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領導公開課評課講話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9日

  公開課能開闊聽課者們的教學視野和激發靈感。而對於聽課的領導們來說,又能物色和選拔一批心中有數的具有培養前途的教學骨幹和業務骨幹。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1

  《年月日》是小學階段“量與計量”知識板塊中的一節概念課, “年、月、日”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聯絡,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教學中覃老師能抓住教材特點,層層深入,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重點突出。通過交流、練習等形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過渡自然,教學中善於鼓勵,真誠關注學生自信心的樹立。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站在學生的角度,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營造了一種寬鬆、平等的教學氣氛,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決問題,充分讓學生表達,讓學生體驗到成就感。我認為以下幾點是值得我借鑑的地方:

  一、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幾乎天天接觸年、月、日的有關知識,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但需要關注的是,不同的學生在這方面的積累是有差異的。而且,學生關於年、月、日的知識應該也是非系統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錯誤的理解,但是都為他們學習年、月、日打下了基礎。因此在本節課的設計時,覃老師首先通過播放圖片,揭示課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進一步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奠定基礎。

  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維,讓學生體驗研究的樂趣

  首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和課前預習,去發現知識;讓學生通過交流與合作,產生思維的碰撞,去深化理解知識。。《年月日》一課作為概念教學課,由於年月日對於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知識,因此,老師在關注概念形成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年曆卡,在學生觀察發現,找出大月、小月和2月特殊月份,突破了本課的重點。學生在原有的經驗上像數學家一樣發現了用拳頭記憶的方法,他們經歷了再創造的過程。課堂的生命活力來源於對事件或對事實的感受和體驗,來自於對問題的好奇和思考,來自於不同觀點的碰撞和認同,來自於探究體驗中的驚險和喜悅。老師要儘可能的為學生提供思考、交流、實踐、探索的空間,引導學生經歷感悟、體驗的過程,使教學充滿無窮的可能性,洋溢生命的活力。

  整節課都是通過覃老師的引導讓大家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其中王老師組織大家通過觀察年曆表知道大小月的知識點,利用兒歌使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下掌握了這一知識。整節課,王老師給學生創造了大量的時間和空間,去參與新知識的探究,學生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活躍。特別是自編題大比拼這一環節的設計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同時能更好的掌握了本課所學的內容。

  3、及時進行激勵評價,學生學習的熱情很高。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適時恰當地運用讚賞、鼓勵的評價,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活動中充分地表現自我,不斷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成功”和“快樂”,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使學生的學習情感逐步在教師恰當的評價過程中動態生成。教師恰當而充滿激情的評價,不僅使學生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在探索活動中動態生成,而且學生學習情感也在探索活動中動態生成。

  覃老師為我們展示了一節較成功的導學課,使我受益非淺,也帶給我一些思考:怎樣的課堂才能促進學生髮展,怎樣的課堂才是學生喜愛的課堂。

  篇2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首先在這裡非常的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在今天早上能來聽我的課,在裡我向大家很衷心地說聲謝謝! 說句非常實在也不怕大家見笑的話,十三年了,用多媒體上課的我只有上過三節,應該算是媒體盲吧!

  在今天的這節課上,根據本人的總結,在沒有意識的過程中意識到了是一節失敗的課,我上的是第三單元語文園地三的口語交際。習作!在整個過程中就本組的大自然的啟示這課文中進行彙報,本人把它界定為彙報課,在備課過程中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匯入,匯入這部分主要是以回顧前面所教過的課,鞏固學生的掌握能力和消化能力,讓學知道什麼是大自然的啟示,大自然啟示了什麼,我們該怎樣感受大自然和生活的息息相關,怎樣去悟大自然之道的“道”。在上課過程中就以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和一系列的圖片讓同學們悟啟示悟其悟道,知道了飛機裝上雷達是受到了大自然的啟示。第二部分出示範文,出示範文是通過觀察圖片得出的啟示,讓學生去發現和老師的點評,由發現到瞭解到掌握。第三部分就是讓學生嘗試完成口頭習作,教師指導。

  那麼在整個上課過程中,本人基本完成了課堂所設計的內容,但是在這裡本人也知道畢竟對這個多媒體的知識的缺乏,所以在課件上弄得不好導致出現了一點點小小的失誤,另外就是在界定這堂課時出有些懊惱,造成了在備課上面不夠充分,就像匯入我沒有點明這堂課的課題是什麼?就直接進入了。。。還有就是在上課過程中覺得有點亂!沒有調動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課堂氛圍,另外就是在指導學生觀察圖片時不夠到點到位,解析得不夠清楚,沒有中心沒有重點,課堂安排不當,時間顯得比較緊,課上得比較趕,應該算是流水線型課堂吧!

