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學小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8日

  怎樣寫出有一定質量的論文,這也是我們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都需要經歷的問題。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高中物理教學小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物理教學論文篇一

  一、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採用滲透教育法的意義

  ***一***有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高中物理與其他課程相比,是一門實踐性和探究性相對較強的學科,要想學好高中物理,不是死記硬背基本理論知識就可以實現的,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只有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物理學科更是如此,不僅要了解各物理運動的基本定律,還應瞭解其運動的原理和具體操作流程,才能將物理知識點了解得更為透徹.採用滲透教育法,學生可以在實際操作和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增加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有效提高學習的效果.

  ***二***有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學生學習的目的不是僅僅掌握某一方面的理論知識,而是要通過學習來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增強各方面的專業技能,提高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滲透教育法,恰巧具有這樣的作用,它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高中物理學科的學習,是非常鍛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將滲透教育法充分應用於高中物理的教學中,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從而不斷創新思想,創新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採用滲透教育法進行高中物理教學的具體實踐

  ***一***在教學內容的傳授中進行滲透

  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有很多的概念和原理需要學生去了解和掌握,比如“牛頓三大定律”,“能量守恆定律”等,都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但是這些內容的學習往往會讓學生覺得比較吃力,所以在進行這些物理知識的講授時,如果能夠適當的運用滲透教育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有些概念比較相似,我們可以通過類比方法進行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融匯貫通.另外,通過課堂的教學,學生雖然已經基本上對課程的內容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但是學生的知識還是零散的,而且缺乏系統性,這時教師就可以發揮滲透的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將知識系統化.並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所以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應立足於教材,又超越教材,挖掘出每個學生的最大潛能,以開放的思維方式,聯絡生活實際,多角度、多學科進行滲透,將物理知識進行拓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在高中物理教學方法中進行滲透

  在對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採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將滲透教育法應用於教學方法中,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首先,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的科學裝置在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因此,在進行滲透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方法,比如對多媒體等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可以將抽象的物理知識更加直觀的表達出現,更為具體化和簡單化,通過這種圖片和聲音等的配合,有助於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另外,對那些無法在課堂上進行長時間實驗觀察,或者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的實驗,可以採用課外小實驗的方式進行教學,能起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學生在學習了“磁場”和“電磁感應”等章節的知識後,可以設計一些與之相關的小實驗供學生選擇,提前將小實驗目錄公佈給學生,由學生自己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實驗,學生通過聯絡教師所教知識,反覆進行實驗,分析和思考實驗的工作原理,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動手實踐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在創新意識培養過程中進行滲透

  物理是一門創新性極強的學科,只有不斷地進行創新,才能發掘出事物中所包含的原理,所以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課堂是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渠道,作為高中物理教師,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夠只一味的給學生傳道授業,應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空間,使學生了解創新的重要性.比如,在講授“光源與鐳射”的知識時,可以適當給學生提一些需要學生獨立思考的問題,讓學生能夠發散思維,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比較和推理,能夠自主解決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物理老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根據學科的性質,與學生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在教學的內容中,教學方法上以及創新意識的培養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滲透教育,增加學生對高中物理知識的理解,不斷提高教學的質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高中物理教學論文篇二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在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首先要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係。在此,教師的角色非常的複雜,他應該是一個參與者,是與學生一起探究的隊員之一,但他同時也是引導者,是引導學生一步步朝著自己設計的情景裡發展的一個領導者。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願意聆聽學生的想法,這樣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一段和諧的師生關係,不僅能夠讓課堂氣氛更加的活躍,而且也可以讓教師的引導進行得如魚得水。

  二、創設問題情境引發探究

  教學中使學生產生認知需要的關鍵是問題情境。問題情境是有一定困難的、需要學生經過努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設計時要分析學習者的學習準備情況及其學習風格;要做學習內容分析,目的在於規定學習內容的範圍、深度和揭示學習內容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絡,以保證達到教學最優化的內容效度;運用各種可能的課程資源,為教學內容創設合適的情境,從而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為達成教學目標打下基礎。例如,在講“自感”這課時,教師用如下的辦法創設教學情境:人能承受的最大安全電壓是多大?***36V***。再拿出三節乾電池問:將其串聯後人接上去有無感覺?***沒有***。緊接著教師將三節電池與幾匝線圈***日光燈的鎮流器***串聯,再請三位學生上去,手牽手與上述電路串聯,閉合開關問其有無感覺?***沒有***,再突然將開關斷開,三個學生都感到手一麻———觸電了,趕緊鬆手。學生對此現象感到異常驚奇,想知道三節乾電池的電壓為什麼會觸電呢?這樣一來,矛盾就自然的交到了學生手中,起到了激發興趣、引導探究的作用。

