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藝術發展歷史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8日

  陶藝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那麼,對於陶藝的發展歷史,你瞭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中國陶瓷藝術發展史

  陶瓷的產生是人類文明的一次偉大的革命。時間最長,發展得也最為完善。中國傳統陶瓷藝術的發展無疑是輝煌的,它在歷朝歷代的更替裡也不斷改變著它的面貌氣息,每個時期都有鮮明的特色和裝飾手法。比如秦漢時期的雄渾大氣、唐朝的富貴與華麗、宋代的清雅、元代的異域之風、清朝的繁縟精細等。

  我國早期瓷器皆屬於青瓷系統。由青瓷發展到白瓷實為陶瓷藝術的重大創造,在陶瓷發展史上又是一座里程碑。由青瓷發展而來的白瓷,在初期雖然技術並不成熟,但是它為後來出現的彩繪瓷打下了基礎,否則就不會有各種精美的青花、釉裡紅、五彩、鬥彩、粉彩等瓷器問世。

  隋唐五代時期,形成了中國瓷器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既南方以生產青瓷為主,北方以生產白瓷為主。青瓷以越窯產品的質量最高,白瓷以邢窯產品質量最高。這一時期是重要的窯具“匣缽”普及發展的時期,使得瓷器製作與造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胎壁由厚重趨向輕薄,底足由平底、餅形足變為玉壁形底、圈足,釉面不受窯內煙燻汙染,從而保持了色澤純淨,器物造型趨向於輕巧精美。這時還出現了絞胎瓷、花釉瓷、祕色瓷等高階品類,長沙窯普遍使用了瓷器高溫釉下彩、釉上彩新技術。中國瓷器的外銷出現了較大的規模。

  隋唐時期的瓷器主要由以下特點:廣泛吸收其它工藝品的優點和藝術成就,陶瓷藝術造型裝飾更加豐富多彩;青瓷胎體堅硬發青,顏色比較淺;裝飾技法以花紋圖案為主,裝飾風格為多種技法交替使用;原料選擇精細,使用化裝土;器內滿釉,器外半釉,有流釉現象;器以瓶為主。

  在陶瓷發展史上,元代時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青花和青花釉裡紅逐漸興起,樞府瓷以及彩瓷大量流行,白瓷這時成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這些都帶動了以後明清兩代的瓷器發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元代青花瓷受蒙古族粗獷民族性格特徵影響,陶瓷藝術多造型巨大、飽滿、厚重、裝飾豐富,而且層次分明。紋飾也較為豐富,內容生動活潑,風格受當時繪畫影響。紋飾由鬆梅竹、菊花、蓮花、瓜果、龍、麒麟等;鋪紋紋飾有線紋、錦紋、回紋、纏枝花卉等。當時封建統治下的文人,常繪松竹梅以表達自己不屈意志。元青花瓷上的紋飾構圖嚴謹且富於層次、無堆砌感,給人以完整、豐滿的審美享受。元代青花瓷型別十分豐富,既繼承前朝又創新,且兼古樸厚重和華麗典雅的風俗,對明清瓷器有較大影響。

  中國古代青花瓷的高峰時期則是在明代永樂、宣德年間,歷史上也成永樂、宣德為青花燒造陶瓷藝術的黃金時代。

  歷史悠久的中國古代陶瓷史,是一部巨集偉而輝煌的陶瓷藝術科技史畫卷。世界各國瓷器的發展,都遠遠遲於中國、中國古代陶瓷這一舉世聞名的偉大創舉,為人類物質文化的發展、科技和生產的進步、社會的繁榮,都起到難以估量的重要作用。它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使我們引以自豪的最重大的古代科技成就。

  中國陶瓷藝術發展史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瓷器”與“中國”在英文中同為一詞,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

  瓷器記載著每個時代人類文明的程序,因此一部陶瓷的發展史,必然是一部人類的文明史。陶瓷的發展經歷了一個不斷演化、不斷更新的過程,這個家族日益豐富多彩。唐三彩、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繽紛的彩繪瓷……這一粒粒陶瓷史上的明珠,結成了一串最美的珠鏈,陶瓷發展史便是串起這條珠鏈的細線。

  唐三彩

  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中國古代陶瓷燒製工藝的珍品,是盛行於唐代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唐三彩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在中國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青瓷

  青瓷是中國著名傳統瓷器的一種。我國曆代所稱的縹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這種瓷器。唐代越窯、宋代官窯、汝窯、龍泉窯、耀州窯等,都屬於青瓷系統。青瓷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於世。

  白瓷

  白瓷是漢民族傳統瓷器,它最早創燒於東漢之前,白瓷的巔峰瓷為北宋的汝窯。汝窯色卵白,瑩潤,它的皇宮御用瓷單的白淨度是一般白瓷的100倍,十分珍貴。對它的白淨度,國外認為它是“中國白”的唯一代表。白瓷也是五彩瓷,青花瓷,鬥彩瓷最好的底背基礎瓷。

  青花瓷

  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中華陶瓷燒製工藝的珍品,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青花瓷生產於唐代,興盛於元代。元青花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釉裡紅

  釉裡紅瓷是漢族傳統陶瓷中的藝術珍品,屬於元代中期景德鎮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之一。製作工序與同時代的青花瓷大體相同。因紅色花紋在釉下,故稱釉裡紅瓷。但真正色彩鮮豔的極為罕見,這是因為它的製作過程複雜。這一工藝始於元代,明代達到成熟階段,清代以後,更有所發展。

  素三彩

  始於明正德年間,清康熙時繼續燒製。是以黃、綠、紫三色為主的瓷器,其實並不限於此三色,但不用紅色。其製作方法是在高溫燒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劃好的紋樣內,再經低溫燒成。因色彩中沒有紅彩,故名“素三彩”。

  五彩

  五彩瓷是漢族陶瓷藝術的珍品,是成熟於明代的釉上彩繪瓷,因此也稱“大明五彩”。五彩是在已燒成的白瓷上以低溫色料描繪圖案紋樣,然後經第二次入窯燒成,最主要特點是有絢麗的色彩。

  鬥彩

  又稱逗彩,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創燒於明朝宣德年間,明成化時期的鬥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獻中也稱之為成“窯彩”或“青花間裝五色”。鬥彩以其絢麗多彩的色調,沉穩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種符合明人審美情趣的裝飾風格。

  琺琅彩

  瓷胎畫琺琅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彩瓷器。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時的精密繁複的雍榮華貴,使琺琅,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集中西風韻於一身,畫盡了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乾隆琺琅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琺琅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巔峰之作。

  粉彩

  粉彩瓷是琺琅彩之外,清宮廷又一創燒的彩瓷。早在清康熙年間,粉彩作為瓷器釉上彩繪藝術已開始了萌芽;到雍正時期,已趨成熟,並形成粉彩裝飾的獨特風格;乾隆時期粉彩已非常興盛。粉彩的藝術效果,以秀麗雅緻,粉潤柔和見長,這與潔白精美的瓷質分不開,它們相互襯托,相映成趣,有機地結合起來。

陶藝的工序流程介紹
環境陶藝的相關介紹
相關知識
中國陶瓷藝術發展歷史
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觀
中國陶瓷藝術的裝飾色彩介紹
中國陶瓷藝術的裝飾色彩介紹
現代性轉變下的陶瓷藝術發展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概況
細說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雕塑藝術發展歷史
中國作業系統發展歷史
策展與中國當代美術館的歷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