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外語翻譯會話含義的基本特徵
會話含義理論一直是語用學界關注的重點之一。該理論的研究為確立語用學在語言學研究中的地位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牛保義,2002:6***,標誌著“對人類應用語言的研究從專注語言符號本身引入了意識參與的成分”***程雨民,2009:53***。
在其經典之作Logic and Conversation ***1975*** 中,Grice 從自然語言和哲學邏輯的關係入手,論述了會話含義的概念及合作原則的四條準則,區分了規約性意義和非規約性意義、特殊會話含義和一般會話含義,並在結尾處總結概括了會話含義的五大基本特徵,並由此引發了眾多學者對會話含義特徵的探討。本文試從會話含義的產生及推導機制出發,對會話含義的基本特徵做進一步解釋說明。
一、會話含義的產生
正常情況下,人們的會話交流都是由一串連貫的話語組成的,圍繞一個或一組共同的目的而展開,是參與者共同努力的結果。在參與會話時,參與者要根據所參與的談話交流公認的目的或方向,使自己的會話符合這種需要,這就要求參與者遵守某種原則,即Grice提出的合作原則***牛保義,2002:7***。合作原則具體體現為四條準則:質準則***quality maxim***、量準則***quantity maxim***、關係準則***relation maxim***和方式準則***manner maxim***。
Grice 認為,在談話中遵守合作原則及其準則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契約,是人們理所應當要遵循的。事實上,這些準則在實際會話中常常被違反。而正是由於違反了這些準則才產生了會話含義。Grice ***1975:375-6*** 總結了常見的違反準則的4種情況:
***1***說話人可能暗中坦然地違反了一個準則;
***2***說話人可能對執行準則和合作原則表示棄權;
***3***說話人可能面臨著一種衝突;
***4***說話人可能嘲弄一條準則。
然而,並非這4種違反準則的情況都會產生會話含義。只有第四種才會產生會話含義,即:說話者知道自己違反了一條準則,同時他還想讓聽話者知道他違反了一條準則。借用Grice的說話方式,可以歸納為:只有當聽話人判定說話人知道***而且也知道聽話人知道他知道***他這樣說是違反了“量”、“質”、“關係”、“方式”四條準則時,才產生會話含義***程雨民,2009:58***。
二、會話含義的推導機制
對於會話含義的推導過程,我們可以引用格氏的例子來進行說明。例:A和B談論他們在銀行工作的朋友C:
A:How is C getting on in his job? ***C最近工作情況怎樣? ***
B:Oh, quite well, I think. He likes his colleagues, and hasn’t been to prison. ***哦,我看很不錯,他喜歡他的同事,也還沒有進監獄呢。***
B回答的第二部分因與A的問題缺乏關聯性而顯得題不達意。Grice的推導過程是:
1***B的回答中“他還沒有進監獄”明顯違反了相關準則***Be relevant***。但是我們沒有理由認為B不是遵守合作原則;
2***在這種情況下,當且僅當“我”假定他認為“C有可能利用職務之便做手腳”時,“我”可視這種無關聯***irrelevance***為表面現象;
3***B知道“我”有能力推斷出2***,因此B的回答具有會話含義:C有可能利用職務之便做手腳。
經過上述推導,B看似違反了合作原則的回答實際上在含義層面是合作的,並沒有“答非所問”***楊達復,2003:13***。
三、會話含義的基本特徵
針對會話含義和規約意義的區別,會話含義的特徵可總結如下:
1、可取消性
指在一定的語言或非語言的語境之中,一個句子原來所具有的會話含義可能會消失***何兆熊,1999:161***。按照Yule ***2000:44*** 的觀點,會話含義是由聽話者根據具體語境推導所得而非說話者所說話語的字面意義,因此說話者可以通過特定手段以否認聽話者的推論。通過不同方法,一句話的會話含義可以被置疑、被否認、被加強。例如 ***符號+>表示所推導的會話含義***:
① 你已經遲到5次了! ***+> 不多不少5次***
② 你已經遲到5次了! 至少5次了!
③ 你已經遲到5次了! 事實上,已經6次了!
④ 你已經遲到5次了! 5個1次了!
