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與法同行的演講稿
法律與道德,都在規範著人們的日常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範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才使我們的權利得到應有的保障。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上午好!
很高興站在這裡進行簡短的演講。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與法同行。
提起法律,給人以神祕、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範著人們的日常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範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才使我們的權利得到應有的保障。
作為大學生,我們有幸生活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法制程序的突飛猛進發展,先後出臺了300多部法律,依法治國成為時代的最強音,多麼令人振奮!更有許許多多像詹紅荔這樣的司法工作者用愛心詮釋專業法律的尊嚴和光輝!
詹紅荔是南平市延平區人民法院少年庭庭長,從事少年刑事審判工作7年以來,先後審結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487件,涉及1120人,這些案件無一發回重審、無一錯案、無一投訴、無一上訪。她幫助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課堂,開啟新的人生之路。她真正做到了用愛心去溫暖,用真誠去感化,用良知去教育,用行動去挽救,走出了一條用司法程式,全方位、多層次地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特色審判之路。
多年來,詹紅荔同志懷著對人民司法事業的無限忠誠,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對社會和諧的堅定追求,將少年審判工作不斷向庭前,庭後和庭外延伸,挽救了眾多失足少年,化解了眾多社會矛盾;她走進社群、學校、看守所,凝聚社會力量,創新法制教育模式;她廉潔公正執法,無聲地影響著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挽救一個孩子就挽救了一個家庭,挽救一個家庭就增添了一份和諧。詹紅荔同志被稱為法官媽媽,體現了她對人民群眾的愛心,用心,恆心和公心。她不僅做好審判工作,更重要的是化解未成年人犯罪背後的種種不***因素,詹紅荔同志對每個失足少年都不離不棄、悉心關照,不斷通過愛與溫暖感化教育失足少年,讓他們重新融入社會,感恩社會。
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感化和拯救工作,是全社會的問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要引導社會中更多的人來關心支援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她說:每一天的多一點,每一個法官的多一點,每個案件的多一點,與人民群眾的感情距離就近一點。詹紅荔堅信沒有壞到骨子裡的孩子,只要耐心,加上正確的引導方法,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變好。為此,工作中的詹紅荔總是多走一點,更加全面地瞭解案件的背景和當事人的司法需求。七年來,在她的幫助下,70多名失足少年出獄後找到了工作,315名失足少年得以繼續在校完成學業。
詹紅荔同志憑著對人民司法事業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用實實在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工作,交上了一份令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她比別人多走一點,多想一點,多做一點,注重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努力實現司法審判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機統一。
認認真真辦案、乾乾淨淨做人、清清爽爽做事、開開心心工作,這是詹紅荔的真實寫照。也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心中的天平永遠不失衡。詹紅荔同志用一種執著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她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折射出當代法官不斷探索、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她把人民群眾當親人,以人民滿意為標準,真心真情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努力找準情、理、法的結合點,真正實現案結事了人和。人民的信任是無言的豐碑,詹紅荔的工作也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認同,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法官,全省十佳法官等榮譽稱號。我們讚美詹紅荔,更要從中思考道德和法律的力量。
在當今全球化的資訊時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似乎道德的約束不斷被人們所淡忘,甚至有些人在討論傳統美德是否過時的問題。這促使我們更加呼籲用法律來維護社會的秩序。紐約,這個世界最繁華的都市,卻是犯罪率最高的惡源,有統計表明,每5分鐘,就有一場搶劫上演。犯罪,無疑永遠在威脅著人們***的生活。但是,我們應當堅信,法律永遠維護正義!誠然,就我國現階段的法律體制而言,的確存在一些疏漏和不完善。不可否認,有一些人背離職業道德,背離良心,鑽法律的空子,為是金錢和利益。但我仍要說,我們的法律正在不斷地健全,完善之中。我們應當堅信法律的正義性,並堅決地捍衛它,這也是在捍衛國家的尊嚴,捍衛自己的尊嚴。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遵紀是基礎,從認真聽課做起,從保證每一節自習課紀律開始,相互監督、嚴格自律。從被動約束到主動養成遵紀的習慣,從杜絕抄襲作業開始到自覺抵制社會不良思想、風氣做鬥爭。同學們,我們不能忽視遵紀的作用。如果你認為違反學校的紀律沒有什麼大不了,只要我以後不違法就行,情你快點打消這個念頭吧!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現在小小的放鬆很可能會釀成將來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嚐到法律的制裁才悔恨呢?所以我們在校園裡只有做一名守紀、勤學、上進的大學生,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後,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總之,法律在我們一生中是維護自己權利的武器,同時又是規範自己行為的社會準則。
同學們、朋友們,從今天起,讓我們攜手共進,踏上與法同行的成長道路吧!
