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畢業論文格式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2日

  中國現代兒童文學萌生於晚清時期,但真正誕生於“五四”時期,並在“五四”時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五四”時期的翻譯兒童文學對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誕生、發展功不可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兒童文學人生價值觀研究 》

  人生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在對生命狀態和生命過程中進行思考,並在不斷反省和調整中,最終形成的對人生價值的態度與看法。兒童文學中彰顯出的人生價值觀豐茂多彩。因此,探討兒童文學中的人生價值觀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兒童文學中以世俗成功證明自我價值

  世俗成功是指符合社會大眾的評價標準,為社會大眾接受與認可的成功,主要傾向於金錢、地位和名聲等表象方面的成功。這類的兒童文學作品主要是肯定個體在艱難困苦中體現出的堅韌意志與進取精神,讓人們相信只要堅持奮鬥,對生活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終會克服一切阻礙獲得成功。例如在文學作品《像你這樣的女孩》中,主人公鄧先子與駱茜茜均有著不幸的童年:鄧先子父母離異,父親對其非常苛刻,從小與身體殘疾的母親在一起嚐盡了生活的艱辛;駱茜茜是母親被父親強暴後生下來的,父親因此住進監獄,母親對其冷漠冰冷,家庭中缺少溫暖。鄧先子母親心懷包容,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對待生活,鄧先子受母親影響,性格活潑開朗,並且成績優異、熱愛生活;駱茜茜受母親影響,性格沉默寡言,曾自殺未遂,成為自閉冰冷和離家出走的問題少女。最終,鄧先子的夢想實現,清華畢業後留學南加州,並在完成博士學業後留校任教,而駱茜茜在成年後生有一子,自己童年的陰影傳給了兒子,使得其性格向駱茜茜童年一樣麻木和冷漠。最終作者借“我”之口給出了自己的價值評判:“像你這樣一個女孩,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擁有無限寬廣的世界。”作品從對主人公命運的安排上,倡導對生活需要採取樂觀積極的心態,只有這樣才可以獲得成功。

  二、兒童文學中以本色出演彰顯自我價值

  個體在生活中和人生中始終保持獨立性,不因外界變化或者他人評論而改變初衷,這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如果個體失去了獨立性,便“背叛”了原來的自己,而自我價值自然無從談起。很多兒童文學作品中正是以“堅持初心”來彰顯自我價值,向社會傳遞敢於做最真實自己的價值觀。例如在兒童文學作品《藏在名畫裡的貓》中,猶咪因為沒有在名畫中看到自己而憤憤不平,並讓主人公菲莉西瑪在名畫中加入貓,既讓菲莉西瑪獲得了世俗的成功,又滿足了貓咪的自尊心。但是主人公菲莉西瑪最終發現自己迷失了自我,認識到從前的簡單舒適生活才是自己的追求,並向貓咪表明了自己對自由和價值的看法:不是畫家忘記畫貓,而是貓咪們生性自由,不願意在畫上,因為“貓就是貓”。最終主人公菲莉西瑪重新迴歸到平凡的生活中作畫,內心平靜恬淡。作品描繪了主人公從默默無聞到身負盛名,最後迴歸平凡的生活歷程,向人們傳遞了只有堅持自我本色,不在繁華生活中迷失自己,才能真正獲得自由和快樂,實現自我價值。

  三、兒童文學中以平凡生活體現自我價值

  每個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奮鬥和努力實現自我價值,但是彳艮多人沒有過人的天資和潛能,即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可能仍然默默無聞,然而只要這些人全心全意努力過和付出過,在感到開心和滿足的同時,帶給了人們積極向上的意義。例如在兒童文學作品《蒂莉阿姨的魔法箱》中,主人公蒂莉阿姨從小家境貧寒,但是卻有一個演戲的夢想,併為之付出努力。在年輕時,蒂莉阿姨曾學過美聲,並登臺表演,二戰時夢想落空;老了以後,雖然後來可以重新登臺演出,但是因聲音發顫而得不到好的角色,終於認識到自己無法再唱歌,夢想再一次落空。蒂莉阿姨沒有放棄夢想,仍然堅持對生活的熱愛,為學校和醫院的孩子們唱歌,給孩子們帶來了歡樂和_。在世俗的眼光中,蒂莉阿姨是失敗的,但是作品通過描繪蒂莉阿姨在夢想破滅後的生活態度,以及對夢想的堅持讓人們相信:即使夢想破滅,但是隻要熱愛生活,利用自己的才能給別人帶來愉悅,仍然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

