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攝影新手進階必備配件
許多新手感覺自己的拍攝技術沒進步,有時是你缺少了下面這些準備,這裡帶來攝影新手進階必備配件盤點,一起來了解下。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1.水平儀
水平儀作用是用來顯示相機目前水平狀況,究竟相機是否會左右歪倒,或者向前向後不平衡。不要小看水平儀,它在拍攝景物、建築物時非常有用,可以避免景物左右傾斜和建築物變形。現在很多腳架和雲臺都裝有水平儀,但如果手持相機拍攝就很難保持水平。小編試過不用水平儀拍攝,結果後來發現傾斜得很厲害,需要用後製軟體將它修正,但會失去某部份景物,實在很可惜。
雖然現在有很多腳架會內建水平儀,但由於只有一軸水平,始終不能夠完全作準。小編建議大家購買安裝在熱靴頂的水平儀,而且最少要買兩軸水平儀,方便一次過看清楚前後和左右水平。至於水平儀價錢差異在於水平儀能否清楚顯示,但價錢一般都大眾化,扣一個上機頂都無妨。
2.引閃器
大家學了攝影一段時間後,不滿足機頂閃光燈,想利用引閃創作不同風格和色調相片,就必須使用引閃器。一般離機閃燈都會使用無線引閃器,範圍遠十至二十米都沒問題。一套引閃器有發射器和接收器,將發射器放在相機熱靴上;接收器放在閃燈金屬腳,連線後每次按快門就會利用無線功能觸發閃燈,可以拍出不同風格的光影效果。
其實坊間也有不少廠商製作引閃器,原廠的接收效率會比副廠好;而且部份引閃器支援同時控制多燈設定,但價錢相對會較高昂。現時大多閃燈利用紅外線傳送訊號,也有人會用飛燈線,但飛燈線需要手動控制閃燈輸出,而且活動範圍有限,大多攝影人都改用紅外線「飛燈」了。
3.快門線
快門線對於風景拍攝,尤其需要長曝時拍攝車軌、星軌、夜景非常重要,與及使用B快門時更是必備。快門線可以在不觸碰機身的情況下拍攝,減輕因觸碰相機而產生震動。
傳統快門線需要將介面插在相機上,然後手握控制器就可拍攝;後來出了紅外線快門器,利用紅外線傳輸技術,如搖控般按掣拍攝。某些較高階的快門線可以用作定時器、倒數自拍,購買時需要留意不同快門線介面,支援不同相機品牌及型號。
4.反光板
拍攝人像,很多時候都需要利用閃光燈補光,但有時閃光燈會令光線變得生硬,看上去Model會變得不自然,甚至臉如死灰。相信沒人想要這種效果吧!反光板可以令光線變得分散,同時令主體細節部份變得鮮明,看上去較為自然。另一個情況就是逆光時臉部或暗位會出現曝光不足,利用反光板就可以反射閃燈的光線或太陽光,令主體不會出現「陰陽光」。
市面上有各種顏色反光板,但顏色來說則要視乎天氣和光線而定,一般小編會推薦大家買圓形和幾合一顏色反光板,可以根據不同光線套上不同顏色。一般白色用作柔光;金色主要在陰暗地方使用,利用金色製造暖光線等等,每隻顏色運用皆有不同,主要視乎實際情況而定。
5.柔光罩
柔光罩和反光板用途有點類似,如果攝影場合不適宜利用反光板折射光源,較小型的柔光罩會較適合。初階版的柔光罩就如一個長方體盒子,安裝在外接閃光燈前,令光線較為柔和和擴散至整張相片,不會令主體出現過曝、臉孔過白的情況。
除了一般柔光罩,相機店還會有大型柔光罩和柔光箱,可以將光線打至四面八方,令整張相片看上去更均勻。坊間有不少柔光罩設計,外型趣怪,亦有人會DIY柔光罩,最終都是想補光之餘,亦想拍出柔光、自然光線。要記得柔光罩使用範圍有限,拍攝時避免離主體太遠,否則連光源都不足的時候,柔光的效果自然很難看見。
6.手柄
很多攝影師都需要拍攝豎構圖的照片,例如長期拍攝人像、運動攝影等。由於鏡頭沉重,長時間拍攝會很快耗盡電池,所以加裝直度手柄可以提升相機續航力。另外用手柄拍攝相片時可以令增強手感和更穩固,令相片較不會出現左右不平衡。而且還有一個特別功能,部份相機裝了手柄後會增強效能,例如Nikon D810連拍速度會由5fps增加至7fps。
如果主題需要長期拍攝豎構圖相片,安裝打柄可以令雙手和眼睛減輕疲勞,無需用較辛苦姿勢控制相機。不過它會令相機更重,是否真的舒服就要見人見智了。
7.增距鏡
想買超長焦但預算有限的攝影人,可考慮在相機和鏡頭之間加裝增距鏡,用處是增加鏡頭焦距。要留意增距鏡倍數,1.4X即代表增加1.4倍焦距;2X即代表增加2倍焦距。例如一支300mm鏡頭,安裝2x增距鏡,就可以獲得與600mm鏡頭的相同視角。
不過增距鏡也有缺點,首先購買前要留意增距倍數是否適合自己,有時焦距太長未必是好事。而且不是所有鏡頭都支援增距功能,尤其是較為初階或APS-C鏡頭,所以購買前必需瞭解增距鏡規格。其次安裝後受到更多鏡片反射關係,對焦速度和成像會下降;光圈亦會依倍數收細,1.4x為減一級光圈,2x減兩級光圈,當最大光圈值低於f/5.6時,需要手動對焦。
