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圓的妙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漢族傳統拳術。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歌訣:

  世傳陳式太極功,剛柔兼備妙無窮。

  圓轉自如莫丟頂,巧妙全在一圈中。

  這首歌訣總結了太極拳的特點,其奧妙全在於一圈中。探明圓轉規律是求太極功的所在。太極拳的纏絲,旋轉運動是空間的三維性,時間的一維性,在人腦的思維控制下有規律的複雜運動。它符合物理的力學原理,又符合人體生理結構。它既能消病益壽,又能增強體質,並具有特殊的技擊功能。其優點:運動靈活,爆發力大,防禦巧妙,合力最佳。

  研修太極圓,應從以下幾方面認識。
 

  

  一圓的功能

  朱天才大師說:“太極是勁,動作走螺旋”。概括地強調了太極拳技術上的特點。圓運動的螺旋勁,能減輕對方來力的壓強。利用曲牽半徑的變化,迫使任何外加壓力,著力於這個螺旋半勁上化去壓力,使對方直來的勁力成為我動作弧線上的切線,隨著螺旋使對方氣頭變向,沒有著力點。因不受阻力,失去其平衡,向前栽倒。還可以用圓弧捆綁對方,使對方陷入困境。然後,趁機而攻之。圓運動可以用同一圓攻與守。在圓的一半上是防守,另一半圓上取切線出方點攻擊對方。縮減進攻的時間,利用慣性爆發力大,勁猛。它象打地基的電夯轉動砸地一樣,是利用慣性,圓切的作用而攻之。

  二圓的旋轉方向

  太極拳劃圓纏絲的方向,有順、逆兩種。所謂順纏絲。即為靜合,是向心力。四梢勁收回丹田的程式是:肩帶肘,肘領手;胯帶膝,膝牽足,吸氣,並蓄勢。所謂逆纏絲。即為動分,是離心力,丹田勁運至四梢的程式是:肩催肘,肘催手;胯催膝,膝促足,呼氣,併發勁。同時,拳勢還選擇不同圓轉互補。圈有正有斜,有順有倒,上圈下圈,左圈,右圈,種種旋轉,交織成太極拳。

  三圓心的確定

  圓的大小取決於圓心與半徑。根據鍛鍊目的的不同。可借用人體生理結構某部位作為圓心半徑。一般以人體關節而定。外形圓圈有:手圈,肘圈,肩圈,胸圈,腹圈,胯圈,膝圈,足圈,脖勁圈等;體內有內臟作輕微的旋轉按摩,暢通經絡和迴圈系統。

  為練好纏絲基本功,不少拳師,要求抽出單勢練習。有轉頭,旋頸,旋肩,左右臂的順逆纏絲。雙肘開合纏絲,旋轉腰胯等等。

  四圓的公轉與自轉

  太極拳的圓形運動,不是直線的弧形動作組成的。它不是單線的某個部位螺旋纏絲,而是不同的大小螺旋纏絲勁,相互聯絡,相互促進的統一整體。同時,又是從“曲中求直”,處處是曲線,處處隨時能轉化為直線,為曲直兩者的統一。

  在劃圓圈時,內勁的執行的旋轉,象螺旋式的纏繞進退,則好似地球在公轉時,不斷地自轉一樣。

  拳論曰:“源動腰脊,勁貫四梢”。強調了圓轉的核心在於腰,四肢與腰腹的螺旋,即是公轉與自轉的關係。太陽系的地球是繞太陽公轉的。四肢是圍繞腰脊軀幹而轉的,轉腰同時四肢應順逆纏絲旋轉。

  如:“掩手肱拳”。最後擊發的動作。右腿蹬地裡合順纏絲,軀體迅速向左自轉,鬆右胯,右拳逆纏公轉握拳立即向後拉拽。既可用前抓捋勁,又可用左後擊肘發勁。

  五圓的力度

  太極拳每一動作的開合虛實,起落,旋轉都是由一個圓圈構成。所謂“妙手一著一太極”。指的是一有動作就打一圓圈。這一個圓圈當中,應該含有陰陽兩種力量。有柔有剛,有虛有實,剛柔相濟,虛實滲透,這才是太極拳的妙手,這才是功深的表現。然而,初學者應“用意不用力”。劃圓纏絲,儘量以輕;練慢為好。日久,漸趨於柔。然後要不斷用意加力度。“用意不用力”是對初學者而言。意導內力潛轉,使正氣執行,其目的求混元棚勁工。這種勁力表現為“外似棉花,內如鋼”,象和成的麵糰,既有柔剛,又負有彈性。

