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景點講解的技巧
在景點講解中,導遊員要根據不同的物件和文化層次,因人而異地選擇好講解內容。遊客層次高導遊人員要講的深一些,遊客層次低導遊人員要講的淺一點,通俗一點。在運用導遊技巧上也是如此。比如對一般的遊客,導遊員可多一些虛實結合法、問答法、借用故事法、擬人比喻法以及活用數字法,等等。而對層次較高的遊客可運用畫龍點睛法、製造懸念法、設定疑問法、巧妙穿插法以及含蓄幽默法,等等。
一、分段講解法
規模較大的旅遊景點包含的知識豐富,涉及的內容廣泛,講解時難以面面俱到,因而不宜平鋪直敘地進行全面介紹,而應採用分段講解的方法。所謂“分段講解法”,就是將一處大景點分為前後銜接的若干部分來進行講解。首先在前往景點的途中或在景點處的示意圖前用概述法介紹總體情況景點包括歷史沿革、佔地面積、欣賞價值等,並介紹主要景觀的名稱,使旅遊者對即將遊覽的景點形成初步印象,達到“見樹先見林”的效果,使之有“一睹為快”的慾望。通過“遊前講解”將旅遊者匯入對遊覽物件的憧憬之中,到現場遊覽時導遊員再依次講解。分段講解法需要注意講解內容的相對獨立性,在講解這一景區的景物時注意不要過多涉及下一區的景物,但在快結束這一區的遊覽時導遊可以適當地提示下一景點或下一個景區,這樣可以逗起旅遊者的遊興,使導遊講解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例如講解武當山時導遊員可以將武當山時,導遊員可以按照景點的分佈將整個武當山的講解內容分為總體介紹、金頂景區、南巖景區、紫霄宮景區、復真觀景區等幾個部分,依次講解。
二、觸景生情法
“觸景生情法”就是見物生情、借題發揮的導遊講解方法。在導遊講解時,導遊員不能就事論事地介紹景物,而是要借題發揮,利用所見景物創造意境,情景交融,引人入勝,使旅遊者產生聯想,從而領略其中之妙趣。
觸景生情貴在發揮,要自然、正確、切題地發揮。導遊員要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解、有趣而感人的語言,賦予固定的景物以生命,注入情感,引導旅遊者進入審美物件的特定意境,從而使他們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美的享受。請看例項:
旅遊者登上長城,舉目遠眺,對長城的雄偉壯觀歎為觀止時導遊員抒發情感古代人民修建長城時勞動工具十分簡陋,沒有現代化的機械裝置,全憑肩挑手扛。正是憑藉勞動人民的勇敢、勤勞、智慧,萬里長城才得以建成,並延續使用了2000多年,保障了中原農耕文明的發展,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有這樣的勞動人民,中華民族一定能在建設自己國家的事業中創造出新的奇蹟來。
三、虛實結合法
虛實結合法中的“實”是指景觀的實體、實物、史實、藝術價值等,而“虛”則指與景觀有關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趣聞軼事等。所謂“虛實結合法”就是導遊員將典故、傳說、軼聞趣事有機結合,設計講解情節的導遊手法,即導遊講解故事化。虛實結合法可以產生藝術感染力,避免平淡的、枯燥乏味的、就事論事的講解方法。但二者結合必須是有機結合,以“實”為主,以“虛”為輔,“虛”為“實”服務,以“虛”烘托情節,以“虛”加深“實”的存在,努力將無情的景物變成有情的導遊講解。運用虛實結合法需要注意“虛”的內容要精、要活,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胡編亂造。所謂精,就是所選傳說是精華,具有代表性,與講解的景觀密切相關;所謂活,就是講解時要活,見景而用,即興而發。請看例項:
講解巫峽中的神女峰神女峰位於巫山縣城東約15公里處的長江北岸,是巫山十二峰中最著名的一峰,每天第一個迎來燦爛的朝霞,又最後一個送走絢麗的晚霞, 又叫望霞峰、美人峰實。相傳神女峰是西王母幼女瑤姬的化身,曾幫夏禹治水。水患消除後,瑤姬毅然決定留在巫山,為行船保平安,因而博得後人尊敬和奉祀。《巫山縣誌》中記載:“赤帝女瑤姬,未行而卒,葬於巫山之陽為神女。”神女峰對岸飛鳳峰下現存授書檯,相傳是瑤姬授書夏禹處虛。三峽地區山高峰秀,壁陡峽窄,三峽水庫蓄水以後,峽谷風光猶存,又添平湖景色。神女峰海拔高922米,水位升至135米後,人們仍需仰視才能一睹“神女”的風采實。
二、突出重點法
所謂“突出重點法”,就是在導遊講解時避免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某一方面資訊的講解方法。關於景點的資訊很多,要講解的內容也很多,導遊員必須根據不同的時空條件和物件區別對待,有的放矢地做到輕重搭配、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疏密有致。導遊講解時一般要突出下述四個方面的內容:
1.突出大型景區景點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觀
遊覽規模大的景點,導遊員必須做好周密的計劃,確定重點景觀。這些景觀既要有自己的特徵,又能概括全貌。到現場遊覽時,導遊員主要講解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景觀,以點代面,幫助旅遊者建立起對整個景點的印象。
