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青春正能量演講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青春的腳步如行雲流水,青春的歲月容不得些許浪費。下面就由小編為你帶來,希望你喜歡。

   篇【1】

  為了祖國的獨立和自由,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代表衝破軍警阻撓,雲集天安門,他們打出“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收回山東權利”、“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寧肯玉碎,勿為瓦全”等口號,併火燒曹宅,引發“火燒趙家樓”事件。隨後,軍警給予鎮壓,並逮捕了學生代表32人。

  那是一場影響深遠的偉大的愛國運動。他們的愛國精神、為真理和正義而戰的精神、不畏強暴和黑暗政治的精神值得任何時代的青年和學生學習。“五四”運動的先驅——李大釗這樣說過:“歷史上的事件與人物,是隻過一趟的,是隻演一回的”,但“此一回的演行,乃永久存在”。

  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憶往昔,正是這一群青年屹立街頭,在中華民族飽受屈辱時毅然挺身,以力挽狂瀾之勢救黎民於苦難之中。

  看今朝,更有一群青年長弓倚天,對著時代立馬崑崙,是他們,用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拼搏和汗水演繹春華的碩果。

  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幸福的年代。在這裡我們擁有最美麗的青春。青春是美好的,青春亦是短暫的。只有把握我們現在最美好的中學時代,我們的青春才不會有遺憾!我們現在正是花一般的年紀,我們現在正是花一般的時期,我們應當把握現在,努力學習,用知識去開拓一片更高遠的藍天,描繪一幅更巨集偉的祖國藍圖,引領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有多少昨日已過去,明日遙不可及,唯有抓住今天才能從容的回望過去,自信的望未來。我們不是英雄,但我們要做青春枝頭最嬌豔的花蕊!我們要做大浪潮頭最驍勇的弄潮兒!我們要做一隻海燕,在暴風雨中搏擊蒼穹!薪火相傳、亙古而今,將“五四”鑄成一枚赤誠的徽章,讓我們驕傲的戴在胸前。

  即使青春的花開花謝,讓我疲憊,四季的雨飛雪飛,讓我憔悴,我也不會後悔!

  銘記五四,把握今日,只有這樣,我們的青春才會無悔!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流星雖然易逝,但是它已經點燃了最美的青春。傳遞青春的正能量,讓我們身體裡流淌的血液迸發出激情!青春的我們要勇於承擔起我們的責任,踏實認真的提高自己的能力,為了我們偉大的民族復興奉獻出我們的青春,這不僅僅是口號,更是我們青春正能量的傳遞。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我們傳遞青春的正能量!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說過這樣一段話:“生活賦予我們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

  是的,古今中外的人們總是用最美好的語言來形容和讚美青春,青春是滿腔的熱血,是激情與渴望,是活潑潑的思想,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是附麗於使命的奉獻、開拓和進取。每當我面對校園裡和我一樣年輕的莘莘學子,他們每天忙碌而充實地工作、學習和生活,我就明白了:青春是永不言敗的責任,是為著實現14億人幾千年來的“中國夢”的使命!

  想起革命時代,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群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織就了一幅最巨集偉的青春之圖。林則徐用虎門銷煙的實際行動響應了那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魯迅用犀利而有正能量的文字發出了狂人的吶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毛澤東站在橘子洲頭寫下了壯麗詩篇“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周恩來用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詮釋了什麼才是青春的正能量:沒錯!矢志不渝,追求真理,就是那個時代的正能量!

  作為一名當代青年,作為一名最強烈觸碰時代前沿和民族跳動脈搏的在校大學生,我們又該如何肩負使命,才無愧於自己光彩照人的青春呢?

  我們應該明白,擁有使命的青春是奮發向前、無所畏懼的,也是所向無敵的,而青春需要正能量的支撐,只有具備了這樣的支撐,我們才會義無反顧地揮灑自己的青春,堅定不移地履行自己的使命。今天的我們正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艱鉅使命,冉冉升起在世界東方的“中國夢”需要我們每一個在校學子一步一步去努力實現。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在校學習的短暫時光,打下堅實的專業知識功底,不斷提升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技能水平,善於創新,善於實踐,善於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實踐中去;努力錘鍊優良品德,提高綜合素質,真正把個人的前途和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緊密結合起來。所以,當我們在年輕時就把自己的生命與人民的事業、時代的事業緊緊相連,我們所創造的青春才將永恆!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今天,我站在這裡,以青春的名義進行演講,我們是這個時代最朝氣蓬勃的青春使者,我們為自己代言!請大家大膽地鼓掌,用掌聲傳遞能量,用掌聲迎接美好的未來!

  中華兒女對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期盼和夢想,就是凝聚力量、為中國夢而共同奮鬥的力量源泉。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我們用青春承擔起這份使命,點燃我們的激情,用我們的活力傳遞青春的正能量!謝謝大家!

   篇【3】

  餘秋雨說過,選擇你愛的事業,愛你選擇的事業,並用百倍的信心、勇氣和努力去澆灌,無論將來成功與否,你都能說:“我終身無悔”!