  六圓的直徑運用

  太極拳劃圓纏絲的技擊功能眾多。以圓直徑為技擊目標的是太極拳的特色。“以槓桿之理的擒拿法”,“迭法巧用”等。

  例如擒拿法使用。若以對方的手腕至肘關節為直徑。可用圓切取方的辦法。擒拿對方的肘部,使之受疼而背,趁機而擊之。

  迭法的使用。太極拳中的“懶扎衣”,“雙擺蓮”,“十字擺蓮”等拳架。利用分合,中下肢錯合旋轉,以對方身體為直徑,巧用槓桿,雙方都以另一負重腿為支點,下用腳鉤掛,上用臂膊纏繞按。同時,手腳劃圓交叉把對方擊倒。

  

  七圓的相互承接

  太極拳是多種圓圈的組合運動。不是單純的劃一個固定的圓圈,而是多角度多種類的劃圓。圓轉有:順逆,上下,左右,正斜等相互對立纏轉。按拳理來說,應是欲左先右,欲前先後,欲上先下等承接。兩大圓圈動作間,應配合接勁的小圓圈。這樣才能避免勁的斷、滯、浮現象。

  陳式太極拳的新架這種特點尤為明顯。例如:“單鞭勢”,變“上步金剛搗碓”,相交處配用了兩個小圓圈接勁。“掩手肱拳”轉“六封四閉”,也是用手腕轉小圈接勁配合。練時,應注意小圓圈旋轉要快,大圓圈宜慢慢旋轉。

  八圓的內外統一關係

  太極拳要求“裡邊不動,外邊不發”。這一原則“裡動”為先。怎樣動?即外形劃圓纏絲與內動旋轉是統一的。但是,在劃圓起動時,要注意先後順序。初練拳時,應當以外引內動逐漸變為以內催外形,內外旋轉是一樣的。太極拳纏絲勁是隱於體內,入於骨縫,循徑走脈,纏繞執行,周流全身,達於四梢的一整勁。

  陳鑫說:“渾身俱是纏絲勁,大約裡纏,外纏,皆是隨動而發”。纏絲勁各部位的作用是:心為一身之主,腹為內氣之源,腰為發勁之機,胸為運化之府,脊為督氣之徑,肢為運勁之道,呼吸為催力之動力。

  內勁發源於腹部丹田。用心意指導吸呼,促丹田之氣通過腰脊螺旋升降,運轉。胸腹相開,呼氣,肩催肘,肘催手;胯催膝,膝促足,達於四梢。胸腹相合,吸氣,手帶肘,肘領手,胯帶膝,膝牽足,蓄勢,氣迴歸于丹田。

  拳中的每一招,每一勢皆以軀幹的螺旋纏繞、開合、摺疊,來主宰四肢的螺旋纏繞。或一順一逆,或雙順,或雙逆;或左胸和右腹斜向相合相開;或右胸和左腹斜向相開相合。意念一動無有不動,腰圍一纏則無處不纏,渾身上下好似金龍纏玉柱,又象急流的漩渦,大地的旋風,旋轉連綿不斷,纏繞經久不息。練久內氣充滿,勁貫四梢,內外統一,剛柔相濟。用之,引化自如,擊發勁力精強。

  九圓與方的辯證

  何時劃圓纏絲呢?何時出方點呢?練拳架時應先按規定的固定圓方辯證練習;逐漸在劃圓的基礎上,外柔如麵糰,內氣充滿的情況下求方點打發勁。技擊時,應隨機而變,突出忽隱忽現的特點。要研究圓的點,線,面三要素。“點”要注意圓的起點,止點即方點。

  “線”指的路線應注意角度,弧度,速度,力度。“面”指的是技擊的面積範圍。要研究圓的大小,或武器使用時的接觸面。一般來講:遇到對方剛勁發來,應轉圓走柔化消除對方的勁力,逢對方勁力丟,勢空背之機,要出方點寸勁擊發。

  發勁時應注意:

  ***1***圓轉的加速線段;

  ***2***確定圓上切線的方點;

  ***3***注意圓的公轉與自轉統一;

  ***4***兩圓組合的旋轉切線。

  如:“掩手肱拳”的固定發勁。右腿蹬地裡合,身體迅速向左旋轉移重心,鬆兩胯右拳逆纏絲從腰右側圓切線發出前衝,氣頭好象氣流衝出體外,左手逆纏再順纏絲握拳,立即順腰圍旋轉的左切線後拉,可向後發勁。定勢要做到五弓具備。

  “金剛搗碓”、“上步七星”、“當頭炮”,應從立圓求方點打發勁。擒拿法求合勁,要用自身的圓對應點合擊;或用圓直徑兩端端點錯合發力,切取擊對方。總之,圓是太極拳的特點,應當努力求之要以意貫勁,劃圓纏絲,求達剛柔相濟的極為沉重而極為輕靈的一種敏捷內勁。

太極與中華文化
怎樣提高太極拳水平
相關知識
太極拳圓的妙用
河圖洛書在太極拳中的應用
力學原理在太極拳中的運用
碾腳在太極拳中的運用
五指在太極拳中的作用
腰胯在太極拳中的作用
眼法在太極拳中的作用
掤勁在太極拳中的作用有哪些
論述太極拳中的方與圓
太極拳中的順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