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養殖前景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蜈蚣作為傳統動物中藥材已經有很長曆史,未來我國蜈蚣的發展前景是如何的呢?下文是,歡迎閱讀!

  怎麼樣

  在社會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國際醫藥機構已不再要求中藥產品是已知結構的單純產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療效穩定、安全可靠的混合物。蜈蚣作為傳統中藥的應用,一直受到國際醫藥市場的青睞,尤其是歐美及東南亞等發達國家,每年從我國大量進口,是我國動物藥材出口的緊俏產品。

  蜈蚣不光是作為動物藥材的應用,在食療滋補方面,蜈蚣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具有滋陰壯陽、駐顏養容、抗癌散結等功效。在我國各大都市,食用蜈蚣已蔚然成風。蜈蚣可炸、可煎、可烤,也可煲湯。世界各國的皇親貴族、闊佬大款們所養的寵物“金龍魚”,也是以金頭蜈蚣為主要食物。

  受國際“金融風暴”的影響,解決農村富裕勞動力,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等難題,成為舉國頭等大事。國家鼓勵自主創業,多項政策扶持。發展蜈蚣養殖業,是基層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下崗職工再就業的首選專案。既解決了農村富裕勞動力,也為農民開創一條脫貧致富的增收途徑。更為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低效益單位轉型提供一條難得的創業契機!

  蜈蚣養殖生活習性

  蜈蚣懼畏日光,晝伏夜出,喜歡在陰暗、溫暖、避雨、空氣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喜歡生活在丘陵地帶和多沙土地區,白天多潛伏在磚石縫隙、牆腳邊和成堆的樹葉、雜草、腐木陰暗角落裡,夜間出來活動,尋食青蟲、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氣轉冷時,鑽入背風向陽山坡的泥土中,潛伏於離地面約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驚蟄後***三月上旬***,隨著天氣轉暖又開始活動覓食。

  蜈蚣鑽縫能力極強,它往往以靈敏的觸角和扁平的頭板對縫穴進行試探,岩石和土地的縫隙大多能通過或棲息。密度過大或驚擾過多時,可引起互相廝殺而死亡。但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餌料及飲水充足時也可以幾十條在一起共居。

  蜈蚣為典型的肉食性動物,性凶猛,食物範圍廣泛,尤喜食昆蟲類。在早春食物缺乏時,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蘚的嫩芽。

  蜈蚣養殖疾病防治

  1、綠僵菌病:在6月中旬到8月底,由於氣候變化,溫度高;溼度大,使蜈蚣受綠僵菌的感染,而得此病。受感染的蜈蚣早期主要在關節的面板上出現黑色小斑點,繼而體表失去光澤,最終因拒食消瘦而死亡。治療方法是:食母生0.6克,土黴素0.25克,氯黴素0.25克共研成粉末,同400克飼料拌勻喂病蜈蚣,直到病癒。

  2、胃腸炎:蜈蚣多在秋後陰雨低溫時期患此病。病早期蜈蚣頭部呈紫紅色,毒鉤全張,不食或少食,發病5~7天后死亡。治療方法是:用磺胺片0.5克研細後用飼料300克拌勻;另用氯黴素0.25克、飼料300克,拌勻,隔日錯開餵食。

  3、脫殼病:由於蜈蚣棲息場所過於潮溼,使真菌在軀體寄生引起。初期表現不安,來回爬動;後期表現無力,行動滯緩;最終因不食不飲而死亡。治療方法是:土黴素0.25克,食母生0.6克,鈣片1克,共研成細末同400克飼料拌勻,連喂10天即可痊癒。

  4、黑斑病:是人工養殖蜈蚣中最常見的主要病害。尤其是在夏季,人工養殖池內很容易發生由黴菌所致的“黑斑病”,往往造成當年出生的幼小蜈蚣大批死亡,有時成年的大蜈蚣也會因被感染上這種黴菌病而致死。據我們多年調查,很少發現野生蜈蚣有這種疾病。因此可以認為,“黑斑病”是養殖條件下的一種嚴重病害。

  發現病蜈蚣,立即隔離飼料,可用0.25克的紅黴素片、金黴素片研粉加水600毫升強迫其飲用藥水,每天二次,連續3~4天,或用紅黴素、金黴素加水研開噴灑在磚頭瓦片上。同時注意衛生,注意水質。

  除採取上述預防措施外,可以把治療黴病的藥物與食物拌合在一起,以飼餵患病的蜈蚣.可起到治療的作用。

  “黑斑病”的藥物有制菌素、兩性黴素、放線菌酮和克念黴素等乳化劑。也可以在池內***巢外***試用紫外線燈光照射的方法加以預防或進行輔助治療,以達到殺死致病黴菌,防病治病的目的。

  可用食母生0.6克、氯黴素0.25克、土黴素0.25克,一起磨細拌飼料蟲連喂7天可防治,對嚴重者可分離餵食。也可分別選用制菌素、兩性黴素、放線菌酮和克念黴素等乳化劑防治。


野雞養殖前景
2016年執業護士報考方式
相關知識
蜈蚣養殖前景
室外蜈蚣養殖方法有哪些
黃粉蟲的養殖前景如何
土雞養殖前景
羅非魚的養殖前景
肉驢的養殖前景
黑魚養殖前景
虹鱒養殖前景如何
五步蛇養殖前景
娃娃魚養殖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