  四、結語

  總之,兒童文學告訴人們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不是唯一的,只有熱愛生活,敢於堅持自我,永遠不停止追求夢想的腳步,生活就是美好的,這對兒童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健至關重要。

  篇二

  《 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現狀及對策 》

  兒童文學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為“為少年兒童創作的文學作品。具有適應少年兒童的年齡、智力和興趣等特點”。它以其有趣的情節,豐富的想象,單純的結構,精練的語言,得到很多兒童的喜愛。兒童文學在本質上是一門關於語言的藝術,《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培養語感,所以開發和利用兒童文學資源,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尤為必要,同時為語文課程注入活力。

  1兒童文學教學現狀調查

  1.1教師對所編教材中兒童文學作品的認識

  大部分教師認為教材中的兒童文學作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易感興趣,也有的教師提出了一些意見,如針對經典篇目較少的現象,建議增加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針對兒童文學作品脫離兒童的生活實際,缺乏時代感,建議加大選文的比例,注重多元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結合,針對過多地強調教育性,使得入選的兒童文學作品缺乏審美性,建議充分考慮兒童的接受特點,強調以生為本的兒童文學作品。

  1.2主要問題

  在實際教學中,兒童文學在語文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

  1.2.1兒童文學的文學性和教育性的把握不準

  作為文學作品,如果過分強調它的教育性會破壞作品的整體的情感基調,過分強調它的文學性,又不能體現語文課程的工具性的特點,如何做到兩者的統一是教師們必須思考的問題,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期待解決的問題。

  1.2.2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和成人文學作品的教學的混淆

  有的教師認為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和成人文學作品的教學是相同的,其實是沒有對兒童文學的特點有所瞭解,也沒有對兒童的心理特點有正確的把握,在教學過程中,硬把大人的思想強加於兒童身上,盲目地分析教材,試圖挖掘教材中的所謂深層因素,這些都不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1.3其他

  教師方面缺乏兒童文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在教學中有些茫然,對兒童文學作品教學的具體操作不夠明確,對兒童文學感悟能力和審美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以及優秀兒童文學作品的匱乏等等。

  2兒童文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對策

  2.1對於教科書選編兒童文學作品的建議

  2.1.1選編主題以兒童為主

  小學生以感性為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形象生動,充滿幻想的兒童文學作品往往能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可是在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長河中,如果光讓學生學文,起不到一定的德育效果,那肯定是不合格的教學。教師在拿起教科書的時候,首先考慮到的是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後施教,使美妙的文字套上沉甸甸的枷鎖,有些思想很教條,脫離學生實際,引不起學生思想的共鳴,也就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丟失了學語文的興趣。所以選文的時候,必須注意學生的情趣,那些缺少想象的道德教化的作品應少選,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2.1.2選編材料以原創為依

  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大量選文都源於兒童文學作品。有些兒童文學作品的創作,在收錄的時候適當予以更改使其更適合語文教科書,這樣的更改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有的教材編寫者將原作做了很多的改動,並且破壞了原有的藝術效果,這樣的改動就多少有畫蛇添足的味道了。例如《三打白骨精》的改編,筆者認為就丟失了原作的藝術感染力,將環境描寫簡單化,將白骨精的壞簡單化,使原有的反襯的趣味蕩然無存。因此,在教材的編者改寫兒童文學作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使兒童文學作品的文學性、趣味性流失。

  2.1.3選編內容以多元為主

  新課標中提出:“教材選文要具有典範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彩,難易程度,適合學生的學習。”蘇教版的教材中大多以單元組合,每一單元一個教育主題,一個學期下來也就接觸到七、八個主題,這樣有一定的侷限性,不利於學生的思維擴散,而且教材中以寫景狀物的文章居多,適當增加些故事情節完整的兒童文學作品,或者充滿幻想色彩的兒童文學作品,這對學生的思維發展無疑是有益的。當前科技迅猛發展,網路電腦的普及,學生經歷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如果教材不能夠做到與時俱進,勢必會影響一代人的成長。

