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詳解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學習八年級物理知識是進步的階梯。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1-2章

  第一章 機械運動

  常考點

  1.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位置改變***關鍵抓住五個字“位置的變化”***

  2.運動的描述

  參照物:描述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選定的標準物體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選不同的參照物,對運動的描述可能不同

  3.運動的分類

  勻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保持不變;變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改變。

  4.比較快慢方法: 時間相同看路程,路程長的快;路程相同看時間,時間短的快

  5.速度***常考點***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公式:v=s/t

  單位:m/s、 km/h;關係:1 m/s=3.6 km/h; 1 km/h=1/3.6m/s

  6.勻速直線運動

  特點:任意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與時間路程變化無關

  7.描述運動的快慢

  平均速度 物理意義:反映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快慢 公式: v=s/t

  8平均速度的測量

  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錶 需測物理量:路程s;時間t

  注意:一定說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

  9.路程時間影象 速度時間圖象

  第二章 聲現象

  一、 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常考點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音的音叉,發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

  3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

  4、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5、回聲是由於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在屋子裡談話比在曠野裡聽起來響亮,原因是屋子空間比較小造成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不足0.1s 最終回聲和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利用: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測量中要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測量方法是:測出發出聲音到受到反射回來的聲音訊號的時間t,查出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v,則發聲點距物體S=vt/2。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常考點

  1、聲音在耳朵裡的傳播途徑: 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訊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2、骨傳導:聲音的傳導不僅僅可以用耳朵,還可以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

  3、雙耳效應:人有兩隻耳朵,而不是一隻。聲源到兩隻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隻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徵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三、聲音的三個特性

  1、音調: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發聲體振動頻率有關係,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 頻率越高。頻率單位次/秒又記作Hz 。。

  2、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生體的振幅和距發聲距離的遠近有關。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增大響度的主要方法是:減小聲音的發散。

  3、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分人。

  4、區分樂音三要素:聞聲知人——依據不同人的音色來判定;高聲大叫——指響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調。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常考點

  1、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環境保護的角度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2、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聽覺下限0dB;為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dB;為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噪聲不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噪聲不超過50dB。

  3、減弱噪聲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五、聲的利用

  常考點

  可以利用聲來傳播資訊和傳遞能量。***選擇題***

  3-4章

  第三章 物態變化

  一、溫度

  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排行工作。

  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並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準確讀數。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後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態變化

  常考點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晶體物質: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體物質: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食鹽、明礬、奈、各種金屬

  熔化圖象:

  熔化特點: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 熔化特點:吸熱,先變軟變稀,最後變為液態,溫度不斷上升。

  熔化的條件:⑴ 達到熔點。⑵ 繼續吸熱。

  ② 凝固 :

  定義 :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 叫凝固。

  凝固圖象:

  凝固特點:固液共存,放熱,溫度不變 凝固特點:放熱,逐漸變稠、變黏、變硬、最後成固體,溫度不斷降低。

  凝固點 :晶體凝固時的溫度。 同種物質的熔點、凝固點相同。

  凝固的條件:⑴ 達到凝固點。⑵ 繼續放熱。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

  定義: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並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叫蒸發。

  影響因素:⑴液體的溫度;⑵液體的表面積 ⑶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

  作用:蒸發 吸 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製冷作用。

  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沸 點: 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沸騰條件:⑴達到沸點。⑵繼續吸熱

  沸點與氣壓的關係: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② 液化:

  定義: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 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溫度;⑵ 壓縮體積。

  好處:體積縮小便於運輸。

  作用:液化 放 熱

  3、昇華和凝華:

  ①昇華 定義: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吸 熱,易昇華的物質有:碘、冰、乾冰、樟腦、鎢。

  ②凝華 定義: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放 熱

  ☆要使洗過的衣服儘快幹,請寫出四種有效的方法。

  ⑴將衣服展開,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⑵將衣服掛在通風處。⑶將衣服掛在陽光下或溫度教高處。⑷將衣服脫水***擰乾、甩幹***。

  ☆解釋“霜前冷雪後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氣溫足夠低,空氣中水蒸氣才能放熱凝華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後寒:化雪是熔化過程,吸熱所以“雪後寒”。

  第四章 光現象

  一、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定義: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分類:自然光源,如 太陽、螢火蟲;人造光源,如 篝火、蠟燭、油燈、電燈。月亮 本身不會發光,它不是光源。

  2、規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光線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為什麼在有霧的天氣裡,可以看到從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傳播過程中,部分光遇到霧發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線傳播。

  ☆早晨,看到剛從地平線升起的太陽的位置比實際位置 高 ,該現象說明:光在非均勻介質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4、應用及現象:

  ① 鐳射準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

  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後面形成黑色區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當地球 在中間時可形成月食。

  如圖: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環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實驗早在《墨經》中就有記載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 關。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於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光的反射過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類:

  ⑴ 鏡面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仍然平行

  條件:反射面 平滑。

  應用:迎著太陽看平靜的水面,特別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為發生了鏡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向著不同的方向 ,每條光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條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應用: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於光射到物體上發生漫反射的緣故。

  ☆請各舉一例說明光的反射作用對人們生活、生產的利與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鏡觀察面容;我們能看到的大多數物體是由於物體反射光進入我們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樓房的玻璃幕牆、釉面磚牆反光造成光汙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間,我們從各個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發生了漫反射。

  4、面鏡:

  ⑴平面鏡:

  成像特點:等大,等距,垂直,虛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③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④物體在平面鏡裡所成的像是虛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用:成像、 改變光路

  實像和虛像:

  實像:實際光線會聚點所成的像

  虛像: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所成的像

  ⑵球面鏡:

  定義:用球面的 內 表面作反射面。

  性質:凹鏡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線 會聚在一點;從焦點射向凹鏡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應 用:太陽灶、手電筒、汽車頭燈

  定義: 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質: 凸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凸鏡所成的象是縮小的虛像

  應用: 汽車後視鏡

  ☆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我們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蠟燭進行實驗,其中選用兩根相同蠟燭的目的是:便於確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較像和物的大小。

  ☆ 汽車司機前的玻璃不是豎直的,而是上方向內傾斜,除了可以減小前進時受到的阻力外,從光學角度考慮這樣做的好處是:使車內的物體的像成在司機視線上方,不影響司機看路面。汽車頭燈安裝在車頭下部:可以使車前障礙物在路面形成較長的影子,便於司機及早發現。

  三、顏色及看不見的光

  1、白光的組成:紅,橙,黃,綠,藍,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混合之後為白光 顏料的三原色:紅、黃、藍。混合之後為黑色

  看不見的光:紅外線, 紫外線;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相關知識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詳解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彙總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彙總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知識點歸納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
2016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複習提綱第六章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複習資料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複習提綱資料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