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區政府工作報告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徽州區,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歡迎閱讀!

  篇1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區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二五”及20xx年主要工作回顧

  “十二五”時期是我區發展史上綜合實力提升最快、產業結構調整最優、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援下,全區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建設“四大基地”和城市新區目標,深入實施“工業強區、產業富民、城鎮擴容、文化興徽”四大戰略,積極應對錯綜複雜的巨集觀經濟環境和“13630”百年不遇特大洪災等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全力以赴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圓滿完成“十二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實現了經濟持續穩步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邁出了打造徽州發展升級版、建設富裕和諧美好新徽州的堅實步伐。先後榮獲中國名茶之鄉、全國重點產茶縣、中國蜜蜂之鄉、全國地質災害防治高標準“十有縣”、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範區、安徽省投資環境十佳區縣、全省美好鄉村建設優勝區縣、全省民生工程績效評價先進區縣、全省就業工作先進區縣等榮譽稱號。

  五年來,我們重點做好了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發展為要,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始終把加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主要經濟指標保持較快增長。20xx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0.6億元,較“十一五”末增長68.3%,年均增長9.6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29.06億元,較“十一五”末增長83.6%,年均增長10.2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9.59億元,是“十一五”末的2.9倍,年均增長23.4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179.95億元,較“十一五”增長51.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4.4億元,是“十一五”末的2.41倍,年均增長19.22%;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23億美元,較“十一五”末增長78.6%,年均增長12.3%;實際利用外資達到3045萬美元,是“十一五”末的2.22倍,年均增長17.3%;旅遊接待量達到416.9萬人次,較“十一五”末增長72.3%,年均增長11.49%;旅遊總收入達到27.4億元,是“十一五”末的2.8倍,年均增長22.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957元,較“十一五”末增長80.6%,年均增長12.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325元,較“十一五”末增長80.4%,年均增長12.5 %;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到59億元,是“十一五”末的2.34倍,年均增長18.52%;金融機構貸款餘額達到44.4億元,是“十一五”末的3.36倍,年均增長27.42%。

  ***二***堅持轉型升級,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攻方向,定向施策,精準發力,三產結構由8.6:70.6:20.8調整到6.7:61.2:32.1,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工業主導地位日益突出。奮力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形成了新型材料、機械電子、農副產品深加工、紡織服裝四大主導產業,規上企業達到89家,其中7家企業在新三板、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上市,產值億元以上企業27家,入庫稅收千萬元以上6家、百萬元以上41家;園區經濟提速增效,實現總產值132億元,稅收2.7億元,分別是“十一五”末的2倍和1.9倍,在全市率先實現“百億園區”目標,獲得“黃山市園區建設與工業發展先進區縣”稱號,連續兩年在全市園區提質增效工程考核中位列第一名;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8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9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9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7家,擁有中國馳名商標8件,中華老字號1個,安徽老字號4個,省著名商標21件,省名牌產品21個。農業經濟穩步增長。實現農業增加值3.5億元,年均增長4.34%。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累計投資3.02億元,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2.35萬畝,完成山區老茶園補植改造提升2萬畝;農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茶業、蜂業、蔬菜、畜牧業、竹業、苗木、油茶等七大主導產業優勢明顯,茶花園、謝裕大茶博園、西溪南石斛等特色基地快速發展壯大,油茶、苗木、香榧等各類特色農業基地規模達24萬畝;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全區農業企業達到42家,其中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家,謝裕大茶葉在新三板上市,綠康保健、養生源蜂業在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新增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93家、家庭農場46家,富民家庭農場榮獲全國種糧大戶稱號;農村土地確權登記試點工作和承包經營權流轉規範有序,基本完成全區土地確權登記工作,流轉耕地***含園地***1.8萬畝。三產服務業快速崛起。深入推進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出臺服務業扶持獎勵辦法,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6.2億元,年均增長9.92%,增速連續三年位居全市前列,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逐年提升。旅遊產業快速壯大,“中國夢•浪漫紅”徽州旅遊整體形象品牌初步形成,呈坎、唐模、潛口民宅作為古徽州文化旅遊區核心景區成功躋身國家5A級景區行列,成功打造“五統一”徽州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和“徽州農舍”鄉村旅遊品牌;金融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金融保險業加快發展,政銀擔合作模式全面推開,改制成立徽州農村商業銀行,徽商銀行徽州支行、銅源村鎮銀行掛牌運營,人壽財險入駐徽州;商業貿易、房地產開發、倉儲物流、住宿餐飲、休閒娛樂等傳統產業發展壯大,電子商務、文化產業等新型產業逐漸興起,謝裕大被評為省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規模以上文化企業達8戶。