  2.2關於兒童文學教學的三點建議

  2.2.1注意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的區別

  兒童文學的美與成人文學的美有著本質的不一樣,基於兒童世界的純真、美好,兒童文學應是有著纖塵不染的、純淨的內在素質,積極表現兒童的生命和追求,同時由於兒童生活經驗不足,他們往往用自己有限的經驗來理解身邊發生的事,他們處處模仿成人,但又往往認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人,這些幼稚的行為和想法往往產生矛盾,因而表現在作品中的兒童心理、生活行為的稚拙狀態與形態就使得作品充滿了童真童趣,顯示出獨特的美。有時作品還運用擬人、誇張、變形等藝術手法,藉助語言,用情節、情理的不協調構成矛盾衝突,造成荒謬、怪誕的藝術效果。

  2.2.2兒童文學的閱讀應注意從課內向課外延伸

  從調查中發現,學生課外進行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是自覺性,兒童文學以其獨特的魅力讓很多學生愛不釋手,徜徉其中。如湯素蘭的笨狼系列小說,以笨狼的奇特遭遇和笨狼看似笨拙,卻每次都能化險為夷的經歷吸引著學生;曹文軒的《草房子》當中唯美的語言,獨特的人物個性等等,豐富著學生的精神世界。課外兒童文學的世界遠比課堂來得寬廣,也是汲取營養的重要場地。那麼,教師在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中,應著重於指導他們對兒童文學作品的感受、閱讀和欣賞的能力。

  篇三

  《 女性文學與兒童文學教育的關聯性研究 》

  摘要:現代兒童教育問題的重視與現在女性文學的發展密不可分,在歷史發展源頭上具有同一性,而女性期刊早期欄目的兒童文學設定以及女性作家對於兒童文學的參與,也使得現代文學中“婦女和兒童”問題得到了啟蒙者的重視。

  關鍵詞:兒童教育;兒童文學;現代女性文學

  伴隨著女性解放問題,兒童的發現與兒童的教育成為清末民初知識分子關注的焦點,這種指徵最明確的是震動寰宇的梁啟超《少年中國說》,正所謂“製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①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對兒童教育問題的思考使得他成為中國第一位從“未來國民”的角度思考“開民智”“養新民”的人。而由此生髮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對於兒童問題的關注,魏壽鏞、周侯予合著的我國第一部兒童文學教育研究著作《兒童文學概論》中說:“這兩旁的不用說,年來最時髦,最新鮮,興高采烈,提倡鼓吹,研究試驗,不是這個‘兒童文學’問題麼?教師教,教兒童文學,兒童讀,讀兒童文學,研究兒童文學,演說兒童文學,編輯兒童文學,這種蓬蓬勃勃勇往直前的精神,令人可驚可喜。”②

  這種對於兒童文學的關注也大量反映在當時的報刊、期刊當中,其實早在晚清時期兒童文學報刊雜誌就已經開始出現,並出現了兒童文學叢書。1875年,美國教會學校清心疏遠創辦了《小孩月報》後更名為《開風報》,1897年上海蒙學公會創刊了《蒙學報》,1902年,上海文明書局出版教科書《蒙學課本》文言文,1910年孫毓修開始主編出版《童話》叢書,《童話》共計102冊,以譯述、改編為創作方法,其中包括29中中國歷史故事,包括《史記》、《前後漢書》、《唐人小說》、《木蘭辭》、《今古奇觀》等等,48種取材於西洋民間故事,如希臘神話、《泰西五十軼事》、《天方夜譚》、格林童話、貝洛童話、笛福小說、斯威夫特小說、安徒生童話等等。