謝謝!
篇二
如果我看到一個花季的身影,本應清澈明亮的雙眸中瀰漫著絕望的氣息,沉重的鎖鏈禁錮了他青澀的心靈,晴朗的夜晚他只能透過鐵窗仰望小小的星空一角,我會作何感想?同情?惋惜?亦或是引以為戒?我在心裡問道:“美麗嬌嫩的花蕾怎麼會結出如此苦澀的罪惡之果?”
記得浙江金華親子殺母的悲劇嗎?母親的望子成龍,兒子的忍無可忍,竟釀成了一起駭人聽聞的慘案。母親的苛刻與現實的殘忍使徐力的最後心理防線徹底崩潰。我無法想象,他是怎樣將生他養他的親生母親砸死在血泊之中;我無法想象,他是怎樣在母親背後舉起冰冷的榔頭;我無法想象,那位母親最後的目光充滿了怎樣的不解和絕望。
母愛是生命中最溫暖的陽光,倘若他是知法懂法的少年,他怎會不懂得用何種方式解決與母親的矛盾和代溝呢,又怎會如此衝動奪取了生養自己的母親的鮮活生命呢?
歌德說:“帶來***的是兩種力量:法律和禮貌。”有了法律伴隨我們成長,我們花季的青春才有了保障。
延慶縣17歲少年模仿“魔獸”火燒同學的故事刻骨銘心。法庭上,小兵說,自己當時只是想嚇唬嚇唬他。當法官問到“為什麼會想到用這種方法”時,小兵竟用“好玩”一詞來形容!一顆稚嫩純潔的心為何會變得如此冰冷無情、是非不分?
小兵說,自己喜歡玩“魔獸”,在網路遊戲中他就喜歡用火器攻擊人,他能從中感受到一種快感。事發時他已經分不清自己是在真實世界還是在遊戲的虛擬世界之中。然而,當看到小康倒地後在火中痛苦的嚎叫,他才驚醒。
青春,是一個永遠絢麗的詞彙,它的燦爛令許多詞彙貧血。它應永遠是湛藍的天,濃綠的草,芬芳的花,和美麗的心靈相綴而成,任何籠罩在它上空的陰霾都是不和諧的,更不必說那幕幕慘劇。
青春,是一個充滿夢與理想的季節,它的蓬勃朝氣應將知識的聖火點燃,而絕對不能夠去觸碰法律這條高線。因此,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我們需要與法同行!