  ***三***堅持統籌推進,城鄉面貌進一步改善。以規劃為龍頭,統籌推進城區建設、小城鎮建設、美好鄉村建設和交通基礎建設,城鄉面貌日益呈現出綠、潔、暢、美的新景象。城區建設成效顯著。五年來,城鄉建設管理提升工程累計完成投資48.61億元,完成四大片老城區改造,實施永佳大道、迎賓大道、黃山路、南山路風貌整治,豐樂河一期、二期綜合治理,巖寺老街暨穎溪河綜合整治等專案,汙水處理廠、二水廠先後建成投入使用;黃山公館、玫瑰花城等房地產專案相繼完工,豐樂怡庭、豐樂陽光廣場等城市綜合體建成運營,新建徽州文化公園,改造提升文峰公園,城市品位日益提升。園區建設穩步推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近70億元,基礎設施投資6億元,建成面積達5.86平方公里,形成“一區三園”的發展格局。產城融合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區框架進一步拉大,建成區面積由“十一五”末的7.5平方公里擴大到1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5%。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西溪南鎮、潛口鎮“擴權強鎮”試點工作紮實推進,潛口“全市旅遊文化生態特色發展第一鎮”建立取得實效,重點村鎮環境風貌整治全面完成,“三線三邊”環境整治成效明顯,農村清潔工程實現鄉鎮全覆蓋。呈坎鎮躋身全國重點鎮,西溪南鎮、潛口鎮列入省級重點鎮。西溪南鎮、靈山村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巖寺鎮、唐模村、呈坎村、靈山村入選全省首批千年古鎮、古村落名單,入選總數位居全省各縣***市、區***首位。美好鄉村建設成果豐碩。整合各類資金4.8億元,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汙水處理等專案建設,啟動實施坤沙、楊幹、楊村、光明等11個美好鄉村建設,完成呈靈潛旅遊公路沿線風貌整治、富溪茶文化長廊建設、S103沿線村莊風貌整治等亮點專案,建成省級示範村4個,20xx年度省級美好鄉村建設重點示範村驗收穫得皖南片第一名。48個村***居***集體總收入5610萬元,村村超50萬元,其中24個村集體總收入超100萬元,15個村經營性收入超50萬元。綠色提升行動紮實推進,新建綠色質量提升點228個,建立森林城鎮4個、森林村莊20個,建設森林長廊30公里,綠化面積19237畝。交通基礎條件不斷完善。全力支援境內高鐵建設,積極做好徵地搬遷等各項服務工作。實施S103線中山亭至羅田公路提升工程,完成呈靈蜀公路、潛蜀路、洽富路等8條農村公路及旅遊公路改造升級工程,搶修“13630”水毀道路60公里,改造加固危橋4座,率先在全市推行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模式。

  ***四***堅持民生為本,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把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用發展成果促進民生的改善,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民生工作持續改善。全區財政民生支出累計達39.2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6.8%,累計完成民生工程投資12.4億元,民生工程始終走在全省前列;就業規模持續擴大,累計新增就業崗位0.9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連續五年控制在4%以內;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社會保險參保人數增至12.4萬人次,新農合參合率達到100%;住房保障工作紮實推進,累計建設保障性住房1908套,完成“13630”洪災安置區建設和6800餘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興建農村安全飲水工程16處,解決6個鄉鎮23個行政村2.34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投入5388萬元實施移民後扶專案244個,發放移民直補資金5092萬元;在全市率先兌現高齡補貼,為低收入老年人發放居家養老服務補貼,落實三級以上殘疾人基本生活補貼,城鄉低保、五保供養做到“應保盡保”;扶貧開發工作穩步推進,累計脫貧人口3750人。社會事業協調推進。教育事業加快發展,投入1.5億元完成徽州一中、巖寺小學、南山小學3所城區學校和富溪、楊村、呈坎、西溪南4所農村學校校區新建及改擴建工程,首家民辦學校——文峰學校新校區建成投入使用,城區和鄉鎮教育佈局調整基本完成,順利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認定;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累計投入7.87億元實施“百村千幢”和徽州古建築保護利用工程,潛口金紫祠、呈坎古建築群、富溪老謝家茶古民居群等保護利用工程相繼完工,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擴充套件提升重新對外開放,呈坎文物保護樣板工程順利推進,區文化館、圖書館成功建立國家三級文化館、國家二級公共圖書館,鄉鎮文化站、農家書屋實現全覆蓋,新增市級以上“非遺”專案6個、傳承人40人;區綜合檔案館建成啟用,並完成國家二級檔案館建立,首部《徽州區志》、《徽州年鑑》出版發行;城鄉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覆蓋,投入7250萬元用於公立醫院硬體建設,市三院醫技住院大樓、120急救分中心建成使用,“二甲”建立通過省級驗收,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有效推進,衛生應急處置能力不斷增強,榮獲“省衛生應急綜合示範縣***市、區***”稱號;計生服務和管理質量顯著提升,榮獲“全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縣”稱號;和諧社群建設穩步推進,豐樂社群獲“全國和諧社群建設示範社群”、“全國科普示範社群”稱號,徽州人家和文峰社群獲“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群”稱號;體育事業不斷進步,成功舉辦兩屆中國徽州國際鄉村慢步大會、兩屆徽州區農民運動會暨首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和首屆豐樂河龍舟賽,連續五年奪得黃山市新安江龍舟賽冠軍,徽州綠道被評為“中國體育旅遊精品專案”;平安徽州和法治徽州建設深入推進,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群眾安全感居全省、全市前列,“六五”普法順利通過省市驗收,全區幹部群眾法律意識不斷提升,“兩個中心、兩個工作站”和安全生產包保工作經驗被省市作為典型經驗進行宣傳推廣;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全面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建立工作;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加快軍民融合發展,深入開展雙擁模範城建立;人防、統計、民族宗教、外事僑務、科普、氣象、防汛抗旱、地災防治等工作不斷加強,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事業邁出新步伐。生態建設紮實推進。啟動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工作,先後實施試點專案35個,完成投資23.7億元;深入開展化工企業整體搬遷入園、企業退城進園工作,集中供熱、集中治汙、集中脫鹽等專案建成投入運營,7戶企業完成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3戶企業完成強制性清潔生產稽核,大氣汙染防治和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完成,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大力推進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森林覆蓋率75.82%;加強河湖水體質量管理,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五***堅持改革創新,發展活力進一步釋放。紮實推進政府職能轉變,行政審批、預算管理、商事制度和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教育、文化、醫藥衛生、社會保障、收入分配體制、林權流轉等各項改革穩步推進。全面建立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建成基本建設專案聯合審批平臺。不動產登記職責整合工作有序推進。政務、預決算、“三公”經費、行政職權等重點領域資訊公開取得實效。新組建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整合基層醫療計生服務職能。社群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西溪南、潛口、呈坎等鄉鎮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積極探索古民居流轉新模式,實施城鄉公共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維護等政府購買服務,得到省、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並推廣。開放型經濟持續發展,全市唯一一家公用型保稅倉庫——天璽保稅倉庫投入運營,天璽進口商品直銷中心對外營業。2戶企業獲得海關稱號,7戶企業獲得A類稱號,位居全市第一。五年累計引進市外內資專案365個,到位資金228億元,是“十一五”的1.97倍;外商直接投資累計完成1.12億美元,是“十一五”的2.33倍。

