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這篇課文選自北京大學教授,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寫的散文集《再返哥廷根》。小編在此整理了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課文,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原文
愛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宇宙間美的東西很多,花在其中佔重要的地位。愛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國在其中佔重要的地位。
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國留學的時候,曾多次對德國人愛花之真切感到吃驚。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裡,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裡只能看到花的脊樑。我曾問過我的女房東:你這樣養花是給別人看的吧!她莞***wǎn***爾一笑,說:“正是這樣!”
正是這樣,也確實不錯。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chà***紫嫣***yān***紅。許多窗子連線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裡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今天我又到了德國,剛一下火車,迎接我們的主人問我:“你離開德國這樣久,有什麼變化沒有?”我說:“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並沒有改變。”我說“美麗”指的東西很多,其中也包含著美麗的花。我走在街上,抬頭一看,又是家家戶戶的視窗上都開滿了鮮花。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我彷彿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同步練習
1.看拼音,寫詞語。
tiān xìnɡ yǔ zhòu zhēn qiè
*** ****** ****** ***
chī jīnɡ dà ɡài jǐ liánɡ
*** ****** ****** ***
2. 比一比,再組詞。
莞*** ***奼*** ***錦*** ***
完*** ***詫*** ***綿*** ***
3.給多音字組詞。
qí*** ***zhènɡ*** ***
奇 正
jī*** ***zhēnɡ*** ***
4.給下列加點的詞語換一種說法,意思不變。
***1***愛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 *** ***
***2***多麼奇麗的景色! *** ***
***3***我彷彿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 *** ***
5.閱讀訓練
荷蘭的鬱金香
在茫茫花海中,荷蘭人最迷鬱金香。
走遍荷蘭,你會發現鬱金香到處開放。那花有光滑碧綠的長葉,葉間伸出一梗壯實的花莖,向上託了朵柔美的花,活脫脫像只典雅的高腳酒杯。鬱金香花色繽紛,而且每種顏色有個美妙動聽的名字,像烈焰般熾熱鮮紅的叫“斯巴達克”;像黑夜般神祕幽深的叫“夜皇后”;白花,鑲有淺紅花邊的,被譽為“中國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蘭人的想象多妙!
荷蘭人迷鬱金香快痴了。有個老闆竟然用他的釀酒廠換一棵罕見的鬱金香。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麗別緻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話裡的皇宮,門前牆上的一塊石頭上刻著:“此屋出售,價值三枝鬱金香。”所以荷蘭人把鬱金香定為自己的國花。
其實,鬱金香原生長在我國的青藏高原,現在那兒還有野生的鬱金香。很久以前,這花被荷蘭人發現,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們那雙能變滄海為桑田的神奇的手,輕輕撫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兩年……好多年過去了,人們再也辨認不出鬱金香那可憐的模樣了,她出落得驚人的莊重、典雅,就像有個作家說的:豔麗得讓人睜不開眼,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
***1***短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用“~~~~~~ ”在文中畫出來。
***2***文章從哪幾個方面寫荷蘭人最迷鬱金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花,鑲有淺紅花邊的,被譽為“中國女生”,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
這個句子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請你也用這種方法來進行描寫***寫某一種花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練筆: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文不同於一般寫景物風情類的文章,不是純粹描寫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練概括的語言點明瞭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這一思路是按照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順序層層展開的,讀起來讓人既開眼界,又回味無窮,頗受教育。
請你觀察一處景物,也按照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順序試寫一個片段。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這篇課文選自北京大學教授,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寫的散文集《再返哥廷根》.它不同於那些純粹描寫景物風情的文章,而是用娓娓道來的語氣講述了自己1935年在德國求學時的親身經歷,描繪了德國家家戶戶那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的情景,並用凝鍊的語言道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哲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最後講述1980年再次來到德國,再次看到這番情景, 表達了自己舊地重遊的感受,即對德國奇麗風景和與眾不同風俗習慣的讚美之情。這是一篇十分經典的美文,語言樸素而洗練,含蓄而蘊籍,既有娓娓動聽的故事,又有色彩瑰麗的描寫,既有淡遠幽芳的抒情,又有恰如其分的議論,既充滿著異國他鄉的奇情異彩,又滲透著作為一箇中國人的感悟與思考,令人耳目一新,發人深省。走進文字,就彷彿走入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一個花的世界,一個美的世界,一個充滿溫情的世界,一個意蘊深遠、耐人尋味的世界。
二、說目標
縱觀全冊,第八單元是最後一個教學單元,它的主題是"多姿多彩的異域風情",訓練重點是"揣摩積累語言,瞭解異國風情,拓展蒐集資料".而作為第八單元的開篇課文,並且是講讀課文,文字的詩情畫意,作者的真情感受,編者的編寫意圖,教者的預設生成和學生的學習需求更要能做到五心合一,找到共鳴點,形成教學目標:
1、體會文字語言美——引導學生品詞析句,披文入理,積累語言; 瞭解文章用較樸實的語言表達深刻啟示的寫作方法,體會表達角度的獨特性。
2、感受風土人情美——瞭解一些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
3、拓展蒐集資料美——課前預習,課後拓展,都注重培養學生"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在第六單元中剛學習了"利用資訊,寫簡單的調查報告".***
教學時間為2課時
教學重點:在於揣摩,積累語言,瞭解德國風土人情;
教學難點: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文薰陶.
