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實戰中傳統武術的定位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4日

  現代散打還在不斷髮展和提高之中,還未完全成熟,特別是在身法、步法、手法等全方位內在統一協調的功夫上還水平不高,在戰術和心法上還應該繼續向傳統武術吸取營養。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近年來,國際的徒手搏擊術在飛速發展,並呈現出五彩繽紛、欣欣向榮之勢。特別是歐美的自由搏擊、泰國的泰拳以及日本的K—1都以頻繁的賽事、強大的攻擊力和震撼的宣傳效果風靡世界。中國武術散打運動也與國際搏擊運動一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無論是國內的“散打王爭霸賽”,還是中國散打對抗美國職業拳擊、泰國職業泰拳亦或是散打對抗法國自由搏擊、日本空手道等,一時間中外武林賽事頻繁,捷報頻傳,真有讓眾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感覺。然而冷靜地分析中國武術散打的現狀,卻發現有很多不足,需要加以改進和完善。

  中國散打存在著致命的弊端,那就是對傳統武術實戰技法的研究與繼承不夠。散打一直沒有脫離拳擊、泰拳、跆拳道等比賽模式的陰影。難怪有人尖銳地批評散打為“拳擊+腿+摔”。因此國內的散打比賽觀眾為數不多也就不足為奇了。具有五千年光輝歷史的中國武術,其傳統的攻防技法是極其豐富的。就進攻部位及方法講,手、腳、頭、膝、肘、肩、胯等部位均可進攻並殺傷對手,且招法隱蔽、實用。現代散打由於受規則限制,進攻方法僅停留在踢、打、摔上,且缺少KO對手的重武器。為了能使我國的散打運動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真正體現出中華武術的功夫魅力,本文就傳統武術文化在散打實戰中的定位問題作一探討,以期起到些微的促進作用。

  一、中華傳統文化的特質是什麼?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已經融匯成一派浩瀚的巨流。在這巨流之中,那亙古不絕、一脈相承的精魂究竟是什麼?那就是上應天理、下合人倫、貫穿於萬事萬物之根本的一個“和”字。

  這種“和”的哲理,充分體現在道家的“無為”思想、儒家的“仁義”思想和佛家的“慈悲”精神之中;而最形象生動的表述,則要算“太極圖”——陰陽魚合抱、互含,兩條魚的內邊天衣無縫,兩條魚的外邊是為正圓。這個“太極圖”告訴我們:第一,任何一個事物都包含著兩個對立面;第二,兩個對立面相互包含,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第三,兩個對立面的協調吻合,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在這三點內涵中,以第三點內涵最為重要,因為從中可以引申出這樣一個道理:在一個統一體之中,凡是有利於對方的,便有利於整體的和諧統一,也就必然反過來有利於自身;反之,凡是有損於對方的,便有損於整體的和諧統一,也就必然反過來有損於自身。

  這種“和”的精魂,是偉大炎黃始祖肇造的基因,是我們東方文明固有的特質。它看似柔弱而實則強勁,它具有無所不包的融合性與無所不至的滲透性。正如《老子》所言:“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也正所謂“不拒杯土,乃成高山;不捐細流,方為大海。”
 

  二、散打運動是歷史的產物。

  搏擊性的專案在世界上很普及,在日本有空手道、柔道,韓國有跆拳道,泰國有泰拳等,西方有拳擊和自由搏擊等等,這些專案擁有共性,同時也有各自民族的特點,也應該互相交流,共同發展。推廣中國武術將是為了讓世界更好地認識我們,同時也可以促進傳統文化的更好發展。我們擁有5000年的文化,自信我們的武術是世界搏擊文化中最優秀的。美國的一些媒體去年進行過一個調查,調查從文化、健身、歷史影響、自衛防身等諸多方面進行考核,結果顯示,中國武術綜合魅力排名第一。

  武術是我國特有的傳統體育專案,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社會價值極高。散打是中國武術的一部分,就是把武術中最直接、最簡單的招法提煉出來,以快速擊倒或摔倒對手為目的的競技體育專案。近年來,在新規則的指引下,國內外賽事頻繁,無論是國內的“散打王”還是對抗美國職業拳擊、泰國職業泰拳,都進入了良性發展,並逐步走向正軌。經過幾代的努力,散打專案現在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技術和戰術都已經比較規範和成熟。

  三、散打運動如何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武術文化。

  那麼如何使中國散打體現傳統武術技術和風格而擺脫拳擊、泰拳、跆拳道的陰影,創出有中國傳統特色的中國散打模式呢?我們以為,應首先從改革比賽規則入手,開放規則,開放技法,鼓勵運用傳統武術技法。其次,對技擊內容要不斷總結和歸納,探討全面提高傳統武術技擊價值的途徑。要鼓勵、支援並帶動散打從業人員,特別是教練員、科研人員加強現代散打及傳統武術技法的學習、研究,提高自身修養。再次,要加強對外交流,學習國外搏擊術的優秀理念,提高散打技擊水平。在這點上,世界著名技擊家李小龍為我們做出了光輝的典範,其創立的中外拳術合成體——截拳道就是把中國傳統武術與西方拳種有機結合的產物。只有深入研究和繼承傳統武術技法,使傳統技法與現代散打密切結合,並且吸收國外優秀搏擊術的技術、理念,才能創出有中國特色的散打模式,並促進中國散打體系的全面發展。