忘不了瀋陽網咖前的那場慘案。雖然瀋陽實施了“上網實名制”,以杜絕未成年人進入網咖。但這種限制阻擋不住某些少年如痴如狂,火燒火燎的慾望。在一個仲夏的深夜,夜裡的寂寞掩蓋了白日所有的喧譁,涼爽的夜風醞釀著熟睡的人們的好夢。然而一家網咖前那一聲撕心裂肺的慘叫,撕碎了人們安寧靜謐的夢,劃破了夜的沉寂和寧靜。
由於上網與人發生口角。兩名十幾歲的花季少年竟惡語相加,揚言報復,並聚集自己的狐朋狗友大打出手。許多青少年為顯示自己夠哥們義氣,為人仗義,也加入了這場與自己毫不相干的鬥毆事件上。撕打之中,一片刀光閃過,一名少年的前胸被猛刺兩刀,他慘叫一聲栽倒在地,倒在了一片血泊之中,終因搶救無效離開人間。
一個花一樣的生命就這樣夭折,無不令人嘆息與惋惜。而他們留給家人的,是無盡的痛苦與淚水。
試問,天下人誰無父母?誰無子女?而又有誰能承受如此巨大的不幸與悲哀?
青少年朋友們,為了你自己的前程,為了你父母親人的安寧和微笑,請千萬走好腳下的每一步路。讓青春與法同行!
篇三
各位老師、同學們:
今天有機會能和大家面對面地交流十分高興。談不上演講、做報告,只是把與同學們學習生活有關、大家又比較關注的校園治安及相關法律問題結合我日常接觸、辦理的一些典型案例給大家做一下講解,我講的主題是《關愛青春與法同行》。
“法律就在每個人周圍”
說到法律,其實是無處不在、無處不用的。在當今的法治社會裡,一個人如果沒有基本的法律常識和法律維權意識,吃虧不可避免。因為生活中隨時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讓你遇上。舉個簡單的例子,如同學們到商場裡買東西,結果出門時警報器響了,你便被懷疑偷了東西,你不但會被搜身,還可能會被脫掉衣服;你買了一件假冒偽劣商品,賣方不但不退,還可能將你臭罵你一頓。這些事不但隨時會發生,而且在有些同學身上已經碰到過。遇到這些問題怎麼辦呢?當然可以找他們論理,可如果他們不講理呢?你也許打算用拳頭解決問題,但武力能解決一切問題嗎?而你又不願忍氣吞聲,那麼你只有拿起法律武器,向有關部門投訴、控告、起訴,在學校你完全可以向你的老師尋求幫助。一句話,一旦你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要時刻想著從法律那裡尋求幫助,這就叫培養法律意識。因為除了法律,再沒有比這更好途徑。
但不容迴避的是,青少年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令人憂慮。一項調查顯示,我國中學生對《刑法》的基本瞭解只有16。4%,其他一些基本法律很多學生連聽都沒聽說過。這就反映出,目前我國青少年法律知識水平、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仍有待全面提高。目前,一方面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比較突出;另一方面,侵犯青少年合法權益和破壞青少年成長環境的違法犯罪也呈增長趨勢。青少年特別是在校學生是弱勢群體,他們往往容易成為犯罪分子侵害的物件,所以對同學們進行法制教育,不僅要使自己懂法、守法,而且要懂得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高自我防範的能力,進而成長為具有良好法律素質的合格公民。
“防範校園暴力與犯罪”