  三、藉助實驗,發現問題,引發探究知識基於實踐,始於觀察

  實驗是物理課程的突出特點,物理實驗作為一種特殊的實踐活動是物理研究和發展的基礎,許多物理問題多是由實驗引發的。因而,物理實驗在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物理實驗中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讓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比較,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教師要適時點撥,防止學生只做不看或看而不想。引導學生不讓任何一個現象從自己的眼前溜走,捕捉現象,尋求原因,揭示本質。在實驗中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的探究;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比觀察、綜合討論尋求規律性的結論。例如,在學習《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這一節時,讓學生知道分子很小,其直徑的數量級為10的-10次方後。問:以我們實驗室現有條件能否粗略測定分子的大小?利用什麼原理,要測哪些物理量?用到哪些材料和器具?具體步驟有哪些等一系列問題,讓學生討論,由學生回答總結後得到:可以測定,事先測出油酸的體積V,讓油酸在水面上鋪成單分子油膜,這測出油膜的面積S,則分子直徑d=V/S。之後根據學生要求,每組分發了油酸、小水槽、量筒,同學們準備了水。這時有學生髮現了問題:***1***用量筒測量油酸太多。***2***油酸滴到水面無法顯影。此時,有學生指出:水面有漂浮物可以顯影。量多可以用滴管。於是分發爽身粉和滴管。問題又出現:如何測定油膜的面積?思考後提出:畫顯影的輪廓。如何畫?分割成相同的正方形。學生都為找到答案而高興,可動手的結果比10的-10次方大多了,問題出在哪兒?眼看陷入僵局,我提示:從d=V/S出發分析。有學生想到了:油膜面積太小,追問:可能原因?不是單分子層,接著問:如何克服?幾經討論得出:稀釋,至此問題終於解決。

  四、把握好探究的自由度

  探究式教學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相對於講授式教學,學生有很大的自由度,但這決不是對學生的放任自流,它重視學生的學,也重視教師的導,沒有教師的導,是種“放羊式”的探究活動,只是一種表面的熱鬧,學生沒有掌握任何東西,或者說至少目前大部分的同學還沒有達到這樣一種探究水平。相反教師及時、適度介入可以很好控制探究的程序,在探究課題的選擇、探究的重點、難點的突破等方面具有無法替代的作用。但教師的指導必須是謹慎的,過分干涉必然會削弱學生探究的自主性,甚至還會剝奪學生的自由創造和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因此,探究式課堂中教師的“收”和“放”必須做到恰到好處,其中的“度”要教師不斷實踐、反覆揣摩。一般而言探究的自由度和問題的深度、難度有關聯。淺顯、簡單的問題教師引導少一些,學生探究的自由度可以大一些,複雜的問題引導可以多一些,自由度小一些,但切忌過分引導,應做到教不越位。通常自由程度越高的探究,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越高,而且耗費的時間也更多,因此,探究的自由度和探究的廣度、深度是密切聯絡的。自由度的大小取定於設計的探究問題的廣度和深度,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又通過控制自由度,進而控制探究的廣度、和深度,把握好自由度,關鍵在於教師引導的尺度要把握好,引導不到位,學生會顯得盲目,引導過於具體,就代替了學生的思維,成為變相的灌輸,因此,教師在介入學生探究過程時,一般不是急於告訴學生怎樣做,或是結果是什麼,而是提出一些建議,或者做一下鋪墊,讓學生受到啟發,獲得頓悟。把握好了探究的廣度,即選好探究點,確定好一節課重點探究問題和環節.要把握好探究的深度,教師就需弄清探究點和學生的知識起點、能力起點之間的距離.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需根據情況靈活調節探究活動的自由度,體現教師的主導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如果這三方面做好了,探究的基本問題就解決了.當然以上三點僅僅是探究式教學實施中需注意的最基本的幾個方面,其他還有需多的因素影響著探究的成效,如把握好對學生探究成果的評價,怎樣創設最佳的問題情景等,本文僅僅拋磚引玉。高中物理新課程將科學探究貫穿於整個教材,在新課程的教材中,設計了許多探究性學習的內容,對課堂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的設計的過程是對教材再創造的過程,只有認真鑽研教材、研究學生,才能真正設計出具有創造性的、有個性化特色課堂教學,設計出體現自己風格的傑作。

