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美德是幸福的源泉,美德是靈魂的力量。美德,能使人胸懷開闊,情操優美,內心平衡,靈魂愉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讓美德與習慣同行
有一位偉大的母親,那便是我們的祖國——中國。她,在漫長的歲月裡,孕育了長青的山川,長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萬萬的優秀的兒女。有一個堅強的民族,那就是中華民族,他,在幾千年歷史中,鑄就了不朽的靈魂,傳世的美德,也贏得了永永遠遠享譽世界的美名—“禮儀之邦”。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民族的精神財富和傳家之寶!然而,就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就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張揚個性的年華中,我們釋放活力的激情下,有些人丟棄了它,對待嘔心瀝血的師長,少了幾分尊敬,多了幾分挑剔;對待身有殘疾的同學,少了幾分關懷,多了幾分冷漠;對待熟悉或不熟悉的他人,少了幾分尊重,多了幾分評頭論足;每當集會結束時,場地上多了的是垃圾,每當彼此擦肩而過時,耳旁時不時飄過幾句汙言穢語······我們已經忽略掉了一種習慣——美德。而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習慣之中。今天,在莊嚴的國旗下,我想和同學們一起走進我們民族的靈魂,讓心靈接受最純淨的洗禮。
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孝是一個人道德的根本。
"勤",是中國傳統美德中最聞名於世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父輩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長年累月辛勤地勞動,用汗水造福子孫後代;四大發明、圓周率、渾天儀、《本草綱目》等等智慧結晶,在人類歷史上寫下了極其光輝的篇章。
愛,是美德的核心。美德之愛是大愛,大愛無邊!愛天上的飛鳥,愛水中的游魚,愛地上的走獸;愛每一蔸草,愛每一朵花,愛每一條江河;愛每一顆星星,愛每一朵白雲,愛每一片彩霞。愛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做過錯事已經改正的人,以至那些犯有罪過已經痛改前非的人。
美德的根本是給予。有人說,現代社會到處都是索、拿、卡、要,給予就是蠢寶。有人說,現代社會貧富懸殊,你有多少錢財給予貧窮?美德給予的是你的真誠,是你的關愛,是你那顆純正心。應該說,社會越是物慾橫流,越是貧富懸殊,就越顯示美德的光輝,給予的高尚。也許,在你漫長的人生旅途中,真會輸掉一點什麼,但在歷史長河裡,在精神世界中,你永遠是贏家,你贏得的是人們的尊重。
“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突出精神,社會交往之道。禮儀是一種修養、一種氣質、一種文明,是人際交往的通行證,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將使我們受益終身。
中華傳統文化把 “和”作為最高價值,最高的道德境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家和萬事興”,“鄰里和為貴”
美德是幸福的源泉,美德是靈魂的力量。美德,能使人胸懷開闊,情操優美,內心平衡,靈魂愉悅。每一種美德都是智慧的體現。
作為炎黃子孫,讓我們倍感驕傲的傳統美德實在太多了。勤儉而誠懇,友善而勇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誠摯愛心;”“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諄諄告誡;“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些亙古不變的名言,在經過幾千年歷史的更迭之後,仍能夠熠熠生輝。因此,我們要做的有很多很多:主動給老人讓座、隨手撿一片紙屑、愛護一草一木、遵守公共秩序、少幾句汙言穢語、多一點寬容禮讓、拭去那些虛榮與浮躁、獻一份誠信與愛心。讓傳統美德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成為每個人的自覺習慣!讓文明禮儀不再是強加的約束,而是自我內化的一種快樂。在學校,與老師、同學之間講尊重、講誠信;上課守紀律,活動講規則;言語禮貌文明、舉止大方得體、服裝整潔莊重。在家裡,勤勞動,讓父母順心;知節儉,讓父母舒心;求上進,讓父母放心;懂禮儀,讓父母開心。公共場所講公德、重形象;人際交往寬容大度,以禮相待;鄰里社群講衛生、守秩序、有愛心。同學們,讓美德與習慣同行吧!唯有將美德內化為習慣,將他律轉化為自律,我們的內心才會充實,我們的行為才會灑脫,我們的民族才會崛起!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中華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提起“中華”這兩個字,首先浮上我心頭的就是中華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為有這樣的傳統而感到自豪和欣慰,更要繼續發揚這種傳統美德。一直以來,有多少傳統美德的事例,它們如同暖暖的春風,感染著我們,打動著我們純潔的心靈。
感恩父母、尊老愛幼、謙虛謙讓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為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長輩教育了我們成長,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朋友給了我們友誼,讓我們的童年充滿陽光。
子路是個很勇敢孝順的人,在子路小的時候,他家境貧困,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呢?子路想:要是能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黃香也是勇敢孝順的孩子。在黃香九歲時,他的母親去世了,他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夜寒冷,黃香就鑽到父親的被窩裡,用自己的身體把被子暖熱。夏夜炎熱,黃香就用扇子把父親的枕蓆扇涼。人們都稱讚他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孔融是個聰明機敏、懂得謙讓的孩子。在孔融四歲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個學生來看老師和師母,並帶來了一大堆梨。客人讓孔融把梨分給大家吃。在爸爸點頭同意後,小孔融站起來給大家分梨。他先拿個最大的梨給客人;然後挑兩個大的給爸爸、媽媽;再把大的一個一個分給了哥哥們;最後,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個最小的給自己。客人問小孔融為什麼撿一個最小的給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紀最小,當然應該吃最小的。”客人聽了孔融的回答直誇獎他。爸爸也滿意地點了點頭。
