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五探
太極拳是我國優秀民族文化遺產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我國一項傳統的體育健身專案。下面由小編給您介紹:。歡迎閱讀!
一、從“立身中正安舒”說起
王宗嶽《太極拳論》說“立如平準”, 武禹襄《十三勢行功要解》說“立身中正 安舒”,又說“尾閭正中神貫頂”。這些顯然是要求練太極之身法必中正。在其它拳法裡很少這種要求,這是為什麼?因為立身中正是太極拳的要領之一,如不知其所以然之故,也算茫然。
太極拳既名內家拳又名內功拳。楊澄甫《體用全書》謂:“願後之學者,弗惟外之是鶩,而惟內之是求”,“非取形似,必求意合”。內求之意合何在?筆者以為即在內功與心法。內功心法之究竟即以內丹煉氣為結果。所以,太極拳要求立身中正安舒、尾閭正中神貫頂等,關鍵在“虛領頂勁”一以使督脈陽氣能沿脊上行而過三關為法門。鄭曼青先生說:“***太極拳***此為人生哲學之結晶者,以其精微而論,較習一切文藝之難,且有過之,決非一般武事可比”***《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如今習拳者當三複楊、鄭之言,否則是會把太極拳練成太極舞或操的。
二、數“5”與“守中”
中國文化傳統是象數一一易思維,太極拳作為牛國文化的載體之一,當然也未離開象數思維。太極是至大無邊的存在之義古人以“〇”圖示一一意指天地宇宙的無窮大是“無形有界”,礦廣是無窮小的概念,也是有形;是“有形無界”,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沒有中心就沒有“同心圓”宇宙萬物都有中心,自然圓的中心是“5”同心圓的中心也是“5”。天數3、地數2,合為五行,天陽地陰,故《河圖》《洛書》均以“5”數居中央,故“5”是中心數,是祖數。“三五歸中”,三是三維五是中,其釋義允焉,為天地準。在太極拳論中有“守住中土不離位”說,中央為戊己土,足見其理深遠。拳功求“守中用中,既有空聞***身體***之義,又因土在髒為脾,而脾主意,太極拳又主張“用意不用力”,所以“守中用中”與“用意”密切相關。趙鐵庵師爺傳李經梧師《太極拳祕宗》***楊、呆式年宗傳人均有此譜,名稱或 異;一般稱《宋氏家傳源流支派論》或《太極法說》***中有“對待用功、法守中土”一語。而李師傳授時特別說明“中定”與“用中”的'重要。筆者認為“中定”與“守中用中”即“時中”、即“知己”功夫,不先知已無由知彼,不知彼無法對待——交手即敗矣。然中心在人體為臍後平命門前,此為有形之中,若用意會則不可拘泥,意之時中,妙在有無間,“意氣君來骨肉臣”是也。“表裡精粗無不到”是此意 ***禪***也,也即此氣也。習練太極此為要,得要方入妙也。
天圓地方是象數關係,知五用中式使人身小宇宙求通於大宇宙之理——無非求大小自然圓,練成太極體——令身體成無形有意之球體也。前輩形象比喻為充氣之皮球也,中而不中,不中而中,斯得之矣。
宇宙空間最大是360度,最小一個 點也是360度,不離此圓***圈是圓的切面,無數圈而成圓***,而有太極。李師曾說,由大圈練成小圈,最後無圈成點,點即無所不有,點上說話,挨哪哪發,才是太極功夫。所謂“無形無象”、“應物自然” 或此之謂也。
三、“宗氣”還是“丹田氣”
