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環節壓力
太極拳是我國名族傳統體育運動的瑰寶,雖起源於我國,但如今卻已插上翱翔的翅膀衝出亞洲走向世界,人們在世界的不同角落都可以看到打太極拳的人群。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一,舒適為本,愉悅自我
許多練習太極拳的人都強調“刻苦練功”,但越“刻苦”越容易出現動作僵硬、精神緊張、神意呆滯的現象,從而不僅不能取得練太極拳的樂趣和所應有的健身效果,甚至有人還會出現因鍛鍊不得法而損傷身體的現象。
現代人練習太極拳最大的好處能愉悅自我,緩解精神壓力,在寒冷的冬季,我們可以將太極拳作為防寒解壓運動。
太極文化所推崇和傳播的太極拳,講究練拳時“找舒適”,找到舒適“舒適練。”不舒服是練拳不得法的緣故,因此,會越練越舒適,越練越愉悅,越練軀體氣血越通達,越練內心越幸福。
當代人生活緊張,因此,普及這種“找舒適,舒適練”的太極拳,對緩解壓力,放鬆身心、促進氣血迴圈,幫助實現延年益壽很有好處。
二,自然呼吸,了無痕跡
我們所主張的太極拳,不強呼叫特殊的呼吸法。太極拳在整個演練過程中,應與大自然的山河日月一樣,不過分地強調什麼,更不去設定特殊的呼吸法,練拳的時如果過分強調呼吸,則違背了太極拳自然無為的本來狀態。
行拳走架的過程中不管呼吸,就如水入沙中,了無痕跡,這樣天長日久,則“深細勻長”的呼吸狀態反而會自然形成,從而在不知不自覺中進入練太極拳的美好意境,這樣,身體反而能自然而然地獲得健康,精神更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滋養。
三,借假修真,錘鍊神意
我們所推崇的太極拳,非常講究借假修真——憑藉形象思維,把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的景象,通過“摹擬”想像的方式,“製造”出某種、數種、數十種具體的物象,然後通過這些“虛無”的具體物象。
來修煉自身的內在真意——真意就是“有意若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就是“時機與奧妙”出現的瞬間,這個瞬間太極拳稱之為“神意的隱顯”。
太極拳的這種獨特的思維方式,帶有中華傳統文化的鮮明特徵,不是單純的體育運動專案所能概括的;甚至,比日本醫學專家所宣導的***著名的《腦內革命》一書的作者***“腦內革命”更有可操作性。
專家認為“製造形象”的右腦鍛鍊法,是延緩衰老的最好方法,因為“右腦具有人類睿智的精華”。
太極拳的這種獨特的思維方式,來自中國古人“借假修真”的智慧,是最好的右腦鍛鍊法。
四,靜動一如,空中妙有
“靜中觸動動猶靜”,“意在先,內氣催姿勢”等身心功夫的內在啟動順序——這些傳統太極拳的真髓,必須予以保留之、傳播之,否則,不僅僅是太極拳、太極文化領域的重大損失,而且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大損失。<<<冬季補水排毒健身小運動
失去了這些“反求諸己”、“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的技藝、理念,太極文化的核心內涵就會大打折扣。太極文化體系中的太極拳技藝,其陰陽變化規律,其動作姿勢的產生,都是因靜而動,因內達外的。舍此就會“本末倒置”,離“道”日遠。
五,祛病延年,和諧身心
太極文化體系中的太極拳拳友之間的交流途徑,依次以推手***亦稱揉手、搭手、獦手***、穿手***川手***、散手的進步階梯來進行訓練的。在此過程中,要遵循“戒定 慧”三學途徑。
“戒”就是戒用力,避免“角力、蠻推”等;“定”就是中定安舒,平和流通,捨己從人;“慧”就是生髮出太極拳的智慧來,身心和諧,常樂我淨。
太極拳功夫體系中的太極拳拳友之間的交流途徑,比如推手***推手是內部師兄弟之間的功夫訓練***,不是意氣之爭,不是功夫高低中的輸贏,而是戰勝自己想用力的習慣。
讓心態在壓力面前保持輕鬆平衡,讓軀體在交流的過程中,氣血更好的流通——通過這種方式來檢驗神意氣***太極之陰***和形體動作***太極之陽***是否成為整體,太極拳的盤拳走架是否正確等。
此外,這也是一種相互之間通過神意氣進行深層次滲透性按摩的有效方式,對促進太極拳愛好者之間的交流和身心修養很有幫助,既文明又有情趣,既高雅又健身效果明顯。
符合現代人文明交往的需要,也符合建立和諧社會的需要,更能取得祛病延年、健美身形、和暢氣血,完美身心的效果來。
一句話,太極拳拳友之間的交流途徑,目的不是為了爭強好勝,不是為了打敗他人,而是為了戰勝自己,讓自己擺脫有限生命和世俗況味的桎梏,去參陰陽造化,享受“延年益壽不老春”之樂趣,從而全方位地優化身心,優化生命。
六,中正安舒,調劑陰陽
太極文化體系中的太極拳,並不把動作的是否漂亮,是否有難度當成練拳的標準,而是主張以鬆穩慢勻、鬆散透空、鬆空圓滿、鬆化淨定的內在精神境界的高度和諧為使命。
鬆穩慢勻
鬆,就是從神態到動作都不能緊張;穩,就是從精神到體態都要保持平衡;慢,就是動作緩慢;勻,就是動作、姿勢、呼吸都均勻。
鬆散透空
