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菇種植和管理技術***2***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金針菇的生料栽培

  金針菇生料栽培的關鍵是控制好溫度,嚴防雜菌汙染,而控制好溫度主要是掌握好栽培季節。生料栽培播種時間不宜過早,氣溫穩定在15℃左右為適宜的播種期, 河南地區以11月份栽培為最適宜期。

  ⑴菌床製作

  菌床上先鋪上用0.2%高錳酸鉀水溶液消毒過的塑料膜,塑料膜要比菌床寬2.5倍,薄膜上先撒少許 菌種,再鋪上一半的料,料面上再撒一層菌種。菌種分佈是中下層少,四周及表層多,菌種量佔投料總量的10%~15%,床料厚5~8釐米,播種後將床面稍壓實,再用塑料膜覆蓋料面,以利保溫保溼。生料栽培金針菇原料最好選擇棉籽殼,在拌料時加入0.1%的50%多菌靈,加水量不可過大,一般含水量要求60%~65%。

  ⑵發菌管理

  播種後在10℃溫度下,約15天菌絲長滿料面並向深層發展。若播種10天后,發現個別地方菌種不萌發,可掀起薄膜10~15分鐘。發菌40天左右,菌絲可基本發透料。當床料菌絲髮透後,每天揭膜通風10~20分鐘,當菌床表面呈白色並有琥珀色液滴出現時,將塑料膜撐高20釐米,上面鋪放報紙,每天在報紙上噴霧保溼,霧粒要細、少、勻、勤,維持報紙溼潤,不可直接噴霧在菇床上,否則易引起爛菇。子實體不同 發育階段要求不同的空氣相對溼度,當菌柄長達2釐米時,膜內空氣相對溼度應保持在90%,當菌柄長達10釐米時,減少噴水次數,使菇床小區空間空氣相對溼度降至80%~85%。在出菇期,要注意加大菇房通氣量,待菇長至12~15釐米時,及時採收,並清理料面,乾燥1天后,再補足水分,蓋上薄膜,保溫保溼,促使二茬菇形成。採菇後,管理方法同前,共採菇3~4茬。

  金針菇的再生枝栽培法

  金針菇金栽培中傳統的刺激出菇方法是搔菌。此法易使菇的生長高低不齊,枝數少,柄粗,產量和質量均不理想。採用再生枝栽培法,不僅菇密,柄細,高矮一致,而且外觀好,比傳統方法品質提高1-2個等級,產量提高10%以上。

  再生枝栽培法,就是當菌絲髮透菌袋5天后,將栽培袋從全暗培養室取出,移入有散射光的栽培室內。室溫控制在15℃。7天后,袋內培養基表面分泌出黃褐色細小水珠,隨之出現叢狀細長幼菌蕾,傘蓋很小,菇體像豆芽。此時不要急於開袋出菇。當袋內幼菇長至3-5釐米,呈不規則彎曲下垂時,棄掉棉栓及環套,袋口拉直並向外翻折下與料面平,開門窗通風降低菇房內空氣相對溼度至70%,使豆芽菇枯萎。經2-3天,原豆芽菇的柄上及料面老根上長出許多新的原基。當新原基長至l-2釐米時,拉高袋口至離料面5釐米,繼續適當通風,進行抑蕾處理。待菇體長至與袋口平時,拉直袋口,並在袋口上蓋紗布或報紙,經常噴水,使覆蓋物處於溼潤狀態。待菇柄長至12釐米時,加強通風,使菇蓋略幹,柄變得硬實,這樣的菇體外觀好,耐貯藏,從菇蕾形成到採收需14-16天。

  金針菇的袋式栽培法

  金針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頭出菇 種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間,產量低。新法兩頭出菇產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裝料、發菌和出菇。通常把裝料發菌的過程叫菌袋培養。金針菇袋栽的關鍵是菌袋培養,包括拌料、裝袋、滅菌消毒、接種和發菌培養。根據滅菌方法不同,選用不同質量的塑料袋裝。如用高壓蒸氣滅菌,選用耐高溫高壓的聚丙烯塑料,常壓蒸氣滅菌可用低壓聚乙烯塑料。料袋筒寬17釐米,長35釐米。培養料常用的配方比例:棉籽殼89%,麩皮 10%,石膏或碳酸鈣1%。料與水的比例是1∶1.4-1.5。攪拌後達到手握成團,手鬆散開為宜。