太極拳須練氣,大概無異議。大多論說可以歸納為三:一是說要用口鼻呼吸之氣,使之與動作相合***開呼合吸***,一是說要用宗氣,一是說要用內氣***有謂中氣,有謂丹田氣***。第一說最普遍,用於初學,當無大失。關鍵是又想動作又想呼吸,很難心靜神凝,重要的是這個後天氣要返還並與先天氣合一才行,掌握不好易生弊端,運用得當,才能使之增加助力。俞、李兩師皆不主張開始習拳便用此氣配合動作,他們認為功夫加深自然運用自如。第二說為某名家所主張,有專文《宗氣論》。宗氣中醫之說,是為上焦之氣,心肺主之,積於胸中,其主要作用於雙臂,與呼吸和血液迴圈有關。在技擊中它的作用很不直接,明顯不如丹田氣和衛氣重要,當然從醫療保健和養生角度,宗氣、衛氣、營氣、元氣、中氣各司其職,都很重要,當然元氣為根本。所以筆者不認為宗氣在太極功夫裡十分重要。它與口鼻呼吸之氣相關聯,其氣聚於膻中。而太極拳功夫修煉的是大中極***臍中***,故氣沉丹田,老子所謂:“虛其心、實其腹”是也。因此,我們認為太極功夫應修煉丹田內氣,使先後天合一,丹田氣足然後可以“以心行氣”,運氣敷氣於四胺百骸。此氣之開合升降吞吐即內勁之種種運甩。所以筆者認同第三說。《十三勢歌》所謂: “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鬆淨氣騰然”,顯然用意所在不能在上部的胸間,而是重心下移,在腰腹這個“小太極”之位求之。否則就不合於此拳論。應該說明,後天口鼻呼吸太被注意,則“在氣則滯”,要以先 天為用神***無意之意〉,“能呼吸,然後能靈活"***使後天從於先天***。
在太極習練時要氣沉丹田,意氣鬆沉圓活,對待運用時意氣更要下沉,沉到什麼地方,主張不同,有說沉人地下者,有說沉到湧泉者,還有說、沉到三陰交者,此與傳承不同有關。無論哪說,都是主張下沉的。至若用意宗氣或口鼻呼吸,難免氣機上湧,既不能較技勝人,也有違內家養生之旨。筆者獻此疑義,為探究真理而己。練拳有一定體會之人,可以細心體會,是練宗氣還是練丹田氣更能健體或更能施用,其可操做性何者為是,自有結論。
筆者曾承教於道家內丹學者、太極拳家胡海牙先生***年屆96***,胡老明指太極拳與丹功實為一事,僅有層次上之差別。筆者一誼在師友之同道,與胡老同為南派傳人,但他是劍仙法脈,亦持此說。眾所周知,道家有天、地、人三元丹法,天元丹法為清修丹法,地元丹法為黃白朮外丹法,人元丹法為男女陰陽雙修法,“三種丹法,都是仙學正宗,三種丹法,也不可混淆"***胡海牙語***。太極拳功所修通於天元清修丹法。丹法須先得“藥”一在丹法為“凝神人氣穴***坤腹臍中廣,在拳功為“氣沉丹田”、為“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鬆淨氣騰然”,既得“藥***氣***”——丹田氣足則必須引領其沿督脈上行過尾閭、夾脊、玉枕後三關。而端身正坐、不歪不靠、不偏不倚、頭容正直等身姿外形之要求,正是丹法修習之必須。至此不難明瞭太極拳習練之身法要求正與丹法修習之同一脈絡,立身中正與虛領頂勁,其目的正是便於氣脈“緣督以為經”通小週天罷了。如果不然就起不到氣行通關之作用,雖無害亦無益。知道了這個道理,則很清楚太極拳用功所在,明理練拳,易於長功。有一點需交待:立身中正並不是僵板垂直,虛領頂勁的“虛”字很關鍵,另外“尾閭正中”是指尾巴骨與夾脊與頭頂的上下直對,並不是從身體側面來要求。因此,我們玩味學習前輩拳照時也要如此理解才好。如孫祿堂、吳鑑 泉、楊澄甫、楊禹廷、陳發科、董英傑、李 玉琳、李經梧等前輩之拳照莫不合此。與此相關的“涵***含***胸拔背”,其含胸之要即在空靈其膻中穴,使心窩虛鬆,虛鬆之目的是為了便於氣脈循任脈下行而“歸 根覆命”一完成一次周天運轉。他們的拳姿皆側看微微前俯、背實而前虛,甚至有的姿式如“摟膝拗步”“倒攆猴”等後腦與夾脊、尾閭、後腿已成一斜直線,都是便於督升任降之故。其前俯之身亦與技擊有關,只有如此才能“神貫頂”。也因如此才能“靈機於頂"、“神通於背”、“斂之 於髓”。因為“小週天”是氣行周天、“大周 天”是神行周天。而丹道之行周天旨在打通奇經八脈。君子務本,鄭曼青先生謂: “談修養與衛生之道,舍此皆末事也。太極拳之務本之功,亦在於斯而已”***《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旨哉斯言。
