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創業成功故事3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創業其實首先就是創新。我們要有一個真正創新的點。這個創新的點,並不是你隨便想出來的一個小竅門或是比較有意思的想法,並不是這麼簡單的。當你有了創新點後,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把你的能力或是企業的能力與創新相結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農村創業成功故事,歡迎閱讀!

  農村創業成功故事1:

  畢業後的胥學恆眼見射洪水產養殖優良的自然條件,懷著對水產養殖的滿腔熱情,毅然放棄了在北京水世紀湖北分公司月收入過萬的工作回到射洪,在父母的幫助下租下沱牌鎮鳳凰村200多畝土地,開始了自己的農村創業夢。如今,在胥學恆的14個魚塘裡,寬闊的池面上波光粼粼,魚兒在水中歡快地遊弋。他養殖的魚苗遠銷重慶、陝西、甘肅等6省市,上門購買魚苗的養殖戶更是絡繹不絕。

  懷揣夢想

  大學畢業回鄉創業

  2006年,自小喜歡生物學的胥學恆考上了四川農業大學水產養殖專業。大學期間,他刻苦學習水產養殖專業知識,立志畢業後成為一名水產養殖專業技能人才,用學到的知識實現理想抱負。

  大學畢業後,胥學恆一直想回到家鄉射洪這一方水產養殖“沃土”。從2010年12月開始,在北京水世紀湖北分公司工作的胥學恆多次回射洪考察,拜訪養殖戶,瞭解射洪養殖行情。經過多方選址,最終在縣水務局的幫助下,將養殖場選定在沱牌鎮鳳凰村。

  說幹就幹。2011年3月,胥學恆在家人的幫助下承包了該村260畝土地開始修建魚塘。為了讓資金早日回籠,胥學恆一邊修建一邊養殖,修成一個使用一個。同年6月,胥學恆就銷售了他養殖的第一批魚苗,同時,他發起的竹源水產專業合作社也正式成立。

  到現在,胥學恆的水產養殖基地已經小有規模,14個魚塘一字排開,養殖了草魚、團魚等十餘個品種,魚苗遠銷重慶、陝西、甘肅等6省市,本地及周邊上百家水產養殖戶到基地購買魚苗。

  因熱愛小動物

  選擇了水產養殖專業

  “選擇水產養殖專業,是因為我從小就喜歡小動物。”胥學恆透露。

  “池塘裡不停移動的紅紅小蟲,只有水質好的水塘裡才有,是小魚的天然餌料,”胥學恆說,“微生物其實就存在於泥土裡,只要池塘沒有汙染,一旦有水後,裡面自然就會長出一些微生物。”胥學恆說這種食物鏈最低端的生物的形成。

  “都說小魚吃蝦蝦,蝦蝦吃泥巴。”其實泥巴指的就是從土裡長出來的微生物。胥學恆的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裡養殖了10個品種的魚,除了常規品種鯽魚、草魚、鯉魚等外還有桂魚。“桂魚價格貴,主要是因為它只吃活魚,要吃四斤活魚它自身才能長一斤,養殖成本較高。”胥學恆說。

  艱辛路上

  熱血青春揮灑田間

  創業4年,胥學恆有收穫的喜悅,更多的是付出和艱辛。

  什麼時候喂料?什麼時候加氧?什麼時候投放藥物?魚兒生病了怎麼治?胥學恆雖然畢業於水產養殖專業,但創業初期養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難題還是讓他犯了愁,晚上常常睡不踏實,生怕出現什麼差錯。胥學恆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翻閱各種書籍,請教大學教師。現在,他不僅能夠解決魚兒出現的各種疑難雜症,還能為周邊養殖戶提供技術服務。

  銷路是困擾養殖的一大難題。為了拓寬銷路,胥學恆在各大網站投放銷售資訊,同時親自上門推介,以真誠打動顧客。2014年,遂寧的龍斌建成了200多畝的養魚基地,為了爭取這一客源,胥學恆十次登門拜訪,免費提供技術支援,最終打動龍斌,雙方達成購銷合作協議。

  “這些年經歷了很多,‘9·10’洪水給基地造成了巨大損失,車也壞在了送魚的路上,讓全部家當付之東流……”胥學恆說,很多時候都想放棄,是家人的幫助和從小的夢想激勵著自己前行。“現在好了,基地走上了正軌,客源也基本穩定了。”

