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插圖教學應如何運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6日

  插圖是初中語文課本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語文教師應利用現有的插圖資源,強化圖表法教學,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推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今天給大家帶來了,歡迎大家觀閱。

  運用初中語文插圖教學的原理

  1. 眾所周知,從語文教學資訊的傳導方式來看,語文教學中的圖表教法採用了語言講述與直觀圖表展示相結合的方式,克服了傳統教法語言永續性、穩定性差的弊病,學生能通過圖表對課文形成完整的印象;由於圖表配合語言表述,這就使教學內容更直觀、形象、易懂。

  2. 從資訊的接受來看,圖表法將教師傳授的主導作用與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結合起來。從實踐來看,圖表法打破了傳統教法的模式,一掃課堂沉悶的氣氛,有助於構建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同時,運用圖表教法,教師可以不必繁瑣地分析、講解,只要略加引導,學生就能通過自己的思考正確地把握教學內容。圖表教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整個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動手、動腦推匯出結論的過程,而且學生能通過對過程的分析總結出規律。因此,圖表教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真正做到傳授與學習並舉、知識與能力並重、結論由過程推出。

  插圖初中語文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 從圖入手,提高學生看、說、讀、寫的能力

  看是基礎,筆者在學生拿到語文新課本時,總要問一句,這本書中最吸引人的是什麼?學生略翻一遍後,基本上回答:圖最吸引人。在看圖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說圖的能力,說是關鍵,說話能力是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通過看課文插圖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獲取表象和基本情節,然後在語言的幫助下進行連貫想象和創造想象,以補充、豐富畫面上的形象和情節,使畫面活起來。同時,在看圖的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想象,學生一旦有了畫面上的具體形象作支柱,在教師的引導下,想象能力會迅速發展起來。

  我們可以要求七年級學生簡單地複述畫面內容;八年級學生除了能完整地複述畫面內容外,能發表簡短的議論,在說圖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例如,在《故鄉》一文中,使用了兩幅插圖,前一幅是少年閏土,通過畫面,我們看到了一位聰明能幹、天真活潑的少年英雄形象,後一幅是中年閏土,我們看到的是一位遲鈍麻木、膽小怕事的農民形象

  通過兩幅畫的對比提出造成閏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結合當時的背景,學生不難回答是由經濟生活的艱難和精神負擔的沉重所致,這是舊中國農民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雙重壓迫下遭受殘酷折磨的結果。通過看圖、說圖,最後達到寫圖的目的。在寫圖前首先要確定觀察順序,教師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並根據觀察物件的特點選擇觀察順序。其次要明確觀察目的,把握觀察重點。掌握了觀察順序後,學生要有目的地尋找觀察物件,抓住物件的本質特徵有重點地觀察,從而確立中心。

  2. 用圖助教,變苦學為樂學

  用插圖來幫助教學、激發學生無意識的心理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變苦學為樂學,是筆者在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多數學生認為說明文枯燥乏味,學起來太苦,要變苦學為樂學,不妨藉助課本中的插圖。如在《看雲識天氣》一文中,筆者讓學生看課本中的插圖,教師提問:你能從圖中找出四種雲的名稱、特徵嗎?學生在議論了一段時間後,一部分學生會問:能否讓我們先看課文再回答?這樣就達到了變苦學為樂學的目的。

  背誦課文時,許多學生都感到記憶困難,如何來突破“難記”這關呢?也同樣可以利用課本中的插圖。如學生在背誦蘇軾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看蘇軾在中秋月下“把酒問青天”的畫面,讓學生看著畫面想象,按“蘇軾在月下做什麼?→問了幾個問題?→擔心什麼?”的思路記憶。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十分有效,學生由於有畫面的提示,有一條較為清晰的記憶思路,在短時間內就能記住。

  插圖初中語文在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1. 通過“圖”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眾所周知,語文課離不開審美教育,而圖是最直接的美學教育。教師利用插圖的情感因素,創設一種情與景、情與理相融的藝術境界,陶冶學生的性情,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時,筆者有意引入文中插圖,直接刺激學生的審美感官。通過畫面內容的分析,學生不難理解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

  此外,課本中還有大量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插圖,如集優美的自然景色和悠久的歷史文物於一體的晉祠、“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西湖,通過這些圖可以使學生感到祖國山河壯麗的景緻、山水秀麗的自然風光,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通過岳陽樓、醉翁亭的插圖,可以看出氣象萬千、多姿多彩的風光,富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通過“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插圖,可以感受古代人民戰勝大自然的決心,體會大禹公而忘私、以身作則的博大胸懷。因此,利用好插圖,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素質。

  2. 化文為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綜合課本中的插圖,可以看出編者把課文中最精彩的片斷化成“圖”的形式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既然這樣,我們何不教學生自己學著畫“圖”呢?因此,筆者引導學生化文為圖,讓學生來描繪課文中最精彩的片斷,這樣便於開發學生潛在的能力,特別是那些文字優美、意境深遠的文章,不妨要求學生補出插圖,畫圖的過程就是全面理解課文的過程。

  如在學習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時,教師便可要求學生根據“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所表達的意境,畫出插圖,許多學生畫出了天邊的落日、空中的烽火、地下的黃河、綿延無邊的大漠。還有的學生畫的是一望無際的沙漠上黃沙漫漫,桔紅色的夕陽收斂了光輝,靜靜地居於天際,輝映著波光不驚並閃著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縷白色的烽煙直上高空,雄渾寥廓的邊塞風光如在眼前。筆者相信,只要堅持這樣做,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會進一步得到提高。

猜你喜歡: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及反思
小學數學發揮插圖作用優化教學
相關知識
初中語文插圖教學應如何運用
插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運用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插圖的有效運用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插圖怎麼運用
插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運用插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意義
運用插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意義
初中語文插圖怎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語文老師教學教育敘事
淺談如何開展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