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勵志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8日

  明星作為公眾人物,有時候也會寫一些勵志文章,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人生一世,為的是什麼

  文/楊絳

  按基督教的說法,人生一世是考驗。人死了,好人的靈魂昇天。不好不壞又好又壞的人,靈魂受到了該當的懲罰,或得到充分的淨化之後,例如經過煉獄裡的燒煉,也能昇天。大凶大惡、十惡不赦的下地獄,永遠在地獄裡燒。我認為這種考驗不公平。人生在世,遭遇不同,天賦不同。有人生在富裕的家裡,又天生性情和順,生活幸運,做一個好人很現成。若處境貧困,生性頑劣,生活艱苦,墮落比較容易。若說考驗,就該像入學考試一樣,同等的學歷,同樣的題目,這才公平合理。

  佛家輪迴之說,說來也有道理。考驗一次不夠,再來一次。但因果之說,也使我困惑,因因果果,第一個因是什麼呢?人生一世,難免不受人之恩,或有惠於人,又造成新的因果,報來報去,沒完沒了。而且沒良心的人,受惠於人,只說是前生欠我。輕率的人,想做壞事,只說反正來生受罰,且圖眼前便宜。至於上刀山、下油鍋等等酷刑,都是難為肉體的。當然,各種宗教的各種說法,我都不甚理解。但是,我尊重一切宗教。不過,宗教講的是來世,我只是愚昧而又渺小的人,不能探索來世的事,我只求知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了一輩子,能有什麼價值。

  天地生人,人為萬物之靈。神明的大自然,著重的該是人,不是物;不是人類創造的文明,而是創造人類文明的人。只有人類能懂得修煉自己,要求自身完善,這也該是人生的目的吧!

  堅信“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的聰明朋友們,他們所謂“什麼都沒有了”,無非斷言人死之後,靈魂也沒有了。至於人生的價值,他們倒並未否定。不是說,“留下些聲名”嗎?這就是說,能留下的是身後之名。但名與實是不相符的。“一將功成萬骨枯”,但戰爭中奉獻生命的“無名英雄”更受世人的崇敬與愛戴。我國首都天安門廣場上,正中不是有“人民英雄紀念碑”嗎?人世間得到功勳的人,都有賴無數默默無聞的人,為他們做出貢獻。默默無聞的老百姓,他們活了一輩子,就毫無價值嗎?從個人的角度看,他們自己沒有任何收穫,但是從人類社會集體的角度看,他們的功績是歷代累積的經驗和智慧。人類的文明是社會集體共同造成的。況且身後之名,又有什麼價值呢?聲名,活著也許對自己有用,死後只能被人利用了。

  一代又一代的人,從生到死,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到頭來只成了一批又一批的屍體,人生一世,還說得到什麼價值呢?

  匹夫匹婦,各有品德,為人一世,都有或多或少的修養。俗證:“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得”就是得到的功德,有多少功德就有多少價值。修來的功德不在肉體上而在靈魂上。

  其實,信仰是感性的,不是純由理性推斷出來的。人類天生對大自然有敬畏之心。統治者只是借人類對神明的敬畏,順水推舟,因勢利導,為宗教定下了隆重的儀式。虔信宗教的,不限於愚夫愚婦。大智大慧的人、大哲學家、大科學家、大文學家等信仰上帝的虔誠,遠勝於愚夫愚婦。

  一個人有了信仰,對人生才能有正確的價值觀。佛家說人生如空花影,一切成空。佛家否定一切,唯獨對信心肯定又肯定。“若復有人……能生信心……乃至一念生淨信者……得如是無量福德……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為什麼呢?因為我佛無相,非但看不見,也無從想象。能感悟到佛的存在,需有經久的鍛鍊。如能把信仰傳授於人,就是助人得福,功德無量。

  我站在人生邊上,向後看,是要探索人生的價值。人活一輩子,鍛鍊了一輩子,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成績。能有成績,就不是虛度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離開人世了。靈魂既然不死,就和靈魂自稱的“我”,還在一處呢。

  這個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爐,燒煉出一批又一批品質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質也不相同的靈魂。有關這些靈魂的問題,我能知道什麼?我只能胡思亂想罷了。我無從問起,也無從回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為不知”。我的自問自答,只可以到此為此了。

  :有些東西,只會讓你遇到一次

  作者:張小嫻***香港著名女作家***

  許多年前,無意中在日本東京一家生活雜貨店裡買到一個漂亮的布袋,於是,以後每次重遊東京,我都會去同一家店逛逛。可是,自從那個布袋之後,我再沒有找到稱心滿意的東西了。

  有些東西,的確只會讓你遇到一次。

  你也有過這種經驗吧?因為一次美麗的偶然,我們愛上了一個地方,並且相信以後還會有更多驚喜。可惜,那些驚喜卻不再出現了。雖然是這樣,你也許還是會繼續探訪那個地方,直至你在另一處遇到一個更美麗的偶然。

  無數次失望之後,仍然重臨,只是因為不想錯過。

  我們多麼害怕失之交臂?

  有時是一襲衣裳、有時是一件收藏品、有時是一個人,你不一定很想擁有,但是,錯過了便太可惜。

  我們不敢錯過有過美麗回憶或美好經驗的地方,不是放不開,而是捨不得。

  在平凡的生活裡,我們樂於懷抱著一個微小的希望。為了一個希望,即使花一點時間,或再失望一次,又有什麼關係呢?

  你是星期幾的樣子?