8.倒接環
微距未必是常見攝影題材,較初階的鏡頭也未必有微距功能。倒接環作用就是利用普通鏡頭拍出微距效果,將鏡頭倒轉裝在倒接環,再安裝到相機接環就可以獲出微距效果。倒接環一般幾十元就有交易,不過要記得因為鏡頭相反,所以光的入射亦會相反。小編推介小巧的定焦鏡拍攝,而且越廣角越有微距效果。
要留意鏡頭安裝倒接環後不能夠控制光圈,所以不能夠用電子控制光圈的鏡頭,常見會用舊式或50mm f/1.8鏡頭來拍攝。另外鏡頭尾部會暴露出來,由於不可安裝濾鏡,所以拍攝時要小心尾部的接環位置。
9.黑卡
如果要數最便宜的攝影配件,黑卡應該名列前茅。原理是相片光差太大,例如拍攝黃昏或日出,天空和地面曝光值不同,為了避免令暗位失去細節或光位過曝,使用黑卡可以令光暗差縮小。長曝時先測光,再利用黑卡遮擋光位,這樣就可以得到一張曝光「正確」的相片。坊間有不少黑卡售賣,亦可DIY,最重要的是多用黑卡練習。
10.濾鏡
不同場合要用不同濾鏡,才可獲得理想效果。例如我們普通拍攝時,保護鏡片時會安裝UV濾鏡;拍攝天空或水面就需要安裝C-PL偏光鏡;日光環境利用慢快門拍攝絲絹流水效果則需要ND減光鏡。而避免出現相片某部份過曝或過暗則可以用GND漸變灰濾鏡。大家購買前先了解清楚每樣各款濾鏡的特點,對大家拍攝時會更得心應手,拍出更專業的相片。
讓數碼相機電量更持久的方法
1、不要反覆開關相機
不拍的時候關機,拍的時候再開啟,應該能省電吧?其實不然!開關機時的電源消耗是比較大的,開關機時反而會增加電池消耗,還不如讓相機保持待機狀態,在一定時間內無操作相機會自動進入節電狀態。
此外頻繁地開關機還會影響到相機的機械壽命,建議即使不是電量告急的情況下,也不要頻繁地開關機哦。
2、少用螢幕實時取景
對於小白們來說,螢幕實時取景很方便吧,可以及時且方便地檢視畫面、顯示輔助線幫助構圖、判斷曝光是否合理。但使用螢幕取景可是耗電大戶,畢竟比取景器大那麼多的面積,顯像費電也是不難理解的。
此時使用電子取景器就是增長拍攝時間和電池的使用壽命的一大妙招,不僅可以避免因開啟LCD液晶顯示屏而過度消耗電量,也能在室外拍攝時避免因顯示屏反光導致的取景誤差。
當然比起電子取景器,光學取景器肯定要更為省電,連名字裡都不帶“電”字。簡單來說光學取景就是通過光學玻璃,直接呈現真實場景,不需要太多的光電能轉換,幾乎不怎麼耗電,但同樣也少了“即見即所得”的優勢。所以針對大家的電量需求,可以儘量選擇電子取景器或光學取景器來拍攝,以增加電池使用時間。
3、減少反覆檢視照片
剛剛也說了螢幕是耗電大戶,所以減少螢幕使用量是省電的關鍵,那麼就應該儘量減少反覆檢視照片的舉動。而很多小白還有邊拍邊刪的習慣,雖然希望減少儲存卡的佔用量,但無疑也是很耗電的。
無論是拍攝後檢視照片還是機內刪除照片,都要調動或切換相機處理系統,這些相機內部的運作也是需要電量損耗來支援的。同樣對於小白們來說,減少檢視與刪除也有利於提升拍攝水平,經過仔細斟酌地構圖與曝光,會增加對拍攝的思考,成片率高了、自信心漲了、電量也省了,豈不是一舉多得嘛!
4、減少技術操作
如果想省電,當然是操作的動作越少越好,具體來說包括減少變焦、減少自動對焦、減少半按快門、減少使用內建閃光燈等。
讓你的變焦頭變成“定焦頭”,通過移動腳步來代替變焦以節省變焦所耗費的電力,因為變焦通常會耗費一定電力來驅動自動對焦馬達,除非是使用手動模式或手動鏡;所以為了省電,還可以使用手動對焦模式。
快門一次到位也是省電方法之一。小白們可能聽過“先半按快門對焦後再構圖”的對焦準則,以追求對焦的準確性。但在相機已處於低電量狀態時,大家可嘗試快門一次到位的效果,減少自動對焦系統的運作量,以達到省電的目的。
在相機快沒電的情況下,若非迫不得已別用相機內建閃光燈進行補光,還有光線生硬的缺點。使用外接閃光燈則更省電,因為其有獨立的電池支援,相對來說耗費機身電量較少。當然,如果能利用自然的環境光就更好了。
單反相機使用點測光模式的技巧
1. 選擇點測光模式
在大多數相機上,都會有一個測光模式選擇器,一般位於機身頂部,通過按動按鈕或者旋轉撥盤來選擇測光模式,點測光的標誌是一個圓點。
2. 如何使用
假設測光點就是中央對焦點。將這一對焦點對準拍攝主體,半按快門合焦後,完全按下快門即可完成拍攝。如果測光點所在位置不是中間調,要適當應用曝光補償。
3. 主體不在畫面中央
當拍攝主體不在畫面中央,以上述方式進行測光,在顯示合焦後,按下自動曝光鎖定按鈕***AE-L***,鎖定曝光設定,然後改變構圖,完成拍攝。
數碼三腳架的選購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