  高中物理教學論文篇三

  一、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探索高效整合策略

  當下,多媒體技術手段在輔助教學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有助於提高教學效果的理科教學軟體,但能夠適合學生髮展的高質量的教學軟體還比較緊缺,加上部分物理教師對於資訊科技的掌握程度還處於初級階段,自制課件的水平還比較低,造成了在物理教學中“低水平重複”的課件製作現象將計算機和學科教學有機結合的教學新軟體,可以將物理學科的教學平臺和多媒體資料庫有機統一起來,方便教師和學生的運用,為物理教學的發展服務。比如,許多物理教師利用Internet網路,建立了相關的網站,然後把自己製作的優秀課件和發表的學術論文傳到自己建立的網站上,同時,也把在其它網站上搜集到的課件和自己的課件融合在一起。這樣,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構建了一個系統的、完整的課件教學體系,既實現了物理教學和資訊科技的有效組合,也方便了學生對於物理知識的學習,有利於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

  二、建立模擬實驗教學模式,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

  ***一***通過資訊科技和實驗教學的有效整合,充分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

  物理學科實驗性和實踐性很強,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過,在演示實驗教學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比如實驗儀器落後,材料有限等,導致實驗教學效果並不是很理想,但是通過模擬實驗進行教學,使一些具有危險性的實驗或者不容易操作的實驗能夠通過多媒體技術生動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彌補了常規實驗不易操作的特點,提高了實驗的演示效果。因此,通過資訊科技和高中物理實驗的有機結合,能夠突破常規實驗的侷限性,教師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對於一些比較複雜的、危險的實驗能夠有效地進行模擬,使教學中實驗的缺點得到完善和彌補,有利於學生對事物的規律和本質進行有效的探究,從而獲得新知,使實驗教學效果得到提高,使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二***運用虛擬實驗室促進學生自主探索

  長期以來,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怕出現意外,給學生人身安全帶來威脅,對實驗儀器造成損失,因此往往會建立有關的規章制度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這就造成了學生只看實驗,沒有動手的機會,另外,由於實驗條件的限制,學生得到的實驗資料以及結果和教材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有部分資料還是相反的,同時實驗產物也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汙染,這體現出了傳統實驗室的弊端。學生在網路虛擬實驗中只要輕輕點選滑鼠就可以進行虛擬實驗操作,不會受到實驗條件的限制,學生從多方位去進行操作,得到了有效的親身體驗。資訊科技和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整合,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並使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觀得到培養。學生在操作虛擬實驗的時候,還可以和其他學生溝通交流,也可以隨時向老師請教,進行網上暢遊,從而更好地掌握學習的方法。

  三、構建研究性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升

  網路儲存了大量的優質資源,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小組內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在共同任務的驅動下,共同努力、積極探索、總結歸納、共同提高,培養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創新思維與創造能力。

  四、網路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隨著科技的進步,網路的普及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大量的優質資源,教師和學生都要有能力開發和利用這個寶貴的資源庫。網上的資源資訊量大,而且不斷更新,這些資源都處於動態更新之中,教師通過對這些資源進行整合,製作成適合學生的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五、通過多種渠道獲取資訊,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一***瞭解物理學科發展趨勢,及時把握教學動態

  物理學科發展很快,教師可以通過網路技術瞭解學科發展動態,做到與時俱進,緊跟形勢,並在物理教學中及時調整。對於物理學科來說,有必要讓學生做一些練習題,以鞏固和掌握所學知識。但是現實中的練習題不能及時更新,題型偏舊,很多習題都是過時的。為了克服這些缺點,教師可以利用網路這個資源庫,為學生推薦一些權威的學習網站,讓學生從這些網站上下載一些最新習題,這些習題題型新穎,對於啟發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幫助。

  ***二***教師要不斷學習和交流,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網路的互動性為教師的學習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機會,教師可以在網路上聽一些專家講座,還可以和他們交流,掌握最新的理論知識。比如,在名師網上和名師、專家探討教育改革問題以及有效教學的方法策略,在論壇中還可以和同行交流教學中的困惑,通過網上學習交流,使教學水平得到提升。

  六、結語

  總而言之,資訊科技應用於高中物理教學,突破了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但是並不是排斥所有的傳統教學觀念,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把這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做到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以達到資訊科技和物理教學的有效整合。它們的有效整合,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強了他們的參與意識,尤其是在實驗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另外,它們的有機結合,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進一步構建新的教學模式,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使教學過程更具有科學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主動探究,掌握了更多的知識,培養了能力。

高中物理教學論文範文集
高中物理教學論文編寫新的高中物理
相關知識
高中物理教學小論文範文
高中物理教學方法淺論
高中物理教學論文範文集
高中物理教學論文編寫新的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論文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論文
高中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與反思
高中物理教學建議
高中物理教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