  心繫群眾

  拓寬產業鏈助農增收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當自己羽翼漸豐,如何發展完善產業鏈,讓更多人蔘與水產養殖致富成為胥學恆思考的問題。看著周圍很多養殖戶利用水庫、池塘養魚,“小打小鬧”,因為沒有專業養殖技術和銷路,制約養殖戶發展時,胥學恆主動承擔起技術服務和成魚代售,幫助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明星鎮大明村7組的何明方承包了30畝的魚塘。今年5月,魚塘裡的魚陸續死亡,從每天幾條到每天幾十條,這可急壞了何明方。胥學恆瞭解情況後,主動上門檢視周圍環境,並將死魚帶回去研究。診斷出魚兒患細菌性出血病後,胥學恆又指導何明方消毒及防病。幾天後,魚兒病情得到控制,為何明方減少了損失。

  船山區永興鎮的劉海多年養魚,苦於沒有技術和銷路,一直沒怎麼賺錢。今年,他在網上看到了胥學恆發的資訊,於是主動聯絡請求幫助。從放魚、管理到防疫、銷售,劉海嚴格按照胥學恆的要求操作。現在,胥學恆已經為劉海聯絡好了銷路,幾天後就有人上門收購,估計今年產值在20萬元以上。

  “我打算進一步拓寬產業鏈,提供上下游全程服務,讓更多群眾參與進來,共同致富。”胥學恆如是說。胥學恆已經融入到這方土地,正值青春年少的他就這樣在鄉間打拼,堅強的臉上似乎能看出他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農村創業成功故事2:

  倆小夥放棄城裡待遇,返鄉創業搞養殖

  “這些鵝都很大了,可是我們賣不出去。如果繼續養的話,每天要好幾百元的花銷。”返鄉創業的大學畢業生蔡造亮看著自己養殖的成群白鵝喜憂摻半:喜的是,他們的養殖獲得了成功;憂的是,這麼好的鵝卻找不到銷路。

  蔡造亮和唐功強都是海南儋州人,蔡造亮2009年畢業於武漢的一所高校,專業為生物製藥;唐功強畢業於海口的一所中專學校,學的是臨床學。“我們原來並不認識,後來同在一家制藥廠工作時成了好朋友。”唐功強透露,在這家制藥廠,他們都屬於技術類的工種,待遇很好。

  工作幾年後,蔡造亮與唐功強都有了一些積蓄。他們經過商量,做出了一個讓村民及家人難以理解的舉動:返鄉創業。蔡造亮說,當時村民們對他的做法都無法理解,父母對他的做法也感到很驚訝,難以接受。

  隨後,蔡造亮和唐功強在海南省儋州市三都鎮文昌村租下了一個場地,決意從事養殖業。

  堅守荒郊野外,養鵝獲得成功

  看到他們在農村的幹勁,家人改變了對他們的看法,逐漸支援他們,同意他們在農村嘗試創業。

  經過反覆考慮,兩個年輕人就選擇了養鵝。一方面是養鵝的技術容易掌握,另外當時鵝肉的市場行情不錯。去年10月份,蔡造亮和唐功強在一片質疑聲中,脫下了在城裡穿的時髦服裝,換上了皺巴巴幹農活的衣服,戴上草帽,挽起褲腿,扛起鋤頭,在租來的地上開荒、平整土地。為了節約資金,大多數的活都是他們自己幹,自己鋪路、砌鵝舍、建瓦房。足足幹了一個多月,一個養殖場終於初具雛形,大學生返鄉創業也終於邁出了第一步。

  接著,兩人購買回鵝苗,看著這些白絨絨的小東西,他們笑著說:“毛茸茸的,很可愛。”從那時起,他們就當起了全職的“鵝爸爸”,白天餵它們吃東西,晚上輪流看著它們睡覺。“小東西喜歡挨著壓著睡覺,要是不把它們分開,第二天就會有小鵝被壓死。”蔡造亮回憶起當初照顧鵝苗的經歷。

  為了養好這些鵝,兩人買來專業養殖書籍,並從網上查閱相關養殖技術資料。“我們學的專業對養鵝有一定的幫助。有一次,一隻鵝突然生病死了,我就拿來解剖,檢視是什麼病因,原來是支氣管發炎,幸好不是傳染病,不然就麻煩了。”唐功強笑著說。

  在荒郊野外,兩個年輕人用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驅走寂寞和孤單,養殖獲得了成功。

  遇尷尬,辛苦養大的鵝賣不掉

  一轉眼兩個月過去了, 兩個年輕人歷盡千辛萬苦,養鵝最終獲得成功。當初那群“毛茸茸很可愛”的小鵝如今變成了漂亮的“白天鵝”,每隻體重達到8至10斤,馬上就可以出售了。由於這些“白天鵝”是以放養為主,鵝肉結實肥美。兩人對鵝的銷路充滿了信心。