  玉米芯栽培料的配方:玉米芯73%,麩皮25%,石膏1%,蔗糖1%。料與水比例為 1∶1.4-1.5。裝入袋內的培養料一般 300,500克。把料袋放人蒸鍋內,水溫燒到100℃,經8-10小時,可達到滅菌要求。用消過毒的料袋接菌種。栽培金針菇和種莊稼一樣,選好良種才能高產。好的菌種有旺盛的生命力,能抑制雜菌生長。接種時點燃酒精燈,用滅過菌的鑷子將原種或栽培種弄碎,在點燃酒精燈的無菌區內,開啟料袋兩頭的扎口,分別接入原種或栽培種,接種完畢用繩把袋口扎住。全部過程要在無菌條件下操作。金針菇生長階段需氧不多,通常採用封閉式的發菌培養。

  菌絲生長適宜的溫度是23- 25℃。十般袋內溫度比室溫高2℃左右,培養室的溫度不能低於20℃。建造地溝菇房或半地下房式菇房,有利於保持適宜的溫、溼度。在農村利用房前屋後空 地,選擇地勢高、向陽、地下水位較低的地方挖溝建菇房。溝寬 4米,深2米,頂棚覆蓋塑料布和作物秸稈,正對溝中間人行道及四周設通風口,以便調節通風、透光和溫度。地溝內放三排床架,床架寬40釐米,高 2米。床架用竹竿鋪設5層,層間距離 40釐米,每層可橫向堆放4層料袋。使用前,床架要進行消毒處理地溝菇房以土做牆壁,土是 熱的不良導體,有利於保持菇房恆溫,土還是水的良好載體,有利於菇房保持溼度。地溝菇房較暗,有利於菇體保持白色。菇房使用前要消毒,常用的消毒劑有石碳酸、來蘇兒和漂白粉等。發菌階段的菇房溫度應保持在23-25℃,冬季要採取加溫措施。相對溼度保持60%左右。溼度太大 易生雜菌,每天定時通風,有利菌絲生長。接種10-15天,菌絲生長量小,呼吸量也小,菌袋內氧氣可滿足需要。當料袋菌絲增多,長到5釐米左右,代謝活動隨之加強,需氧量增加,這時應解開菌袋兩頭扎口,增加通氣,促進菌絲生長。為了促使發菌均勻,每隔10天將床架上下層和裡外的菌袋調換1次位置,菌絲長滿料袋時,要敞開袋口,以利出菇。菌絲由孢子長成,生長30天左右長滿料袋就開始出菇了。從接種到菇體長成大約要兩個月。進入出菇管理,溫度要降到10-12℃,低溫對出菇有利。相對溼度保持90%。溼度不夠時,可往地面噴水,但不要噴到菇體上,以防爛菇。出菇階段要控制好通風、透光、溫度、溼度和二氧化碳濃度。若管理不善,會出現畸形菇。 比如,有的菌蓋很小,人們叫它針頭菇,這是因為二氧化碳濃度過高造成的。如果通風太強,菌蓋長的太大,也不符合商品菇的要求。菇體顏色好,菌柄長到10釐米以上,菌蓋直徑達到1釐米就可以採收了。採收時,一手按住袋口,一手輕輕抓住菇叢拔下,平整地放入筐內。剛採下的菇要剪去菌柄基部,放在光線暗、溫度低的地方,以便儲運銷售。也可把鮮菇放在鋁鍋內煮沸,鹽漬儲存。


       

手機版我的世界怎麼種植小麥
大學生小成本的創業專案有哪些
相關知識
金針菇種植和管理技術***2***
金針菇種植和管理技術
晚秋黃梨種植和管理技術
蘆薈的種植和管理技術有哪些
水竹種植和管理技巧
西紅柿種植的管理技術
大棚紅顏草莓種植與管理技術
枇杷種植與管理技術_枇杷種植管理要點
絲瓜的種植與管理技術
絲瓜的種植與管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