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會議講話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校企合作就是充分利用職業學校和行業企業的不同教育資源,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一種辦學模式。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徵,也是當今國內外中等職業學校的主要辦學模式。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各位領導、各位企業專家、各位老師、同志們:

  今天的這次全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現場會開得很好,醴陵市陶瓷煙花職業技術學校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學習現場,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有所收穫,有所思考,也有會有所行動。總結醴陵市陶瓷煙花職業技術學校校企合作經驗,主要是得益於醴陵市委、市政府從產業發展的戰略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全面推動職業教育發展;得益於學校辦學理念新,積極主動對接陶瓷和煙花兩大支柱產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產業人才支撐;得益於企業與學校聯姻,合作開展人才培養。這些成績和經驗值得廣泛地推介和學習。

  今天的這次會議既是一次經驗交流現場會,也是一次推動校企深度合作的工作會議。下面,我就校企深度合作講幾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增強推進校企合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1、校企合作是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重點是“提高質量”。職業教育直接服務於經濟社會,職業學校培養的人才合不合格,符不符合社會要求,行業企業具有很重要的發言權。因此,加強校企合作,讓職業教育對接產業,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是實現職業教育內涵發展、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關鍵。當前職業教育質量不高,缺乏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校企脫節,學校閉門辦學,培養的人才企業不需要,或者達不到企業要求。

  2、校企合作是現代職業教育的成功模式

  校企合作是發達國家發展職業教育的“祕密武器”和成功經驗。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實質上就是校企合作模式,教學工作分別在企業和職業學校裡交替進行,學生70%時間在企業,30%時間在學校,將學校與企業有機地結合起來。新加坡推行“教學工廠”教學模式,將現代工廠的管理理念引入學校,將先進企業的生產、經營環節引入學校,學校直接參與到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教學與企業經營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學習知識和技能。醴陵市陶瓷煙花職業技術學校對接地方產業,引企入校,校企共建,探索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校企合作職業教育模式,校企合作,共贏發展,其經驗和做法值得大家借鑑和學習。

  3、校企合作是促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當前,我市即將跨入人均GDP6000-10000美元的發展階段,進入工業化的中後期和城鎮化的加速期,著力打造軌道交通、汽車、服飾、陶瓷、航空航天等5大千億產業,改造提升交通裝備製造、有色冶煉、化工、陶瓷、煙花等傳統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有大量的與之相適應的技術型人才做支撐。這既是我市職業教育發展的機遇,也是壓力。深化改革,對接產業,全面開展校企合作,是我市職業教育做優做強做特的重要發展戰略。

  二、真抓實幹,全面深入推進校企深度合作

  1、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是推進校企合作的關鍵。

  校企合作是大勢所趨,是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不能等靠,不能觀望,不能坐失良機。校企合作也沒有固定的模式,要解放思想,大膽改革,勇於創新。作為職業學校,要借鑑醴陵經驗,主動出擊,築巢引鳳,積極主動尋找市場,尋找企業,尋找支援,尋找合作,通過多形式、多層次,創新校企合作機制與模式。只有通過校企合作,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市場針對性和經濟貢獻率,職業教育才可煥發生命力,才可增強社會吸引力。

  2、校企共建、校企一體,是推進校企合作的重點

  推進校企合作,就是要推進教產合作、校企一體化辦學,做到學校中有企業、企業中有學校。在合作模式上,可以探索校企共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利益分攤的“股份合作制模式”,也可以探索學校依託自身資源、實行企業化管理、自主生產經營的“自主經營模式”。醴陵市陶瓷煙花職業技術學探索出了“引企入校”、“校企共建”、“科辦企業”等多種校企合作模式。學校通過“引企入校”,將紅玉紅瓷有限公司引進學校,由學校提供場地、展廳,企業提供資金、裝置、技術與管理,組建“產、學、研一體”的紅玉紅瓷研究中心;通過“築巢引鳳”,投入建設汽修理實一體化實訓中心,遴選企業開展教、產雙贏合作;通過“借船出海”,校企共同投資,在將軍花炮有限公司建立花炮生產與檢測實訓中心;通過“股份合作”,與湖南華聯瓷業共同出資舉辦醴陵華聯陶瓷職業技術學校,等等,這些合作模式都是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鑑。

  3、產教對接、工學結合,是推進校企合作的核心。

  我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推薦就業階段。學校主動聯絡企業,推薦學生到企業就業。二是訂單式培養階段。學校與企業簽訂畢業生供需協議,開展“訂單式”培養。三是頂崗實習階段。最後一學年,學校安排學生到企業生產服務一線頂崗實習。四是校企一體化階段。目前推進校企深度合作,就是要全面推進校企一體、資源共享,實現專業與產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四個對接,由單純的就業合作向教學合作、人才培養過程合作方向轉變,實現專業設定與培養目標零距離、教學內容與職業需求零距離、實踐教學與職業崗位零距離,切實培養適應產業升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4、合作共贏、創新發展,是推進校企合作的目標