  ***六***堅持勤政廉潔,作風建設進一步加強。紮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區委密切聯絡群眾改進工作作風規定,著力解決“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紮實做好省委巡視整改工作。堅持民主科學決策、依法行政,主動接受區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積極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意見建議。嚴格財政預算管理,全區“三公”經費支出大幅下降,年均壓縮13.2%。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先後制定出臺了《徽州區政府投資專案招標工程量清單和控制價稽核暫行辦法》、《徽州區財政性建設資金績效評價暫行辦法》、《徽州區政府投資專案工程造價變更管理若干規定》等一系列檔案,進一步規範政府性資金、政府投資專案、政府債務、政府採購和工程建設專案招投標監督管理,政府固定資產投資竣工結算審計和標前預審專案622個,審計核減率11.18%,工程招標和政府採購資金節約率16%。全面加強政府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一崗雙責”,紮實開展廉政風險防控。嚴肅查處違規使用公車、工作日午餐飲酒等違反八項規定行為。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xx年,全區上下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全力以赴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向好態勢,較好完成了區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專案標任務,為“十二五”圓滿收官和“十三五”順利開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年來,我們更加重視園區經濟提質增效。堅持抓企業技改、抓低效閒置清理、抓政策扶持、抓為企服務、抓上規上市培育,全年新開工專案36個,正式投產專案36個,處置園區低效閒置企業13戶,實施技改專案53個,完成工業投資9.06億元,銀企對接到位資金20.04億元,工業專案履約率達98.4%,規上企業入庫稅收實現2.28億元,同比增長20.5%,其中華惠科技、恆***新***遠新材料、精工凹版、泰達新材料、謝裕大茶葉、新力油墨等6戶企業超千萬,華惠科技、恆***新***遠新材料超2千萬。我們更加重視安全環保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實行迴圈經濟園全方位一體化安全監管模式,強化依法監管;我區代表黃山市參加安徽省第一屆危化應急技術競賽,獲團體總分第四名和“團體優勝獎”。實行園區“3+1”管理模式,嚴格環保執法,嚴厲打擊企業違法行為。加大園區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先後投資2650萬元,實施園區汙水管網架空、集中治汙擴容、廢氣治理和園區應急池等專案建設。清理淘汰黃標車497輛,超額完成了年度任務。我們更加重視重點專案提速攻堅。嚴格落實“四督四保”專案推進機制,美麗之冠、普天世紀園總部大廈、神劍新材料等一批牽動性強的重大專案開工建設,井信農貿市場建成投入使用,11個省“861”行動計劃和34個市重點建設專案分別完成投資16.15億元、24.63億元,12個市“百日攻堅”行動專案達到預期進度,區級重點專案開復工率和竣工率分別達到90.4%、37.5%。我們更加重視招商引資精準發力。堅持聯動招商、精準招商,持續深化與永佳集團戰略合作,先後引進方平銅材、中標產業園等億元以上專案12個,新籤專案到位資金12.7億元,增長8.1%。我們更加重視精緻農業培育發展。堅持生態、綠色、環保理念,擴大特色農業基地規模,全年新增油茶、香榧、優質水稻等特色基地3000畝,農產品線上交易迅猛增長,交易額突破億元,成功舉辦省“首屆網際網路+智慧農業與生態旅遊發展論壇”。我區成為全省唯一的“20xx年度中國茶業十大轉型升級示範縣”,徽州經濟開發區被評為省級農業產業化示範區,富溪鄉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金藤潛口”生態葡萄獲得國家級無公害認證,“紫霞牌”茶葉、“徽廚”牌醃鱖魚分別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我們更加重視全域旅遊打造。西溪南古村落、謝裕大茶博園等重點旅遊專案快速推進,持續開展“乘高鐵 遊徽州”旅遊推介活動,全年遊客接待量實現新突破,同比增長14.4%。作為全國鄉村旅遊大會重要觀摩點,我區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得到國家旅遊局的高度肯定,中央一套《東西南北賀新春》、中央七套《父老鄉親》、湖南衛視《偶像來了》等節目在域內景區完成錄製,徽州旅遊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全區農家樂經營戶擴大到140戶,增長20%。榮獲“長三角最佳慢生活旅遊目的地”、“最具文化創意旅遊鄉村”稱號,唐模法國家庭旅館榮膺“20xx中國十大特色民宿”,唐模景區被評為“安徽首個省級徽文化研學基地”。我們更加重視城鄉建設統籌推進。結合高鐵新區快速路建設,開展旅遊用地控規方案編制工作。順利完成長源、仙和、長林3個村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積極推行“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建立地下管網資訊管理系統,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管理水平。205國道山深線改造、西溪南旅遊公路開工建設,歙黟一級公路徽州區段3標建成通車,汙水處理廠一期提標工程加快推進。出臺美好鄉村建設長效管理辦法和美好鄉村建設財政資金獎補辦法,全年整合各類資金1.02億元,重點在唐模、呈坎、靈山、洽舍等4個省級中心村實施專案63個。坤沙村榮獲“全國文明村鎮”稱號。我們更加重視深化改革激發活力。區鄉兩級政府權力清單按時公佈執行,行政審批事項精簡119件,精簡率達到45.4%,涉企收費專案減少11.4%。公車改革順利完成。商事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和市場主體總量,同比增長32%和24%,大眾創業熱情進一步激發。我們更加重視社會民生持續改善。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79%。民生工程工作再創佳績,榮獲“全省民生工程績效考評先進縣***區***”稱號。成功躋身“全省殘疾人工作示範區”。全區義務教育“零收費”和中小學資訊化教學實現全覆蓋,“山區孩子快樂成長”工程得到市委主要領導肯定並在全市推廣,西溪南鎮被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巖寺文峰塔修繕工程基本完成,呈坎羅東舒祠、潛口金紫祠、蜀源孝徵祠被命名為全市徽州古建築保護利用示範點,潛口民宅“非遺”展陳實現常態化運作。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徽州區分院掛牌,市三院醫養結合模式成效初顯,“先住院後付費”試點工作平穩執行。