  有句話說得很對教師不能只固定自己只是一桶水,而是要像一條源源不斷的長流水,只有這樣才能把自己的知識與能力不斷地傳授給學生,為學生釋疑解惑。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本人會更加的虛心,更加的努力,學習加強自身的素養與能力,希望能把自己最好的教學態度面對學生,用最好的能力去傳授給學生,用最好的知識感動學生,讓學生學有所成。

  最後,再次感謝學校領導和語文組的全體老師以及聽了今天課的老師們對我的支援與幫助,特別是潘少梅老師、教研組長邱靜雙老師在本人備課過程中的指導。同時,本人非常的虛心懇請和聆聽同事對這堂課的點評和指教!發言完畢!

  篇3

  各位老師:

  剛才各學校的老師都做了點評,談了這三堂公開課很多的優點,也談到了一些不足之處,我覺得點評地都很好,十分到位。下面,我就談一下自己對這三堂公開課的感受。首先,從總體來說,這三堂公開課給我的最大感觸就是生動,這個生動,不僅僅是指教師講的生動,而是指學生的思維是動起來的,整個課堂是活起來的,在教師的精心設計下,在教師的充分調動下,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他們能積極地思考,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在設計的任務專案中積極參與,積極動手操作。這是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怎樣的課才算是一堂好課?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個人的觀點是一堂好課的首要標準是生動,生動的課堂,課堂氣氛是活躍的,學生思維是靈動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是積極的,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生獲得知識、獲得技能,用一些專家的話說就是如沐春雨,如坐春風,整個課堂洋溢著生命的激情與活力?不生動的課堂談不上激情與活力。計算機課本身也應該是生動有趣有意思的課,特別是一些專業課,不像數理化那樣枯燥,尤其是我們現在很多學生都來自農村,平時很少接觸計算機,對計算機有一種神祕感,當教師演示出精彩動畫、漂亮圖片,並且告訴他們自己也能做出來時,他們就會躍躍欲試,想一試身手,這是計算機課的一個先天優勢,如果我們教師利用好這個優勢,利用好學生的神祕感、探索欲,持續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那他的課堂就是成功的課堂。相反,如果把生動有趣的計算機課上的沉悶,上的讓學生昏昏欲睡,那麼這堂課就是一堂失敗的課。按照這個標準,我覺得今天的三堂公開課都是一堂成功的好課。這是我的第一點感觸。

  第二點就是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大家都看到了這三堂公開課都是在機房進行教學,但與平時我們的機房教學不同的是,增加了投影儀,這樣機房教學就不僅僅是單純的學生上機操作,而是講授與練習有機地結合起來。現在不少學校的計算機課可能還是一堂理論課然後一堂上機實踐課,講理論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偶爾學生上講臺用教師機進行一下操作練習,這時大多數學生只能靜靜地看,學到的知識不能馬上付諸於實踐,割裂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等到能上機的時候,可能一些知識學生已經忘記了,還需要重新看書。講授與上機合二為一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在機房,老師可以立即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對學生操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前一段時間,教育部下發的計算機應用基礎大綱徵求意見稿中也建議採用機房教學模式,上課即為上機,講授與上機合二為一,這是計算機教學的導向。所以,我建議有條件的學校能將講授與上機合二為一,尤其是像Flash、photoshop等專業課程儘量在機房上,這樣邊講知識邊練習,學生當堂操作,當堂鞏固所學知識,甚至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探究,這是真正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