  你有沒有發覺自己每天都有一個樣子?星期一的你跟星期三的你是有一點不同的。這麼細微的差別,也許只有你自己看得出來。

  我覺得星期三和星期五的我比較好看,而星期天和星期一就比較糟糕。沒人明白那是什麼原因,反正我們永遠不會是昨天或明天的自己,只有當下這一刻才是真實的。

  同樣地,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覺身邊的人在星期六的樣子比星期一可愛,也許是因為星期一的工作通常很沉重吧。到了星期六,他會寬容很多***所以我會揀在星期六發脾氣***。

  你身邊的人呢?你是否能夠說出他一星期七天裡臉上微妙的變化?還是已經沒有感覺了?

  曾幾何時,我們很努力去捕捉戀人身上的一切。他指甲的形狀、拇指的彎度,他牙齒的顏色,他的脣紋,他眼睛裡黑和白的比例,他身上沒穿衣服時的窘態,他充滿情慾時,面板散發出來的味道……這一切一切終將消逝,我們唯有儘量記憶。

  就這樣,從星期一到星期天,我們從戀人身上尋找彼此相似之處,然後歌頌它。

  我們也同時尋找彼此相異之處,然後遺忘它。

  只是,終有一天,我們會變得疏懶和挑剔,不是重新想起彼此相異之處便是忘了他星期一和星期六的樣子有什麼分別時,難免有一點感觸。因為,由始至終,我們所期待的愛情,並不是一起默默過日子,直至面目模糊;而是像流轉的四季,每一個微妙的變化都充滿喜悅。

  :只因一念之差

  作者:吳淡如***臺灣著名電視臺、電臺節目主持人***

  每個人心中,似乎都有一塊遙遠的夢土。也許是對現實生活的無能為力吧!我們習慣於把夢想放在遙遠的未來,對將來總是比現在感興趣得多。

  “等我退休,就可以去環遊世界……”

  “等我有一筆錢,我一定要回鄉下去,買一塊地,自己種菜吃。”

  “這裡的生活環境太差了,交通擁擠、人心險惡、烏煙瘴氣,人家說紐西蘭是人間天堂,將來我老了,一定要移民到那邊……”

  想想,這跟小時候考試每次考不好,發誓下次好好努力,卻沒努力過一樣。未來來了,未來的夢想還在未來;明天變成今天,今天的希望還在明天。真正實現的人很少。

  我一直記得美國女作家蘇珊·俄茲的話:

  “許多渴望永恆的人,卻不知道在星期天下雨的午後如何自處。”

  許多夢想,使我們的此時此刻,充滿著灰色的情緒,恍恍惚惚,模模糊糊;使我們不屑於生活在這一刻。其實,只有這一刻才是真實的。真的認命,就別再三心二意。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已經厭煩了人們對夢想的過度依賴。

  不久前,我遇到一箇舊識。我記得,每次看見他,他都是同樣的苦瓜臉和不快樂。十年如一日。“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安安靜靜過日子,不再為五斗米折腰。”我按捺不住,對他說:“你如果不喜歡應酬,大可以不去。”“唉,這你就不懂啦!我……我做這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他忽然又防衛起他最憎恨的事情來。事實上,應酬與他的工作並沒有必然的關係。我看得出,在他抱怨的時候,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無聲地訴說著愛恨交織的情緒。我緘默了。就讓他愛恨交織下去好了。他只是在為他的無奈找聽眾,並不期待解決任何問題。

  這讓我想起,一些喜歡在婚姻中愛恨交織的男女。

  “如果你這麼痛苦,他又對你這麼差,為什麼不離開呢?”如果你好心地想當解鈴人,你通常會得到類似的答案:那人忽然戒心十足地防衛起他最憎恨的事來。

  “你不會明白的,我身不由己啦……”

  “我,唉,認命了——”

  真正認了命,就不該有怨言緋語,不是嗎?

  從前,有這麼一副對子。

  詩人嫌院子裡的芭蕉,風來發出沙沙聲,雨來滴滴答答地響,吵得人不能靜心入夢,揮毫寫下:

  ——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

  詩人的妻子,慧心獨具,戲筆完成下聯:

  ——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

  芭蕉可不是你自己種的嗎?芭蕉是一樣的芭蕉,只是你的心變了,發出雜音的,不是芭蕉,而是你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種了芭蕉,又怨芭蕉。當初喜滋滋進了大公司的人,不久就為大公司的繁雜人事煩惱頻添、早生白髮;不久前才因一見鍾情而日夜相望,曾幾何時,情人已經變成了仇人;最親密的朋友,轉而成了致命的敵人……昔日的愛,變成今日的恨事,為什麼?

  只因一念之差。

  那個念,來自期待,也來自夢想;當事情背離了我們的期望,我們的夢想便失去了迴應,於是我們的心也越來越不能寬容。

  想來想去,當日心頭的一塊肉,如今十惡不赦。

  還不是它在作祟?


莫言勵志文章
利文斯頓斷腿勵志文章
相關知識
明星勵志文章
走過才明白勵志文章
明天一定會是美麗的高中勵志文章
開講啦黃曉明完整版勵志文章演講稿:努力是為了尊嚴
開講啦黃曉明完整版勵志文章演講稿:努力是為了尊嚴
寫給大學生的勵志文章_大學生青春勵志文章
幼兒教師勵志文章_幼師勵志的短文章
英語勵志文章二
微信公眾勵志文章兩篇
高中生必讀的勵志文章清華在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