教學準備:學生蒐集有關德國的民情風俗和作者的資料
三、說教法和學法
1、說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閱讀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閱讀、探究的實踐活動。教師是學生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堅持以“讀”為主,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教材文質兼美,五年級學生容易理解接受,主要採用"課前蒐集資料—質疑研讀課文—把握重點讀議結合",並輔助採用"圖文結合法,情境渲染法"等.
2、說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引導學生"蒐集資料—自主質疑—以疑促讀—讀議交流"的方法來學習,即課前收集資料,增進對季羨林和德國的瞭解,然後自主質疑,以疑促讀,做到聯絡上下文,邊讀邊想,讀議交流.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僕",因此,在教法與學法的選擇上我關注了四個呼應:一,課堂問題與學生質疑相呼應,注重教學實效和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二,教學內容與學生語言審美相呼應,契合了文字重點和學生的語言積累,情感薰陶;三,拓展練習與學生的個性發展相呼應,突出了學生自學能力和課外延伸,認知世界的個性需求;四,人文薰陶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相呼應,順應了教學境界與學生認知世界,形成人生觀的科學途徑.
四、說教學過程與設計理念
***一***課前準備——未成曲調先有情
課前,根據五年級學生的能力特點,請他們自學生字詞***部分重點字詞將結合教學加以指導***,把課文讀通順;組織學生蒐集資料,可以設定四個小專題"季羨林與德國", "鮮花勝地——德國", "德國的風情我知道"和"我知道的德國曆史和名人", 這樣更有針對性,避免盲目無效.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課前預習,蒐集資料,既培養學生的自學和實踐能力,又拓寬了學習的領域,構建了開放而具有活力的語文課程,促進了學生對德國,對作者的瞭解,以及對文字的理解.
***二***課堂行動——萬紫千紅總是春.
1、匯入——激發興趣,產生動力
在唐詩宋詞的誦讀中拉開教學序幕,回顧祖國優秀文化,接著讓學生簡單交流課外蒐集的資料,當學生了解到德國的的奇特風俗時,就會產生一種瞭解異國風情的好奇心.好奇心就是學習成功的重要驅動力。
2、質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個題目本身就耐人尋味,也會引發學生疑問,歸納板書:德國人自己種的花為什麼要給別人看?怎樣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花?自己的花是一種怎樣的景色?……
這個質疑環節的設定,旨在"以疑促學""以學定教",讓學生由"冷"變"熱".因為"那些不設法勾起學生求知慾望的教學,就如同錘打著一塊冰冷的生鐵."***美國教育家哈.曼***
3、解疑——直奔中心,品讀感悟
先梳理學生的問題,再確定研究重點是大家最不能理解的問題“德國人自己種的花為什麼要給別人看?”,直奔點明中心且含義深刻的句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展開研討。
結合上下文,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在課文中指的是什麼呢?
理解“我為人人”:在屋子裡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通過引導學生從文章第二段中“花朵都朝外開,再屋裡只能看到花的脊樑”等詞句中發現德國人愛花之真切和養花的奇特之處,從“莞爾一笑”中感受到德國人把為別人養花當作理所當然的平常事,德國人愛花,愛花就把花的美麗全部展示給大家一起享用,這不就是心中有他人的思想境界嗎?
