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應該用什麼方法教育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孩子的健康成長以及教育問題,是父母最關注的問題,但也是困擾著父母的問題。為了幫助父母更好的教育孩子,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

  1:接受現在的他

  如果你感興趣的僅僅是你的孩子是否是全班最好的朗誦者,那麼,你的期望就太過分了。每個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來發展、成長的。把你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較會讓他認為,如果他沒能按某一特定標準去學習、做事的話,他就是一個失敗者。

  2:鼓勵有方法

  鼓勵的通用公式:

  鼓勵=信任孩子人格、能力+我相信你能行+身體接觸。

  為了恢復孩子的勇氣和信心,家長不但用語言告訴孩子,你相信他的人格和能力,鼓動孩子去嘗試或再試,更重要的是要與孩子有身體接觸,通過擁抱、拍打孩子肩膀或撫摸孩子的頭髮等方式,把信任和力量傳達給孩子。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力量,使他們恢復勇氣和自信。

  3:找找是否有隱藏在暗中的困難存在

  你是否問過你的孩子為什麼突然間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或不願做家庭作業了嗎?也許他會在你的詢問下說出心裡話——他被壞孩子欺負了,他不喜歡他的老師等等。如果孩子變得毫無動力了,通常他會有一個正當的理由。

  4:解釋你的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棄鋼琴教育,因為你很肯定這是對他有好處的,那麼你會怎麼做呢?無論你想怎麼做,決不能衝你的孩子大喊大叫、聲嘶力竭地訓斥他。因為大叫後沒幾分鐘,他就不再去聽你在說些什麼了。

  5:重視讚揚的作用

  讚揚必須是有的放矢的。你僅僅說了句“幹得不錯”,他就會知道,你並沒有真的注意到他和他的成就。

  6:明智的獎賞

  父母會許諾,如果孩子考試考得好,他就會得到一輛自行車;如果考得不好就什麼也得不到。事實上,這樣對待孩子是一種可怕的態度。建議各位父母不要給你的孩子許以大獎賞。

  教育孩子的有效建議

  1、立父母的威信

  父母要想讓孩子聽自己的話,願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就要提高自身的修養,學會如何為人父母,嚴於律己,這樣才能談得上教育孩子:同時,還要積極學習,及時補充自身的不足,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個高大的形象,這樣,父母說話才會有分量,才能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威信。

  2、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須瞭解孩子的心理,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因材施教,才能有的放矢;同時,要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不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孩子。父母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經常做做“心理換位”,多體會孩子的苦惱,才能更深刻地瞭解孩子的需要。父母只有與孩子同樂、同憂,孩子才會感受到父母的愛,願意與父母親近,願意聽從父母的教導,這樣教育效果就會倍增。

  3、具有一定的機智和理性

  在批評和矯正孩子的錯誤時,有些父母不講究方法,直接打罵,結果不但沒有收到好的教育效果,還讓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更加不願聽從父母的話。而聰明的父母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先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孩子知道這樣的錯誤需要改正,也相信孩子能夠改正,這樣教育效果自現。當遇到孩子“頂牛”時,父母應避其鋒芒,先轉移其注意力,使雙方都冷靜下來,等心平氣和了再找機會交談,效果會更好。

  4、跟孩子一同活動

  家庭氣氛是實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跟孩子在一起活動,就是創造家庭良好氣氛的有效做法之一。在生活中,家長跟孩子共同活動的機會是很多的。

  5、適當的表揚、獎勵

  對孩子進行表揚、獎勵也是很有學問的。

  表揚、獎勵孩子,可以鼓勵孩子重複良好習慣形成;在表揚和獎勵中可以激發孩子的上進心,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培養孩子自我約束的能力,還可以增強孩子的是非感,有助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的加深。

  6、學會向孩子道歉

  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說錯了話,辦錯了事,甚至冤枉了孩子的事,是常會發生的,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實在也是家教的藝術之一。

  家長和孩子在家庭中應當是民主和平等的關係,家長做了錯事或錯怪了孩子,是應該主動道歉的。這不會影響家長的威信,更不會有損父母的尊嚴;相反,會給孩子樹立有錯就改的榜樣,會使孩子由衷地敬佩父母的品質與修養,從而更加信任父母,親近父母;父母的威嚴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會更高,還會使家庭中形成一個寬鬆、和諧、民主的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氣氛。

  7、學會寬容

  寬容是指孩子做錯了事之後,家長以寬大的胸懷接納了孩子的過失,他們沒有過激語言的斥責,也沒有窮追不捨的追究,這都會使孩子的內心受到深深的自責,並在悔恨、內疚中對自己的過去進行冷靜的思考,促其在父母的大度中去痛改前非。