當說話者提到某一數字時,如無特殊說明,一般情況下意指“不多不少,僅僅”那麼多,如例句①所示。但在例句②中,說話者通過增加了短語“至少”而使“不多不少,僅僅”的含義被置疑;在例句③中,說話者通過追加更多的資訊而否認了“不多不少,僅僅”的含義;而在例句④中,說話者通過補充額外資訊而加強了“不多不少,僅僅”的含義。無論是哪種情況,都表明說話者實際上放棄了原有的“不多不少,僅僅”會話含義。
2、不可分離性
即除了背景知識外,說話人所說的話的內容而非它的句法形式在產生會話含義中起作用。一個人不可能通過改變同一內容的不同講法來改變會話含義。例如,第一次約會後,介紹人問女方是否喜歡男方:
A:你覺得對方怎麼樣?
B:他穿衣打扮還挺有水準的。①
B:他說話做事還挺有水準的。②
B:他說話做事挺風趣幽默的。③
B:他眼光還不錯。④
無論B在實際的會話中採用了①~④中哪句,B 想傳達的會話含義都是一致的:對方還不錯,很有好感。可見,一句話所具有的含義是以這句話的整體語義內容為基礎的,而不是以劇中的某一個單詞或語言形式為基礎的***何兆熊,1999:163***。這也強調了話語內容在推導話語含義中的作用。
3、可推導性
聽話人一方面根據話語的字面意思,另一方面根據合作原則的各項準則,推匯出相應的語用含義。
可推導性在會話含義的推導機制部分已做論述,這裡僅舉例說明。例如:約會後,男方問女方是否喜歡自己:
A:你喜歡我嗎?
B:你說呢?
B在回答A的問題是明顯違反了質、量和關係準則。但如何結合具體語境,B的含義應該很容易被推匯出來。如果當時氣氛融合,雙方和顏悅色,女方語氣溫柔甜美,B想表達的一定是肯定的含義。相反,如果當時氣氛緊張,雙方劍拔弩張,女方語氣怒氣衝衝,B想表達的就是否定的含義了。
4、非規約性
會話含義不是話語的規約意義。會話含義是通過合作原則中的各項準則,通過話語的字面意義並結合語境推匯出來的。先有字面意義,才有語用含義。因此,含義不是字面意義,也不是字面意義的一部分。字面意義在話語中是不變的,而語用含義卻可能各種各樣,隨著語境的變化,含義也可以變化或消失。例如,“這裡真冷”,在某個特殊的語境中可能產生“關上窗戶”的含義,但是在另一個語境中,如在空曠的野外,就不可能有“關上窗戶”的含義,而可能是“我們回去吧”的含義。可見,會話含義是非規約性的。
5、不確定性
指具有單一意義的語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產生不同的含義***戴音:2004:107***。換句話說,對同一句話並不限於作一種解釋,由於說話人和聽話人所作的不同假設,同一句話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例如,A和B兩位股友近日在股市中損失慘重。某日,兩人見面,互問彼此情況:
A:最近休息怎麼樣?
B:別提了,我是寢食難安,日日失眠呀。你怎麼樣?
A:我現在睡覺像嬰兒一樣。
B:沒想到你這麼看得開,損失那麼多,還能安然入睡。
A:哪是安然入睡呀,我是像嬰兒一樣睡一會兒,哭一會兒。
在這個例子中,A的回答“我現在睡覺就像嬰兒一樣”就是因為說話人和聽話人所作的假設不同而產生了不同的含義。B所作的假設是“嬰兒毫無雜念,睡覺時很安詳”,所以他得出的含義是A 的心態很好,不計較得失。而說話者A所做的假設是“嬰兒睡覺時哭哭鬧鬧,很讓人煩心”,所以他實際想傳達的含義是自己悲慘過度,睡不能眠。可見,“睡覺像嬰兒一樣”這個片語在所作的不同假設中,即不同語境中,含義是不一樣的,這也恰反映了會話含義的不確定性。
四、結語
本文簡要介紹了會話含義的產生及其推導機制,並對會話含義的基本特徵做了進一步解釋說明。雖然有些學者如Sodack***1978***和Levinson***2001***等都舉出反例對它的普遍性及充分必要性提出了疑問,也有學者認為Grice對會話含義特徵的說明過於一般,個別特徵的說明不夠確當***戴音,2004:108***,然而,它畢竟概括了大多數會話含義的特徵***黃華新、金立:2003:18***,為以後學者的研究奠定了框架基礎。而目前看來,後繼學者的研究也多是在此基礎上進行評論分析,並未有實質性的突破。由此可見,Grice 所總結的會話含義五大特徵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外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