  校企合作的目標是合作共贏,校企合作的動力也是合作共贏。學校要為企業提供合作平臺,提供合格的技術人才。企業要為學校提供實訓教學條件,提供“雙師型”教師培養支援。企業和學校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產品。學校要努力尋求校企合作共贏點,吸引企業參與人才培養過程的合作。

  三、希望企業界朋友給予職業教育更多支援

  今天會議的另一個重要事項就是請求企業界朋友給予職業教育更多更大的支援,各位企業家能夠在辦好企業的同時,通過捐贈儀器裝置、培訓師資、開發教材,提供獎學金、與學校聯合辦學等多種形式表達你們對職業教育的關注和厚愛。此外,希望企業從發展和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長遠目標考慮,高度重視與職業院校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加強人力資源管理,選擇學校作為企業的技能型人才庫,積極參與學校建設與發展,與學校建立和保持長期聯絡。真切希望更多的企業能夠加入到校企合作中來,與我們共同培養滿足企業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職業教育服務產業調整升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同志們,職業教育工作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讓我們在再接再厲,開拓創新,大力推進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企業得到人才,學生得到技能,學校得到發展,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二***:

  志們:

  從放寒假以來,我們舉辦了系列的教學專題活動。今天的深度推進校企合作工作會議,是這次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

  今天會議的主題非常鮮明:深度推進校企合作而不是一般推進。剛才,各系部的同志發表了很好的意見,有的意見具有建設性、獨創性,我聽了以後很受啟發。

  怎樣才能深度推進?深度推進需要我們做哪些工作?深度推進何時才能實現?深度推進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教學管理、培養模式帶來哪些變化?深度推進對我們教師、學生有哪些細辛腦的要求?這些問題都沒有現成的答案。

  歲末年初,教育部、教育廳出臺了許多重要檔案,有很多新的精神。比如,《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中,提出了中職教育的改革方向:教產合作,校企一體,工學結合。提出了五個對接:著力推進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專業設定與職業崗位、課程教材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深度對接等。

  通過學習,我有幾點體會:

  一、職業教育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來。

  回到問題的原點:國家為什麼要舉辦職業教育?為什麼各國都舉辦職業教育?

  以五個對接為例。為什麼要提出五個對接?我們應該如何理解五個對接?我的學習體會是:

  1.人才培養必須全程貫穿校企合作。

  2.課程改革必須全面融合校企合作。

  3.師資隊伍必須全員參與校企合作。

  這是職業教育的本質屬性和客觀要求。

  為什麼我們的學生到了企業不能適應企業需要?為什麼他們總是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能單純怪學生不懂事嗎?能單純怪教師沒有教育好嗎?

  我以為,還是一個培養人才的模式問題。

  要建立適應企業需要的、適合學生成長、發展的培養人才模式,就必須深度推進校企合作。

  二、深度推進校企合作必須堅持走自己的路。

  1.校企合作沒有統一的、放之學校而皆準的模式。

  不同的專業對應的不同的職業崗位,會有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比如,餐飲服務,學生完全可以工學交替,學做合一。而護理專業則必須到第三年或第四年才可以到醫院見習。

  2.校企合作不是簡單地把學生放到企業。

  企業存在用工荒,存在季節性用人。我們不能簡單地對接***當然不排除為企業排憂解難***。

  我們安排學生到企業去,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必須有配套的措施、完整的方案。

  3.人才培養方案與深度推進校企合作的關係

  初級階段:根據校企合作的需要,對人才培養方案臨時做出調整。

  中期階段:人才培養方案反映了校企合作的要求和內容。

  高階階段:人才培養方案與深度推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融為一體,無法截然分開。

  這就需要每個專業認真籌劃,深謀遠慮,創新思路,大膽實踐。

  敢於走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敢於嘗試新的合作形式和路徑。

  三、校企合作並不排斥學校教育

  強調校企合作,弄不好會造成一種誤解:學校教育、學科教育、文化基礎教育變得可有可無,逐漸被弱化,學校不像學校,教師不像教師,學生不像學生了。

  對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

  學校不像原來的學校了,但學校畢竟是學校,是新型的學校,是真正的職業學校;

  教師也會有所改變,但教師畢竟是教師,依然起著主導作用。

  學生也會有所變化,學生不僅是學生,而且還是準員工,兩種身份。

  我很欣賞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先生的一些觀點。他有一段話,我極為贊同。他說:

  中等教育可以分為普通中等教育和職業技術中等教育兩大類,它們的性質不同,培養目標不同,但是它們都處於中級階段,無論是從整個教育程序來講,還是從個人成長髮展的階段來講都處於尚未成熟、趨向成熟階段,都有一個繼續發展的問題。從中等教育的培養目標和出路上來講,中等教育是有雙重任務,即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為就業作準備兩種任務。

  職業教育總認為只有一個任務,就是畢業後就業。這種觀點有失偏頗。因為,畢業後就業並不等於從此中斷學習,從終身教育的觀點來看,還需要不斷學習,何況不能排除個別的畢業生繼續升學的可能性。因此,中等教育的任務就是打基礎。

  我認為要打好下列三方面的基礎:***1***為進一步學習打基礎。這種學習包括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也包括終身學習。***2***為將來接受職業訓練或者為完善職業訓練,提高職業技能打基礎。***3***為學生的身心發展打基礎。這裡麵包括學生世界觀、人生觀、思想品格的初步形成,心理品質的發展,體力的增強,生活能力的培養等等。

  《我的教育探索——顧明遠教育論文選》257-260頁

  顧先生的這一段話,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

  四、對幾個問題的看法

  在校企合作工作中,常常聽到大家議論這樣幾個問題:

  1.我們沒有社會關係,誰都不認識,怎麼和人家談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發展到今天,如果我們的同志還提出這個問題,我覺得實在太不應該了,因此,這個問題我不願意回答。

  2.企業不主動、不熱情怎麼辦?

  在剛才的發言中還有同志提出這個問題。我認為,在目前階段,企業不主動、不熱情是正常的、普遍的。要分析原因,恐怕涉及到體制方面的因素。德國為什麼雙元制搞得好?不是企業主動支援教育,而是政府出臺政策,每個企業必須繳納一筆可觀的職工培訓經費,如果自己培養學生,這比經費可以不再繳納。除了體制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我們的職業學校能給企業帶來什麼好處?我們的學生和老師到企業去,能為企業做什麼?如果你什麼都做不了,企業為什麼要積極主動?

  另外我們與企業談校企合作,也要事先做個判斷: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企業?這個企業用不用人?有沒有可能用職業學校的畢業生?這個判斷有兩種結果,一是企業用人,而且可以用我們的畢業生,那麼,我們肯定有機會。有了機會還談不成合作協議,那就說明我們不行,與其他職業學校比,我們沒有優勢。另一種結果是企業不需要人。這種結果也並非沒有校企合作的可能。因為,這個企業現在不要人,不等於永遠不要人;即使這個企業不要人,也不排除學生實習、見習、教師掛職鍛鍊等可能性。

  我在《中國教育報》的一篇文章中談了一個觀點:求人不如強己。只有把自己做強,才有了校企合作的本錢。

  3.校企合作與我們的管理制度有矛盾怎麼辦?

  這個問題是我們已經面對而且還將繼續面對的。只有校企合作深入開展,必然和現有的教學管理制度有衝突。怎麼處理?

  我認為,有兩個“不可取”:

  第一,以不變應萬變,不可取;

  第二,完全跟著企業變,不可取;

  我的看法是:要妥善處理好“堅持培養目標”與“竭誠為企業服務”的關係。如何處理好?我提出32個字,供大家參考:

  立足合作,放眼未來;

  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相互促進,相互支撐;

  緊密合作,深度融合。

  時間關係,我就不展開講了,總而言之,既要注重當前合作,又要考慮長遠;沒有相互的理解和尊重,就不會達到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的效果;那麼緊密合作、深度融合也就談不上了。

  所以,我堅持這樣的看法:

  我們可以改進人才培養方案,但我們絕不用改變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來換取校企合作;

  我們應該放下架子,但我們絕不能放棄尊嚴,沒有尊嚴的校企合作是不會長久的。

  學校沒有尊嚴,教師下企業就沒有地位,學生實習就業就沒有保障。

  時間關係,只能講個提綱,有錯誤的地方,請同志們指正。

  謝謝大家!