  各位代表,回顧“十二五”發展歷程,成績來之不易,奮鬥充滿艱辛,經驗彌足珍貴。我們深刻體會到:

  必須堅持科學發展不動搖。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深入實施“工業強區、產業富民、城鎮擴容、文化興徽”四大戰略,舉全區之力狠抓實體經濟發展,著力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必須堅持創新發展不動搖。面對巨集觀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我們堅持弘揚鐵軍精神,積極適應經濟新常態,主動作為、順勢而為、奮發有為,堅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奮力拼搏中開創發展新局面,創造了許多在省市推廣的“徽州經驗”。

  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我們始終以深化改革突破體制束縛,妥善處理政府引導與市場調節之間的關係,不斷推進行政、體制等方面改革,制定出臺了產業培育、企業扶持、優化環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激發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同時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強力推進招商引資,以開放合作增創發展優勢,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生機活力。

  必須堅持優化環境不動搖。我們堅持轉變職能、改進作風、廉潔勤政,切實增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能力,不斷提高服務效率,創新服務方式,傾力打造“政策優、效率高、零干擾”的發展環境,努力營造風清氣正、求真務實、共謀發展的良好風氣。

  必須堅持改善民生不動搖。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切實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深入實施民生工程,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各位代表,五年來,全區人民用勤勞和智慧譜寫了徽州區科學發展的輝煌篇章。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歷屆班子打下良好基礎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鼎力支援的結果,凝聚著全區廣大幹部群眾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的廣大幹部群眾,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援的離退休老幹部、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向為徽州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的駐軍指戰員、消防官兵和政法幹警,向駐徽各單位、外來客商和本地企業家,以及所有參與、關心、支援我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前進道路上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經濟總量不大,三次產業結構不優,農特產品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工業傳統產業比重大,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較低;企業投資信心不足,重大專案推進不理想,專案儲備乏力;受行政區域限制,在發展空間、土地利用、產業規劃等方面受制約的矛盾日益凸顯;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後勁不足,深山區、庫區、老區群眾生活依然困難,脫貧攻堅任務艱鉅;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就業、教育、醫療等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依然存在;生態環保、防災抗災、安全生產和社會治理的任務十分繁重;少數幹部思想不夠解放,觀念轉變不快,缺乏“敢於擔當、善做善成”的拼勁,推動發展能力和攻堅能力還不強。問題所在就是努力的方向,我們將直面問題、敢於擔當,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高度重視和認真解決。

  二、“十三五”的奮鬥目標和發展戰略

  各位代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變,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未來五年我區新一輪發展面臨諸多有利因素。從巨集觀經濟環境看,全面深化改革紮實推進,有利於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為經濟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於我們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全面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國家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有利於我區擴大投資和挖掘經濟增長潛力,加快交通、水利、環保、城建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有效投入。從全省來看,國家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將安徽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有利於我區搶抓機遇、加快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國家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實施“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安徽作為國家創新型省份,率先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制定出臺調轉促“4105”行動計劃,為我區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提供了強有力支撐。從全市來看,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工作寫入中央《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建設上升到國家級戰略層面加大扶持力度,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等一系列“國字號”戰略平臺效應日益顯現,省委、省政府提出探索建立大黃山國家公園,隨著這些政策的密集落地和效應持續釋放,為我區產業加速轉型和經濟持續增長提供強勁動力。從我區發展看,隨著京福高鐵通車,黃杭高鐵、皖贛複線改造等開工建設,“徽屯一體”快速融合,我區區位優勢日益明顯,發展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經過“十二五”持續穩步發展,區域綜合實力和發展水平有較大提升,全區新一輪發展的基礎更穩固,目標措施更明確,自信心更足,想發展、謀發展的氛圍更濃厚,為我區“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推進發展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把徽州區打造成為全市重要的工業基地、物流基地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的要求,以更加高昂的鬥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紮實的工作,全面開創我區科學發展新局面,創造“十三五”發展新輝煌。

  各位代表,根據《中共黃山市徽州區委關於制定徽州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區政府制定了“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議。綱要***草案***提出了我區“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發展戰略和主要任務,描繪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巨集偉藍圖。

  “十三五”時期,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為總抓手,以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工業強區、三產活區、城鄉一體、文化興徽“四大戰略”,加快推進“十大提升行動”,努力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開創富裕和諧美好新徽州建設新局面。

  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緊密結合徽州實際,力爭“十三五”時期實現兩大總體目標,一是人均主要經濟指標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二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具體目標是:

  ——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在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基礎上,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左右,突破8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3000美元,超過全省平均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7%,達到13.5億元,力爭總量位次前移。

  ——轉型升級實現新突破。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更加突出,現代服務業比重大幅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競爭力持續提高,三次產業融合度不斷加大,園區產業叢集效應明顯,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成長,到2020年,產業邁上中高階水平,三次產業結構達到6:54:40。

