照原文請學生逐句理解***

  相機指導理解文言文的兩個重要方法:看註釋和聯絡上下文理解

  通過看註釋理解了“甚、詣”等字的意思。

  理解“為設果”需要聯絡上下文的方法。

  師:“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這句話講的是?

  ***評價語舉隅:很好,你採用了理解文言文的一種最基本用常用的方法“看註釋”,你很會學習。 對,孔君平是客人。你採用的方法是我們理解文言文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聯絡上下文理解”,你也是一個會學習的孩子。

  師:通過剛才探討的兩種方法,我想最後兩句話理解起來應該沒有問題,請大家讀最後兩句:“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你們認為文中的“家禽”和現在我們所說的“家禽”的意思一樣嗎?說說你的看法。

  4、請一個學生完整地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在樑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5、帶著理解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品讀句子,體會楊氏之子應答的巧妙之處。

  1、出示思考的問題:“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裡?”

  師:南宋詩人、哲學家朱熹提出了"循序而漸進, 熟讀而精思"的讀書方法,請你再細細地讀,靜靜的思考,你一定會有新的體會。大家一邊讀一邊思考,可以在書上作批註,現在開始。

  2、品讀句子,對文字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3、獨立學習思考,並做好批註。

  4、四人小組交流。

  師:剛才我巡視了一圈,看到可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這樣請大家在四人小組裡交流自己的體會。

  5、全班交流。

  重點點撥:

  ***1***、孔君平指著楊梅對楊氏之子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孔君平由楊梅而聯想到小兒家的姓,就給楊家小兒開了一個玩笑,語言很風趣幽默。***板書:楊梅***

  ***2***、楊家小兒聽出了孔君平的話外之意,並立刻做出反應,知道客人在拿自己的姓開玩笑,所以馬上由孔君平的姓聯想到孔雀,所以以孔雀給他開玩笑。

  ***板書:孔雀***

  ***3***、品位楊氏之子的話外之音:

  如果你認為楊梅是我家的水果,哪孔雀就是你家的鳥羅!

  6、設想:孔君平聽了楊家小兒的回答,會怎麼說?

  7、小結

  師:***總結***正如那位同學說的那樣,這楊家小兒真是不簡單啊,思維之敏捷,言語之巧妙,讓人回味無窮!其實,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說話要講究藝術,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講,會達到不同的效果。

  二、熟讀成誦

  1、孩子們的體會很深刻,如果現在朗讀課文,相信你能夠把自己的體會帶進朗讀,你可以盡情地感受古文的韻味,請一個同學讀。

  2、師:學到這裡,你能試著把這個故事背誦下來嗎?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誦的看著書朗讀。

  3、全班背誦。

  三、拓展

  1、給你家小區花園的“嚴禁踐踏草坪”換一種說法,體現語言的藝術。

  師:像這樣體現語言藝術的例子還有很多,就拿身邊的事來說吧,幾年前像“禁止踐踏草坪!”這樣生硬的,帶著指令性的提示語隨處可見,但是,現在,你走進公園,你會發覺,這樣的語言少了,同樣的意思,有了不同的表達方式,你能試著來改一改這個說法,體現語言的藝術。

  如:小草要睡覺,請別打擾!

  草兒青青,何忍踏之!

  花草美,愛花護花人更美!

  師:多麼溫馨的提示,充滿了人文關懷和對生命的尊重,相信這樣的提示語更有說服力。

  2、生活中體現藝術性的語言還有很多,同學們分享收集的資料。

  師:孩子們還收集了許多這樣的語言,我們現在小組裡交流一下,待會把你們小組裡最能打動人的語言大家分享。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如:“別吻我,我怕羞” “我怕修” “我不是碰碰車”

  師:大家為什麼要笑,因為它幽默,這幽默的背後卻在善意地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3、總結。

  師:我們的母語漢語言有著無窮的魅力,有“口吐金蘭”的語言香氣,有“脣槍舌戰”的語言戰爭,有“妙筆生花”的語言表達,有“舌戰群雄”的語言典故,語言的藝術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增添許多樂趣。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方式,效果也會大相徑庭。孩子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不僅能夠感受到語言魅力所散發出來的光彩,而且能夠運用語言的藝術,就讓語言的美麗伴隨我們繼續語文的學習之旅吧!下課,謝謝孩子們!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楊氏之子》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通過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並理解“惠”、“曰”、“禽”三個生字;

  2、通過對比學生與教師讀的不同處,展示矛盾,探究原因,讀通課文,理解意思;

  3、立足“未聞”、“應聲答曰”的品味體悟,感受楊氏之子的聰慧過人;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生自學朗讀,讀中理解意思,發現學習古文的方法,感受古文的味道。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目標

  在遷移運用中感悟古文之韻之味,初步培養喜愛古文的感情。

  教學重點:正確朗讀,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精妙語句,感受楊氏之子的聰慧過人。

  教具、學具準備:字典、學習輔助資料、教學課件

  課型:講讀課文

  一、情境匯入

  師:生活中有很多精妙的語言。有的語言幽默風趣,有的語言機智巧妙,有的語言精練得當。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第三組課文,從《楊氏之子》這課中去感受一下語言的魅力吧!板書感受語言的藝術10 楊氏之子

  生:***齊讀課題***

  師:你能說說題目的意思嗎?