今年4月份,我們破獲了一個持槍搶劫團伙案,繳獲左輪手槍、***、***共三支,該團伙自今年1月至3月跨越淄博、東營等地瘋狂搶劫作案8起,打傷3人,搶劫財物價值上萬餘元。令人驚奇的是,該團伙五名主要成員全部是18歲以下的青少年,最小的還未滿16週歲,由於父母的嬌慣,他們從小就厭倦學校的生活,白天逃學在城裡閒逛,晚上也很少回家。主犯見某還在旅館包了房間。一開始,幾個人還只是以吃喝玩樂為主,日子長了,排場越來越大,手頭的錢便不夠用了。於是就合計著買來槍支彈藥,開始著摸發財的新招。正在這個時候,李某的父親為了能讓兒子不出去惹事,就拿出積蓄買了輛計程車,本來想兒子有點事做會安份一點,沒想到這輛車卻給見某等人搶劫提供了方便,有槍有車,呼嘯來去,見某等人簡直成了人人望而生畏的魔王。附近一些無所事事的少年紛紛前來入夥,這個團伙越來越大,有男有女竟常有一二十個人在一起鬼混。案發後,幾個犯罪嫌疑人的家長才如夢初醒,李某的父親在派出所還不時地教訓李某說:“等你回來,我打死你!”那時他還沒意識到兒子的犯罪行為已觸犯了刑法,一時半會兒是回不來了。當時一名辦案民警曾惋惜地說:“這麼大年齡的孩子,正是成長的關鍵時刻,若不加強教育和引導,很容易會走上邪路。”那麼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主要是什麼呢?簡單來說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心理失衡、盲目攀比。我國目前正處於經濟轉型期,社會貧富差異較大,不同的價值觀念碰撞、裂變,拜金主義、享樂之風對青少年危害很大。青少年犯罪往往始於心理、信仰危機。某地十八歲的少年A某,羨慕大款的瀟灑和一擲千金,不顧家庭拮据,盲目和同學進行吃、穿攀比,達不到目的後心理失衡,遂鋌而走險。有一天凌晨,他獨自手持匕首將一酒吧女老闆捅死,搶走了價值5000元的財物後大肆揮霍。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被扭曲的案例。
二是家庭溺愛,任性驕縱。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庭與家風對青少年的心理及行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辦理的多起案件中,我發現,犯罪嫌疑人大多是獨生子女,有的家境並不富裕,但父母的溺愛養成了任性驕縱的性格,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想什麼就一定要得到,當滿足不了時,強烈的虛榮心忌妒心驅使著他們,不計代價不計後果。曾有一名涉嫌盜竊的女學生說,她偷的5位同學都是形影不離的好友,可她看見她們的手機、MP3時,“就像變態一樣,一定要去拿。”這個女孩家庭清貧,父親已經60多歲了,一直對女兒呵護備至,竭盡所能滿足她的一切要求,女兒出事後,父親每天到街上賣冰棍,攢錢為她退賠
三是精神垃圾,誘發犯罪。現代社會多元價值觀造成精神垃圾、醜惡現象屢禁不止,嚴重侵害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果追尋每位劣跡青少年的犯罪歷史和初始不良行為,就會發現幾乎都受到過暴力文化和色情文化的感染。一方面是社會上大量不良文化的客觀存在,另一方面是正面宣傳教育形式的枯燥乏味,這樣,生理、心理尚示完全成熟,可塑性極強的青少年便會被不良文化吸引,甚至是沉緬其中。前不久,我與幾位學校校長座談時,一位校長感嘆道:“課堂教育一個鐘頭,不頂錄影廳一個鏡頭”;“老師苦口婆心講一天,抵不上學生網路轉一圈”。而我在辦案過程中,經常深有感觸的是,很多青少年犯罪***尤其是團伙犯罪***完全是受部分帶有暴力傾向的影視作品的薰染,例如某些作品裡所表現出來的“唯我獨尊”、“狂妄自大”、“天下無敵”的思想就對未成年人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比如說,過去同學們吵架時最愛說“我打你”,現在的口頭禪都變成了“我殺了你!”。今年5月份我們破獲了一個以搶劫、***、傷害為手段連續作案的青少年犯罪團伙。這個團伙自去年11月份成立以來已作案20多起。據被捕的6人交待,他們經常看暴力錄影,他們的團伙組織就是模仿香港某影片成立的。他們還模仿影片制定了自己的規章,如第五條是“…。在必要時,要出手毒辣,不要心慈手軟,不能感情用事。”我現在這麼講給大家聽,大家可能感覺很好笑,但當時我的感覺是沉重,沉重,還是沉重!