  ——城鄉統籌取得新進展。城鄉發展空間佈局逐步優化,新型城鎮化建設不斷加快,城鄉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配套進一步完善,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到2020年,全區城鎮化率達到65%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6%左右。

  ——社會文明達到新水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精神文明建立活動蓬勃開展,崇德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公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法治徽州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信用體系建設步伐加快,公民法治意識不斷增強,社會治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公共安全水平明顯提高,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生態環境實現新提高。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不斷上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省下達指標內,土地、水等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森林覆蓋率、水環境和空氣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和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全社會環境綠色發展意識顯著增強。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居民收入結構不斷優化,收入差距逐步縮小,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分別達41078元、18109元,社會就業創業更加充分,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高,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所有貧困村全部摘帽,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健康水平、居住環境明顯提升。

  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必須根據新理念和發展階段新變化,把“優勢”做足,把“短板”補齊,在原有“工業強區、產業富民、城鎮擴容、文化興徽”四大戰略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完善,深入實施好“工業強區、三產活區、城鄉一體、文化興徽”四大戰略。

  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我們必須牢牢堅持工業強區戰略。緊緊圍繞建設成為黃山市重要的工業基地目標,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提升行動,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推進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融合發展,推動主導產業高階集聚化、傳統產業品牌規模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差別特色化,厚植實體經濟發展優勢,加快構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新型工業化發展格局。

  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我們必須牢牢堅持三產活區戰略。紮實開展現代服務業提升行動,加快服務業結構優化和產業集聚,優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實現服務業與農業、工業等在更高水平上有機融合,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開展旅遊產業發展提升行動,大力實施“旅遊+”,全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努力把旅遊產業培育成全區戰略性支柱產業。

  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我們必須牢牢堅持城鄉一體戰略。統籌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促進城鄉在規劃佈局、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發展,推進“徽屯一體”和產城融合發展,努力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形成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互動、共同提高的新格局。深入實施民生工程和脫貧攻堅工程,持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和協調性。

  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我們必須牢牢堅持文化興徽戰略。依託豐富的特色文化資源和深厚的徽文化底蘊,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堅持保護和開發利用並舉,積極培育文化品牌,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以文化帶旅遊,以文化促發展,以文化樹文明,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塑造美麗城鄉特色,打造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區。

  三、20xx年重點工作

  各位代表,20xx年,是“十三五”規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也是本屆政府的收官之年。切實做好20xx年工作,對於提振全區發展信心,實現“十三五”發展的良好開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0xx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省市一系列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區委五屆八次全會工作部署,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以“調轉促”為總抓手,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深入實施“四大戰略”,加快推進“十大提升行動”,增強持續增長的動力,確保經濟執行在合理區間,努力實現“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精彩開局。

  綜合考慮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和目前的現實條件基礎,今年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外貿進出口總額增幅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以上;旅遊接待量增長10%以上;旅遊總收入增長1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

  完成上述目標,我們必須注重從自身實際出發,準確把握徽州發展階段性特徵,牢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權,努力實現六個新突破:

  一、以調轉促為主線,努力在推進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突出加快“調轉促”這一主線,按照“優化一產、提升二產、壯大三產”的思路,更加註重加減乘除並舉,著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質增效,形成以新型工業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產業新體系。

  著力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始終把工業作為穩增長的首要支撐,促進新型材料、機械電子、農副產品深加工等重點產業轉型升級增效。擴大有效投入。大力實施一批工業專案,全力促進神劍新材料、新遠稀釋劑、新力油墨搬遷擴產、恆泰二步法環氧、嘉恆新材料等重點專案投產達效,力爭全年工業投資6億元以上。加快改造升級。圍繞新技術應用、新產品開發,鼓勵支援企業加大技改投入,力爭全年實施50個工業技改專案,25個建成投產。推動迴圈園稅收100萬元以下、低碳園稅收50萬元以下的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擴大規模、嫁接盤活、兼併重組等方式進行優化發展,實現企業“二次創業”。堅持創新驅動。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大人才培養引進力度,鼓勵企業依託省內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加快技術創新、品牌創新和管理創新,力爭全年實施產學研合作專案18個以上,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戶。創新金融服務。深入推進政銀擔合作模式,全面推廣稅融通業務,切實發揮中小微企業還貸應急資金作用,力爭全區新增貸款達到5億元,擔保公司擔保貸款7.5億元,銀企對接履約率超90%。鼓勵企業上市。力爭謝裕大茶葉、泰達新材料2戶企業完成轉板上市,推動皖南機床、奔馬集團、無極雪等6戶企業在新三板、省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強化園區建設。重點實施迴圈園外向拓展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低碳經濟園路網,提升園區承載力;關停並轉低效產能,深入推進閒置低效用地清理工作,全年清理處置低效閒置企業8戶;強化監督檢查,採用聯合監管模式,持續提升園區安全環保水平。優化發展環境。出臺徽州區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嚴格落實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企業幫扶力度,改善企業創業創新環境,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力爭全年新增規上企業6戶、億元企業4戶,實現園區工業總產值140億元,園區工業稅收3億元。