美德故事不僅僅只發生在遠古的時代,現代,也有許多感人的美德故事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是誰無怨無悔地照顧母親?是誰帶著母親上大學?是誰 從8歲到20歲,4000多個日子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照料養母,她任勞任怨,不離不棄。2009年,她被距離家鄉百公里外的山西師範大學臨汾學院錄取,不放心養母的她決定“帶著母親上大學”,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繼續悉心照料著養母。她就是“最美的孝心女孩”——孟佩傑。
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小學生,我們要,讓我們的校園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之花,讓我們的傳統美德得到永恆,讓我們擁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我們從小就要養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會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麵包裡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麵包發起來了麼。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道德,伴我們一起健康成長”!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傳承至今,因此我國素來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都”著稱於世,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們的寬容,融匯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美德是一種風,可以讓我們生命中的微笑時時綻放;美德是一種雨,可以滋潤我們的心田,助我們成長;美德是萬物中最美的陽光,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文明是祖先留給我們最珍貴的寶藏。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四大發明體現出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文明起源於人類,它隨著人類的推進不斷前進,融入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為老人讓座,向老師問好,不隨地吐痰,不說髒話,不亂扔垃圾……”每一個文明的行為,都會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許多閃光點。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孔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等,他們的人生因講文明,行美德而得以充實,放出光芒。
最美教師張麗莉,她的事蹟引發了一場“愛的接力”。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她一把推開已嚇壞的學生,自己卻被車碾斷雙腿,以至雙腿高位截肢,她今年剛滿29歲。這個不平凡的瞬間感動了國人,數以萬計的人為她祈福祝願。張麗莉老師對於學生的愛是無私的,她用事蹟行動詮釋了高尚的師德、美德。這一次,當張老師心懷師愛時,溫暖的不僅是學生的心,還有更多更多的人心!
身為青少年的我們,應從一個好公民,好學生的準則要求自己。就如少年黃柯一般,自知生命不久,還要與父親走遍中國,感謝恩人,死前捐獻眼角膜,我們應以黃柯為榜樣,繼承、弘揚、提高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講文明、行美德、樹新風。文明就在我的身邊,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成我陽光般的少年!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如果你錯過了今天的朝陽,那麼,你不要灰心,因為明天朝陽會再次對你微笑。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那麼,你沒有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那麼,你仍然沒有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於你的錢袋。
但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美德,那麼,你徹底地失敗了,你已失去做人的真諦。
在這個世界上,你沒錢不要緊,你的才智、能力會為你賺來錢。
如果你才智不高,沒事,你可以幹體力活。
但如果你沒有美德,那你就一無是處。
這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文明美德。
校園裡的乒乓球桌旁,經常有許多垃圾袋,風一刮,到處飛,全校園全是垃圾。那麼大的操場,清潔工人要打掃多長時間?如果我們將吃完零食的袋子扔在每個乒乓球桌旁邊都有的垃圾桶裡,那麼,清潔工人還需要滿操場地為我們打掃垃圾嗎?那些清潔工人的腰還會日益彎曲嗎?
我曾經看到一位老奶奶,在池子裡撿垃圾的時候手破了,流血不止,趕緊跑到藥店裡買了藥膏。剛出來還沒來得及貼,這時,三個小學生跌跌撞撞往前走。中間的一個膝蓋破了,左右兩個人扶著他走。老奶奶顧不上自己的手,跑過去,幫那位受傷的小學生貼上了。
我看了之後,呆呆地站了半晌:這位撿垃圾的老人想必生活很困難,自己都不捨得買的藥膏卻如此慷慨地給了別人。重要的是,老人不像我們小孩,面板破了很快就癒合了。萬一她沒有及時地貼上,傷口化膿、感染,又該怎麼辦?而她沒有半點猶豫,就將藥膏給了那位受傷的學生,可見老奶奶那顆淳樸善良的心。
社會就像一棵大樹,每個人的文明美德、每個人做出的好事,就像是灌溉大樹的水滴。只有每個人都講文明,每個人都有美德,社會這棵大樹才能根深葉茂,結出和諧美好的碩果!
讓我們大家從小事做起,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用文明美德將我們的生活裝點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如果你欣賞到了今天初升的朝陽,請不要放棄追求,因為明天的朝陽將更加燦爛;
如果你抓住了今天,請繼續努力,你還不算成功,因為明天你還沒有擁有;
如果你擁有了金錢,那麼,你還沒有成功,因為人生的意義不在於錢袋;
如果你擁有了文明美德,那麼,你成功了,因為你用美德裝點了世界!
學習主題國旗下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