  生:課題是說,姓楊的人家的兒子。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我查了字典,知道了氏的含義,就理解了課題的意思。

  師:課前做到預習,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

  師:在這裡“之”相當於什麼?

  生:相當於“的”。

  ***開門見山的匯入,直接切入主題,清楚明瞭,使學生能明確本主單元的主題。讓學生通過理解課題,並瞭解學生課前預習的情況,一舉兩得。***

  二、初讀古文,讀準字音

  師:請同學們輕輕地開啟書,讀讀這篇文章,感受一下讀這篇文章與讀以前學過的文章有什麼不一樣。你也可以看著螢幕讀課文。

  生:自由讀文

  師:讀了這篇文章,你覺得怎樣?

  生:難讀,難理解。以前的文章通俗易懂。

  師:你知道這樣的文章是什麼文嗎?

  生:是古文。

  師:我國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古人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叫古文,一般也將古文稱為“文言文”。

  師:板書文言文

  師:學習文言文,重在朗讀。你能把課文讀正確嗎?讀準字音,試著練習讀一讀吧。

  生:自由讀文

  師:誰能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

  生:***2人讀文***

  師:***螢幕示課文***老師也來讀讀,同學們仔細聽,看看與你讀的有何區別。生:認真聽讀

  師:聽出怎樣讀了嗎?像這樣讀一讀吧。

  生:自由練習讀

  師:***示螢幕***誰願意讀讀第一句?師評價。

  生:個人讀,分組讀,齊讀。

  師:“樑”和“惠”是本課的生字,寫時需要注意什麼?

  生:“樑”是上下結構;“惠”注意寫好上半部分。

  師:示第二句“詣”和哪個字相像?“乃”呢?

  生:諧,和諧;及,及格

  師:讀讀這句話。

  生:個人讀,女生讀,男生讀,齊讀。

  師:示第三句

  生:個人讀,齊讀。

  師:示第四句“曰”和哪個字相近?寫時注意什麼?“禽”呢?

  生:“曰”和“日”像。“禽”注意11筆是撇折。

  師:能讀好這段對話嗎?

  生:個人讀,師指導讀,生跟讀。

  師:示全文能把整篇課文讀好嗎?

  生:能!齊讀。

  ***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是語文課的基本要求,學習古文更應以此為基礎。這個環節讓學生用多種方式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感受到讀書學習是一種樂趣,幫助學生激情激趣。***

  三、研讀古文,理解意思

  師:同學們能把古文讀得這樣正確,這樣流利,老師相信你們還能把文章讀懂。再讀課文,看看你能讀懂什麼?把讀不懂的地方做個記號,再到組中交流。

  生:自學理解,組中交流

  師:你讀懂了什麼?讓大家共同來分享一下你的學習成果。

  生:我讀懂了第一句話。螢幕示第一句:

  師:“甚”是什麼意思?“惠”呢?你知道“聰惠”的近義詞是什麼嗎?你是怎樣讀懂這句話的?

  生:看註釋

  師:你採用了理解文言文最常用的方法,看註釋。你很會學習。板書:看註釋

  師:你同意他的解釋嗎?你能重複說一遍嗎?

  生:說句意。

  師:示第二句:這句話你是怎麼理解的?

  生:讀這句話,在解釋。

  師:這個“詣”是什麼意思?

  生:拜見

  師:“其”在這裡是“他的”,“他的”指誰的?

  生:孩子

  師:“乃”就是?

  生:就,於是

  師:從孔君平來拜見孩子的父親一事,你能看出什麼?

  生:看出兩家的關係很好,經常來往

  師:“父不在,乃呼而出”又能看出什麼呢?

  生:父親不在,孔君平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叫出了這個孩子。可見,孔君平與孩子很熟。

  師:你分析的真不錯。讀書就需要這樣邊讀邊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的來理解課文。

  師:你能再來讀讀這段話嗎?大家讀讀。板書:邊讀邊思考

  師:示第三句:師:你讀懂這句話了嗎?

  生:理解句意。

  師:這裡並沒有寫是楊家的孩子為孔君平設果,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我是聯絡上下文知道的。

  師:對,你也是一個會學習的孩子。板書:聯絡上下文

  師:說說你是怎樣聯絡上下文理解的?

