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治病健身原理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6日

  太極拳不僅繼承了中國古老的傳統養生之道,而又以現代科學為依據,得到了發展,從而使其在健身、治病和抗衰老上獲得了更大的養生保健功效,具有藥物所不及的特殊功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一、太極拳是鍛鍊中樞神經的好方法

  強調對大腦神經的鍛鍊。練太極拳要求全身放鬆,首先是心的放鬆,靜心斂神於內,是強身治病的重要一環。中醫認為,一個人是心為主宰,這個心主要指大腦,心理健康與否直接影響到生理健康。

  俗話說:“病由心生,命由心亡”。太極拳鍛鍊通過站樁和盤架,用柔和舒緩的動作和引人入勝的拳趣。

  血虛是女人常見疾病,有血虛、內分泌紊亂等問題的人可以練太極拳調節身體。

  將注意力吸引到鍛鍊中去,用意念引導內氣、引導動作,用輕鬆愉悅的形象思維排除各種雜念,消除精神上的疲勞和緊張,實現了動中有靜,鍛鍊了大腦神經。

  重視骨髓神經的鍛鍊。人類的脊椎骨共有33節,頸椎7節,胸椎12節,腰椎5節,骶椎5節***一塊***,尾椎4節***一塊***。脊椎內有脊髓,每一節脊椎骨都有一對神經通過並分佈到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當某一節脊椎骨出現問題時,身體相應的位置就會出現症狀,如胸椎10、11、12節錯位,可能引起胃潰瘍。反過來,當身體某一個部位或臟器官有問題,同樣相對應的脊椎部位出現不適症狀。

  練太極拳能幫助人們抵抗寒冷,而且在室內就可以練習太極拳,睡前練習有助於睡眠。

  如心臟、氣管、耳朵有病可引起頸4、胸2、3、4節的不適症狀。練太極拳要求脊椎骨上領下沉,節節鬆開,虛虛對準,結合拳勢變化,分別蠶一樣的蠕動,蛇行一樣的擺動,擰繩一樣的扭動,磨盤一樣地轉動。

  引動內氣穿脊貼背地執行,產生獨特的舒適愉悅感。脊神經健康了,就能有效地指揮與調節各種生理機能高效地發揮作用,並有助於疏通任督二脈,增強內功。

  二、太極拳鍛鍊能有助於疏通全身經絡

  人體有十二經、奇經八脈,共20條。是直行的叫經,還有無數條橫行的叫絡,總稱為經絡。經絡是內通五臟六腑,外連四肢百骸,五官九竅,面板毛髮的通道和感測器。並藉以執行氣血、營養周身。

  經絡是人體的活動地圖,十二經如江河,奇經八脈是湖泊,十五絡脈像山溪小河,五臟六腑是人體蓄水池,構成了人體的一個整體,使人體的各組織器官的功能保持協調和相對平衡,經絡一旦失去協調和平衡人就會生病。

  太極拳的鍛鍊,首先通過全身內外放鬆,解放因緊張收縮對經絡的擠壓性束縛;其次主張“一動無所不動”,每一骨節,每一肌肉,每一內臟都要動,通過螺旋擰鑽、內外相合,立體交錯的相應觸動和磨擦,達到疏通精氣。

  太極拳講究練意和練氣,主張意念引導內氣,循經通絡,刺激穴位,使經絡保持暢通。特別是太極拳舒緩的執行速度與經絡每秒鐘0.1米的感測速度幾乎同步,對經絡有獨特的順應性疏導作用。經絡暢通了,身體也就健康了。

  太極的養生功能

  太極拳是一門源遠流長、內容深邃的科學,包含著豐富而獨特的習練方法。太極拳不僅繼承了中國古老的傳統養生之道,而又以現代科學為依據,得到了發展,從而使其在健身、治病和抗衰老上獲得了更大的養生保健功效,具有藥物所不及的特殊功效。這種特殊功效並非伸手可取,必須要在習練中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做到動作規範,即指身體姿勢要符合一定的運動標準,這也是各個式子,不管動作怎樣千變萬化,所共同遵循的動作要求。只有身體姿勢和動作的規範,才有利於“意動身隨”;有利於肢體放長,更靈活地表現出端正、疏鬆、圓潤和輕靈等特點,有利於“以靜御動”、“動中求靜”和“精神內守”,從而使練拳出現只有意動而不覺形動的虛靈境界,使鍛鍊進入更高層次,做到由內發於外,且能由外斂於內,巧妙地進行內外雙修,達到身心合一。

