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腿胯腰腹偏沉是重點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一種自然規律形成於客觀社會中的文化現象,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是中華民族武術寶庫中的一支奇葩。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腳腿胯腰腹 偏沉是重點。
腳腿胯腰腹 偏沉是重點
1、腳偏沉紮根入地。
腳,特別是實腳.是地力主宰作用的賓輔,應通過向下鬆踏.與地過電打通,感受地力,上傳地力。例如移重心,實腳在將自己所負擔的身體重心向虛腳轉移時,先有一個虛前再實—下的摺疊,再向下鬆踏—下。由於胯、骶、腰、脊同時向下鬆沉的反作用力所致.腳雖下踏,腳下的意氣卻是向上提吸的.像踩在船上,腳下有虛離感,為由實轉虛提供轉機。當重心移過兩腳中間.原虛腳越來越實的過程中也是向下鬆踏,但此踏不同於彼踏。此踏由於腿腳意氣下沉,腳底越來越充分地接觸地面,有腳如踩泥.逐漸下陷入地的感覺.好像腳趾縫及腳的周邊都沾滿了泥巴似的。
2、腿偏沉發動拳勢。
身體的移動、轉動、升降皆“發於腿”。例如,重心從偏於一腿移至偏於另一腿時.先偏沉原實腿發動,與腳下如踩船相一致,借地面反作用力,腳下意氣沿腿上升到胯襠,同時重心滑到兩腳中間。緊接著偏沉新實腿帶動,與腳下如踩泥相一致.順著地心引力.使襠胯意氣順腿向下灌到腳。再如.左右轉身時,反向一腿內旋沉落髮動。若向左轉身,則右腿***膝***內旋偏沉:反之,若向右轉身.則左腿***膝***內旋偏沉。
3.胯偏沉啟動全身。
胯是下肢的根節,具有主宰腿腳運動的作用。胯又是腰身的底座、根節.是鬆腰、轉腰、伸腰、縮腰必須的嚮導。實胯與腰同為全身運動的主宰,同為全身所有大小關節運動所圍繞的中心.同為全身意氣開合聚散的樞紐,同為全身運動的“命意源頭”、動作開關。實胯一鬆***偏沉***.如同打開了電器的開關、水流的閘門,全身就像通了電,通了水,就活動了。兩胯交替偏沉偏輕.體內的意氣之水電就能不停地迴圈流動。胯的下端,與大腿相接之處叫胯底,也叫胯根。胯底的前側是腹股溝,後側是坐骨,分別掌管著前後重心;胯底的內側是大腿根,外側是胯軸,分別掌管著左右重心。胯底.特別是實胯底四面八方的任何一個部位偏沉,都會引動重心,開啟全身運動。
腳腿胯腰腹 偏沉是重點
一是通過胯底偏沉移動重心。
當重心從偏於一腳移至偏於另一腳時,應先偏沉實胯.與之下的鬆腿及腳如踩船相一致.引導腰以上借地心弓f力***憑自身重量***氣向下沉,並以其反作用力提吸腳腿意氣,使上下意氣聚合於胯襠。重心同時滑到兩腳中間。然後是偏沉新實胯.與之下的鬆腿及腳如踩泥相一致.以藉助地心引力***憑著自身重量***引導襠胯意氣順腿下行,並以其反作用力支援向上豎腰伸脊.使意氣上下兩分.有點像撐杆跳高時借杆向下撐的反作用力向上起身。同時重心移動到位。胯底偏沉有一個細膩地變化過程,例如,從右坐步重心前移為左弓步時.按著右坐骨.右大腿根,會陰穴,左大腿根、左腹股溝的順序依次偏沉;從左側弓步移為右側弓步時.按左胯軸、左腹股溝與坐骨、左大腿根、會陰穴、右大腿根、右腹股溝與坐骨、右胯軸的順序依次偏沉。偏沉依次走,如水貼地流。
二是通過反向--胯內旋偏沉,與反向--腿的內旋偏沉相一致.推動左右轉身。
如身欲右轉,則左胯內旋偏沉;如身要左轉.則右胯內旋偏沉。
三是通過胯底偏沉定勢發勁。
每逢一勢做完應依次落虛胯、坐實胯,一則使腳下踏地有力.手上氣貫指尖,二則有利於下一勢地銜接。以弓步定勢為例,落虛胯主要指虛胯腹股溝頂端的大筋向下鬆落,帶動虛胯微向內旋;坐實胯主要指實胯的坐骨帶著腹股溝偏沉。
四腰腹偏沉為主宰。
全身的總支點、總軸心是丹田的核心部位,是骶骨之前,膀胱之後夾室內的一個點。全身許多運動因素都圍繞這個點進行整合。腰骶與小腹也圍繞此點反向互動,主宰著全身運動。
如果把腿比作發動機.胯就是發動機的開關,腰就是摁開關按鈕的手。重視並理順腰胯腿偏沉偏輕.使之陰陽相濟,就是拳論要求的”必於腰腿間求之”。
對太極拳技擊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