  著力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堅持不懈厚植重農氛圍,以七大農業主導產業為載體,大力發展精緻農業,實現農業增加值3.79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增長7%以上。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深入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小農水重點縣、高標準基本農田、黃山毛峰茶產業等專案,改造中低產田5140畝,新改擴建各類農田水利工程180處,進一步改善農業發展基礎。積極採取措施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加快推進農藥集中配送體系建設,提高農業科技服務水平,培育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加快龍頭企業“甲級隊”培育,提升謝裕大茶葉、養生源蜂業、眾望食品、“裕籽貴”茶油等龍頭企業產業化水平,鼓勵企業特色化、品牌化、規模化經營,打造集種養殖、產品研發、精深加工、倉儲、貿易為一體的全系產業鏈,全年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20億元。加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鼓勵發展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全年新增林下經濟示範戶10戶、農民合作社6家、家庭農場8家。做強做優特色農業。突出茶業、蜂業等特色產業發展,打好綠色牌、特色牌、有機牌,力爭茶產業產值超10億元、蜂產業產值超2億元。擴大商品蔬菜、葡萄、有機水稻、香榧、油茶、石斑魚、石斛等特色種養殖規模,加快徽派盆景園建設,新增特色基地2000畝。實施“網際網路+農業”。提升呈靈潛環線觀光農業圈功能,發揮謝裕大茶博園、黃山毛峰展覽館等示範基地的帶動效應,推進農業“接二連三”,鼓勵扶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力爭全年農業電子商務經營戶達60家,線上交易額突破1.2億元。

  著力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緊抓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建設機遇,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努力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全區戰略性支柱產業。積極推進“旅遊+”。推進“旅遊+體育”,辦好中國徽州國際鄉村慢步大會,依託徽州綠道,積極發展運動休閒旅遊;推進“旅遊+文化”,充分挖掘徽派建築、徽州民俗、徽州歷史名人、徽州工藝等徽文化的內涵,辦好黃山毛峰開採節、巖寺上九廟會、潛口臘八旅遊文化節等特色民俗活動;推進“旅遊+農業”,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古村落保護,加快發展鄉村旅遊,帶動旅遊扶貧;推進“旅遊+工業”,開展特色旅遊商品生產加工過程參觀體驗遊,提高產品附加值。發展智慧旅遊。進一步整合全區旅遊資源,啟動建設全區旅遊資料中心和電商集合平臺,提高旅遊資訊化水平,用智慧旅遊創造旅遊新體驗,促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旅遊產業綜合效應。強化旅遊營銷。加強與各類媒體的深度合作,強化網路新媒體營銷,以京福高鐵沿線大中城市為重點客源地,深入開展高鐵旅遊營銷,拓展高鐵旅遊市場。同時,進一步規範行業管理,整頓和規範旅遊市場秩序,著力提高旅遊服務水平和質量。加快業態培育。加強旅遊與革命傳統教育的融合,充分挖掘紅色資源,加快巖寺老街和新四軍軍部舊址旅遊業態培育;圍繞地域特色,發展古村落觀光體驗、非遺展示、民俗藝術、健康養老等新興業態,進一步放大古徽州文化旅遊區5A景區效應;推進謝裕大茶博園、西溪南古村落4A景區建立和呈坎靈山旅遊綜合開發、呈坎旅遊集散中心、唐模水系治理等專案建設,提升景區品質和文化內涵,進一步豐富旅遊業態。

  著力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以市場化、產業化、品質化、社會化為方向,以“一園一帶兩基地兩平臺”建設為重點,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力爭全年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7.2億元,增長7.2%。推進現代物流園建設。緊扣把我區建設成為黃山市重要的物流基地目標,把握高鐵通車機遇,完善商貿物流業規劃佈局,加快實施豐樂河綜合整治三期專案,推動徽州現代物流園建設;支援機械、化工等大型企業剝離非生產性業務,鼓勵速通、祥馳、恆峰等物流企業做大做強,推動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做實濱河總部經濟帶。加大濱河沿線開發利用,加快普天世紀園總部大廈建設,著力引進培育一批服務性重點企業,大力發展現代金融、科技服務、研發設計、會展經濟等綜合性服務業。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基地。依託徽文化底蘊和古徽州建築保護,重點加快西溪南古村落開發利用,支援土人學社擴大創意設計人才的培養規模和影響力,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等新型服務業發展。建設電子商務銷售基地。緊抓“網際網路+”政策機遇,制定並實施電子商務發展規劃,以謝裕大博物館、天旺科技和榮錦大廈等商業樓宇為載體,鼓勵企業引進電商機構和人才,加強特色農產品電商人才培訓,形成以特色農產品、高檔石材為核心的電子商務銷售基地。加快貿易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扶持現有外貿企業發展壯大,引進培育一批有帶動能力的進出口企業,拓展天璽公用型保稅倉庫服務功能,努力打造外向型經濟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創新創業平臺建設。深化與中科大、安大、黃山學院校地合作,以置業大廈為載體建立創客空間或孵化基地,打造社會化“雙創”平臺。同時,積極落實房地產去庫存各項政策措施,擴大有效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做優巖寺老街、穎溪河兩岸商業街、潛口美食街等街區“徽菜”美食品牌,做活新時代商貿城、納尼亞小鎮商業街、豐樂怡庭城市綜合體、陽光廣場等特色商貿業態,積極培育消費熱點,帶動生活性服務業快速發展。

  二、以專案建設為引擎,努力在擴大投資上實現新突破

  始終不渝地把專案建設作為穩增長、促發展、調結構的主引擎,加大基礎設施、主導產業、新興產業、民生和社會事業投入,實施一批全域性性、基礎性、關鍵性的專案。

  全力抓好專案爭取。落實省市調轉促“4105”行動計劃,充實完善專案庫,著力謀劃好一批管長遠、打基礎的專案,為“十三五”規劃目標順利實現提供重要保障。突出抓好專案謀劃和前期論證工作,密切關注對接國家和省市“十三五”專案規劃,謀細謀深現有專案,做到對上可報可批,力促一批增後勁、利民生、強基礎的重大專案被列入國家、省市規劃,力爭全年對上爭資6.5億元以上。