  ***三***:

  尊敬的長湧主任、永洲廳長、各位企業領導、各位來賓、朋友們、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

  在省委、省政府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援下,在省經委和省教育廳的正確領導和精心組織下,我院校企合作大會今天隆重拉開了序幕。謹此,我代表黑龍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向前來參加大會的各位領導、各位企業界的來賓和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和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和產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構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辦學模式,努力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培養更多技能型人才,促進我省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本著充分依靠行業企業發展職業教育的原則,省經委特召開此次校企合作對接洽談會議,這次大會的創新意義在於政府搭臺,企業與高校“聯姻唱戲”,構建雙向選擇的“大超市”,供需直接見面,以市場為導向,推動職業教育的改革和招生就業工作。通過這次大會,我院將放大校企資源和人才共享的互補優勢,旨在實現“三個推進”,一是推進供需見面,實施“訂單”教育;二是推進校企聯手創辦培訓和實習基地;三是推進學生就業,拓寬雙向選擇的渠道。有效地向社會、政府領導、向企業界做到“三個展示”,一是展示我們辦學的質量和特色,二是展示我們的精神風貌和校園文化,三是展示我們為企業服務的誠心和實力。

  我院舉辦職業技術教育已有50多年的歷史,黑龍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高職辦學五年來取得了豐碩的辦學成果。學院現佔地3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一棟12層27000平方米的綜合教學主樓,六棟宿舍樓,一棟圖書館樓,一棟實驗樓,一座室內體育館,一座13萬平方米東北地區最大的校外工科實訓基地,一座標準塑膠運動場和1400平方米的音樂噴泉廣場、3000平方米的籃***排***球場,13個計算機實驗室,27個多媒體教室,4個語音室,一個國家級數控實訓基地,78個省內外實習基地。1萬平方米的游泳館和3萬平方米的住宅樓正在興建之中。學院構建了一支文理工結合、梯隊結構合理、適應性強的專兼職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411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148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教師105人,“雙師型”教師196人。目前,學院在校生7000多人。

  我院共設有13個教學系部,會計統計系、財政金融貿易系、工商管理系、經貿外語系、計算機與資訊管理系、社會科學與行政管理系、機械工程系、電子工程系、熱能環保工程系,研究生部、基礎部、培訓部和成人教育部,開設了37個高職專業。通過組織四次高職教育大討論,學院確立了“以工科為主,工商結合,兼辦文理的高階藍領學院,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培養高階技能型人才”的發展定位,確定以市場為導向的專業人才的培養層次和學生特長能力的指標體系,打造工商品牌,努力培養“德智體能心”全面發展的五星級大學生。

  近兩年,學院就業工作呈現了良好的局面。建立了畢業生就業資訊網,密切校企合作,為學生的就業開啟渠道,暢通出口,全面提升學生的就業率。學院一直堅持“全院圍繞教學轉,教學圍著就業轉,就業圍著市場轉”的辦學指導思想,通過反彈琵琶指導教學,遵循“內練技能,外樹品牌,編織網路,拓寬出口,就業為本,指導教學”的基本思路,通過加強教學改革和就業力度,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能樹起特長品牌的、有市場的、適銷對路的人才。學院大力發展“訂單式”教育,2006年我院應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89%以上,一些工科專業的就業率達到100%,很多學生被招聘到中海油、中石化、三大動力等大型企業就業。今年3月11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對我院就業工作進行了報道,在北京“兩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

  在今後的就業工作中,學院將長期編織企業網路,找準市場定位,開啟就業通道,立足於為地方經濟服務,打造學院的專業特色和技能人才培養品牌,形成校企按需組合、相互支援、集合優勢、共同發展的長效執行機制。今天下午13:00,在主樓一樓大廳設10個展臺,向企業彙報展示高職專業人才和企業培訓的實力,歡迎各位企業家予以指導和選擇。

  此次校企合作大會開在了學院迎接高職評估爭創示範和爭當全國文明單位的改革與發展的關鍵時期;開在了全國大學生就業服務年和全面迎接黨的十七大的關鍵時期,學院將抓住這次難得機遇,積極發揮校企合作的優勢,加大推進工學結合力度,以企業的需求為動力,採取開放辦學的模式,堅定不移地走產、學、研一體化的道路,今天到會的各企業的各位領導將是我們終生合作的朋友,我們一定急企業所需、幫企業之所忙,動員全院的專家教授和實驗室的資源,竭誠為企業服好務,把我們學院建成為您們輸送人才的搖籃、為您們員工培訓的基地和諮詢策劃的外腦。建立寬口徑和深領域的精誠合作。

  我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省經委和省教育廳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大會的勝利召開,進一步落實全國和全省職業教育會議精神,以迎評為契機,借大會的東風,與時俱進,改革發展,為促進我省經濟建設又好又快地發展,為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而做出更大的貢獻!

  
看過的人還看了:

衛校藥劑生實習自我介紹
出納實習生面試自我介紹範文
相關知識
校企合作會議講話
銀企合作會議講話
校企合作會議上的講話稿
後勤副校長工作會議講話稿
戰略合作會議講話稿
國地稅合作會議講話
校長工作會議講話
校企合作協議簽字儀式上的講話
校企合作協議簽字儀式上的講話
高校工作會議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