  太極拳運動採用腹式呼吸方法,要求深、勻、細、緩、長,但初練者不要刻意追求這些,只要採用通順的自然呼吸就可以了。腹式順呼吸也是達到腹式逆呼吸的必由之路,腹式逆呼吸會加大軀體神經系統對呼吸的調控,從而對自主神經系統調節內臟機能產生更加良好的影響。但初練者不能因此而盲目採用這種呼吸方法,否則不僅會顧此失彼影響運動習練甚至出現憋氣等現象。實際上,只要隨著動作的熟練,腹式順呼吸越發越協調,達到腹式逆呼吸只是瓜熟蒂落的事情。太極拳哲理取法自然,不可違背。所以初練者務必遵循呼吸要暢利的原則,切忌急於求成。 太極拳良好的養生保健功效,只有經過長期的鍛鍊才能發揮出來,首先,太極拳同其他體育專案一樣,鍛鍊效果的出現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具有身體不練則退的規律。另外身體的康復和體質的改善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太極拳雖屬於中華武術的範疇,也可以說是中國醫學的組成部分之一。通過練習太極拳可以達到祛病、養生、延年的目的。武術可分為內家拳和外家拳兩大類。外家拳一練筋、骨、皮為主,而以太極拳為主的內家拳則以養氣、通絡為主,也可以說以放鬆、調整週身氣血為主,屬於氣功之行攻。所以為了養病,調整氣血的執行,恢復體內的正常迴圈,以練太極拳最為適宜。

  練太極拳,不是一般的學習拳式,必須懂得很多基本功,必須做到“放鬆”,“氣道通暢”。肺主一身之氣,肺氣調則周身氣行,故練功必須令其氣順,不可叫氣道結滯,所以說:練拳不可閉氣、使力,總以放鬆、沉氣為主。在練拳時要配合呼吸配合開合等。由於以上的要求,使得練太極拳的人們在練拳過程中注意放鬆並調整呼吸,每次練拳下來心情舒暢精神飽滿。身體微微出汗,增加體內的新陳代謝,從而起到了祛病強身的健身功效。 運動生理學告訴我們,任何運動專案必須具有一定的強度,並且是持續時間比較長的強度,才可能對增進人體健康,特別是對人體的迴圈系統、呼吸系統產生較大的影響。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合理的結合,對提高迴圈系統、呼吸系統的功能是不可少的。太極拳因為充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它既是武術又是文化;既是健身又是武術,它既練內***心***又練外***體***,精氣神兼練,既有養生健身價值,又有藝術欣賞價值。

  從二十世紀起,人類的生活方式將發生明顯變化的方面之一,是重視健康,注重通過鍛鍊得到健康的身體。而人們的健身方式,都將更多重視下肢運動,常年堅持練太極拳的人普遍反映大腿既然粗壯。體育專家認為,大小腿肌肉群的高功能運動,使人體如同增加了許多小水泵,幫助心臟工作,即減輕了心臟負擔,又有利於心血管系統的健康。由於太極拳重視人體下盤功力訓練,有利於氣血下行,調整人體上盛下衰狀態,可防治血壓高、跌跤等病症,有抗衰老的功能。常言“人老腿先老”,中年以上的人往往出現上盛下衰的諸種疾病。美國醫學界已把老年由於跌跤而死亡的現象逐年升級的問題,列為導致死亡的第三大敵人。他們政府肯撥款,支援關於太極拳可防治跌跤現象的科研專案。太極拳近兩三年在美國發展特別快,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從中國傳統醫學角度來說,“上盛下衰”是中醫術語,指的是中年老人肝腎兩虧、陰虛陽浮,而出現的血壓升高、心虛失眠、畏寒怕冷、四肢發涼、食滯便祕等候群。患者看上去往往是紅光滿面,並無病容。然而,由於下元虛虧,腿腳發軟,行動不便,走路時間一長足後跟痛,膝關節發硬,腰痠背疼,渾身乏力。中醫認為,人年過四十,肝腎易虧,猶如根枯而頁黃。澆水灌肥應從根部著手,滋肝補腎,乃是養生保健的祕訣。重要的是加強人體丹田部位和下肢的運動。因為人體丹田與命門之間***即小腹部位***,正是人體吸收的各種營養轉化為精血***及內分泌***的最關鍵最根本的部位。所以增強小腹、腰、襠部位及下肢運動正是促進人體消化吸收和氣血迴圈執行的最基本的環節。腰脊和腿部增強,自然血脈流暢,精神旺盛,長久不衰,從而消除或避免“上盛下衰”諸症。太極拳不僅強調肢體放鬆,而且練拳全過程都要求精神放鬆,使大腦抑制與興奮相結合,而且它還有利於心態平衡。所以,針對當今生活方式,練習一種或幾種太極拳和太極拳器械是一條非常可靠的健康之路。只要你每天堅持練拳,它就可以使你持久地保持身心平衡和動態平衡。
 

太極拳架與練功的關係
堅持打太極拳降壓又降脂
相關知識
太極拳治病健身原理
太極拳治病健身機理
淺談太極拳治病健身機理
太極拳治病強身功效
太極拳治病原理
練太極拳治病的基礎是經絡和氣血
太極拳養生健身四大功效
養生太極拳治病的基礎
太極拳內功健身功效及要領
陳式太極拳小架健身養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