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歷史唐太宗與貞觀之治練習卷
隨著考試的即將來臨,你做好應戰的準備了嗎?這份設計良好的試題卷將會有效的去檢測出你的學習情況。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北師大版,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北師大版
選擇題
隋朝的統治繁榮一時,但很快便因隋煬帝的暴政而被農民起義所覆滅,與它類似的朝代是
A.秦朝 B.東漢
C.西晉 D.東晉
唐太宗善於用人和納諫的根本目的是
A.當賢明君主 B.減少決策失誤
C.籠絡人才 D.維護封建統治
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備法典是
A.《秦律》 B.《隋律》
C.《唐律疏議》 D.《開皇律》
下列關於“貞觀之治”出現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訓,輕徭薄賦,減輕人民負擔
B.唐太宗善於用人,重視納諫,政治比較清明
C.農民佔有一定土地,生產時間有所保證
D.以前統治者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
下列敘述,不屬於隋朝滅亡的原因的是
A.多次發動對外戰爭 B.酷虐殘暴的統治
C.大興土木工程 D.國家財政困難,軍費不足
唐太宗能夠納諫的主要原因是
A.接受隋亡教訓 B.有名諫臣魏徵
C.他是開明君主 D.三省制的要求
貞觀年間,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運轉機制是
A.尚書——中書——門下 B.中書——門下——尚書
C.尚書——門下——中書 D.門下——中書——尚書
被唐太宗比喻為“知得失”的一面鏡子的是
A.房玄齡 B.魏徵
C.馬周 D.常何
“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這句話是誰對君民關係的認識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唐太宗從隋朝滅亡之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訓是
A.皇帝必須任用賢臣 B.必須善於納諫
C.必須輕徭薄賦 D.認識到君與民的關係是舟與水的關係
自隋唐以來,負責選用、考核官吏的中央部門是
A.吏部 B.戶部
C.禮部 D.工部
下列內容中,屬於唐太宗的政治主張的是
①皇帝要勤於政事 ②皇帝要居安思危
③大臣要廉潔奉公 ④政府要輕徭薄賦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來的中央集權制度,其積極意義在於
A.解決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B.有利於選拔人才,保證政治清明
C.加強了皇權
D.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下列關於“貞觀之治”的認識,正確的是
A.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時代有名的“治世”
B.唐太宗個人作用是這一局面出現的決定性因素
C.唐太宗知人善任,虛懷納諫是這一局面出現的重要因素
D.隋末農民戰爭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訓,調整政策,從而出現了“貞觀之治”
為唐代盛世奠定了基礎的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填空題
618年,貴族李淵父子以關中為根據地,起兵反隋,建立了________,定都長安,最後兼併各割據勢力,全國又歸於___________,李淵就是_______。
李世民於626年繼承皇位,改年號為“________”,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________。他明白治理好國家的關鍵是_______,他知人善任,儘量做到________、________。
綜合題
閱讀下面材料:
上***唐太宗***與群臣論止盜。或***有人***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飢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
***1***材料中反映了唐太宗怎樣的政治主張?
***2***唐太宗採取這樣的主張,根本目的是什麼?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1***~***3***題:
嘗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寶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貞觀政要•論任賢》
***1***說這話的是誰?在他統治時期出現了怎樣的政治局面?
***2***為什麼他感到“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3***“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學習歷史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用過去留下的經驗和教訓。
""的人
1.2016中考歷史同步試題及答案3套
2.2015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
3.2015-2016學年初三上冊歷史期末試題及答案
4.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試卷和答案【完整】
七年級上學期歷史期中聯考檢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