理解“人人為我”:走在街上,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文章第三自然段是要求背誦的重點段落,也是作者語言的精彩之處,我準備引導學生從"任何,家家戶戶"等詞語體會養花的人家之多,從"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應接不暇"等地方理解花的數量和顏色之多,花的顏色之嬌美,結合圖畫,視訊資料的呈現,走進鮮花的意境,領略風景的奇麗;再通過個別朗讀,配樂朗讀把師生帶到花的海洋,帶入美麗的山陰道上;然後引導學生分析“在德國我們能看到漂亮的花海,能聞到花綻放的清香”的原因,從而體會到“只有我為人人,才能人人為我***先學會付出,後得到***”。
聯想感悟:生活中你有沒有感受過類似的境界?
回憶發生在同學之間,鄰里之間,校園裡,社群裡,家裡的事情,談自己對"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解,感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生境界.
這個環節,以自主質疑“為什麼自己的花給別人看”為切入點,把握課文主旨,層層推進,緊扣"花美人更美"這一靈魂所在,將重點段落的朗讀與領悟融為一體,把學生領進了鮮花盛開的境界,領進"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這個環節也是語文味兒最濃的環節,既保持明確的教材意識,在交流中把研讀課文引向深入,既體現教師的主導,又凸現學生的主體。
4、昇華——欣賞美麗,回味無窮
這個環節的設定,重在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的寫作目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賞的,也是更“美麗”的。我主要採用引讀法,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讀中感悟文章中心,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師:雖然四五十年過去了,我們的作者從紅衣少年變成了一位白髮先生,善良的女房東或許已經過世,四五十年有太多的改變,但我們的季老先生說:——***接讀:“變化是有的,但美麗並沒有改變。”***
師:因為他走在街上——***接讀:我走在街上,抬頭一看,又是家家戶戶的窗戶上都開滿了鮮花。***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你覺得季爺爺說的美麗還只是鮮花嗎?
***讓學生先小組交流,再全班彙報。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表自己的認識的機會。***
師: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作者發出這樣由衷的讚歎:——***接讀: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
師:此時此刻,我們的心裡也不由得發出這樣的讚歎:——***接讀: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
師: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深深打動季先生,他深深陶醉了,彷彿進入夢中這是怎樣的夢啊——***接讀:我彷彿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
***三***課外拓展——萬水千山總是情
1、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夢?需要同學們讀季先生的作品,瞭解他的心境。***教師出示作者照片***這就是作者留學德國的城市哥廷根,這個城市因一座大學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學。這所大學已經孕育了32位諾貝爾獎的得主。早在1935年,二十五歲的季羨林先生帶著祖國的期望和自己的理想,滿懷雄心壯志在哥廷根大學留學十載,1945年才回歸祖國。1980年,35年後,當他再次踏上第二故鄉,感慨萬千。後來寫下了今天我們所學的這篇課文。瞭解一個國家,瞭解一個人物,需要同學們在課外進一步閱讀。有一本書等待著你們去把它翻啟,這本書的書名是《德國印象》。此書為季羨林的回憶錄,那裡有動盪的歲月,滄桑的世事,難忘的師恩,誠摯的友情,質樸的語言,靈動的智慧,在那裡你還能找到這篇課文背後的故事,課下,同學們讀讀這本書就會對這句話有更深的瞭解。
2、每學一篇課文,我們都要領悟比較突出的表達方法。這篇課文描寫奇麗景象的句子,寫的既具體又生動,讓我們體驗到了語言描寫帶來的美,大家已經背下來了,請試著默寫,不會的也可以抄寫。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根植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樣文化,汲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語文教學要樹立大語文觀,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所以,我從語言積累和課外閱讀兩方面,設計了拓展任務。
五、說板書
圍繞課題、中心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將重點詞語依次板書,既展現了課文的結構,又體現了教學的流程,從而輔助於教法的實施和學習的落實.這樣做符合板書設計的目標性原則,有序性原則,直觀性原則和條理性原則等.
25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花的海洋
美麗沒有改變
家家戶戶 花朝外開
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金錢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