  生:上文說父親不再,就叫出孩子。如果不熟悉,孔君平就會立刻離開,但是他沒有走,叫出孩子,說明他與孩子很熟悉。而且孩子也很懂禮貌,為客人端上水果。

  師:能帶著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在讀一讀這段話嗎?生讀。

  師:你還讀懂了什麼?

  生:理解這段話。

  師:示第四句:知道什麼是“應聲”嗎?“未聞”是什麼意思?你認為文中的家禽和現在我們所說的家禽意思一樣嗎?

  生:現在說的家禽是指雞鴨這些動物;古文中的禽是鳥,家禽就是家裡的鳥師:夫子指對讀書人的尊稱,相當於“您”。

  師:你對他的解釋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生:補充

  師:剛才學習中遇到了哪些不懂地方提出來,有嗎?

  生:提出問題

  師:請一個同學完整的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師:帶著你對文章的理解,現在我們再來讀讀課文,一定能把課文讀的更明白***配樂***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讓學生感受文意,老師在學生不懂的地方給予適時適當點撥、講解,讓學生在“跳一跳”中不斷採摘到新鮮紅豔的桃子,自然會興高采烈。及時引導學生讀書,掌握讀書的方法,總能讓學生在讀中活躍起來,使“文意兼得”。***

  四、賞析古文,品析語言

  師:同學們讀得真投入。誰來說說:這個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你的是什麼地方?

  生: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師:示螢幕句子:同桌來讀讀兩個人的對話。

  生:同桌互讀。

  師:誰願意和老師說說他們的對話?

  師:“此是君家果。”

  生:“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楊梅是你家的水果。

  生: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鳥。

  師:楊梅是楊家的水果。

  生:沒有聽說孔雀是孔家的鳥。

  師:“此是君家果。”

  生:“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你覺得文中小兒的回答巧妙在什麼地方?

  生:孔君平用姓和孩子開玩笑,孩子也用姓回擊孔君平說,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啊!

  師:“孔雀是夫子家禽;未聞孔雀是父子家禽。”這兩句話,哪一句更好?好在哪裡?

  生:未聞就是委婉的說,看出孩子很有禮貌。板書:姓楊楊梅姓孔孔雀

  師:此兒反應甚敏捷!爾等皆須學之!難怪課文開頭說: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慧!師:楊氏子聰明還表現在哪裡呢?

  生:九歲;應聲答曰

  師:如果你就是孔君平,聽了小兒的一番回答,有什麼感想?

  生:這孩子太聰明瞭!

  師:是啊!這九歲的小孩真是了不起啊!實在太聰慧了。再讀這充滿著智慧的對答。

  師:你能讀出古文的味道嗎?

  生:配樂把全文再讀一遍

  師:喜歡這篇古文嗎?用最快的速度記憶下來吧!

  生:自由背誦,集體背一背。

  ***品,才能品出味道來,會品味是一種重要的閱讀能力。老師要在研讀文字上下工夫,讀出味兒來,才能教出味兒來。把課文讀熟,熟讀成誦,才能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五、拓展古文,感受語言

  師:《楊氏之子》這個故事出自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世說新語》,像這樣聰慧的小孩子在《世說新語》中還有很多記載。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世說新語》中的小故事,請大家欣賞。螢幕示故事。

  生:讀古文,自由讀文

  師:示故事意思,生自由讀

  師:語言精妙在哪?

  生:讀精妙之處

  ***學生在初次學古文的基礎上,再欣賞一篇古文,滿足了學生學習的慾望,使學生更深入的感受到語言的精妙,使學生對語言產生濃厚的興趣。***

  六、總結:生活中還有許多精妙的語言,關鍵是要善於發現。課後同學們去收集一些生活中精妙的語言,感受語言的魅力。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楊氏之子》教學設計反思

  文言文,即用文言寫成的文章。首都師範大學劉佔泉教授,在《文言教學的反思及建議》中,鉤沉了20世紀後期50多年來的文言教學改革,把文言教學思路分成“啟蒙—入門—提高”三個階段。“啟蒙”階段,在小學的中高學段,以“初步積累文言語感、初識文言常用字和大致瞭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識為主要任務。”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從五年級下冊起,共安排了4篇文言文:《楊氏之子》、《伯牙絕弦》、《學弈》、《兩小兒辯日》。四篇文言文皆篇幅短小,可稱“小古文”。從教材編排意圖來看,確是為初中文言文學習奠定初步基礎,開啟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啟蒙之門。

  “認識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標、有方向,不至於盲目地胡攪一陣。”***葉聖陶語***小學“小古文”教學,應遵循其“小”的特點,啟蒙的階段目標,把握三個一點:“激發一點興趣”“讀出一點韻味”“揣摩一點語言”。

