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歐洲藝術的影響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歐洲藝術發展的過程也是一部藝術和設計的發展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歐洲藝術的影響論文,供大家參考。

  歐洲藝術的影響論文範文一:歐洲中世紀藝術走向談

  摘要:藝術的分期有多種,中世紀藝術在歷史上有著其特殊的地位與作用,作為一個時代藝術的定位,歐洲中世紀往往被冠以“黑暗時代”的惡名,那麼中世紀藝術究竟有著怎樣的命運?是高尚,還是卑微;是進取,還是保守;是自由,還是專制,都是在這一歷史時期所產生的疑問,對中世紀的藝術進行一番疏略闡述,或許會對這些疑問得出些結論。

  關鍵詞:中世紀 藝術 走向

  一、何謂“中世紀”

  按照歷史學家的大致觀點,歷史上的“中世紀”Middle Ages一般是指日耳曼民族攻佔羅馬,即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開始,至15世紀文藝復興公元1453年之後,資本主義萌芽之初為止。這只是一個比較統一的認識,史學界還存在著諸多種關於中世紀曆史的界定,但其大致的範圍不會脫離此區間。

  歷史上的中世紀曾長達近一千年,是歐洲歷史上主要指西歐的一個時代,義大利詩人彼特拉克公元1304~1374將歷史劃分為古代、中世紀和近代,視中世紀為一個無比混亂的中間期。他習慣性地將中世紀這一時期成為“黑暗時期”。那為什麼會叫做“黑暗時期”呢?

  “中世紀”一詞是從15世紀後期的人文主義者開始使用的。在政治上,這段歷史也叫做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這一時期的歷史與前表述有。封建制度的形成、發展和解體是這一時期歐洲歷史的主線。但是世界各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是不平衡的,當西歐在5世紀剛剛進入封建社會的時候,中國封建社會的歷程已經持續了約1000年。

  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的早期在歐美普遍稱作“黑暗時代”,傳統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展比較緩慢的時期。

  這樣看來,似乎中世紀的一切都籠罩在“黑暗”的陰影之下,沒有光明,沒有喘息,沒有吶喊,沒有生機,“黑暗”統治著一切,就連藝術這樣最為靈活便利地反映精神生活的方式也難以開花結果。事實果真如此嗎?

  二、中世紀藝術表現思考

  提到“中世紀”,人們會想些什麼?“中世紀”這個詞會使一些熟悉的圖景浮現在人們的腦海:哥特式的大教堂,封建城堡,十字軍和貴族戰爭,宗教法庭上燃燒的火焰。從幾個世紀前“中世紀”作為劃分古希臘羅馬和近代歷史的名稱而開始使用時,就帶有一種貶義,它暗指歐洲文化歷史的毀滅和空白,並一直延續至今。“如果人們想找一個形容詞來描述落後、缺乏文化、沒有法制,人們就可以使用中世紀這個詞。‘中世紀’實際上成了描寫一切黑暗和反動的詞的同義詞了。”①那是否在黑暗籠罩下的一切都是暗淡無光的呢?藝術也是如此嗎?我們不禁會問。

  誠然,中世紀在政治上有其黑暗的一面,表現在藝術上也是如此,但藝術有著更加頑強的生命力,在適應時代要求的同時,它總是能夠在黑暗中給人以光明,給人以心靈的慰藉,並有力地推動了歷史前進的步伐,成為借鑑歷史的一面明鏡。中世紀的藝術在這方面表現的尤為突出,雖然因為歷史的侷限性,它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之處,但其取得的藝術成就也是前無古人並足以令後世所景仰的,它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所佔的地位更是舉足輕重的。

  哥特式教堂的巨集偉莊重,拜占庭鑲嵌畫的優美華貴,羅馬雕塑的粗獷沉重,都是對特定時期藝術現象的風格描述,都有其特定的內涵。黑格爾在《美學》中把建築劃分了三類:古埃及的象徵主義建築、古希臘的古典型建築和中世紀的哥特浪漫型建築。“浪漫型建築在材料和建築構形的科學性、合理性、完善性方面都超過了古典型建築,也就是說在審美判斷力的主導之下,最合宜的材料和最經濟合理的構形被組合成無與倫比的人類構造物,並體現了人類最崇高的理想。”②為了表達對基督的崇拜和解脫的願望,建築的形式被誇張到無形式的程度,崇高偉大也被擴大到無限量,浪漫型建築達到了審美判斷裡的最高層次——崇高和偉大。