通過對校園暴力與犯罪現象誘因的分析與探討,每個同學應認真地從下述幾方面思考如何來避免和減少犯罪事件的發生。
㈠遇到挫折和問題時,要理智對待,冷靜處理,否則會釀成禍端。於某是某高中的一名住校生,一天,他發現自己的存摺不見了,到銀行一查錢已被提走。於某便懷疑是同宿舍的張某偷走的,因為於的存摺上有密碼,而以前於曾對張說過存摺的密碼是自己的生日,況且張也知道自己的生日。但是於某沒有通過正當途徑向老師報告,也沒有向公安機關報案,而是決定實施報復行動。於是,於某選擇一天夜裡張某睡覺之機,從其枕頭下偷走一個存摺和一個建行儲蓄卡,從銀行提出了2000元錢揮霍。李報案後,於某很快被查獲。最後於某因盜竊被刑事拘留。試想,如果於某採取的不是“自救”式的報復行動,而是向老師報告,向公安機關報案,結局會是這樣嗎?因此說,以後如果碰到了類似被盜竊、被毆打之類的事情,千萬不要以牙還牙,要通過正當途徑,向法律尋求幫助。
㈡多學習、掌握法律知識。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學法、懂法,晶積月累,積少成多,避免因法盲或法律知識貧乏走上違法犯罪道路而遺憾終生。案例:某校高三學生董某,學習成績很優秀。高考結束後的一天,董某在上網時,無意訪到了國家某部的內部網。按照法律規定,這是屬於國家機密,未經允許,是不能隨便進入的。但是,董某為了驗證一下自己的計算機水平,再加上強烈的好奇心理,董某便使盡所學本領,終於侵入該部機密網,獲取了很多國家機密。一個月後,董某收到了大學通知書,卻因非法侵入國家事務計算機資訊系統,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85條,構成了非法侵入計算機資訊系統罪,被處以三年有期徒刑。在庭審中,當被問到“你知道非法侵入計算機資訊系統,是犯罪行為嗎?”答:“不知道。”看,已經實施了犯罪行為,卻意識不到已經犯罪,對於一個即將步入大學的學生來說,是不是很悲哀的事情?
㈢。培養正確的業餘愛好,做一個新世紀心理健康的中學生。現在,不少同學有一個共同的愛好:上網。去年7月,我曾連續接待過三名學生家長,其中一家長印象極為深刻,因為他是一名中學生的外公,已經70多歲了,他一進門就跪在我面前,求我把他外孫女“少管”起來。因為他的外孫女成天泡在網咖裡,有家不回,有學不上,好不容易把她喊回家,家人請假輪流看管,她卻趁家人睡熟時,從二樓窗臺拴上床單跑了。她的外公對我說,你們把她關起來,總比她在外面闖禍強。還有一名家長說,因為上網,孩子已經輟學半年了,好好的前途給毀了,真是恨死網路了。其實,網路原本是良性的,是人們瞭解社會、學習、交友的有效途徑;但隨著網路的發展,它成了許多不法商人賺錢的門路,他們看準青少年思想不成熟這一特點,不斷推出一些容易讓青少年沉迷其中的玩意兒,使得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孩子乖乖走進他們的圈套無法自拔,浪費了錢財,更荒廢了學業,甚至誘發犯罪。今年3月11日晚,17歲的胡某在一網咖裡玩一種用刀捅人的暴力遊戲時,由於技術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別人“捅”倒。坐在胡某旁邊的一名少年也在玩同一種遊戲,他忍不住對胡某冷嘲熱諷。在網路上“殺”紅了眼的胡某當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長的防身刀具,捅向那少年的胸口,導致受害人當場死亡,而胡某依然沉浸在暴力遊戲中。直到警方趕赴現場,胡某才驚醒:我是不是殺了人,會不會坐牢?我這裡還有一些青少年網路犯罪的相關案例,時間的因素,不一一介紹了,希望以這些案例喚醒仍置於網路迷灘中的青少年,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切莫走向犯罪的深淵!
最後,我用兩句話來結束今天的演講:“前世之事,後世之師”。關愛青春與法同行。
現實與夢想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