  中國古代家庭教育方法

  一、突出慈嚴相濟的教育方法

  寬與嚴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對矛盾,由於父母與子女的血緣關係,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比學校和社會教育更為有效和直接,同時也正是這種關係,往往使父母愛子過度,造成放任和溺愛,結果反而害了孩子,這就是家庭教育中愛與教的矛盾,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難點。在處理愛與教的矛盾方面,我國古代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慈嚴相濟的教育方法。

  中國家庭教育慈嚴相濟的傳統,主要源於儒家,孔子曾提出“為人父,止於慈”的觀點。有“嚴父莫大於配天”之語,可見,儒家既講慈,亦講嚴,講究“慈嚴相濟”。顏之推明確把“慈”與“嚴”結合起來,提出“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還說“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矣”。

  司馬光更進一步地發展了這方面思想,在愛與教的矛盾上,提倡慈訓並重,愛教結合。他說,“慈而不訓,失尊之義,訓而不慈,害親之理,慈訓曲全,尊親斯備”。即父母只講慈愛而不嚴加訓教,便失去作為尊長的大義,只嚴加訓教而不慈善,則傷害了骨肉相親相愛之理,只有慈嚴結合,才具備了大義和親情,是完整的家教。

  清代學者在處理家庭教育中寬與嚴的關係上,更強調“教子宜嚴”,但“嚴”不是動輒打罵,而是嚴格要求,“嚴”不僅包括對子女的嚴,也包括對家長的嚴,為父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這就更全面地闡述了慈嚴相濟的教育思想。因此,慈嚴相濟的教育方法在我國家庭教育中成為優良傳統。

  二、重視以身示範的教育方法

  由於家庭成員長期生活在一起,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有著特殊的作用。正如顏之推所說,“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也就是說,同樣的一句話,人們總是相信親近的人,同樣一個命令,人們總聽從所敬佩的人,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子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中,修身是基礎,因此,儒家十分重視個人人格的培養塑造,並通過個人人格來影響他人。孔子就主張“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孟子繼續發展這種思想,他說“吾未聞枉己而能正人者也”,在家庭教育中,他更是提出了易子而教的主張,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即君子之所以不教子,是因勢所不行,教者必以正道,如果兒子不肯聽從,為父的必然發怒,傷害兒子的感情,兒子感情受到傷害,又會責怪父親,你要我走正道,你自己卻不如此,這樣兒子又傷害父親的感情,造成父子相傷,感情惡化,這就從反面說明了父親的言行對兒女教育的重要性。

  顏之推在家庭教育中廣泛地使用了身教示範的方法,他說:“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薰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默化,自然似之。”也就是子女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大都是在活動中無意識地接受的,家長的言行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因而,我國古代很多人寫的家訓、家書中,比較普遍地採用了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親身感受來教育子女的教育方式。

  由於我國古代家書家訓都是家庭中德高望重的長輩寫子女的教育材料,因此,很多觀點都從自己切身體會說開去,這樣無形之中對子孫起到了一種榜樣的示範作用。

  三、崇尚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就是根據孩子性格和能力發展不同特點實施教育。孔子十分注意因材施教,據《論語先進》記載,孔子的學生冉求做事膽小畏縮,而仲由膽大冒進、好勝,針對他們兩人不同性格特點,孔子採取不同教育方法,對冉求,孔子鼓勵他要敢於前進,對仲由,孔子教育他要先退一步,不要冒失行事。這兩個學生向孔子請教同樣的問題,孔子作不同的回答,有弟子不明白為什麼,孔子說:“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因材施教的方法在家庭教育中也備受推崇,宋代袁採提出“性不可以強合”的思想,他認為世間最親密的關係莫過於父子兄弟了,但為什麼還會造成家庭不合呢?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重視對方個性。其性不可得而合,則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合之根源也。既然父子兄弟個性各不相同,不可強求,就應求同存異,因材施教。為父兄者通情於子弟,而不責子弟之同於己,為子弟者仰承於父兄,而不望父兄惟己之聽,則處事之際必相和協,無乖爭之患。教育是一種個體化的實踐活動,因為任何一種教育活動都必須通過受教育者自身而發生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教育活動都需要自我教育這個環節才能完成,都應根據受教育者本身的特點實施教育。

1.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2.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3.有哪些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

4.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好的方法

5.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教育孩子的優秀心得體會有哪些
五歲孩子的正確教育方法是什麼
相關知識
教育孩子應該用什麼方法教育
教育孩子應該看什麼書才好
面試銷售人員應該用什麼方法
染髮後應該用什麼方法護理
家長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才好
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比較好
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最好
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團結
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才好
怎樣和青春期男孩子溝通_有什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