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學概論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9日

  人類從誕生開始就為了適應環境、滿足自身的需求,不斷突破身體的各種極限,創造了各種各樣的技術,以實現對自然、社會以及自身的改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電視新聞直播中應用傳播規律

  [摘要]電視作為大眾傳播媒介具有自身的媒介特徵和傳播規律,電視新聞直播方式被廣泛應用以來,大眾可以通過電視影像實時獲取新聞資訊,見證新聞事件發生的全過程。電視新聞直播不僅發揮出電視媒介的技術優勢,充分展示其影像魅力,更是凸顯傳播規律對於新聞實踐的指導和推動,帶動大眾傳播與社會進步的結合與思考。

  [關鍵詞]傳播規律;電視新聞;直播;實踐探析

  前言

  當下快速發展的資訊時代,時效性、準確性與信服力已經成為新聞競爭的重要依據。電視的線性特徵和獨有的影像語言,使得它在新聞直播中具有自身媒介優勢。根據斯圖亞特•霍爾的“解碼編碼理論”,電視新聞在直播過程中受到傳播規律的指導和影響,電視媒介使用通訊技術將新聞事件編碼為實時電視畫面,再通過畫面編輯和新聞解讀將電視畫面解碼為新聞資訊傳達給受眾,這個資訊傳播過程就是電視新聞的傳播規律,過程中的同步性、直接性、現場感和不可預見性是傳播規律的具體表現,具有實踐意義和研究價值。電視新聞直播將新聞事實直觀展示在觀眾面前,將新聞事件的現場發生同步傳輸,在保證新聞真實性和準確性的同時,充分滿足了觀眾獲取資訊的迫切需求,實現了新聞資訊的資訊傳播。人們希望在第一時間獲取真實準確的新聞資訊,親眼所見和真實感受更能帶動人們的判斷感受和情感融入,當重大新聞事件的現場直播帶動大眾的同步感受和熱情反饋,大眾媒介的傳播功能得到了最好體現。

  電視新聞的直播特徵

  1.同步性

  同步性是電視新聞直播的典型特徵,也是吸引觀眾收看的魅力所在。它使得新聞事件的發生和報道同步,充分滿足觀眾獲取新聞資訊的時效性要求。從早期的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到錢塘江大潮、國慶閱兵,電視新聞直播逐漸發展並日益成熟,用電視手段將新聞事件同步實時呈現,滿足了受眾迫切希望得到資訊的心理期待,實現了複雜新聞內容直接化編輯,也是編碼到解碼的傳播過程。這個同步過程進一步確保了新聞資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增加了受眾的認同感。

  2.直接性

  電視新聞直播將新聞畫面和內容資訊直接傳達到觀眾,避免了“多層轉播”造成的“資訊損耗”,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內容的曲解和變形”,保證了新聞事實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增加了觀眾的信任度。通過傳播理論可以得知,受眾接收資訊的信任程度決定了資訊的傳播效果,信任程度越高,傳播效果越好。影像語言具有其自身的藝術魅力,可以營造氣氛渲染以帶動觀眾的感情融入和情感認同。電視媒介呈現的現場即時畫面,是最具說服力的新聞元素,在畫面基礎上結合多種電視新聞手段,如現場採訪、口頭解說、細節發現等,增加了新聞的真實性和信服度,獲得了受眾的選擇偏愛,提升了電視新聞的覆蓋範圍和傳播效果。

  3.現場感

  電視新聞直播的同步性和直接性帶動了受眾接收資訊的參與感和現場感。心理學家鮑爾曾提出“固執的受眾”理論,認為被動接收的資訊很難被受眾實際接受,受眾更願意接受擁有理智判斷和情感認同的資訊渠道中傳遞出的資訊。隨著時代的進步和資訊的發展,受眾擁有更高的自主性和選擇權,也擁有更為清晰的理性思考和感情判斷,要想獲得他們理性層面和感性層面的雙重認同,就要提升新聞事件報道的“現場感”,帶動受眾“參與”新聞事件。