  拜占庭的鑲嵌畫既有鮮豔奪目的色彩效果,又有堅實穩固的結構感,在造型上尤其講究概括,不是通過細節刻畫而是通過色彩對比來達到其形象的造型,使主體鮮明突出。可以想象,在光線的照射下,那些互為補色,外型概括的形象在金色背景的襯托下,是如此的絢爛奪目,又是如此的和諧統一。它給予信徒的就是這樣一種無尚崇高和神聖的宗教感受。鑲嵌畫達到了基督教所要求的肅穆矜持與激動人心的永恆,無疑是具有獨特風格與形式的拜占庭藝術的最好表現。

  羅馬雕塑的復興證明了藝術家的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無論是歐坦教堂山花壁面的人物造型,還是高大的柱頭裝飾,都顯示出了逼真生動、自由大膽、變化多端的效果。

  政局動盪,社會混亂,必然會對經濟、藝術等領域產生不小的影響,但我們知道,藝術發展總有它的不平衡性,無序狀態下的藝術也未必不能開出絢爛的花朵。正如中國古代的魏晉之風,歐洲中世紀的藝術園地也別具一格。在那一時期所創造的藝術成果和形成的藝術風格是那段時期特有的精神財富,甚至它的影響遍及世界各地及至現代。如果要說它的某些弊端的話,我想大概是宗教意識在藝術上給人的一種精神壓迫,這種精神約束力在整個中世紀時期是一直存在的。

  歐洲中世紀的教會有著無比強大的力量來操控著社會事務,中世紀初基督教的支派天主教會幫助日耳曼人建立和鞏固政權,教會的勢力隨之壯大。“靈魂救贖”、“人間互愛”等思想主張不但適用於奴隸主,同樣適用於封建主,有利於維護封建統治。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成為封建貴族階級的宗教,成為其統治服務的工具。

  中世紀的西歐在最初主要是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生產力低下,科學技術無法應用於生產。在社會上,群眾受到教會和封建貴族的壓迫,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機會,教會推行的愚民政策流傳開來。教會“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思想等各個方面,通過各種不同的手段和途徑控制群眾,施加其影響,這就使宗教神學必然成為佔統治地位的官方意識形態,群眾思想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宗教神學的深刻影響,他們的思想感情是受宗教薰陶的,是由宗教滋養的。幾乎人人都成了虔誠信徒,完全屈服在教會權威之下,成了正統教義和教會權威的奴隸。這種狀況嚴重阻礙了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③至此我們可以理解藝術在中世紀被打上宗教烙印是現象。

  歷史的發展總有它的高潮和低谷,以至於後來14、15世紀天主教的神學思想受到了來自“異端”分子的攻擊,他們並不認為人活著要有禁慾的必要,他們要求解除天主教困擾在他們頭上的精神枷鎖。伴隨著資本主義的萌芽,反教會的鬥爭也愈演愈烈,終於在16世紀中期出現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這些運動主張在思想和文化上衝破封建的牢籠和教會的精神束縛,給予人自身真正的尊嚴和價值,恢復人的自由意志,肯定人在現世所應享的幸福,這使得歐洲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藝術在中世紀所遭受的苦難,但也僅僅是限於藝術精神上而言,在形式上看來,中世紀的藝術並沒有承擔過多的罪責。我們應該記住藝術精神對自由性,同時也不忘藝術形式的多樣性。

  3.結 語

  中世紀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歷史留給我們的遺產是豐富多彩的。宗教的神聖光環已經在中世紀的上空褪去,藝術也早已走下那高不可攀的神壇,它變成了大眾得以品評的盛宴。我們姑且不用去考量那段時期的藝術究竟是偉大還是渺小,是光榮還是卑拙,因為藝術的走向不是單單藝術本身的事情,它牽扯到太多的關係。在這裡,我們只需細細地品味它那獨特的味道,感受其深邃和震撼的力量,或許也能體會出些藝術的精神和啟示。

  註釋:

  ①【蘇】A.古列維奇,龐玉潔、李學智譯.中世紀文化範疇.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頁.

  ②李衛、費凱著.建築哲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年.第357頁.

  ③陳曦文.世界中世紀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209頁.

