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開學典禮教師講話
您就像春雨,澆灌著幼苗。您就像燭光,照亮著心靈。您用那無私青春耕耘,讓花園裡鮮花更加燦爛。你用智慧領航,讓人生精彩不斷。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首先讓我代表華南師範大學的老師們,向今年入學的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表達熱烈的歡迎之情,祝賀之情。每年的今天我們都能看到一張張充滿喜悅的陌生面孔,你們選擇了華師,華師也認定了你們,你們的選擇是明智的,華師因你們的明智而感動。
今年暑假我結交了兩位新朋友, 一位是高考落榜的大男孩, 他失落、沮喪,悔不當初,痛不欲生,在他的身上,我看不到今天在座各位那對未來充滿憧憬的笑臉,也聽不到今天現場那種無憂無慮的歡聲笑語。 我勸慰他, 開導他,但我知道今後他的道路將很漫長,很艱苦。相比之下,你們是幸運的。衷心地祝賀你們在人生道路的又一次轉折中獲得了成功。更要祝賀的是,你們踏上了新的征程,知識寶庫的大門再度向你們洞開,你們要去探幽尋寶,要在燈火闌珊處,尋她千百度, 要在絕處逢生, 去享受登上知識頂峰時的竊喜與歡樂。
我的另一位新朋友是一個小女孩,她手持一張北京重點高校錄取通知書迎面走來,生活在她面前像一架和諧的大鋼琴。每天清晨,我們一起做“學術散步”,有時長達兩小時。她好奇地問我各種問題,其中最難回答的是:“什麼是大學?”我思索了很久才告訴她:“大學是人類的精神樂園”。
在大學,積累和凝聚了人類浩瀚的知識財富,它們在圖書館、在實驗室,在教室、在沙龍,在教授的頭腦、在一切真實的或虛擬的空間,等待你們以正確的方法去獲取。
在大學,偉大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舒展,所有創新的理念、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富有魅力的學術活動、以及具有獨創精神的人格個性,可以得到鼓勵和讚許。
在大學,“尊嚴”二字具有沉甸甸的分量。每一個人必須保持尊嚴,而每一個人的尊嚴不容他人褻瀆。大學裡不答應斯文掃地,不容忍虛偽詭詐,更不允許傷風敗俗。大學是平民的天下, 卻具有貴族的氣質; 大學是年輕人的世界,卻尊重千百年造就的傳統;大學生自由、灑脫、奔放,但卻是最講道德、最守紀律、最高素質、最有活力的軍團,一旦戰爭爆發可以立即集結待命,開赴前線。
這就是大學!一個連國王、總統和國家元首也要對她肅然起敬的地方。
小女孩又問我:“如何才能不虛度大學的四年?”
我說:第一,要有責任感。對國家、社會、父母、家庭、老師、同學、愛人和自己都要有責任感,學習要有責任感,工作要有責任感,做人更要有責任感。一個缺乏責任感的人如同水塘裡的一片秋葉, 飄來蕩去, 永無建樹。那麼,什麼是責任感?首先,要知道你自己是什麼人;其次,要知道什麼你是應該或不應該做的事,第三,知道你做的事情將對他人和自己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因為站在責任背後的是道德和法律。
第二,要有獨立性。既要有獨立的精神,更要有獨立生存的能力。與獨立對立的是依賴,依賴父母,沒有出息;依賴老師,難以成才;依賴電腦,失去自我;依賴金錢,反被吞食。面對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競爭社會,必須獨立!誰今天學習不努力,誰明天將加倍努力地去找工作,這是擺在大學生、研究生面前的一條鐵律。
小女孩去學校報到了,告訴我學校的生活條件很艱苦,八個人擠在一間狹小的宿舍裡,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只有一個剛能放下幾本書和一串鑰匙的小抽屜。我馬上聯想到了美麗靜謐的廣州大學城,以及生活在大學城中的你們。大學城華師校園的現代化程度,不僅在國內絕無僅有,而且那些從發達國家來參觀的教育家也為之瞠目結舌。 你們在這裡能 享受到的有形或無形的教育資源,會讓你的同齡人羨慕不已。珍愛它吧,珍愛這片讓我們安靜讀書的淨土,珍愛這段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時光。
有一位歷史學家在總結一生的治學經驗時,得出八個字:天合地合人合己合。我對這八個字有自己的解讀,轉贈給你們:我以為這要做到天高雲淡,為天合;腳踏實地,為地合;與人為善,為人合;一己康樂,為己合。在萬物和諧之中,我們才能工作與休閒,才能傳承與創造,才能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我們的國家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沉睡千年的東方雄獅要覺醒,要怒吼,要奮起。在這與13億中國人息息相關的偉大變革中,每個人要做的事情也很多。重任在身,反倒時時想起兒時說的一句話:時刻準備著!童言無忌,童言也無悔。祖國在召喚,相信你們終將當之無愧地站在時代的最前列。
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也非常榮幸今天能作為教師代表在這裡與你們共同經歷這個有意義的時刻。
首先,讓我榮幸地代表衡陽師範學院的所有教師,向剛剛跨入衡陽師範學院大門的2014級新生表示熱情與誠摯的歡迎,並衷心地祝賀同學們在經過多年苦讀之後,如願走進大學,迎來你們嶄新的人生時期。
大學通常是我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為了你們能在四年大學中既學有所成,又生活絢麗,我有幾句簡單的話想對你們說:
一是在這人生的新起點,希望你們能看清形勢、適應環境。形勢是指當今社會人才競爭的形勢,環境是指當今大學教學改革的環境。一方面,過去在中學階段你們接受的是通識教育,大學階段,你們將接受系統的專業教育,四年之後,你們將成為專業人才,進入人才市場。你們將面臨的形勢是人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現在和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不僅僅需要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還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創新的精神、紮實的態度以及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協作能力等。另一方面,相對於中學的應試教育而言,大學教育是更開放的教育,尤其是為了順應社會對複合型創新人才培養的需求,高等教育改革已成為世界性潮流。在這種形式和環境下,作為教師,我們深知任重道遠,當然也需奮發努力,但我也想借此機會表達我的第二個意思,就是懇請你們幫助我們,幫助我們更好地培養你們。我認為你們至少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幫助我們教師:
1、幫助我們共建師生和諧的育人環境。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讓我們在相處的過程中相互理解,彼此溝通,一起學會善良、學會寬容、學會敬畏、學會感恩,共同營造尊師愛生的和諧育人環境。
2、幫助我們有效實施教學改革。現代大學教學是一個教學相長、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的效果不僅取決於教師,還需要學生的理解、支援和參與,讓我們一起探討教育教學改革,共同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3、幫助我們踐行和傳遞大學精神。大學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授業解惑,教書育人,還要承載與傳遞大學精神。這種精神是需要通過實踐來鑄造的。你們可以通過積極參加基於教師指導與互動的探究提問、社會調查、資料收集,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研究性學習與社團活動等等活動,共同訓練與強化彼此的專業科學思維、批判創新意識和社會服務精神。
同學們,我知道,青春是美好的,愛情也是美好的,但是我希望在大學你們不僅僅去盡情揮灑青春、享受愛情,還能充分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創造的快樂和成長的快樂。人是需要目標、需要夢想的,但是目標不是掛在嘴上,夢想也不是用來想的。浙江衛視有一臺很火的節目是《中國好聲音》,在這一季的學員中有一個歌聲很特別的新疆歌手叫帕爾哈提,我特別欣賞他的一句話或者說是一個態度,導師汪峰問他“你的夢想是什麼?”,他說“我沒有夢想,我就是踏踏實實做好我應該做的事,夢想它就來了”。我覺得,你們不妨堅定一個總的人生目標,那就是追求卓越,積極向上,只要你們向著這個目標踏踏實實做好你遇到的每一件事情,我相信你生命中的許多美好事物都會如期而至。
衷心地祝願你們四年大學生活充實、精彩而富有意義!
謝謝大家分享!
三
尊敬的年輕朋友們,
我很榮幸有這個機會跟大家講幾句話。首先,對大家入主清華表示熱烈歡迎!對大家最終選擇加盟清華表示衷心感謝!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兩項不足,三個問題,四條建議。
當今,全球變暖被公認為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應對這個挑戰,就需要弄清,在導致全球變暖的二氧化碳和甲烷這兩大溫室氣體中,碳元素在全球自然和人工系統中到底如何迴圈遷移。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工具是生物地球化學的基本原理! 有趣的是272年前的今天在法國出生的“近代化學之父”Lavoisier ***拉瓦錫***正巧是生物地球化學理論的創立者。拉瓦錫證明了植物體內的碳來源於空氣。他提出了動物呼吸是氧在生物體內緩慢燃燒的猜想。他發表的題為“地球陸地表面元素的轉化”的論文,開創了 “生物地球化學”研究的先河。這門學問經過了兩個多世紀的沉默,如今成為近20年來地球科學最活躍的學科。這就是重要科學發現的價值體現!
經過近37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科學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但是科技界一般認為我們的重要科學發現還不多。以地學為例,我國的研究主要關注本國範圍,難以完全支撐國家參與全球氣候變化談判。在技術創新方面,我國的表現也差強人意。例如,2009年PBS商業節目和Wharton商學院聯合評出過去30年間出現的30種最有影響的創新,沒有一樣出自我國。
問題出在哪?我曾經有幾點不成熟的看法,發表在Nature的一篇短文中。概括起來,一是對研究成果,不論是誰都想爭掛第一署名。這種要求妨礙了學者之間的合作與共享。這是其二。而難於合作又導致無法實現合理的研究分工。這是其三。
研究生是學術研究的生力軍。在超越前人的道路上,嘗試克服這些問題大有必要。下面根據我對中外研究生的對比,給大家四條建議:
第一, 要加強主動性 – 研究生階段以自學和自我探索為主,老師更像一個教練。因此,要從被動接受教育轉變為主動尋求支援。這一點,我感觸頗深。一個國內的研究生找到老師會問“老師,你讓我做什麼?” 而一個外國研究生會說“老師,我最近想做什麼,您能幫我嗎?” 結果,在國外的實驗室會出現這種情況,技藝超群的中國研究生成為外國研究生的助手。這種狀況必須改變!
第二, 和導師建立起互信互動關係。有些國內的研究生說怕老師。在清華不該有這種感覺!我呼籲大家把研究組當成家。在這個家裡,老師仁慈寬容,以身作則,因才施教;學生暢所欲言,敢想敢幹。通過師生互動,做到以學生為本,使學生真正成為這個家裡的主人。
第三, 要培養學術批判精神。這是國內研究生的薄弱環節。必須養成恰當地學術批評的習慣。培養批判力最好的辦法是閱讀經典論文和書籍。高超的批判能力輔以豐富的想象力能提升一個人的學術視野和境界,為超越前人打下基礎。
第四, 要勇於跨界。這需要花大氣力走出自己熟悉的領域學習新東西。有時需要做到全方位跨界 – 這包括時間、空間和不同學科。不論文理,有很多問題,只研究中國不夠還要研究全球。只有全球才是一個近似封閉的完整系統。
最後,我和大家共勉卡耐基麥隆校園裡的兩句話:“光想到不夠,還要去做;光知道不夠,還要去用。”
祝願大家離開清華的時候欣喜滿懷!
初中值周教師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