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祕排毒食譜
長期便祕會導致身體變形,腹部凸起,想要擺脫這些煩惱,首先要從飲食下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望對你有用!
4款
1、蒸蛋
蛋是濃縮型營養,鼓勵一天吃一顆,尤以軟嫩易食的蒸蛋最佳。
2、雙筍燴魔芋
蘆筍為瀉性食物,竹筍和魔芋都為低脂高纖維食材,加速通便。不過烹調時要注意,魔芋較韌,可先煮軟備用。
作法:竹筍切絲、蘆筍切小段,加入魔芋翻炒,加入少許太白粉芶芡即可。
3、蘆薈木瓜奶
蘆薈性涼,體質較寒的人避免多吃,也可直接加在豆花中或優格里,清涼通便。
做法:在青草店購買可食用的蘆薈品種,從中剖開挖取中間透明的肉20~30克,木瓜去皮去籽後,取木瓜肉200克,兩者一起放入果汁機攪拌,可略加寡糖,不但風味更佳,也可增加大腸益菌。
4、三黑炒百頁
海帶、黑木耳、香菇都含有豐富纖維,豆類食物屬於瀉性食物,通便效果佳。
做法:海帶切絲、黑木耳和香菇分別泡軟切絲,加點橄欖油和鹽巴後,下鍋炒豆腐皮。
兒童便祕的飲食療法
便祕對兒童來說,危害尤其大,不僅阻礙腸胃的正常執行,久之對兒童智力也會有影響。生活中注意孩子的飲食習慣和排便習慣,不要讓便祕成為寶寶健康成長的攔路虎。
人的健康,小兒便祕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由於現在的寶寶吃得越來越精細,發生便祕的情況也越來越多。造成小兒便祕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飲食不合理,因此,防治小兒便祕,調整飲食結構是關鍵。
因為嬰幼兒的各種器官功能發育還不成熟,採用藥物治療便祕,有可能會對嬰幼兒正在發育的器官帶來一定的毒副作用,影響其正常的生理髮育。而食療最顯著特點是對人體無毒副作用,可長期食用,是調理身體健康最優先的選擇,尤其適宜於嬰幼兒這一特殊人群。
預防新生兒便祕,重要的是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同時,每天給小兒添喂點沒有飯粒的米湯,或者用薏米煎水餵哺小兒。如果小兒已經發生便祕,以軟化糞塊,促進排便。
專家指出,防治嬰兒便祕需考慮月齡。牛乳餵養兒發生便祕時,應檢查一下飲食中牛乳或奶粉的量是否過多,乳汁是否過濃,並予以適當調整,可在 100毫升牛乳中加糖8克。一、二個月的嬰兒,可喂些果汁,蜂蜜水或魚肝油。
四、五個月的嬰兒,可加餵奶糕和水果碎塊,如香蕉、西紅柿等。
六個月以上的嬰兒,可加喂粥、麵包等。還應加喂些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如菠菜、包菜等,以刺激胃腸的蠕動。
十個月以上的嬰兒,可加米飯、魚、肉、白菜等。
孕婦便祕的飲食療法
孕婦便祕怎麼辦?別說是一般的人便祕痛苦,孕婦便祕是比一般人更加痛苦的事情,很多時候孕婦便祕也不敢吃什麼藥,也不敢太過用力,所以只有通過食療的方法來緩解,那麼孕婦便祕改怎麼緩解呢?
調整飲食習慣
食物多樣化,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食物纖維可以軟化大便,促進腸蠕動。增加纖維素的攝取其實很容易做到,多吃粗糧、水果及新鮮蔬菜即可。這類食物包括:未加工的豆類***如黃豆、紅豆、綠豆***、芹菜、竹筍、桃子、黑棗等蔬果;全穀類及其製品***如燕麥、玉米、糙米、全麥麵包***。未過濾的果汁***如梨、哈密瓜、桃子、蘋果等***。注意,應逐漸增添纖維攝取量,以免引起過度排氣。
少吃多餐,每次吃到8分飽:每次吃到撐,就說明吃的太飽了。吃的太多會加重腸胃負擔,漸漸的導致腸胃運作能力變弱,從而引發便祕。如果你的便祕嚴重到疼痛,可能是結腸痙攣。容易發生結腸痙攣的人應避免吃大餐,以免擴張消化道,使便祕更嚴重。如果便祕是由結腸痙攣引起的,應該避免那些容易造成排氣的食物,例如豆類、白花椰菜、甘藍菜。
補充充足的水分:對付便祕另一個法寶是水,大量攝取水分是軟化堆體並促其通過結腸所必要的,因此準媽媽必須補充充足的水分。醫生建議,孕婦除了食物中的水分外,每天還要再喝2 000毫升的水。每天早晨醒來時,喝一大杯水,加點檸檬汁會更好。另外蜂蜜水對緩解便祕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適當的吃些香蕉、黑芝麻、核桃仁、優酪乳等,也能幫助潤暢通便。
改善生活習慣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每天安排在同一時間排便,即使沒有便意,也要去廁所蹲一下,久而久之會養成習慣,慢慢的便祕也就拜拜了。可以嘗試一下在早上起床之後到早餐這段時間內排便,先喝一杯白開水,再加上腦部對腸道的刺激,自然而然會感到便意,效果很好。
做一些安全的運動:運動的目的也是促進血液迴圈,幫助腸蠕動。每天散步1、2次,每次半小時,散步時甩開手臂大步向前,效果會非常好。有條件的可以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做孕期瑜伽、腹部按摩操等。注意:醫生建議靜養的,或者有其他不適症狀的準媽媽不可運動。
消除緊張情緒:當緊張或壓力過大時,會嘴巴發乾,心跳加速,腸子也會停止蠕動。準媽媽一定要學會放鬆,即使不是因為便祕,緊張的情緒對胎寶寶也是非常不利的。此時可以聽聽音樂,看看輕鬆幽默的畫冊等幫助緩解壓力與緊張,有利於防止便祕。
另外,要注意肚子的保暖、避免久坐久站,這也是預防便祕的很好辦法。如果此時便祕很嚴重了,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如開塞露等軟化肛門的藥物。千萬不可擅自決定並使用。
冬季怎麼吃枸杞最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