  我們有著豐厚的傳統戰略指導思想,散打比賽猶如兩軍對壘,戰術和謀略在實戰中顯得尤為重要,現在就談談實戰中的謀略。

  一談到“謀略”,人們往往和戰爭聯絡起來,這有一定道理。如孫子的“兵者,國之大事”“兵者,詭道也”“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等謀略,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謀略思想早已超出軍事範圍,並以無孔不入之勢逐漸擴充套件到許多領域。譬如在當今散打界,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散打謀略是否得當,不僅關係擂臺勝負,也是散打運動發展的關鍵。技術與戰術如影隨形,不能分離。技術是源,戰術是流,源遠則流長,流短則源近。眾所周知,謀略是人的心智活動的“產品”,因此在探討散打謀略時,也必須涉及到人的各種思維方式和思維活動。

  ***一***效益性原則

  散打謀略要堅持“效益第一”的原則,即用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效益性原則在散打謀略運用過程中的主要體現是:第一,用最小的代價和消耗,爭取獲得最大的勝利;第二,在動用過程中所冒的危險最小,失敗的可能性最小,經過努力基本上有勝利的把握;第三,要看是否爭取了主動。主動權是散打謀略運用的生命,哪一方掌握了搏擊主動權,就基本上掌握了勝券。

  ***二***整體原則

  有云:“善謀者,謀勢。不善謀者,謀子。”這個“勢”,就是全域性和整體;

  而“子”,就是區域性和部分。在散打對抗中,速戰速決固然值得提倡,倘若遭遇旗鼓相當的對手,要想憑“一拳一腿”克敵制勝,不亞於“虎口拔牙”,很難奏效。相反,到了比賽的最後關頭,往往呈雙方精神和意志的較量。有時候從得分的角度來看,是划不來的,但從儲存體力、力求最後擊倒對手勝的謀略上來看是合算的。這種從整體上而不是從區域性上來衡量的原則也是完全可以追求的。

  ***三***適時適度原則

  適時適度的原則是指運用散打謀略時要掌握對手心理上的一定承受分寸。稍有搏擊經驗者,也許會有這樣的體會,即散打對抗很少直接攻擊,均動用視線、身體移位、手腳動作等,藉以引誘對手做出多餘的防禦動作和無準備的攻擊。因此,謀略的制定尤其要把握給以對手刺激量的大小,避免其心理負荷的不及和過量。所以“示形誘敵”中的各種虛招兒一定要真實,如抖肩發拳的同時前衝上步,踢邊腿的瞬間提腿轉髖等動作,只有真實地“攻其必救”,才能調動對手進入“圈套”。另外,正確散打謀略的取得還常常早現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狀態,一個再優秀的選手如果錯過了戰機,就可能“受制於人”。

  ***四***周密原則。其實任何謀略也不可能盡善盡美,只有在不周全中求周全,於萬變中求不變,方能立於不敗之地。最重要的就是要分清主次,並非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也就是說,在廣學千招的基礎上,應熟練幾手真正屬於自己的“絕招”。這些“絕招”雖不能像武林名宿郭雲深那樣以“半步崩拳”而享譽武壇,但至少應該“有所恃”。“有所恃”才能“不至於必敗”,而我卻能充分發揮己之所長,“制人而不制幹人”。

  ***五***慎重原則

  “不打無準備的仗,不打無把握的仗,每戰都要力求有準備,力求在敵我條件對比下有勝利的把握”。實踐證明,我軍的這條軍事原則也是一條普遍規律。雖然“知己容易知彼難”,但只有知其長,才能“抑”其長;知其短,才能攻其虛。否則,情況不明就等於盲人騎瞎馬,必然處處“碰壁”。

  ***六***奇勝原則

  武諺雲:“拳打不知,腳蹋不防。”意思是無論拳打還是腳蹋,不僅講求疾快,以快打慢,更要注意多運用“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類兵家詭道。“戰不過攻守,法不過奇正”。何謂“奇”?何謂“正”?尚無統一的看法。簡言之,常規用招就是正,反常施技就是奇。總之,出奇與不意密切相聯、相輔相承,出奇可達不意,而不意則多半要出奇。只有不攻而示之以攻,欲攻而示之不攻;似取而不取,似不取而取之;像必然而不然,像不然而必然,才能使對手窮於應付,不知所措。

  傳統武術確實有很多優點,但練傳統武術的人最大的問題是練和講得多,打得少,門派觀念也使他們很少交流,也失去了提高、改進、發展的機會。傳統武術的實戰經驗已在退化或失傳,而現代散打的對抗性訓練和比賽則是傳統武術提高技擊水平的一個成功範例。現代散打拋棄了傳統武術先練站樁、基本功、套路等先期的基礎功夫,選用了傳統武術中幾種常用的腿法和摔跤中的摔法、舉法引進了拳擊的拳法,形成了現代的散打。現代散打還在不斷髮展和提高之中,還未完全成熟,特別是在身法、步法、手法等全方位內在統一協調的功夫上還水平不高,在戰術和心法上還應該繼續向傳統武術吸取營養。可以這樣說,正是現代散打使傳統武術中的功夫得到發揚光大。

詠春拳木人樁法的簡介
六合大槍的介紹
相關知識
散打實戰中傳統武術的定位
傳統武術的實戰訓練絕技之支子手
傳統武術的實用性
巴西柔術發展對傳統武術的影響
傳統武術的文化結構概述
傳統武術的概念
傳統武術的步法訓練
勁力對傳統武術的重要意義
傳統武術的文化空間
現代技擊與傳統武術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