  一、激發一點興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學生初學文言文的“利器”,當首推興趣。

  第一,營造古文氛圍,激發興趣。因“文言”與“白話”是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學生對文言文有獨特的敏銳性,生活中,文言並沒有與孩子們絕緣,比如,“氏”字,學生已經從街邊的“李氏包子店”中獲得理解。《楊氏之子》課前交流,從生活入手,“老師認識一位飽讀詩書的老先生,他特別有意思,向別人介紹我的時候,說我是“王氏之女”,知道什麼意思嗎?”學生聯絡生活明白是“姓王人家的女兒”。課中讓孩子試想黃君平、柳君平來了之後,運用文中相仿的句式、語言說話,意在營造學古文的語境。

  第二,降低學習難度,激發興趣。“難讀”“難懂”造就了學生對文言文的畏懼。我們不妨降低難度,學生不會讀,教師範讀、帶讀、教讀。學生不理解,教師可以鋪設臺階。如:《楊氏之子》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理解分了四步:第一,理解生字,引導學生看註釋;第二,師加動作演讀,幫助學生初步感知故事;第三,看註釋再讀文,嘗試讀懂;第四,抓人物,從發現“孔君平”、“孔”、“夫子”都指孔君平;“楊氏子”、“其”、“兒”、“兒”、“兒”、“君”都指楊氏之子,發現第三句的省略,幫助學生疏通文意,初步感受文言文語言的凝練。四個臺階,放緩學習的難度,拾級而上。

  第三,引發拓展閱讀,激發興趣。《楊氏之子》從《世說新語》匯入,拓充謝道韞的故事,拓展徐孺子、孔融等名士,讓學生了解像《楊氏之子》這樣的故事《世說新語》中有兩千多個,裡面有原文、有註釋、也有譯文,引發學生閱讀小古文的興趣。

  二、讀出一點韻味。古人文章妙處,全在“沉鬱頓挫”,在沉鬱頓挫中,文章精神必顯,清代姚鼐等人提出“因聲求氣”。“聲”,就是文句的音韻、節奏,“氣”就是作者表達的精神、氣勢。由此,“讀”,既是文言文教學的主要策略,也是文言文教學的主要線索。

  對於剛接觸文言文的學生來說,文言文教學“讀”的指導要“實”,要求要適度。《楊氏之子》的讀分四個層次:音、斷、意、情。

  “音”,字字咬準,讀準字音。《楊氏之子》的教學關注了兩類字,一類是多音字“應”、“為”,一類是生字“惠”、“曰”、“禽”。

  “斷”,正確停頓,讀出節奏。這是文言文朗讀的難點,正確停頓,要結合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楊氏之子》中指導了兩句難句“孔指以示兒曰”和“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運用的是突破關鍵字的意思,根據意思斷停頓。

  “意”,體會文句,讀出意思。這樣的練讀要結合文言文內在的意思和情感,一步不能到位,要反覆讀,且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突破點。《楊氏之子》是一個趣味橫生的小故事,理解文句的環節,指導抓住關鍵詞,準確揣摩,或創設體驗的情境,層層深入,體會楊氏子的甚聰慧。

  “情”,入情入境,讀出情境。在學生入情入境之時,情感蓄積到飽漲之際,引導讀出韻,讀出情。在深入體會楊氏之子的甚聰慧後,引導學生同桌一組,練習對話,看哪組同桌讀出了“一個玩笑開得幽默風趣,一個接話答得機智巧妙”的神態、語氣。進而師生配合直接朗讀對話,配樂誦讀。

  三、揣摩一點語言

  “文言共生”是語文教學的性質,教學中當警惕“廢於清議”或“死於章句”的偏頗現象。

  《楊氏之子》,在“文”“言”共生共融中滲透“初識文言常用字”的教學。

  “禽”的造字演變,“惠”的通假用法,“孔君平”、“孔”、“夫子”等同一個人的不同稱謂,誰為誰設果的省略……語言文字的教學放在文字文化的大背景下,紮實而不枯燥,淺白而不淺薄。

  此外,《楊氏之子》分兩個層次感受文言文語言的凝練;通過師生合作讀引導學生揣摩總分關係的語言表達方式;抓住“甚聰慧”,立足語言,從“言下之意”、“言外之意”來體會聽得明,答得巧,從“未聞”體會有禮貌、委婉得體;從“應聲答曰”體會接話快、反應快等都滲透了文言文的“語言”揣摩。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十七課地震中的父與子同步解析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楊氏之子
相關知識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楊氏之子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與象共舞教學設計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舟過安仁教學設計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半截蠟燭教學設計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猴王出世教學設計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猴王出世教學設計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絲綢之路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