  4.不可預見性

  電視新聞直播是新聞事件的實時記錄,它在事件發生前會做好一切預判和期待,卻無法控制事件的發展,這個過程呈現的懸念特徵,充分調動觀眾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掌握新聞傳播的主動權。在帶動受眾理性思考和情感體驗的同時,讓受眾主動獲取資訊並且關注新聞事件發展,提升新聞價值和傳播效果。錢塘江大潮的電視直播就具有這方面的典型特徵。電視技術的進步,使得錢塘江大潮這一壯美的自然景觀可以實現在電視直播中完全記錄和同步展現,觀眾通過電視新聞就可以看到多角度的實時畫面,超越時空距離和避免浪潮危險的同時,還可以通過文字解說了解相關的知識資訊,在多重基礎上對於浪潮形成主動期待和持續觀看,實現了新聞資訊的資訊接收。

  傳播規律的實踐指導

  1.流程縮短和技術應急

  電視新聞直播的快速直接使得新聞製作流程縮短,要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新聞資訊的實時釋出和順利播出,就需要完善的流程制定,同時配合相應的全面技術應急預案。新聞直播前期需要大量的背景資訊擴充套件和知識儲備,在新聞製作流程縮短的要求下保證新聞質量,要求新聞工作者堅守新聞信念和職業道德。在巨集大新聞敘事的同時,注意新聞細節的提煉,後續加入追蹤和深入報道,以完善新聞內容、豐富新聞資訊、加強新聞深度,全面提升電視新聞直播的傳播價值。由於電視新聞直播的即時性和不可預見性,在充分做好準備工作的同時,必須做好預案,對於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應急準備。應對新聞事件的非常態發生和突發事件出現,嚴守“把關人”職責,及時準確應對突發情況,保證安全播出,維護電視媒介的新聞權威和輿論傳播使命,使得電視新聞直播實踐不斷進步和完善。

  2.編輯策劃意識

  在新聞傳播中,新聞製作人員作為“傳播者”控制了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和“傳播內容”,從而影響到“傳播範圍”和“傳播效果”,這就對新聞工作者的價值理念和工作水平提出更高的職業要求。新聞製作的編輯策劃是對於新聞內容的選擇和輿論傳播的引導,是電視新聞的主體。根據新聞主題確定受眾範圍,依據受眾要求制定節目風格、表達方式和傳播目的。在電視線性傳播的媒介特徵下,將審美價值和邏輯含義寓於畫面的編輯組接,充分發揮電視的影像語言特徵,用聲音和畫面吸引受眾,強化編輯策劃意識,不斷實踐創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使命感,全面提升電視新聞直播的傳播價值。

  3.高效配合協作

  電視節目製作是需要多個崗位共同協作的集體工作,各個崗位都具有其專業性和技術特徵,電視新聞直播的各個環節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需要全體工作人員的高效協作和緊密配合。在電視新聞直播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工作人員都需要充分準備、認真工作,確保每個細節準確配合。2009年建國60週年閱兵和2015年抗戰勝利閱兵都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直播記錄,也是弘揚愛國精神、維護世界和平的重大新聞事件。電視媒體在直播準備過程中進行了周密準備和演練,央視閱兵直播分佈57個機位,兼顧各個場景和角度,同時注重對新聞細節的敏銳把握,形成後續報道和深入採訪,不僅增加了革命歷史、軍事知識的宣傳教育,更是帶動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使命感,彰顯了民族文化和國家地位。通過團隊密切協作的電視媒介,使得資訊輸出量大大增強,充分實現其大眾媒介的傳播價值。

  4.多媒體方式的融入

  “網際網路+”時代已經形成多媒體手段的百花齊放。電視要充分認識並利用這些新興語態,進一步融入多媒體手段,無論是策劃、拍攝、剪輯還是後期製作,要充分運用新興技術手段,讓多媒體技術更好地為電視節目製作服務,提升製作效率和傳播效果。電視新聞直播的實踐探索,伴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更新,形成傳統媒介和新媒體技術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電視媒介將不斷進步,繼續發揮其競爭優勢。

