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黑板報圖片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長期的歷史程序和積澱中而形成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關於民族精神的黑板報圖片,希望大家喜歡。
1
2
3
民族精神黑板報相關資料: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徵
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體現在特定民族文化型別中、並作為其基本核心而存在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質的特徵,是對於特定民族的文化特徵的最高層次的抽象。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自我意識,是民族成員對於本民族和本體文化的自我認同、自我歸屬感,是一個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帶有本民族特點、體現本民族精神氣質的意志和品質,是一個民族價值觀念、共同理想和思維方式的集中反映。一種民族精神與其他民族精神相比較而顯示出不可替代的獨特的規定性,體現著不同民族的精神特徵的不可通約性,因為不同的民族各自具有不同的自然環境、生存方式,在此基礎上所進行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創造,構成了民族性的歷史基礎。沒有民族的存在,就沒有民族精神的存在。斯大林在《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中指出“還必須注意到結合成一個民族的人們在精神形態上的特點。各個民族之所以不同,不僅在於他們的生活條件不同,而且在於表現在民族文化特點上的精神形態不同。”’人們常說的美國民族精神、英國民族精神、法國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等都表現出了民族精神的民族性差異。
時代性
時代性是指民族精神在其歷史性的演化中所體現出的時間性特徵,也就是其與時俱進的根本性質。任何民族精神都存在於特定的時間條件下,與一定的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緊緊相聯。文化和精神,歸根到底都是一定社會歷史生活條件的反映,民族精神作為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總是與該民族在一定歷史時期的歷史任務相聯絡。為了保證歷史任務的勝利完成,該民族就要主動地、積極地、適時地對自身地民族精神進行揚棄、更新和轉化,使其反映新的歷史特點,把握新的時代規律,實現其與新的時代精神的結合,成為一種新的民族精神。事實上,民族精神是每一個歷史時期的“時代精神”的積澱和累積。
歷史傳承性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發展歷程中一脈相承的精神特徵或思想意識,是在民族的延續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斷豐富、日趨成熟的精神,它總是與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血脈相連,是民族文化傳統不斷積澱和昇華的產物。任何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都與該民族的傳統文化有著水乳交融的聯絡。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並不是隨心所欲地進行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從事創造,文化精神的創造也是如此。任何特定的民族精神,“都具有由它的先驅傳給它而它便由此出發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為前提。”不同時代的民族精神都是對上一時代的民族精神的某種繼承。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社會形態下民族精神所具有的共同性的一面,則是繼承性的依據。例如,近代的中華民族精神是對古代的中華民族精神的某種繼承,當代的中華民族精神又是對近代、現代民族精神的繼承。
自覺能動性
自覺能動性是指民族精神能被民族主體自我意識、自我反思和自我覺悟,從而進行自我否定和自我揚棄。“民族精神的自我否定和更新取決於民族精神的自覺。如果說,精神的本質特性是自由***自由指它能‘自我規定’***,那麼,民族精神的真髓就在於它的自我規定,而對於這種自我規定的覺醒和意識就是民族精神的自覺。”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不斷進行自我否定和自我更新。民族精神的自覺性表明,被民族成員普遍知道或認可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還不一定就是民族精神,必須既被認同又被信守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才是民族精神。我們的中華民族精神是經過從春秋戰國開始的歷代知識分子特別是哲學家整理、提煉、加工過的自覺的民族精神,歷代的哲學家經過不斷努力,“把民族精神由一種樸素意識和共同心理而提升到理論形態,從而使民族精神深化和強化,由自發走向自覺。”’
開放性
開放性是指不同的民族精神之間具有相互交流、相互引進、相互吸收、相互促進的根本性質。民族精神雖主要是以本民族成員的實踐為主要源泉,但也l吸收外國民族精神中適合本民族所處時代、所處社會物質環境,有利於民族生存和發展的觀念、原則、思想、理論。當然,這一過程是泥沙俱下的,隨著文化開放進來的文化垃圾可能和廣義民族精神中的消極、落後因素結合。優秀民族精神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它對域外同族外籍後裔和其他血統的民族成員都有吸引力、感召力,它是世界文化寶庫的組成部分。民族精神的開放性使文化交流成為可能,不同文化間既有衝突,又有融合,衝突表現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相對獨立性、地域性,融合表明不同文化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吸取營養,體現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開放性。當人類歷史由野蠻進入文明以後,特別是“世界歷史”的形成,打破了民族與國家的閉關自守狀態,物質生產和交流成為世界性,於是各民族的文化精神開始相互引進、相互吸收、相互促進。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要想繼續處於封閉的狀態,則是不可能的。
民族魂黑板報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