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痺症對患兒有哪些危害
小兒麻痺後遺症是小兒麻痺治療後留下的疾病隱患,對兒童的健康影響很大。它的病發會引起孩子的肢體出現麻痺,嚴重者還可造成殘疾,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小兒麻痺症的危害,希望能幫到你。
小兒麻痺症的危害
1、小兒麻痺症後遺症患者會有急性病毒感染症狀,如發熱、全身肌肉痠痛、僵硬等。發熱2~5天后,出現肌肉弛緩性癱瘓;待體溫趨於正常後,癱瘓亦停止發展。癱瘓的特點是弛緩性,雙側不對稱,不按周圍神經幹支配區分佈和不伴感覺障礙。任何肌群都可被侵襲,就在同一肌群中,各塊肌肉以及每塊肌肉的不同肌纖維的癱瘓程度都可不相同。
可以有完全癱瘓、部分癱瘓或接近正常等不同狀態。廣泛性癱瘓比較少見,常見的受累肌肉是脛前、後肌,腓骨長、短肌,股四頭肌,闊筋膜張肌和臀肌。上肢較少發生。
2、癱瘓的肌肉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復。在病後3~6個月內,恢復比較迅速,以後進步就很緩慢。如果在病後兩年內仍無恢復現象,則以後復元的可能性很少。
3、癱瘓肌肉日益萎縮和纖維化,肢體逐漸發生畸形,其原因是肌肉功能的不平衡,患肢的使用不當和負重不均勻,以及骨骼在異常體位發育和生長遲緩等。早期的畸形尚能糾正,晚期由於發生相應關節攣縮,使畸形固定,難於糾正;甚至發展為骨關節變形。
小兒麻痺症的治療方法
1、鍼灸治療:適用於年齡小,病程短,肢體萎縮不明顯者。
2、推拿療法:在癱瘓肢體上滾法來回滾8~10分鐘,按揉鬆弛關節3~5分鐘,搓有關脊柱及肢體5~6遍,並在區域性擦熱,每日或隔日1次,可教家屬在家進行。
3、功能鍛鍊:癱瘓重不能活動的肢體,可先按摩、推拿,促進患肢血迴圈,改善肌肉營養及神經調節,增強肌力。患肢能作輕微動作而肌力極差者,可助其作伸屈、外展、內收等被動動作。肢體已能活動而肌力仍差時,小兒麻痺症的治療方法中要注意鼓勵患者作自動運動,進行體育療法,藉助體療工具鍛鍊肌力和矯正畸形。
4、理療:小兒麻痺症的治療方法中可採用水療、電療、蠟療、光療等促使病肌鬆弛,增進區域性血流和炎症吸收。
小兒麻痺症的食療方
1..山藥200克,陳皮3克,紅棗500克,鮮扁豆50克。將紅棗肉、鮮扁豆切碎,山藥切薄片,陳皮切絲,共同合勻,做成糕,上籠,用武火蒸20分鐘即可。適於脾胃虛熱者。
2.紅棗10個,粳米100克共煮粥,熟後加冰糖汁少許即成。適於脾胃虛熱者。 3.山藥、薏苡米各60克,柿霜餅24克,山藥、薏米煮熬至熟,再將柿霜餅顧碎入粥中,熬至熟爛即成。適於肺熱傷津者。
4.赤小豆50克,粳米200克煮成粥,放入適量食鹽、少許味精即成。適於溼熱浸淫者。
5.冬瓜200克,去皮煮湯。適於溼熱浸淫者。
6.薏米500克,煮粥加適量白糖即可。適於溼熱浸淫者。
7.白粳米150克,武火煮沸,文火燜熟,用於日常正餐。適於脾胃虛熱者。
猜你喜歡:
小兒麻痺症的症狀及護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