  結語

  傳播規律對於大眾媒介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現實價值,電視作為教育宣傳和傳播資訊的主要媒介工具,用影像語言和線性傳播特徵作為自身優勢,在大眾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傳播價值和文化內涵。直播是電視新聞特有的傳播方式,保證了新聞的準確真實,增加了觀眾的情感認同和時空體驗。新聞直播是電視媒介的競爭優勢和發展趨勢,其發展過程深受傳播規律的引導並已經形成眾多的實踐經驗,建立了電視新聞的權威語態,彰顯了電視的大眾媒介地位。在電視新聞直播的發展過程中,將傳播規律與時代特徵相結合,充分發揮電視新聞的媒介特徵和競爭優勢,使得電視新聞直播更加凸顯其藝術魅力和傳播價值。

  參考文獻

  [1][美]羅伯特•默多克.傳媒產業的功能和價值[J].新華文摘,2004***2***.

  [2]雷躍捷.張彩.電視新聞頻道研究[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3.

  [3][法]塔爾德.傳播與社會影響[M].[美]克拉克編.何道寬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4]劉建明.新聞學前沿[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5][英]戴維•莫利著.電視、受眾與文化研究[M].史安斌主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

  範文二:縣級電視新聞採編創新對策

  摘要: 縣級新聞面對區域內的受眾群體,其吸引力就在於它貼近民生,所以在新聞採編過程中要結合生活實際,創新思維,豐富採編資訊,避免平庸和僵化。要強化新聞策劃和編排的前後期創作提升效應,靈活應用語言表達方式,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大眾,吸引大眾。

  關鍵詞:電視新聞;採編

  1縣級電視新聞採編面臨的問題

  特色的語言表達是電視畫面的有力補充,能夠傳輸更加豐富的資訊,但在我國縣級電視新聞採編的中對於語言的應用往往套用其他新聞的語言格式,老套固化沒有新意,平淡而缺乏個性,難以配合影象對觀眾進行視覺、聽覺方面的衝擊。另外主持人的解說也存在一些缺陷,在表達的清晰和精煉程度、現場感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2提升縣級電視新聞採編質量的對策

  我國縣級電視新聞在採編方面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加以改進:

  2.1突破傳統模式,創新採編思維和方式

  首先縣級電視新聞採編要有親民意識。特別是對於時政類新聞,要注重提煉,把握重點,選好角度,發掘出會議的“乾貨”,配以醒目的標題,少說套話、官話。比如我臺在採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市教育工作會議召開”等時政類新聞時,不以“我市召開某會議”、“某領導在會上強調”等為標題,而取名“我市今年經濟增長目標10%”、“我市今年3.8億元建設教育民生工程”等。鏡頭則配以反映經濟社會發展和相關工程的最新動態畫面。在播報《市政府召開“五大戰役”專案建設服務工作評議會議》的新聞時,轉換角度,用《“五大戰役”服務質量好壞群眾說了算》作標題,並播出群眾對各單位的評議結果。再如對《縣委召開擴大會議傳達貫徹市委工作會議精神》的報道,可以對在市委工作會議上與本縣有重要關係的經濟社會工作作有選擇的重點報道,拉近與觀眾間的距離。其次,要注重新聞採編方式的創新。如在報道社會民生新聞時,鼓勵多采訪和使用現場同期聲,有選擇地播放精彩的現場片段錄影,並結合微信等網路平臺,方便觀眾事後檢視。有的新聞事件本臺記者在趕往採訪的途中,第一目擊者可能會把拍到的視訊和圖片先傳到網際網路,新聞部門要及時聯絡作者以獲取第一手資料,並在本臺新聞中加入該資料播出,使畫面更具現場感和說服力。有的新聞事件僅用一張圖片就能反映出多重資訊,方式簡便,時效性強,電視臺要鼓勵多播報此類圖片新聞。在報道種養殖等農業新聞時,可突破現場空間限制,如電話邀請專家對農戶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等,以更好的服務受眾,延伸資訊量。