  以上是總體的兩點感受,下面結合三位老師的公開課談幾點問題。

  首先說一下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可以說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從三位老師公開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看,我覺得李寶麗老師的教學目標制訂的是最全面、具體、適宜的。新課改強調的就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的整合。手中有教案的老師可以看一下李老師的教案。三維目標列的很清晰。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目標很具體,而且還有量化,如遮罩的定義是理解,遮罩的特點及原理是掌握,能製作具有一定主題性的遮罩動畫,提的很具體。很多老師在平時上課時教學目標可能就沒有這樣明確的要求,可能只是籠統的提出要學習的知識是什麼?在座的老師可以想想自己的教案設計,是不是存在目標不具體的情況。新課改與傳統授課在教學目標上的最大區別就是“過程與方法”,傳統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只要學生學會知識了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所以偏重於老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忽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就拿張永波老師的課來說,他講元件製作、變形面板的使用,不是像傳統的授課,先把知識灌輸一下,然後做一個星星閃爍的例項,讓學生根據老師的步驟比著葫蘆畫瓢,這是傳統的授課方法。張老師則是先展示星星閃爍的效果,然後讓學生先想象怎樣才能實現星星閃爍的效果,這種處理方式就有了點新課程理念的意味。新課改的課堂,就是讓學生先想象怎樣才能實現星星閃爍的效果,然後鼓勵學生嘗試去製作,所需要的知識可以在學案上列出,最後教師評價學生的成果,做的好的表揚,做的不對的,教師再對出現的問題進行點撥,都完成了,更進一步,還可以引導學生繼續想象,除了星星閃爍,我們利用這種方法還能實現什麼效果,如霓虹燈的閃爍、舞廳燈光的閃爍等,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這就是先學後教的方法,通過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在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這與傳統教學是兩種不同的教學理念,傳統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新課改提倡的則是學生主體。還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李寶麗利用田甜的故事滲透了思想教育,滲透了堅忍不拔的道理,王娟老師利用神七飛天滲透了民族自豪感,滲透了愛國主義教育。都用的很貼切。從優質課中發現,一些教師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上存在無限拔高的情況,一堂課就能培養學生什麼樣的人生態度,什麼樣的精神,明明辦不到,還要寫出來,這就顯得太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確立最好符合課堂實際,定的要低一點。教學目標最能體現教學理念,確立什麼樣的教學目標就意味著採用什麼樣的教學理念,希望老師們在確立教學目標時多想想怎樣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是教材處理。教師要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詳略得當、處理科學合理。三位老師都能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李寶麗老師通過自制的教具、與學生現場模擬遮罩效果,讓學生聯絡現實生活中的望遠鏡看景,並現場表演,輕鬆地就讓學生理解了遮罩的特點及原理,有效地突破了難點。這是李老師課堂的一大亮點,尤其是利用自制教具和與生活實際相聯絡方面,值得老師們借鑑學習。

  三是教學方法。李寶麗老師主要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專案教學法,張永波老師主要採用了例項教學法,王娟老師主要採用了任務驅動法和學案導學法,也貫穿了分組教學。我這裡談一下分組教學的問題,從最近我聽過的幾十節優質課,我感覺分組教學有氾濫之勢,不管什麼專業,什麼課題,也不管知識是深是易,為了製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很多教師都選用了分組教學。分組教學好不好?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新課改就提倡這樣的教學方法。但如果只是形式上的分組,只為了通過小組搶答來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為了分組而分組,我覺得這就沒有把握分組教學的實質。分組教學的實質是為了合作學習。合作學習首先需要教師改變課堂教學觀念,壓縮集體講授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合作學習的時間,這是合作學習的物質保障;其次需要改變教師傳統的授課方式,先學後教,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裡先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再小組合作解決“個體問題”,對於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小組間相互質疑釋疑,當全班所有小組都無法解決時,教師再進行引導點撥,力爭讓學生自己獲得正確的答案。除了課堂上合作學習外,還應包括學生課後作業的互批與練習的互查,為解決一個“研究型問題”而進行分工收集資料,合作完成。分小組教學主要是為了解決較難的問題,通過學生間的合作來完成任務,所以有的也稱“合作學習法”。分組教學要掌握好“小”的原則,一般四個人為宜,要設立小組長,小組長要幫助本組學業有困難的學生,對本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小組長要及時與教師聯絡。分組教學還要把握好“度”,只有建立在個體獨立學習基礎上的合作學習才更有意義,對於一個大多數學生可以單獨完成或是看書後就一目瞭然的問題,是無需進行合作學習的。所以,希望老師們能深刻把握分組教學的內涵,不要讓分組教學流於形式。同時,教學方法要靈活多變,要根據不同的學情,不同的知識內容選擇最適宜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方法並不是包治百病,老的教學方法也不是一無是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就是這個道理。

