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工作個人計劃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小學生還小,在學習上的主動性還不是很高,還是需要教師指導督促進行學習,所以想要進一步提高孩子的學習主動性以及學習興趣,需要教師認真做好工作計劃。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我所任教的六年一班共有30學生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8人。大部分的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空間觀念較強。上課時都能積極思考、主動、創造性的進行學習。但從上學年的知識質量驗收的情況看,學生的存在明顯的兩極分化,後進生的面還是大,針對這些情況,本學期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加強後進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優生率。

  二、教學方法設計:

  1、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3、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

  5、學生能預習教材,提出知識重點,自己是通過什麼途徑理解的,還有哪些疑問。能通過查閱資料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6、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主張探究式、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7、利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人人蔘與,各抒己見,互相啟發, 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8、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愛學、會學,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10、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課教學內容的設計都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基礎,建立問題情境,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過程。

  三、教學進度與課時分配。

  根據課程計劃和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不隨意增減課時。確保教學質量。

  四、教學評價方案

  ***一***主要針對學生在課上的學習狀態來評價。

  1、看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否被激起,能積極地以多種感觀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精神振奮,有強烈的求知慾望。

  2、看學生的參與狀態,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中的數量、廣度和深度是衡量主體地位發揮的主要標誌,學生要全員參與,有效參與。

  3、看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否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是否由個體學習到主動合作學習;是否由接受性學習變為探究性學習。

  4、看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上的表現。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積極解決問題,是否敢於質疑,善於合作、主動探究並有實效,是否圍繞某一問題彼此間能交流、討論、傾聽,提出有效建議。

  5、看學生學習的體驗與收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90%以上的學生能夠相互交流知識、交流、體會,交流情感由自悟——覺悟——感悟——醒悟,在獲取豐富知識的同時形成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量化評價評價標準:第1項8分;第2項3分;第3項6分;第4項8分;第5項2分;第6項8分,總計35分。

  ***二***教學效果評價

  1、看教學目標達成度如何,教師是否高度關注學生的知識 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全面發展。

  2、看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參與,90%以上的學生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獲得了知識,發展了能力,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3、看課堂訓練題設計,檢測效果好。

  量化評價標準:第1項4分;第2項7分;第3項4分。總計15分。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瞭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2、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係的資料在有座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並能根據其中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

  3、會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

  4、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徵,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5、能從統計圖表準確提取統計資訊,正確解釋統計結果,並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的預測;初步體會資料可能產生誤導。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經歷對“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瞭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過系統的整理和複習,加深對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資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負數、圓柱與圓錐、比例、統計、數學廣角、整理和複習等。圓柱與圓錐、比例和整理和複習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負數和比例兩個單元。結合生活例項使學生初步認識負數,瞭解負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比例的教學,使學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會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圓柱與圓錐的教學,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使學生通過對圓柱、圓錐特徵和有關知識的探索與學習,掌握有關圓柱表面積,圓柱、圓錐體積計算的基本方法,促進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有關資料可能產生誤導的內容。通過簡單事例,使學生認識到利用統計圖表雖便於作出判斷或預測,但如不認真分析也有可能獲得不準確的資訊導致錯誤判斷或預測,明確對統計資料進行認真、客觀、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圓柱與圓錐、比例、統計等知識的學習,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經歷探究“抽屜原理”的過程,體會如何對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模型化”,從而學習用“抽屜原理”加以解決,感受數學的魅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多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整理和複習單元是在完成小學數學的全部教學內容之後,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一次系統的、全面的回顧與整理,這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原來分散學習的知識得以梳理,由數學的知識點串成知識線,由知識線構成知識網,從而幫助學生完善頭腦中的數學認知結構,為初中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四則運算,會使用簡便演算法,會解學過的過程。