  與兒童期刊相對應的就是近現代知識分子對於兒童文學的翻譯、傳播、研究和討論,中國知識分子一直在兒童文學領域進行著初期建設和耕耘,在兒童文學翻譯方面,儘管當時沒有明確的兒童文學概念,卻出現了為兒童為主要閱讀物件的翻譯盛景:1888年張赤山翻譯的《海國妙喻》《伊索寓言》繼1625、1840年的第三個中譯本,1907年放入《海外異聞錄》出版由天津時報館代印,1900年對凡爾納的科幻小說的進行了大量、多版本的翻譯,1902年2月到1903年1月,在《新民叢報》第2號到24號連載了梁啟超、羅孝高翻譯的《十五小豪傑》法文原著名《兩年間學校暑假》,1902年11月到1903年9月《新小說》1———7號刊出的《二勇少年》南野浣白子述譯,1903年徐念慈翻譯的《海外天》由海虞圖書館出版,190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臨沭、李世中合譯的《愛國二童子傳》,1905年包天笑翻譯的《兒童修身之感情》1905年上海文明書局出版及其1915年商務印書館初版單行本的《苦兒流浪記》等等不一而足,雖然這些作品有的秉持科學、有的秉持奇幻冒險,有的主旨在於教育,有的則著力於宣揚愛國主義,但比較明確的是其翻譯均有這樣的初衷,如梁啟超說“見這本書可以開發本國學生的志趣智識,因此也就把它從頭譯出”又如包天笑翻譯《兒童修身之感情》時說“此書情文並茂,而又是講的中國事,提倡舊道德,最合十一二歲知識初開一般學生的口味”。③

  對兒童文學問題的研究也開始出現在精英知識分子的思考視閾中,1912到1913年,周作人發表了《童話研究》《童話略論》等文章,才真正將兒童從“未來之國民”的身份還原到兒童的身份,不僅把兒童看作獨立的個人,而且要把兒童當作兒童,以兒童特質出發去研究兒童,這種主張是最切合兒童文學研究命脈的觀點。錢理群在對周氏兄弟的研究中,就極大肯定了周作人對五四時期“兒童的發現”的貢獻,並認為五四時期周作人對兒童問題的考察與其早年在紹興時偏重國家民族繁衍的立場不同,而是轉向了“人”的健全發展的角度,將兒童作為“人的發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錢也強調周作人在五四時期所進行的兒童學、童話學、神話學研究在文學觀念、藝術思維方式等方面都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進行了富有啟發性的開拓。④

  而另一位舉足輕重的兒童文學研究者翻譯者就是魯迅,魯迅的兒童文學翻譯佔據了他120餘篇翻譯的重要部分。早有研究者發現,從1921年左右魯迅與周作人的通訊推斷,周作人從最初對安徒生童話全無興趣到後來成為“中國介紹安徒生第一人”的成長過程中,魯迅起了指導與啟蒙的作用⑤。就在《婦女雜誌》上,魯迅也先後發表過翻譯愛羅先珂的《魚的悲哀》《小雞的悲劇》。與此同時,諸多知識分子也紛紛重視兒童文學,如知名學者趙景深、鄭振鐸、張梓生等人,他們不僅廣泛翻譯了俄羅斯、日本、歐美知名童話,還進行了專門的有關童話的學術性討論,如發表於《婦女雜誌》八卷1號通訊欄目的鄭振鐸《兒童世界宣言》、同期的趙景深、張梓生的《兒童文學的討論》、八卷7號馮飛的《童話與空想》、十六卷1號霜葵的《童話與婦女》、十七卷10號朱文印的《童話作法之研究》,趙景深還於1924年將有關文章會變成中國首部童話論文集《童話評論》。

  那麼,兒童文學型別又是如何與女性文學結下不解之緣呢?早在維新變法之初,梁啟超就已經將兒童教育的責任與女性的家庭教育相聯絡,他認為,兒童教育的責任很大程度上在於教師。而當時中國的教師“蠢陋野悍,迂謬猥賤”,“毀齒執業,鞭啟觥撻,或破頭顱,或潰血肉”,“導之不以道,撫之不以術”。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教師,才使得中國的兒童教育質量低劣,“是欲開民智而適以愚之,欲使民強而適以弱之也”而兒童教育的關鍵,百分之七十二歸於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梁啟超又特別強調母親對兒童的影響,但可惜的是:“中國婦學不講,為人母者,半不識字,安能叫人”,所以“女學衰,母教失”。⑥因此要發展兒童教育,就要發展女子教育。《女子世界》發刊詞中《女界鍾》的著名撰稿人金一也這樣去理解女性的“母體”功能:“女子者,國民之母也。欲新中國,必先新女子;欲強中國,必先強女子;欲文明中國,必先文明女子;欲普救中國,必先普救我女子。”⑦可見在維新改革派及其觀點接受者那裡,女性首先的屬性是母性,這裡就孕育著母與子的天然聯絡,而女性教養兒童成長的邏輯也由此而來,可以說這種女性與兒童的必然性聯絡建立的基礎仍然是一種女性歸屬家庭的傳統女性價值取向,承認女性教育之功的前提一不是女性與男性的性別差異,二不是兒童自身的兒童發現,但是注重女性教育提升對兒童子女的教育,這本身確實起到了對女性參與兒童文學的創作推動作用。