太極拳問世以來已利益無數習練者,因其簡練方便,尤其是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國家提倡全民健身運動後,此運動更是習者廣泛,波及海外。但大多數人並未詳究太極拳功之旨趣所在,以致習練多年而不得法,難以升堂人室,令人遺憾。太極拳之利益民眾也正是因為其系出道家內丹法脈,合符仙學養生之旨,所以王宗嶽說它“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太極拳之讓人迷戀也正是其有深厚的傳統文化為之背景和支撐使然。中國文化有多深,太極拳就有多深,可惜,由於多種原因,太極拳日漸被簡單淺泛化,被通俗庸俗化。我們只看到它的廣泛普及帶來的好處,卻忽略了它的許多本質與精義。假若我們承認太極拳通於修道,我們也要承認它有深奧的一面,它有易學難精的地方。有不少人受惠於它,也有一些人練不出名堂知難而退了,或者徘徊於堂室之外,不得要領。
四、關於門派
目前流行的太極拳影響最大的主要有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趙堡式、張三丰式等幾大流派,其它由上述衍生而出的太極拳派很多,也是自然而然的事,開門立戶,原委眾多,而門派紛爭,歷來不免。對此現象,筆者抱持一個基本態度是:求同存異,學術為本。求同,楊澄甫先生說得好:“太極拳只有一派,無二法門”。眾派皆出於中國文化一源,皆以古典哲學、易理、醫學以及其它武術為背景學理和參照系。文化一源,學理一致,而演練有異,於是歧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前,習太極者之師傳口授多尊張三丰為祖。古來拳家者流隱於民間、藏身道釋,故不見重於士林、文人,尤見忌於廟堂,因之記述頗少,典籍不載,功夫身影閃閃爍爍於世人視線之中。虛實真偽一時莫辨。至唐豪先生出,張三丰地位動搖。筆者參閱大量文章,以為張三丰之地位固不能確定,然若以為根本無其人或其人與太極拳無關恐也失之武斷。典籍鮮載,有歷史原因,自古真修行者,絕無爭乎名利之舉,此或不能以世情揆之。若處處以今人心思測度前人,每不免於主觀。當年俞敏師便說:世事我們不知者多,勿以己不知便說不存在,那叫“少見多怪”。他本人武功深厚,卻從不張揚,三子三女未授一技,並說就這樣帶走了。我因有緣相學四年,略窺門徑,僅得皮毛。如非我親見歷,恐怕他就像一陣風過去了。但以我浮生所見,功夫超越於他的人總也不算多吧。俞師所習內家拳,最講形意、八卦、太 極三家合一,他說三家一理,他還說門派 無高低,功夫有高低。這一觀點,李經梧 師亦然。俞師說名拳名師所出,功夫未到 仍白搭。李師謝召不敵功,太極功成渾身都是招。直言之,兩師都反對門戶之見,都重視真操實練。李師精於陳、吳、孫、楊 四式,而以陳、吳為嫡傳,但他從無成見,使之融會於一身。他早年名噪京城,卻在壯年隱於北戴一河。他們都是口傳身授,很少或絕不形諸文字。而在古代如此修練者不計其數。而前述劍仙派友人一門更是如此。