  全力抓好招商引資。重點圍繞新型材料、機械電子、農副產品深加工、文化旅遊等產業,完善專案預審制度,嚴把“資本、資信、資質、資歷”稽核關口,紮實開展“精準招商”、“產業招商”,積極引進上下游產業配套企業,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推進園中園合作,力促永佳集團加快專案選取進度,儘快完成產業園佈局;強化與上海康橋集團對接,深化康橋***徽州***產業園戰略合作,力爭有實質性專案入駐。創新招商機制,濃厚招商氛圍,嚴格落實招商工作“一把手”負責制,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的積極性、主動性,力爭全年新籤億元以上專案10個以上,工業億元以上專案4個以上,新籤專案到位資金13.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350萬美元。

  全力抓好專案推進。按照經濟工作專案化、專案工作責任化、責任工作考核化和“四督四保”要求,圍繞土地徵遷、專案報批等前期工作,強化重點協調督促,落實節點目標,確保專案前期工作有力推進。強化年初專案排程,科學制定專案施工計劃,完善領導聯絡專案、責任單位服務專案、綜合督查督辦以及專案問責、退出機制,全力推進17個省“861”專案、35個市級和100個以上區級重點專案,確保全年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2億元。

  三、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努力在激發活力上實現新突破

  積極穩妥推進各領域綜合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上出硬招、出實招,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力、增添新活力。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完善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建立清單動態管理機制,制定出臺權力執行監管細則,加快推進清單“一庫四平臺”建設,抓好區鄉兩級政府清單成果運用,推進清單網上執行步伐。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及時銜接落實國務院、省市政府取消和調整的行政審批事項,做好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清理工作,推進行政審批事項向一個科室歸併,完成新政務中心搬遷。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有序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先照後證”、註冊登記全程電子化管理等改革。

  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破解“三農”難題,增強創新動力。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確權登記頒證建檔工作。堅持以市場為主體,鼓勵農民採取託管、出租、入股等方式實現土地流轉,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深入開展農業補貼“三合一”試點。創新金融保險服務“三農”方式,推廣農民資金互助合作,拓展農業保險領域,完成富溪鄉茶葉特色保險試點工作,促進農業經濟穩步發展。

  深化其他領域改革。完善預算管理制度,開展三年滾動規劃編制,強化預算績效約束,全面落實“營改增”稅收調整政策,積極做好增收節支工作,不斷提高財政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切實增強財政的保障能力。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強化金融監管,防範財政金融風險。大力盤活政府有效資產,促進國投公司轉型,完善擔保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提升浪漫紅公司經營效益。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落實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繼續推進古民居流轉、政府購買服務、山區教育、城管綜合執法等領域改革。

  四、以完善功能為目標,努力在城鄉統籌上實現新突破

  實施“城鄉一體”戰略,促進城鄉在規劃佈局、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發展,形成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按照“一尊重、五統籌”的總體要求,提升城區綜合承載能力。堅持規劃引領。高起點、前瞻性做好與黃山市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調整完善工作的對接,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多規合一”;快速推進205國道山深線改造、歙黟一級公路徽州區段續建工程,促進與屯溪組團、新城組團融合發展。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啟動實施一水廠飲用水源上遷、永佳大道與山深線交叉口段拓寬改造等工程,強力推進豐樂河三期綜合整治專案建設、老舊市政設施改造提升、汙水處理廠一期提標二期擴建和汙水管網改造工程,完成區規劃展示館布展和黃山路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程。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實施S103省道中山亭至羅田河段排澇改造,開展城市內澇重點地區專項整治,改善提升城市雨汙管網等隱蔽工程,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強化市政管理。逐步完善園林綠化、道路保潔、汙水處理等市政設施建後管理長效機制,啟動區城市管理綜合指揮中心建設,加快構建數字化城管,不斷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規範化水平。統籌美麗社群建設。科學規劃、分步實施“三小”改造工程,統籌推進巖寺五個村改居及周邊村維修改造和環境整治,深化住宅小區文明建立活動,推進社群公共服務事項准入制,完善物業管理長效機制,規範提升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水平。

  加速城鄉一體發展。全面推進美麗鄉鎮建設、加快推進中心村建設、廣泛開展自然村環境整治,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由“以點為主”向“由點到面”轉換。啟動潛口、富溪、楊村3個鄉鎮政府駐地中心村建設及駐地建成區環境整治,加快實施琶村、蜀源、容溪3個省級重點村建設;提升美麗鄉村管理水平,加快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充分利用坤沙、楊幹、光明、靈山等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培育發展休閒觀光、攝影寫生、文化客棧、農家樂等鄉村旅遊業態,加快發展特色產業,啟用農村創新創業活力,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持續增強美麗鄉村建設的“造血功能”。健全完善鄉鎮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做好S103潛口至巖寺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進西溪南旅遊公路建設,深入實施農村公路暢通工程,啟動西溪南客運站建設,全面實施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養護工程。深入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危橋加固、汙水處理、安全飲水等工程建設,加快城市供水、排汙、垃圾處理等設施向鄉鎮延伸,提高基礎設施同城化水平。以特色化、產業化為取向,加快西溪南、潛口、呈坎等特色鎮建設,提升小城鎮綜合承載力。

  強化生態環境建設。持續推進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工作,加大豐樂湖周邊和豐樂河流域環境綜合治理,鞏固提升試點成效。全面推進園區“三個集中”建設,啟動德爾特二期工藝改進專案,加快完成迴圈園應急池、汙水管網架空、雙益廢氣收集治理等專案,不斷改善園區環境質量。加強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工業汙染源現場監測和監管,嚴格按照新修訂的《環保法》要求,嚴厲打擊企業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全面抓好大氣汙染防治、城市揚塵汙染防治、水汙染防治、固體廢棄物管理、黃標車淘汰等工作。重點開展農村養殖業環境專項整治,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建設,力爭85%以上的規模養殖場達到整治要求。繼續實施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強化林地管理,完成造林220畝,培育現有林6610畝,封山育林6000畝,全力爭創省級森林公園。深入開展“三線三邊”和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加快農村生活汙水收集處理、生態環境保護等專案建設,積極推進綠色社群及生態鄉鎮、生態村建立。