  2.2增強策劃意識,改變傳統編排方式

  新聞的吸引力不僅在於內容,而且要有創造,這種創造主要體現在編排和策劃上,而這方面恰是縣級臺的薄弱環節。福安新聞每年都有結合時政、重大紀念日等主題策劃欄目報道,如近期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百日會戰”我們在行動》、《從數字看民生》、《紅旗飄過紅土地》等,通過大量的一線採訪,反映百姓身邊事,讓群眾參與議政。本臺曾與本市一家三甲醫院在農曆七月初七當天聯合策劃了一個音樂《快閃秀》節目,拍攝到大量病人和家屬現場詫異的瞬間、感動的表情細節,並在當晚的《福安新聞》中全程播出快閃秀和對醫生、病人家屬的採訪,取得良好社會效應。在編排方面,縣級臺的軟肋在於常常按領導的排位順序決定新聞的先後,而把新聞的價值意義作為次要參考因素。《福安新聞》在編排中打破常規,以新聞內容的重大、重要性及與百姓的關聯度來決定編排的先後順序。同時,突出頭條引領和提要引導作用,一檔十五分鐘的新聞,選三到五條民生新聞作提要提示。另外,還利用“組合效應”來進行新聞的編排策劃,把一些相似或者具有對比性的新聞以比較的方式進行播放,以方便觀眾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比如在播放與傳銷相關的新聞時,考慮到社會公眾可能會對傳銷與營銷或銷售出現認識上的偏差,我們在新聞中作了相應的甄別。福安臺在新聞策劃與編排中,善於跟蹤熱點,引導輿論,充分體現編輯意識,力爭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福安新聞》欄目也因此獲得了全省“縣級臺十佳新聞欄目”稱號,福安臺多次獲評年度“先進縣級臺”。

  2.3注重新聞語言的靈活使用

  針對不同的受眾主體,新聞在語言使用時應當有所差別。縣級新聞的受眾以當地群眾為主,採編時要特別注意語言的使用,並選擇與本地實際情況最貼切的播放方式,使觀眾感受到新聞與自己息息相關。首先是在使用語言上要和文學語言有區別,要體現出個性化,體現出真實、形象視覺效果的特點,為畫面加分。比如在播放養殖業的新聞時可以採用當地居民通常使用的稱呼,或把養殖方面的問題平民化表述。本臺在一則信鴿拍賣的新聞中,創造性地用童聲作解說,並模擬該只信鴿擬人化的語言,生動反映出拍賣現場競拍的熱烈過程,新聞取名《帥鴿身價值五萬》作標題,節目播出後受到觀眾的好評。其次是主持人在作現場解說時要注意語言的技巧,做到簡練、完整,儘量使解說語言具有感染力和號召力,針對不同的新聞要表達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同時要側動表達出新聞報道的重點和熱點,這都是新聞採編中需要注意的內容。

  3結論

  縣級新聞面對區域內的受眾群體,其吸引力就在於它貼近民生,所以在新聞採編過程中要結合生活實際,創新思維,豐富採編資訊,避免平庸和僵化。要強化新聞策劃和編排的前後期創作提升效應,靈活應用語言表達方式,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大眾,吸引大眾。

  參考文獻

  1、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修訂的思考彭愛萍;孝感學院學報2011-05-18

  2、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創新人才的基本特徵及培養彭愛萍;新聞知識2011-01-15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分析論文
新聞發展專業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電視新聞學概論論文
關於電視新聞學畢業論文
電視新聞學本科論文範例
廣播電視新聞學論文
廣播電視新聞學求職信範文
廣播電視新聞大學論文
電視新聞專業學術論文
關於電視新聞論文
電視新聞畢業論文
電視新聞專業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