武術有道、藝之分,孫祿堂前輩言之鑿鑿。藝則分張,道則惟一。炫技淫巧,徒增迷惑。形意誠一,八卦歸一,太極守一, 誠中、虛中、空中之說,一說即見本來。 “一”即內丹,老子謂“有物混成”之存在,知其一,萬事畢。楊澄甫先生所謂“只有一派,無二法門”者也。然而,門派繁衍,畢竟存在。這是因為不同的傳承與不同的理解使然。比如陳式拳之“雲手”手心 向外運轉,而吳式拳財手心向裡運轉,此一差別在於陳式所走氣脈乃由手三陽經變為手三陰經,而吳式所走氣脈則以手三陰經為主,陽經勁力偏剛,陰經勁力偏柔。這些習練法式之異,不兔於練成之勁力之別。太極拳與書、畫、棋、樂、詩文等其它民族傳統藝術一樣,最後要“儘性致命”的練得與個人性情一致,顯剛顯柔顯文顯武顯粗顯細,拳風如人。因為它是實學功夫,是一種功夫學問修為。同學一師,見識不同,難免“各有靈苗各自探”,也就形成了門戶。尊重門派就是尊重差異,尊重其藝術性的獨到,但是同時更要尊從真理、規律——“一以貫之”的“道”。兼學多門,貴在能通,而不是臨摹很多套路,關鍵是融匯之後的大成,化人為我用。當然這是極難極高的境界。
李師兼習四家,但在晚年,可以說自成一派。他演練的陳式保留了其剛勁沉實的特點,但也具有含蓄柔鈕的意味,而這正是他吳式太極這一母拳的作用。而李師之推手功夫就更難測來路了,被太極研究家嚴翰秀先生譽為“無形無象,應物自然”。書法藝術講“通化之際,人書俱老”,這個老不僅指年齒,更是指境界。拳與書其理同。
天下太極是一家。這應該成為習藝者的理想。君子和而不同。
五、以何為“根”
傳許宣平《三十七心會論》中有“腰 脊為第一之主宰”和“丹田為第一之賓輔”之語,他把地心與足掌分列為第三主宰和第三賓輔。由此可見,在古拳論中並不以足為根,至少足不是第一賓輔。以腰為主宰,腰為中節,中節不明,渾身是空,“命意源頭在腰隙”。腰與丹田共同作用,成一太極體,而此太極體以腰為主宰,以丹田為賓輔。顯然,腰腹為根。習練與對待之際,如一味下沉,甚至五指抓地,則有違此理。常見人們習太極不明此理,以為沉墮體現功夫。別忘了,太極是相反相成之道,只有沉沒有浮,只有重沒有輕,只有陰沒有陽,便不合理。武禹襄有“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說,當然不錯,不過,筆者理解太極之根 在中極丹田及腰腹部位,武氏說主宰處才是根,足為第三賓輔,是借地心之力的根。郝為真形容練拳三種境界皆與水有關,而其足下無不虛靈,不紮實固不滯 “率爾騰虛”也。人身九節,軀體以丹田為根,頭為梢,上肢以肩為根,手為梢,下肢以跨為根,以足為梢。此形意、八卦、太極三拳皆然,乃為舊說,非我發明,特揭示而已。筆者俞、李、胡三師以及前述有關師友均主此說。胡老明指“以神氣相交為用法,以腰身為主宰,以丹田為根基”。
以丹田為根,是基於內氣內功之修為,及其用也,又必以腰為主宰。做個比喻,丹田是油箱,命門***腰***是發動機,身體是汽車,意是引擎。因此,以丹田為根既以中為用,此用亦體,丹田命門合而為一太極體。若一味下沉則為孤陰而陰極,若身體極力下蹲而以式低為功夫,則有違用中以及“中和”之道。個別習太極有 年而不得法者,或膝足有傷,皆與不諳中道,不知根蒂有關。功夫在腳下,但根本在丹田。昔日俞師常說“行動坐臥不離這個”,我問哪個,師答歸根返本這個。當年李師晚年前列腺手術後行動不便,坐於椅上猶能發放,若根在足上,師足根本未著力也,此所謂渾身無處不丹田。前面說過,太極功夫乃是與內丹法相通的功夫,所以必以丹田為根本。要說明的是,不如此練也肯定出功夫,但那種是以腰腿身法為勁力的功夫,與內家勁力不一樣。以丹田為根,不追求低架子,不偏不倚,不上不下,箇中滋味實耐人尋味。太極是圓,藏中隱內,性命之學也,“深根固蒂”之道也。太極功夫以不用為用,以不變應萬變,捨己從人,隨屈就伸,其以“一”為根本也。
太極功夫有層次之別,不同層次要求有異,自煉與對待其心法也有異。練到什麼階段說什話。
陳式小架太極拳三三六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