  但是,事情並不像他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和一帆風順。由於對市場不太熟悉,400多隻肉鵝儘管一天一個樣,但卻找不到銷路,白鵝面臨銷售難的問題。

  春節臨近,他們信心滿滿地以為可以賣個好價錢,現實卻給他們當頭一棒。擺到市場上的鵝無人問津,不是嫌貴就是說鵝的個子太大了,不想買。他們只能到澄邁、臨高、萬寧、海口等市縣四處聯絡買家,跑了大半個海南,買家給的價錢都比成本價低很多。

  眼看著含辛茹苦養大的鵝體重一天天下降,一天賣不出就要多花費幾百元的花銷。這一尷尬境況,讓兩個年輕人束手無策。“第一次創業,我們不想虧得太慘,只求能把鵝賣出去,收回點成本,才能開始第二階段的創業。”蔡造亮說。

  “下次養殖,我們一會先做好市場調查,找好銷路,未雨綢繆。”唐功強一邊撫摸這些白鵝,臉上寫滿了無限的惆悵。

  農村創業成功故事3:

  賣房回鄉創業

  年收入五六十萬元

  梅萬付是蕪湖縣花橋鎮花橋村人。1999年從淮南聯大畢業後,先後在浙江的幾家企業打工,他從業務員做起,很快升為區域經理、銷售總監、公司副總。2005年結婚後,雖然夫妻倆的薪水頗高,在溫州還買了房,但考慮到在外面只是替別人打工,況且老人只有他一個兒子,在妻子的建議下,2007年兩人決定回鄉創業。

  他們賣掉了溫州的房子,再從親戚朋友同學那裡借來一些資金,走上了創業之路。2007年底,他成了天津一家獸藥的安徽總代理,並常住宣城拓展市場。由於營銷得力,2007年至2010年這三年間,他們的信譽度越來越高,知名度越來越大,銷售額也逐年增加,3年內,他所代理的產品就在本地市場佔有率上升到了前三甲。到了2010年,夫妻倆的年收入達到了五六十萬元。

  一次偶然的機會,妻子馬榮花在學駕駛期間,巧遇蕪湖縣農委副主任,獲悉蕪湖縣發展蔬菜基地,政府扶持菜籃子工程,以及蕪湖縣正在實施土地流轉,夫妻倆經過考察後,萌生了回鄉種植蔬菜的想法。

  大學生回鄉種地

  遭到親鄰不理解

  2010年,蕪湖縣出臺了土地流轉政策。花橋鎮一直以來都是以農業為主導,鎮裡多年來一直想在農業產業化發展這條路上給農民增收創收,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可是苦於沒有資金沒有投資者,農村產業化發展之路走得並不平坦。夫妻倆先在本村周圍流轉了154畝土地,加上購買農資、投資基礎設施,第一年就投入了70萬元。

  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大學生,邁出農門後到了城市裡工作,積蓄已有幾十萬元,生意做得好好的,為何非要受苦去種地呢?對於梅萬付夫妻倆的行為,父親梅旺壽十分不理解:“你種地,還能種得過我嗎?我種了一輩子的地,好不容易把你培養出去了,現在又回來做老本行了。”

  梅旺壽自然有他的道理,到2010年時他已種了40多年的地,也沒有發財,而且種地是一項非常苦的活,兒子兒媳婦何苦要幹這個呢?那段時間,梅旺壽都成了村裡人笑話的物件,一向愛出去串門的他,一連好多天都不出門。村民們也不理解,嘲笑梅萬付流轉了這麼多土地,馬上要成“地主”啦。就連妻子的孃家人,也是專門從河北過來,找到他們,反對他們幹這個。

  但梅萬付夫妻倆清楚,農業產業化發展是大勢所趨,科學種植肯定能有收穫。夫妻倆覺得,有國家農業政策的支援、地方政府的扶持,加上他們的努力和科學種田,一定能闖出一條路來;只有把地種好了,種出個樣來,才能打消父親和鄉鄰們的疑慮。

  科學種田

  讓村民刮目相看

  流轉了土地後,夫妻倆一頭扎進了大棚裡,種上了無籽西瓜苗等。2011年2月,栽下去的西瓜苗長期不見長,當地百姓斷定這些西瓜苗肯定不行了,建議把這些西瓜苗拔了。但是梅萬付沒有放棄,通過上網查資料、向專家請教、到種植無籽西瓜技術成熟的公司實地考察,發現自己是技術上不過關,錯誤施肥,導致黃苗期過長,採取勤澆水、少澆水、不定期適量施肥的辦法,讓西瓜苗成活了過來,而且還是高產。為了讓更多的人分享他收穫的喜悅,梅萬付開著自己的運貨卡車,到處笑眯眯地給鄉親們送西瓜。