  四是從整個教學過程看,三位老師的匯入都是通過Flash動畫的形式,都很吸引人,也與課題內容相符。教學思路脈絡比較清晰,具有層次性,由淺入深、有易入難,梯度設計得很好,前面很多老師也都談到了。我說一下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地方,那就是課堂中三位老師經常掛著的微笑。教師應帶著三樣寶貝走進教室,這三樣寶貝就是愛心、激情與微笑。進入職業學校的學生大部分基礎較差,在小學、初中就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面對這樣的學生,如果教師還是用傳統的方法埋頭苦教,逼著學生苦學,可能學生就會更加逆反,拒絕學習,我們的教學目標就無法實現。要讓學生喜歡上我們的課,喜歡與老師親近,我覺得這三樣寶貝必不可少。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一部法國影片,叫做《放牛班的春天》,他講述了在一所封閉寄宿學校一位老師通過音樂感化一群問題少年的故事。這所寄宿學校叫做池塘地下,大家可以想想,池塘地下是什麼?是爛泥,也就是說這所學校裡的孩子在別人眼裡看來都是社會的渣宰,但是影片中的馬修老師卻通過音樂把這群問題孩子訓練成了一個合唱團,他能獲得如此的成功,背後就是他對學生付出的徹底的真愛。當我們抱怨中職的學生難教難管時,我們應該想一想,我們有沒有讓他們有過成功的體驗,我們有沒有對他取得的一點進步及時給予獎勵,我們有沒有對他們報以微笑,有沒有為我們的學生付出真正的愛。愛自己孩子的是父母,愛別人孩子的是教師,教師之所以比父母更偉大是因為他們愛的是別人的孩子。送給大家這句話,我們共勉。

  不足之處:李寶麗老師的課拓展延伸還可以重點強調。張永波老師的教案設計還略顯粗燥,不像李寶麗老師的那樣豐富,可操作性強,在師生互動方面還可以再加強。王娟老師拓展延伸方面還有所欠缺,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引導層動畫還能實現什麼樣的效果,如:秋天落葉飄飄,潸然淚下等。

  教學沒有捷徑可走,想通過上幾節公開課或觀摩幾節公開課就提高教學水平是不太可能的,我只希望通過今天的三堂公開課,新課改的教育理念能深入每一位老師的心,在課堂中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採用“學生為主、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個性教學、合作學習、目標三維、面向未來”的課堂教學總策略,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地方,讓課堂成為師生情感交流、資訊交流的地方,讓課堂成為師生共同質疑釋疑的地方,讓課堂成為學生個體表現、體驗成功的地方,讓課堂成為師生共同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切忌把課堂變成教師的表演舞臺,把學生變成觀眾、聽眾。教師的成長在課堂,而不是辦公室,教師要儘可能把最重要的知識,最重要的訓練放在課堂,而不是放在課後作業中來完成。當堂訓練,把最重要的問題在課堂解決,把拓展性的問題讓學生課後思考,這是傳統課堂和素質教育課堂的區別。最後提三點要求,希望與各位老師共勉:

  一、希望教師樹立終身學習意識。現在知識更新換代在不斷加速,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更是一日千里,摩爾定律還在施展著他神奇的魔力。面對計算機軟體的不斷版本升級,面對計算機教材的不斷更新,沒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就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計算機老師,終身學習只是對計算機老師的最基本要求,除非計算機技術停止不前。所以,希望老師們能多讀書,不僅要讀教育經典理論,更要讀專業書籍,牢牢把握本學科的前沿,多向專家、同行學習,還要向學生學習,或者說與學生共同學習。

  二、希望教師堅持進行教學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的教師成長公式就是:成長=經驗+反思。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幾十年如一日每天堅持寫《教育日記》,這才有了後來的教育經典名著《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還有最近的一個例子,當然他不是教師,而是一名公務員,他從06年開始寫明史,基本平均每天兩篇,每篇多則一千來字,少則幾百字,堅持了近三年,寫了上百萬字,現出書已經出了五本,他就是《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網名當年明月,今年28歲。如果我們的教學反思能像明月一樣每天都堅持,或者寬鬆一點,每週做一次反思,我想,十幾年後,我們每一名教師都有可能成為教學能手,甚至成為教育家。教學反思,貴在堅持。

  三、希望教師在自己的課堂上勇於實踐。敢於實踐新的教法、新的學法,靈活採用多種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在實踐中善於聽取學生的意見,不斷反思,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看過的人還看了:

校領導學期結束講話稿
小學關於感恩教育演講稿
相關知識
學校領導父親節活動講話稿
校領導週一國旗下講話稿
學校領導勵志國旗下講話稿
校領導春季新學期講話稿
小學校領導冬季國旗下講話稿
學校領導運動會動員講話稿
學校領導小學運動會講話稿
校領導最新國旗下講話稿
校領導公開課評課講話稿
領導廠務公開會上的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