  兒童文學由此也進入了民國時期的教育體系,特別是女學體系中,1923年4月錢基博在其所擬的《三年師範講習科國文教學綱要》之“本科作業支配”中將“通解普通語言文字”、“自由發表思想”與“解悟小學教學法”作為師範教育的三項要務,並指出若要“解悟小學教學法”就要研習“兒童讀物研究”和“改文”兩類重要的課程⑧。1924年北師大附中高階部女子師範科課程標準中開列的科目有“模範文選”、“書法”、“文字學”、“國語發音學”、“語法”、“修辭學”和“兒童文學”。⑨張聖瑜在其所著的《兒童文學研究》商務印書館,1928年版的“例言”中寫道:“本編材料適敷師範科學生第三學年第一學期兩學分之修習,編者在江蘇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作為研究材料,復經邵鶴亭君於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採為教材。”教育系統尤其是女學教育內兒童文學的重視和固定化更為女性與兒童文學發展樹立了牢靠的思想接受基礎和現實儲備。

  女性期刊發行之始就將兒童文學尤其是“童話”這一體裁納入到撰稿的視閾中。以《婦女雜誌》為例,自1915年發刊始至1932中刊物終結,沒有中斷對於童話小說的刊發,在王蘊章主編時期,共刊發“餘興”欄目家庭俱樂部童話41篇;章錫琛主編時期刊發家庭俱樂部“兒童領地”童話38篇;即使其後編輯屢經更迭,還發表了16篇。如此巨集大的童話刊載量在現代報刊上的出現意味著幾個事實:第一,當時的知識分子撰稿人、編輯者充分認識到了兒童文學的重要價值和作用;第二,儘管數量巨大,但是童話大都來自於西方兒童文學資源的借用和翻譯,真正原創性的兒童故事仍屬少數,這恐怕也是民初兒童文學創作的一個現實境況;第三,童話體裁在女性期刊的出現印證了女性期刊在編輯話語時的天然的母性定位,將兒童、家庭統一歸納於女性事務範圍之內。女性期刊早期欄目的兒童文學設定以及女性作家對於兒童文學的參與,也使得現代文學中“婦女和兒童”問題得到了啟蒙者的重視。

  註解:

  ①梁啟超.立法憲議•少年中國說[C].見:飲冰室合集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5.

  ②張心科編著.民國兒童文學教育文論輯箋[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1.

  ③胡從經.晚清兒童文學鉤沉[M].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1982:106.

  ④錢理群.第四講:兒童學、童話學、神話學研究與傳統文化的反思[C].見: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講.北京:中華書局,2000:48-64.

  ⑤藤井省三.魯迅與安徒生———兒童的發現及其思想史的意義[C].見:陳福康編譯.魯迅比較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⑥梁啟超.論幼學[C].見:飲冰室合集第一冊.上海:中華書局出版社,1989:45-60.

  ⑦金一.女界鍾[J].女子世界,1904,13:2.

  ⑧光華大學教育系、國文系編.中學國文教學論叢[A].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117.

  ⑨高階部女子師範科國文課程標準[J].北京市大週刊,1924,2375.

有關推薦:

有關兒童文學畢業論文綜述範文
兒童文學畢業論文綜述範文
相關知識
兒童文學畢業論文模板範文
有關兒童文學畢業論文綜述範文
兒童文學畢業論文格式範文
兒童文學畢業論文綜述範文
兒童文學畢業論文
幼兒心理學畢業論文免費
幼兒心理學畢業論文***2***
幼兒心理學畢業論文***2***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當代文學畢業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