  種了一輩子地的村民們沒有想到,兩位大學生種西瓜,竟然還要“整枝”、“打頭”,一棵西瓜秧上,正常可以結七八個西瓜,但梅萬付只留兩個藤子,一個藤子負責供應養分,另一個藤子負責只長一個西瓜。對此,別說村民了,就是父親也很不理解。按照村民的傳統做法,恨不得西瓜秧上長很多藤子,能長20多個西瓜才好呢。因此,當梅萬付讓工人們整枝、打頭時,工人們不理解更捨不得。“實際上,長10個瓜,還沒有我一個瓜大;瓜大後,價格也就上去了”,梅萬付說。事實勝於雄辯,當大家看到一棵瓜秧只長一個又大又甜價格又高的大西瓜時,大家對梅萬付夫妻倆才佩服起來。

  村民們種冬瓜,都是讓冬瓜睡躺在地上;梅萬付種冬瓜,卻是讓冬瓜吊著長。原來,冬瓜平時貼在地上,貼地的一面有“傷疤”,而且口感差;梅萬付在大棚裡豎起了架子,讓冬瓜吊著長,冬瓜四周很均勻,外觀好、口感好,而且個頭也不差,吊著的冬瓜要比躺著的冬瓜每斤要貴0.2元呢。而且,吊著長的冬瓜,節省了空間,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村民們一畝地能出七八千斤的冬瓜,最多能出1.2萬斤;而梅萬付的一畝地,要出1.6萬斤左右的冬瓜。

  流轉土地538畝

  去年純收入79萬元

  目前,梅萬付夫妻倆已經流轉了538畝土地,其中大棚地有220畝,2014年共產蔬菜478萬斤,年產值630多萬元,扣除各項費用後,去年純收入79萬元。

  梅萬付負責企業管理和營銷,妻子是河北農業大學畢業,負責田間技術,夫妻倆珠聯璧合,用事實說話,讓村民們刮目相看。同樣是種西瓜,村民們一畝地產4000-5000斤,價格低、質量不好;但梅萬付一畝地卻產7500-9000斤,而且口感好、價格高。

  除了提高產量外,梅萬付還善於打“時間差”。以花菜為例,他們種植的有機花菜,今年上市時間為3月28日至4月15日,這時市場上沒有貨、價格高,每斤賣到3.2元;而村民們的花菜,要到4月20日後才上市,這時市場上供應充分,價格也掉到了1.3元/斤。通過科學技術,梅萬付讓花菜提前上市20天,就賺了個盆滿缽滿,光這一茬花菜一畝地的收入就是1.5萬元——要知道,一畝地一年可以種兩茬花菜和一茬茄子呢,照此推算,他這一畝地年收入至少要3萬元。

  同樣是一畝地,普通農民一年種水稻、小麥共兩茬,每畝毛收入約為2600-2700元;而梅萬付種大棚蔬菜,平均畝產值為1.65萬元/畝,至少是村民們的五六倍,這也讓種地50年的父親不得不佩服起來。

  推廣農業技術

  帶領鄉鄰共同致富

  由於梅萬付大棚裡產出的豇豆、西瓜等蔬菜水果,不管產量還是品質都是一流的,當地老百姓都沒見過,而且這些產品不止能賣個好價錢,還不愁銷路呢,於是很多百姓開始主動向他請教科學種植的技術,他也不嫌麻煩,一遍一遍地教,他成了當地農業產業化專案帶頭人。

  2013年5月,他成立了蕪湖縣能勝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帶領當地31家農戶開展蔬菜種植業,給他們提供種子選育、生長管理及產品銷售***,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之路。2014年,這些農戶的收入都比2013年翻了一番。很多農戶看到了發財致富的新路子,不僅開展露天蔬菜種植,而且準備和他一樣開始投資興建鋼管大棚。在他的帶動下,參加合作社的農戶人均純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

  2014年,梅萬付的公司固定資產已過千萬,同時公司也被評為“蕪湖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現在,他的蔬菜主要銷往蕪湖長江市場園、合肥周谷堆市場、南京眾彩批發市場以及蕪湖縣的批發市場,他還在蕪湖縣設立了蔬菜直營店,並供應蕪湖多個高校、企業的食堂。

令人深思的哲理性文章看完你會有所感悟
誇獎服務好的話
相關知識
農村創業成功故事3個
大學生農村創業成功故事
農村創業成功故事
在農村創業成功的事蹟
返鄉農民創業成功故事
農民創業成功故事分享
回農村創業成功的事蹟
名人創業成功故事3篇
農村創業成功的小故事
在農村創業成功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