  參考文獻:

  [1]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美術史系外國美術史教研室.外國美術簡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2]鄭敬高.歐洲文化的奧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陳樂民.歐洲文明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莊錫昌.西方文化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歐洲藝術的影響論文範文二:歐洲古典四大藝術風格對女裝風格的影響

  內容摘要:藝術和文化上的發展變化,必然會在人們的服裝風格上反映出來,尤其是女裝的風格總是與一個時代以及這個時代的文化藝術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關 鍵 詞:哥特式藝術風格 巴洛克藝術風格 洛可可藝術風格 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 女裝風格

  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藝術風格流派,它們表現在建築、美術、音樂、文學及染織藝術等各個藝術領域,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精神生活產生影響。在歐洲的藝術史上哥特式藝術風格、巴洛克藝術風格、洛可可藝術風格、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樣地影響到同時期的服裝風格。

  一、四大藝術風格的特點

  哥特式藝術風格 “哥特式”原本是起源於一種極具特色的建築風格——筆直的立柱,高挑的天頂,多尖的拱門,這些均可見於中世紀的一種以尖頂大教堂,特點為尖拱、小尖塔、垛牆、飛扶壁和彩色玻璃鑲嵌等典型元素。這種風格影響到整個歐洲,反映在不同的藝術領域,如繪畫、雕刻、裝飾、音樂等藝術形式上。其特點是誇張的、不對稱的、奇特的、輕盈的、複雜的和多裝飾的,以頻繁使用縱向延伸的線條為其一大特徵。

  巴洛克藝術風格 巴洛克代表了路易十四的精神。它具有氣勢雄偉、生氣勃勃、色彩豔麗、線條優美、富麗豪華的風格。它把人類精神從古典主義的枷鎖中解放出來,使其沉溺於無邊無際的、令人神往的夢幻之中。它一開始主要針對17世紀義大利的建築風格。後來,巴洛克風格影響到建築、美術、音樂、文學及染織藝術各個領域。巴洛克藝術風格最基本的特點是打破文藝復興時期的嚴肅、含蓄和均衡,崇尚豪華和氣派。

  洛可可藝術風格18世紀的法國仍是西歐的文化藝術中心,由於沙龍文化在法國的蓬勃興起,使女性成為了男性世界注目焦點,形成了一種不同於巴洛克時期那種莊重豪華、拘泥虛禮的宮廷文化的文化形態,那就是洛可可藝術風格。洛可可風格的鼎盛時期是路易十五時代,它主要是指路易十五時代的一種室內裝飾風格:C形、S形曲線或漩渦狀花紋的裝飾風格。另一個特色則是甜美輕快、精巧華麗,而沒有巴洛克藝術的宗教氣息和誇張的情感表現。這種特色影響到當時的服裝,甚至以“洛可可”一詞代表法國大革命之前18世紀的服裝款式。

  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 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興起於18世紀的中期,其精神是針對巴洛克與洛可可藝術風格所進行的一種強烈的反叛。它主要是力求恢復古希臘羅馬所強烈追求的“莊重與寧靜感”之題材與形式,並融入理性主義美學。

  二、四大風格對同期女裝風格的影響

  哥特式風格 哥特式風格深深地影響了中世紀法國服裝的服飾審美及服飾創造。受建築風格的影響,哥特式服裝風格主要體現在服飾形象是高高的冠戴、尖頭的鞋、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鋸齒等銳角,在面料上表現出與哥特式教堂內彩色玻璃的效果是一致的光澤和鮮明的色調。裙飾多采用縱向的造型線和褶皺,使穿著者顯得修長,並通過加高式帽來增加人體的高度,給人一種輕盈向上的感覺。女裝上裝緊身合體,下半身的裙子寬大、上輕下重,形成一種圓錐狀造型,具有極強的裝飾性。尖尖的埃寧帽就像一個小尖塔,還有兩個褲腿顏色各異的緊身褲,尖尖的翹頭鞋,飾以不對稱圖案的上衣等。

  巴洛克風格 由於受到巴洛克藝術風格的影響,在西洋服裝史上,“巴洛克風格”代稱17世紀歐洲的服裝款式。其著裝特點是大量的使用蕾絲、花邊,並配以奢侈豪華的裝飾,如絲綢帶、大釦子、刺繡、珠寶等,所以這種風格的時裝和配飾表現出來的盡是奢華和古典的面貌。

  裙子是巴洛克女裝的重點。衣裙特點是鬆垂、多褶、曳長,比文藝復興時期柔和、自然、大方、富有浪漫氣息,更顯出女性自然的嫵媚。女性除了外邊的羅布以外,還要穿三條不同顏色的裙子即襯裙、內裙和外裙,以取代裙撐架。下裙穿多層肥大而多褶的裙子,使下體顯得鼓大,以增添體積感和層次感。服裝上不論是整體造型還是區域性造型,都是更多地強調曲線,展露出女士特有的性別魅力。