  難忘記,當上村官兒的那個日子。20XX年9月27號。這一天,我正式成為了一名工作人員,一名服務農村的工作人員,一名大學生村官兒。就像20XX年6月8號我正式成為一名黨員的那天一樣,我激動,我興奮,我驕傲。

  難忘記,老百姓那高興的眼神。在鎮財政所,我主要的工作是稽核家電下鄉的資訊,老百姓每買一臺家電,就有一份單子需要經過我的手進行稽核。雖然每天的工作比較單調,但是稽核的單子越多,就越說明老百姓們生活變好了,國家家電下鄉的惠民政策落實了。老百姓那高興的眼神,是我瞭解國家惠民政策的力量源泉,是我認真稽核每一份單子的精神食糧,是我回訪每位購買者的不竭動力!這幾年國家的政策都在向三農傾斜,每項惠民政策能不能落實好,能不能讓老百姓都受益,多思利民之策、多謀為民之舉、多做惠民之事,是我們每個基層工作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這讓我更多的感覺到了身上的一份責任,一份使命——為人民服務的使命!

  難忘記,基層工作者的默默奉獻。在秋收防火工作的一線,晝夜巡防在田間地頭,兩三天才能回一次家;在維穩工作期間,20多天沒能回家。這些工作,看似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可言,但它需要一份責任心,一份對待工作的認真態度;這些工作,從一開始的新鮮感到後來的疲憊,我真切體會到凡事想要做好都不容易;這些工作,只是基層工作的任務縮影,真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我真切體會到基層工作者的不容易。20多天不能回家,對於我們新來的沒有什麼家庭負擔的一群人,幾乎沒有什麼大不了,可是想想周圍的領導、大哥大姐們,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但我從來沒有聽到他們有任何一句的抱怨,沒有看到他們有一絲的工作懈怠。他們帶著強烈的責任心,抱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日夜奮戰、無怨無悔。這種精神,在悄無聲息的感化著我,這種精神,在慢慢的注入我的骨髓。有這樣一群有幹勁的領導和同事,我相信,在他們的影響下、幫助下,不管再苦再累的工作,我同樣可以像他們一樣努力的做到最好!

  難忘記,轉變身份後的渴望。從一個學生跨步到一名工作者,身份的轉變,我沒有不適應,更多的是對各種工作的好奇,更多的是在想我能做多少,我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有多好,年輕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我也一樣!我從小就想做個對他人有意義的人,從小學到大學接受的教育就是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對國家有用的人,對他人有用的人。我希望看到別人對我投來信任的眼神,希望看到我帶給他人多多的歡樂!

  難忘記,選擇工作的糾結判定。我大學學的是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目前這是一個熱門的專業,也是一個容易找到一份收入不錯工作的專業。但當北京工作的通知和大學生村官的通知同時出現在我的面前時,我猶豫了,是去北京拿一個月四千的工作並且半年後提升專案組長的機會,還是去當這個只有三年合同一個月1700塊錢並且我所學的技術大部分都會無用武之地村官。因為有選擇,我糾結了好多天,想了很多,到底什麼才是我想要的。最終我選擇了來到這裡,選擇了自己的家鄉,選擇了做一名基層的服務人員。因為在我的內心深處總有一種聲音在迴盪,那就是,我是一名黨員,應該紮根基層,應該去為人民服務。那就是,我是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應該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奉獻回饋在農村。那就是,我有著家鄉的情節,這裡是我的家!還記得第一天從鎮上的宿舍裡醒來時睜開眼看到窗外的一片田地,聽到鳥兒們在外面唧唧喳喳的叫聲,深呼吸聞到一陣陣鄉土的氣息。心敞亮了,笑開心了,那時我便肯定的知道了我的選擇是正確的。我相信,在這裡我一樣可以展現自我的價值,一樣可以有一個無悔的青春!

  各種難忘記,是我的思想彙報;各級領導關懷,是我前進的不竭動力。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會繼續的努力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吃苦在前,做好自己的份內工作。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段都有每一段的精彩,我相信我自己,我會時刻的把握好自己,踏實,努力,肯幹,不忘學習,珍惜每一次學習與鍛鍊的機會,不斷地去提升自我。

  總有一種記憶能給我們以永恆的遐想與懷念;

  也許時間能沖淡記憶,也許歲月能改變山河;

  但有種激情永遠閃耀著光輝,有種精神成為歷史的永恆;

  這就是我們當代青年鑄就的精神;

  這就是國家和人民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這就是意氣風發、敢於拼搏的大學生村官!

  凝聚前行正能量,砥礪奮進正青春。


活力青春魅力校園演講稿
揮灑青春擁抱理想主題班會演講稿
相關知識
匯聚青春正能量演講
學生凝聚青春正能量演講稿範文
凝聚青春正能量演講
青春正能量演講稿
中國夢傳遞青春正能量演講稿
關於青春正能量演講稿
關於青春正能量演講比賽稿
青春正能量演講比賽稿
傳遞青春正能量演講稿範文
釋放青春正能量演講比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