  五、以保障民生為根本,努力在促進和諧上實現新突破

  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優先保障民生支出,實現民生改善與經濟增長相協調、相促進,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深入實施扶貧開發。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作來抓,全面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機制。加快扶貧資料平臺建設,做好建檔立卡系統動態管理,落實貧困戶精準識別。嚴格按照“五級書記抓扶貧”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領導聯絡和單位幫扶貧困村制度,鞏固單位包村、幹部包戶“雙包”考核評價機制。完善扶貧政策配套,抓好貧困村整體推進,大力實施產業脫貧、就業脫貧、智力扶貧、社會兜底等脫貧攻堅十大工程,實現坑上、東山、容溪、羅田4個貧困村和全區1560貧困人口的脫貧目標。

  繼續抓好民生保障。認真組織實施省市民生工程,強化政策宣傳,注重績效管理,創新建後管養,加強督查督辦,不斷提升民生工程的社會知曉度和群眾滿意率。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推進大眾創業,持續開展“春風行動”,引導城鄉勞動者就近就地就業,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40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健全城鄉基本養老、醫療保險體系,持續開展社會保險擴面徵繳,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完善住房保障體系,穩步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

  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動,進一步提升城鄉居民文明素質和文明程度。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新建巖寺鎮中心學校教學綜合樓,擴建南山小學和示範幼兒園,實施楊村鄉“山區孩子快樂成長”工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落實教師“無校籍管理”制度,提升全區教育教學水平。加強衛生計生工作,紮實推進醫共體試點工作,鞏固提升“醫養結合”試點成果,加強市三院與杭師大附屬醫院全面合作,提升公立醫院綜合管理能力和技術服務水平;加強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水準;全面落實一對夫妻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做好婦幼健康、優生優育服務工作。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深入推進徽州古建築保護利用工程,加快呈坎文物保護樣板工程、潛口民宅電氣火災智慧防控、徽派雕刻傳習基地等專案建設;鼓勵發展民間文化場館,充分發揮鄉鎮綜合文化站作用,建立農家書屋長效管護機制,推進農民文化樂園建設;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支援竹藝軒、竹溪堂等文化企業做大做強。推進數字化檔案館建設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志編纂工作。發展體育事業,舉辦徽州區第二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暨第五屆農民運動會。深入開展愛國擁軍活動,加強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國防後備力量及人防設施建設。重視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以及工會工作,統籌抓好審計、招投標、統計、農機、物價、民宗、臺務、外事、僑務、科普、供銷、廣電、保險、菸草、郵政、通訊、電力等各項工作。

  切實維護社會穩定。積極應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各類風險,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入推進平安徽州、法治徽州建設,大力構建立體化、數字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促進社會安定有序,進一步增強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加強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銜接配合機制,做好社群矯正監管和安置幫教。加強改進信訪工作,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加大勞動監察執法力度,重點防範拖欠農民工工資和企業欠薪問題。做好“七五”普法規劃,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努力使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為社會共識。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包保責任體系。強化特種裝置監管,高度重視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加強山洪預警網路建設,提升防汛抗旱網格化管理水平,紮實做好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地質災害防治等工作,增強防災減災能力。

  六、以能力建設為核心,努力在服務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堅持執政為民理念,以建設學習型、法治型、效能型、廉潔型政府為目標,不斷提高推動發展、依法行政、決策執行、公共服務能力,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努力提高推動發展能力。今年是克難奮進的一年,一些發展瓶頸和體制障礙將有新突破,一些重要領域的改革將有新進展,機不可失、時不我待,我們必須要繼續解放思想、探索創新,進一步提升思想觀念、轉變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強化體制動力和內生動力,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始終把依法行政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於政府工作全過程,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責。制定和完善行政管理規章制度,用制度規範、制約政府及部門的行為,著力構建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深化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及“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積極推進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防體系建設,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堅決防止和糾正一切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堅持厲行節約、精文簡會,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以清廉的政風樹形象、促發展。

  努力提高決策執行能力。深刻認識和準確研判巨集觀經濟形勢,把握好國家巨集觀調控政策和上級黨委、政府的決策,在結合上做文章,在擔當上下功夫,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做到應對有方、貫徹有力、落地有效。堅持依法科學民主決策,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會的監督,主動接受區政協的民主監督,注重人大、政協調研成果的轉化利用,虛心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意見建議。堅持務實勤政,改進工作作風,加強團結合作,形成執行和落實的強大合力,做到標準不降、要求不鬆、措施不減,確保各項決策措施執行到位。加強行政效能建設,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力求每一項工作做到位,每一件事情落到實處。

  努力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圍繞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程式和辦事程式,減輕群眾和企業負擔。把做好公共服務工作作為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福祉的重大舉措來抓,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做到掌握情況不遲鈍、解決問題不拖延、化解矛盾不積壓,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從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高度,整合資源,完善機制,紮實推進社會應急聯動體系建設,提高應對突發事件、處置公共危機和應急綜合服務的能力水平。

  各位代表!

  藍圖已繪,戰鼓催徵。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區人民,堅定信心、奮發進取、勇於擔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早日建成富裕和諧美好新徽州而努力奮鬥!

下一頁更多關於

獲嘉縣政府工作報告
婦產科醫師工作報告
相關知識
徽州區政府工作報告
合川區政府工作報告
東勝區政府工作報告
東麗區政府工作報告
東城區政府工作報告
鼎湖區政府工作報告
豐澤區政府工作報告
福田區政府工作報告
豐臺區政府工作報告
永州市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