散是均勻的散開、混化,意識帶動內外之氣均勻的佈滿虛空;透身體的通透度要好,沒有僵直、凹凸、阻礙之處;空是真正的身心通達。
鬆空圓滿
空了之後才能圓、才能流通;然後,能量才能充滿,生機才能顯現。
鬆化淨定
化是混化、混融、交流、融匯之意;淨是內心裡沒有想不開的問題,寧靜祥和;定是中正,中定、中空,作用是調濟陰陽使之歸於平和、平衡。
以上四個途徑,是修學太極文化逐一抵達的身心境界——通過內功境界、水性境界、神明境界來一點點實現。不管今生今世是否能達到之,則太極文化的修學者,一定要追求之。
七,底蘊深厚,中華道統
太極文化體系中的太極拳,和目前流行的太極拳沒有更多的關聯,其語彙和術語,內涵和境界,表達的途徑和方式,自成體系,均來自於師傳,並在小範圍內傳承。
由於太極文化的思想脈博和精神氣質,緣自佛之廣大,道之精微,儒之至極,醫之氣化,武之內求,因此其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是真正中華道統文化的結晶。
中華道統,是一脈相傳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內求本具的智慧體系、思想體系。這個體系以“知內而達外”——先認知生命活動,通過“修身”來優化生命,圓滿身心,進而去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個過程,主要以通達“理”和“事”來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太極文化的理就是太極思維方式;太極文化的事是太極拳功夫***內功心法、拳架、思維含三為一***的實踐錘鍊。
八,含三為一,次第分明
“一生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華傳統文化的這個宇宙化生規律,埋藏著太極文化的核心祕密和核心機理,掌握了這個核心祕密和核心機理,太極功夫的錘鍊也就水到渠成,摸到了門徑。
“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氣神”,這些中華傳統文化中出現頻率很高的語彙,源自中國人對宇宙自然和生命活動的關注。精,代表著皮肉筋脈骨和體液;氣包含著內氣和外氣;神,一而二地具備神和意兩種物質內涵。
錘鍊和薰修太極功夫的終極目的,是促使人的“精氣神”邁入更細微、更純淨的境界。如何抵達這種境界呢?按照 太極文化含三為一的方式同時參研,就會次第分明的獲得提升。
含三為一,次第分明的太極文化體系因緣而生,因存而進,因傳而及。太極文化傳播體系,筆者根據自身所學內容,梳理了自身悟覺太極智慧的有效途徑,以三大拳術、三大老師、三大道統、三大境界的途徑來實現自身的太極功夫和人生境界。
只有次第分明的掌握了太極文化的這些內涵,勤於修持,修持,則太極文化也就能“操之在己”了。
九,十三總勢,階及神明
太極之體用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這些內涵必須迭加聯運地融在身心錘鍊中。
不可須臾離也;這些內涵必須形成一種自動化——如如不動,如來如去——使自身的性情和智慧,不偏不倚,平衡中正、陰陽中含三為一時時調濟;從而以“中和之性”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步入“階及神明”的境界——實現“明心見性”。
也許會有人認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只要抱著“只求耕耘,不問收穫”的心態,不斷地去“默識揣摩”,則 “豁然開朗”的喜悅,就會不斷湧現。
“階及神明”的“太極之象”的境界,也許就能在不期然間來臨。或許這一切終究不能實現,但身心的喜悅、健康長壽的幸福,必然能伴隨太極文化愛好者的一生。這樣,所有的努力也就會展示出特殊的價值和意義。
太極拳的特點
***一*** 輕鬆柔和
太極拳的架式比較平穩舒展,動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體的生理習慣,沒有忽起忽落的明顯變化和激烈的跳躍動作。
所以,練習一兩遍太極拳以後,會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會出現氣喘等現象,給人以輕鬆愉快的感覺。由於太極拳具有這個特點,所以,不同年齡、性別和體質的人都可從事太極拳練習。
***二*** 連貫均勻
整套太極拳的動作,從“起勢”到“收勢”,不論動作的虛實變化和姿勢的過渡轉換,都是緊密銜接、前後連貫,看不出有什麼明顯停頓的地方。整套動作演練起來,速度均勻,前後連貫,好像行雲流水,連綿不斷。
***三*** 圓活自然
***四*** 協調完整
太極拳不論是整個套路,還是單個動作的姿勢,都要求上下相隨,內***意念、呼吸***外***軀幹、四肢動作***一體,身體各部分之間要密切配合。
在練習過程中,要以腰為軸,上肢和下肢動作都由軀幹來帶動,並且互相呼應,切忌上下脫節或此動彼不動、呆滯等現象。
太極拳對心血管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