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功效與禁忌
柴胡,中藥名。為《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藥用部位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莖葉及泥沙,乾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藥。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柴胡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柴胡的功效和作用
解熱
柴胡有解熱止痛的作用,對傷寒、副傷寒疫苗、大腸桿菌液、發酵牛奶、酵母等所致發熱有明顯解熱作用;且能使動物正常體溫下降。
鎮靜
柴胡還有鎮靜的作用,用於內熱煩躁引起的失眠多夢有一定的作用。
鎮咳
柴胡對中樞興奮藥有拮抗作用,因此對咳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抗病毒
柴胡對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牛痘病毒、Ⅰ型脊髓灰白質炎病毒、皰疹病毒也有效果。
促進免疫功能
柴胡能使吞噬功能增強、自然殺傷細胞功能增強。提高病毒特異性抗體滴度。提高淋巴細胞轉核率。
疏散退熱
柴胡還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胸肋脹痛,有很好的療效。
柴胡的用法用量
3-10g。
柴胡的禁忌
柴胡其性升散,肝風內動,肝陽上亢,氣機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柴胡的炮製方法
①柴胡:除去雜質和殘莖,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②醋柴胡:取淨柴胡片,加入定量米醋拌勻,悶潤至醋被吸盡,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晾涼。篩去碎屑。柴胡片每100kg,用米醋20kg。
③鱉血柴胡:取淨柴胡片,用鱉血及適量清水拌勻,稍悶,待汁液被吸盡後,文火炒幹,取出放涼。柴胡片每100kg,用鱉血12.5kg。
柴胡的相關論述
①《滇南本草》:“傷寒發汗用柴胡,至四日後方可用:若用在先,陽症引入陰經,當忌用。”
②《本經逢原》:“柴胡,小兒五疳羸熱,諸瘧寒熱,咸宜用之。痘疹見點後有寒熱,或脅下疼熱,於透表藥內用之,不使熱留少陽經中,則將來無咬牙之患。”
側柏葉的功效作用及禁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