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成語故事作文素材
作文,在審題立意的基礎上,還應做到言之有物,內容充實。這就必須讓學生學會積累與運用寫作素材。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成語故事的小學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以身試法
西漢時,高陽出了一位廉潔奉公的官員,叫王尊。王尊從小死去父親,由他的伯父撫養長大。伯父家裡比較貧窮,王尊每天要趕羊群到野外去放牧。這孩子最愛讀書,放牧時總要帶些書閱讀。漸漸地,他對書上提到的那些秉公執法的官吏十分崇敬,希望自己將來也成為這樣的人物。一天他向伯父央求,為他在郡的監獄裡謀一份差使。這時王尊才十三歲,伯父聽後驚訝他說:“你還是個孩子啊,又不懂刑律,怎麼能到監獄去做事呢?”玉尊說:“孩兒已從書中見到過很多。以後再跟獄長多學學,不就行了嗎?”伯父經不住王尊一再央求,便備了禮託人找獄長說情。獄長便把王尊當聽差在身旁使喚。王尊當了幾年聽差,經常接觸到刑獄方面的事務,長進很快。
一次他隨獄長去太守府辦事,被太守看中,便把他留在府中做文書方面的事。又過了幾年,王尊辭去職務,攻讀孺家經典,之後再被任用。由於他執法嚴正,逐步提升,當上了縣令,後來又升為***郡大守。當時,***郡官場非常混亂,一些官員利用權勢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王尊一到那裡,立即整頓吏治,並曉示屬縣所有官吏忠於職守,以身作則,為下屬作出榜樣。法律無情,不要用自己的身體去嘗試一下法律。郡裡有個屬官心狠手辣,搜刮大量民脂民膏,民憤極大,告示貼出後不見改悔,於是王尊把他捉拿歸案。這貪官入獄後,沒幾天就一病身亡。接著,王尊又懲辦了一批罪行嚴重而又沒有悔改的豪強。這樣一來,***郡開始太平起來。
點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自然規律和社會法則制度既然存在,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我們遇到不確切的應該去思考理解為什麼是這樣,順勢而為,而不是逆天而行,懷著僥倖心理,妄加抵制和違背自然會導致壞的結果。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做知法守法的好孩子!
二
杜口裹足
戰國時代,策士說客之風很盛,他們憑仗口才,巧言善辯,以博取統治者的信任而掌握政治大權。范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
范雎***或作範睢***本是魏國人,起初投在魏國的“中大夫”須賈門下當些差使,沒有幹成什麼大事,反而受了一頓冤枉,幾乎傷了性命。後來,改姓換名,輾轉到了秦國。
那時,秦昭王已在位三十六年,秦國政治上最有勢力的人有四個:穰侯、華陽君,都是昭王母親宣太后的兄弟;涇陽君、高陵君,都是宣太后寵愛的兒子,即昭王的同母兄弟。穰侯是宰相,把持國政,其餘三人也輪流主持軍事;他們依靠宣太后的關係,權力很大,並且擁有廣大的封邑,家財之富,在國王之上。
範睢針對秦國當時的這一情況,先寫一封信給昭王,要求面談。昭王便派車子去把範睢接來相見。範睢進宮,故意亂走,內侍們吆喝道:“王來了!”範睢說:“秦國只有穰侯和太后,哪有什麼王?”昭王恰巧出來,隱約聽到了,心中不免一動,當即表示歡迎,特別隆重地接待範睢。旁邊看的人,都感到很驚訝。
昭王吩咐左右的人都退出去,然後恭敬地對範睢說:“先生有什麼見教?”範睢說:“嗯!嗯!”昭王連問三次,範睢三次都不回答,只說:“嗯!嗯!”昭王便跪著央求道:“先生終究不肯賜教嗎?”
範睢這才開口說了一大篇道理,並且說:“現在我寄居秦國,和您的關係還很生疏,而我所要說的,卻是關於君臣之間和骨肉至親之間的事。今天說了,明天就可能有殺身之禍。死固然沒有什麼可怕,人終是要死的,只要我所說的話,對秦國有利,即便因此被殺,又有什麼可怕呢?我所顧慮的是:天下有才能的人們,看見我為秦國盡忠,反而被殺,那麼恐怕他們從此就要‘杜口裹足’,莫肯向秦了!……"
範睢的這次談話,深深打動了秦昭王,因而取得了昭王的信任。後來,昭王就拜範睢為宰相;收回了穰侯的相印,叫他回到老家陶邑去;還讓宣太后告老,不許她再過問朝政;華陽君、高陵君、涇陽君也都住到關外去了。範睢當了好多年宰相,一直到老。
點評
故事裡范雎與秦昭王探討的是國家大事以及骨肉至親的事情,秦昭王認同便是皆大歡喜,要是不贊同,范雎就有殺生之禍。如果一心一意為國家考慮的人被殺,估計其他大臣也不敢輕易開口。所以如果你是領導或是班幹部,一定要多聽取群眾的意見喲~
三
輕慮淺謀
趙文王3年,趙國消滅了中山國,舉國歡慶,並封長子章在安陽郡,由田不禮輔佐。由於他們二人一向懷有篡逆之心,由此引起了朝中正直大臣的擔憂。
有一天,李兌跟肥義說:“公子章強壯而意志驕橫,黨羽眾多,慾望很大;而田不禮為人狠毒,貪婪無度,兩人彼此合謀,一定要生出作亂的事端。古人說‘小人有欲,輕慮淺謀’,圖見其利而不顧其害,到頭來互相鼓動作亂,我們得時時提防才行。”
後來李兌又對肥義說:“依我看來,他們叛亂的中心是要權要勢,你正是災禍集中的目標,必然先遭禍害。為什麼你不稱病不出,把權力交給公子章,卻偏要成為災禍攀登的階梯呢?”
肥義聽了李兌的話很不以為然,告訴他:“不能這樣做。從前先父把王位託付給我時就說道,你不要輕易改變念頭和你的思慮,應該專心一致終結你的一生。”
肥義接著說:“我接受了他的委託,並記錄在典冊上,假如我畏懼作亂,怎麼對得起前人,變心臣子,罪大惡極,連刑法都不能容忍,況且貞節之臣必待災禍來臨,才能顯示操守;盡心之臣必待大難臨頭,才會彰明本色,決不違揹我的誓言。”
李兌感動得流著淚告別了肥義。此後,公子章和田不禮果然作亂,並殺害了肥義。
點評
故事裡的肥義對李兌的話不以為然,始終堅持著自己的誓言,但是他實在是固守成規,不懂得變通。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別人善意的勸告,我們應該聽進心裡,不要一貫堅持自己不合時宜的誓言,必要的時候一定要懂得變通,只有這樣才能在社會上好好生存。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