  洛可可風格 作為一種服裝的風格,洛可可風格的特點是極致的優雅和精緻,它打破了文藝復興以來左右對稱的模式,創造出一種非對稱的,帶有輕快、優雅的運動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纖細、輕巧、華麗、繁瑣的裝飾樣式。

  女性服裝內穿束身馬甲,裙撐架再度興起,此時裙撐架的形式為前後扁平、左右對稱,要在裙撐外穿一條華麗的襯裙,外穿羅布,一般前開,領口成一個大的U字型,上面露出緊身的胸衣,胸衣自上而下按大小順序排列著一排緞帶蝴蝶結,羅布下面也成A字型開啟。襯裙外露,襯裙和羅布上也都裝飾著曲曲彎彎的皺褶飛邊、蕾絲、緞帶蝴蝶結和鮮花。袖長到肘部,袖口也有三層的蕾絲花邊。

  新古典主義風格 1790年到1820年, 新古典主義思潮興盛,使女裝向古希臘、古羅馬那種自然樣式傾斜,以自然簡單的款式,取代華麗而誇張的服裝款式。Robe chemise就是這一時期的典型樣式。這是一種白色棉布製作的寬鬆的襯裙式連衣裙,連衣裙的腰際線提升到胸部下面,使人體的比例更加好看,胸部的內側有護胸層,取代了緊身胸衣,解除了對女性身體的束縛。袖子很短,露出手臂;裙子很長,一直垂到地上,使女性著裝又一次迴歸到淡雅、自然之美。

  三、四大藝術風格對現代女裝風格的影響

  當今時裝界,歐洲古典的藝術風格流派仍然是很多服裝設計師們的靈感來源,設計師們高舉復古風的旗幟,在許多細節設計上都回歸到了幾個世紀之前。

  Gucci就曾以哥特式風格為靈感設計的系列服裝,非常性感。黑色搖滾女郎,帶有上個世紀30年代好萊塢女星的味道:褲子為寬褲腳,剪裁緊身、修長,配搭綁帶、高跟鞋,性感中帶個性,使得女郎帶有哥特式的神祕色彩。

  巴洛克風格也被時裝設計大師們所寵愛。YSL設計師Tom Ford以巴洛克風格為靈感來源,把法式蕾絲、領結、寬袖,重新演繹成現代服飾。他所採用的材質,展現出既成熟又性感的女人形象。綁帶是設計中的細節重點,常常出現在上衣、裙子、鞋子上,還有寬袖口、領結,以及以黑色為主調,華麗的繡花,古典的收腰外形,不禁令人遙想幾百年前的法國宮廷聖羅蘭女人的萬種風情。

  D&G2008年春夏禮服系列,是時裝界迴歸洛可可風格的一個高潮。印花布料和誇張的裙撐、打折的花邊、繁複的綴飾、低胸襯裙的造型設計以古典優美的X形輪廓為中心並強調裙及袖的層次和質量。在色澤選擇上,將草綠、粉紅、鵝黃等富麗堂皇的色彩一一呈現,頓現輕巧而華麗。

  2008年雅瑩和2008—2009秋冬專場釋出會以新古典主義為靈感來源。其服飾將女性形體間的極佳比例完美呈現,通過立體剪裁、抽褶、滾邊等勾勒出極具視覺效果的空間感,並配以誇張的蝴蝶結、復古的寬腰帶和金屬飾物。飾物色彩上以黑金、米黃為主體色,略施點綴玫瑰紅和暗橘、墨綠等色,從而顯出經典的華麗與高貴。

  結語

  歐洲藝術風格不僅僅有這四類。多樣的文化必然會造就社會多彩多姿的藝術形式,而服飾更是時代的一面鏡子,它不僅反映出人與自然以及社會的關係,且折射出一個時代的氛圍和人們的精神面貌。

  參考文獻:

  [1]華梅.西方服裝史[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2.

  [2]臧迎春. 中西方女裝造型比較[M].輕工業出版社,2001.

攝影技術與藝術論文
農村小學藝術教育論文3篇
相關知識
有關歐洲藝術的影響論文
有關貨幣政策的影響論文
有關酒吧藝術的情景英語對話
關於公共藝術的研究論文
舞蹈藝術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論文
攝影技術對當前油畫藝術的影響
有關工業設計的畢業論文代發
有關市場營銷的畢業論文
有關財務風險的防範論文
有關於審計師的職稱論文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