2.突出景區景點的特徵及其與眾不同之處
旅遊者來自異國他鄉,缺少深入瞭解旅遊目的地景區景點的文化背景,因此對所遊之處往往難以準確地加以理解和區分。導遊員需要發揮自己的職業作用對遊覽的景點進行細緻講解,以深化旅遊者對遊覽物件的理解認識,這就需要強調不同景點的特徵及其與眾不同之處。
以講解宗教建築為例。我國的宗教建築主要有佛教寺院、道教宮觀、伊斯蘭教清真寺等,各具特色。即使同為佛教寺院,甚至是同一佛教宗派的寺院,因其歷史、所處環境、規模、結構、建築藝術、供奉的佛像等各不相同,導遊員的講解也可以突出講明各自的特徵及其與眾不同之處。這一技巧在同一地區或同一次旅遊活動中參觀多處類似景觀時尤為重要,導遊員必須突出各個景點的差異,以求吸引旅遊者的注意力,避免旅遊者產生雷同的感覺。
3.突出旅遊者感興趣的內容
旅遊者的興趣愛好各不相同,但從事同一職業的人、文化層次相同的人往往有共同的愛好。導遊員在研究旅遊團的資料時要注意旅遊者的職業和受教育程度,以便在遊覽時重點講解旅遊團內大多數成員感興趣的內容。投其所好的講解方法往往能產生良好的導遊效果。
4.突出“……之最”
某些旅遊景點在某一方面十分突出,往往是世界中國、某省、某市、某地最大最長、最古老、最高,甚至可以說是最小的……。這樣的資訊在講解中要做重點介紹,以突出其旅遊價值,賦予旅遊者更多的收穫和滿足感。不過,導遊員在做“……之最”的講解時必須實事求是,要有根據,絕不能杜撰,更不要張冠李戴。
五、問答法
問答法就是在講解中導遊員向旅遊者提出問題或啟發他們提出問題的導遊方法。使用問答法的目的是為了活躍遊覽氣氛,激發旅遊者的想象思維,促使客旅遊者和導遊員之間產生積極的思想交流,使旅遊者獲得參與感、自我成就感;也可避免導遊員唱獨角戲,灌輸式講解所帶來的乏味無趣,加深旅遊者對所遊覽景點的印象。
問答法的具體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自問自答法
導遊員自己提出問題,並作適當停留,讓旅遊者猜想,但並不期待他們回答,只是為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促使他們思考,激起興趣,然後作簡潔明瞭的回答或作生動形象的介紹,還可借題發揮,給旅遊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請看例項: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長城腳下,稍後我們便去爬長城。現在請允許我向大家提三個問題:第一,中國的長城是何時開始修建的?第二,中國的長城到底有多長?第三,為什麼中國的長城在世界上這麼有名氣?略作停頓看來大家對這三個問題都有所瞭解,但還不全面,現在就由我來給大家做詳細的介紹吧。
2.我問客答法
導遊員提出問題,要求旅遊者開動腦筋,積極作答,導遊員在旅遊者的答案中引申講解。其關鍵在於善於提問,要從實際出發,適當運用。希望旅遊者回答的問題要提得恰當,不致於遊客一無所知、一頭霧水,同時也要估計到可能出現的不同答案,能事先準備對不同答案的做出評價。導遊員要誘導旅遊者回答,調動其積極性,但不要強迫他們回答,以免使旅遊者感到尷尬或產生心裡壓力。旅遊者的回答不論對錯,導遊員都不應打斷,更不能笑話,而要給予鼓勵和引導。最後由導遊員引申講解,並帶出更多、更廣的話題。請看例項:
講解園林中的木雕圖案導遊員提問:“大家現在看到的蝙蝠、桃子和靈芝圖案有什麼寓意呢?”稍作停頓,等待旅遊者的回答,但時間不宜過長導遊接著評價旅遊者的答案並引申講解:“大家說得很對。蝙蝠因為諧音,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象徵著福,桃子和靈芝也是吉祥的象徵,分別代表著壽和如意。三者合而為一就是福壽如意!在這裡,我也祝大家福壽如意!”
3.客問我答法
導遊員要善於調動旅遊者的積極性和他們的想象思維,歡迎他們提問題。旅遊者提出問題,證明他們對某一景物產生了興趣,進入了審美意境。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即使是幼稚可笑的,導遊員也絕不能置若罔聞,千萬不要笑話他們,更不能顯示出不耐煩,而是要善於有選擇地將回答和講解有機地結合起來。不過,對旅遊者的提問,導遊員不要他們問什麼就回答什麼,一般只回答一些與景點有關的問題,注意不要讓旅遊者的提問衝擊了講解主題,打亂講解計劃。導遊員要學會認真傾聽旅遊者的提問,善於思考,掌握旅遊者提問的一般規律,總結出一套相應的“客問我答”的導遊技巧,以求滿足旅遊者的好奇心理。
六、製造懸念法
導遊員在講解時提出令人感興趣的話題,但故意引而不發,激起旅遊者的好奇心,進而主動探索思考答案,進入對旅遊景點的主動審視之中,最後由導遊員根據旅遊者的答案做補充說明和引申講解。這種講解方法叫做“製造懸念法”,俗稱“吊胃口、賣關子”,是一種常用的導遊手法。這種先藏後露、欲揚先仰、引而不發的講解方法,一旦“發講”出來,會給旅遊者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而且導遊員可始終處於主導地位,成為旅遊者注意焦點,有利於減少旅遊者走失等意外事故的出現。
製造懸念是導遊講解的重要手法,在活躍氣氛、製造意境、提高旅遊者遊興、提高導遊講解效果。
最新導遊個人工作總結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