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二章的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論語》不僅對中國經學史、學術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且對中國的思想、政治、文化乃至人們的日常生活亦產生了巨大的作用。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論語》中的許多哲理近乎常識,卻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遠,平凡中見偉大,這就是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精神。讀《論語》,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對話,讓我明白了:要重視個人對家庭、國家、社會和歷史的價值!

  老子是以“柔”為主的辯證法,孔子則是以“中”為基點,法家和兵家提倡“剛”,這是中國文化的三足。讀了《論語》之後,我更欣賞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作為儒學經典讀物《論語》可謂是把這一精神闡釋的淋漓盡致。孔子曾說:“墨家兼愛,是無父也;揚子無我,是無君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句話雖有失偏頗,但是卻讓我明白了,只有把個人放在社會的倫理體系裡面,個人價值才能真正得到體現,個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顯。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就是教育我們要在學習生活中吧“學”和“思”結合起來,勤勉治學,才能學有所成。就如後世程子對其的解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子曰:“魚失水則死,水失魚猶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對於政治來講,要想成功的治理國家需要什麼?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只有仁。這一點儒家的選擇是很正確的。

  子曰:“君子不器”。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人並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機器,而是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思想特徵。人應該充分發揮自己潛在的才能,才能使個性獲得全面的發展。孔子自己後來也實踐了這一點,他後來收門徒三千,有教無類,可謂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是一種多麼難得的對學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今天這個浮躁而喧囂,熙熙攘攘皆為利往的社會裡,這種精神又是多麼的難得!

  一部《論語》讓我感悟良多,裡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後人的借鑑。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與今天所提倡的和諧社會相契合。儒學的那種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為人們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歸宿的。正如《論語•雍也》中所提到的“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篇二

  義與利,從古至今,都是人們爭論的物件。

  人們爭論義與利,往往是因為難以把握義與利的分寸。

  義,情誼或公正合宜的道理。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可見孔子認為君子對待人,必以真情誼相交且合乎公正的道理。情誼過重,就會有失公正;公正卻冷血無情,那只是個法官,做不了朋友。由此可見,君子之義,必為中庸之義,不偏不倚,情理相衡。幾千年前的思想,在現在依舊有可取之處。

  至於利,與義相對的意思多解釋為利益或使有利。孔子說的“小人喻於利”,想必是利益的意思。不過,懂得利益的可不僅是小人,利益在現在人的口中似乎帶點貶義,其實利益完全是中性的。如果說義的平衡是情與理的和諧,那麼我想利的平衡,就是己利與他利的和諧。“君子生財,取之有道”,如果用孔子的話說,懂義的人得利,是有方法的。這“道”,想來就是利的平衡了,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情況下謀利或更美好的雙贏,這就可算是君子之道了。

  由此可見,懂得中庸,喻於義且喻於利,這才是人與人交流的較好方式,同時,根據一個人對利義的看法,也能略微瞭解該人的觀念。是故,義、利,也是試人石。

  一個懂義的朋友,會在危難中挺身而出,值得你一生不忘。

  一個曉利的朋友,值得你交流事業,互補互進。

  如果有一個二者兼備的朋友,那麼請好好珍惜。茫茫人海,能遇到如此朋友,不易,如若還能互相交心,一生可算得一知己了。

  在這友誼之中,利與義就像天平兩端的重物,越穩,越平衡,關係也就越穩定。

  在古時,中國社會就充斥著貴義賤利的思想,古時商人社會地位的低下可能也於此有關,但先聖也並未完全否定利,“義中之利,君子所貴也”。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須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義與利的關係,在義基礎上的利不該為人鄙視。 喻義喻利,已成為人們步入社會,和諧交流的重要品質,不可輕視。

  篇三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裡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汙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裡,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十則讀後感
論語三則讀後感
相關知識
論語十二章的讀後感
論語十二章的心得範文
論語十二章的心得
論語學而篇的讀後感想
論語學而篇的讀後感
論語十則高中讀後感
論語十二章初一讀後感
論語十二章讀後感
論語十二章讀後感
論語十二章課堂預習題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