  2、掌握幾何體形的特徵,能夠比較熟悉地計算一些幾何體形的周長、面積和體積,並能應用。

  3、掌握統計的初步知識,能夠看和繪製簡單的統計圖。

  4、能夠比較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篇三

  一、指導思想

  新學期的數學教育教學工作,以學校三年發展規劃為導向,以教師成長促進學校發展為目標,以校本教研為突破口,以課堂教學“五還”為研究的抓手,打造一支個性鮮明、團結協作、充滿智慧的研究型教師團隊,塑造善於思考、勇於實踐,具有較高數學素養的學生群體,構建動態生成、充滿活力的數學課堂。

  二、主要工作 :

  ***一***常規工作“日常化”

  1.健全集體備課制度,以備課組為單位,關注日常教學,重視課後聊天式的學習研討,重點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和教學活動的設計,及時反思實踐過程中的得與失。每週舉行一次集體備課,做到“四定”:定專題、定中心發言人、定時間、定地點。根據行事曆的時間安排進行有專題的集體備課***學習“新基礎教育”理論;根據教材內容結合“新基礎教育”的基本理念研究一些基本課型。***

  2.推行隨堂聽課制度 ,發揚門戶敞開,隨堂聽課的優良傳統,積極開展備課組內的相互聽課、備課組與備課組之間的交叉聽課、以教研組為單位的中心組的聽課等活動,共同研究真實的數學課堂,課後進行自評與他評,在互動的過程中提升教師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能力,逐步改變教師內在的一些觀念。

  3.建立學習沙龍制度,認真讀好“新基礎教育”的三本書,定期舉行讀書沙龍活動,交流讀書心得,初步瞭解相關理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導教師逐步用“新基礎教育”理論來指導實踐;提供對話交流的平臺,針對“新基礎教育”的學習進行各種形式的專題研討,充分利用華師大專家組理論引領和共同體的資訊交流,及時瞭解新基礎教育的研究動態,確定數學專題研究的方向。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基地學校的系列活動和各級各類的培訓活動,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

  4.加強常規管理制度,每月25日左右進行常規檢查***包括教師的備課、反思、學生的作業。***主要由學科主任、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負責。每個學期舉行期中、期末的質量檢測,對考後情況進行質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導下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根據教材內容的變化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基礎達標體系,每個年級每學期確定一項單項小型競賽。

  5.改革考核評價制度,針對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考核評價上作進一步的調整,評價目標更加多元化,綜合運用筆試與面試等方式,口算、筆算、操作等考核方式,在平時的教學中逐步滲透,以減輕期末考試時學生的壓力。

  ***二***研討活動“專題化”

  研究過程不走過場,不搞形式主義,活動的設計與推進考慮可行性與實效性。研討活動以“新基礎教育”的理論為依據,以課堂教學“五還”為研究為抓手,以全體教師的積極主動參與為準則,實實在在地在課堂實踐中感悟“新基礎教育”的基本理念。

  ***三***教師發展“自主化”

  1.自主選擇——小課題的研究

  老師們可以選擇自己教育教學實踐中感興趣地問題,或教學中遇到的困難,自主選擇,確定小課題,進行課堂教學研究。

  具體操作如下:個人自主申報,自由組合,認真作好過程記錄,學期末進行課題展示與交流。各小課題的研究做到“四重”要求:重研究、重過程、重實效、重積累。

  2.自主發展——業務素養的提升

  ***1***積極參加常州市組織的青年教師素質比賽活動

  ***2***在反思中成長

  30週歲以下的教師每週有一篇至少有質量的教學反思;35週歲以下的教師每月至少有一篇有質量的教學反思;40歲以下的教師每學期至少有一篇有質量的教學反思。

  ***3***及時總結,撰寫論文

  在學習理論、開展教改實踐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4***同伴互動,取長補短

  各備課組成員互相聽課,每人每學期至少聽課20節。每人每學期至少上研究課1節***包括備課組內研究課***。


三年級開學的計劃作文
小學數學教科研工作計劃
相關知識
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工作個人計劃
小學教師校本培訓個人計劃
安全教育小學工作個人計劃模板
教師校本培訓個人計劃書
新教師德育工作個人總結
教師期末工作個人總結範文
教師實習工作個人總結範文
教師實習工作個人總結
教師工作個人計劃和總結
教師崗位練兵個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