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養生需養好哪三處
大暑來臨,全國各地在大暑節氣這一天都有不同的養生方法,想要健康就需要抓住大暑這個節氣,養好身體這三處。下面隨小編一起了解是哪三處?
大暑養生法一、養好腳
腳有人體“第二心臟”之稱,中醫認為“足”為人之根,人體的12經脈中有6條經脈和足部有關,這些經脈聯絡臟腑、執行血氣、通表裡,貫穿人體上下。另外,腳部有33個穴位,占人體穴位的1/10,其對於人的重要性相當於植物之根。
民間更有俗語“寒從足下生,病從寒中來”,“寒從底來”的說法。夏季為了貪圖涼快往往,穿涼鞋、赤腳或用冷水衝腳。這些行為往往會是體內寒氣和溼氣加重,體內溼氣重,外吹空調電扇則形成風溼。這也是為什麼夏季會出現關節骨痛的原因。
夏季腳部容易出汗,滋生細菌,容易引起腳部面板問題。同時夏季寄生蟲卵多,容易從腳部面板進入體內,引起人體疾病。並且夏季 腳受涼也會造成體內寒氣積累,短期的表現是夏季受涼腹痛、腹瀉。長期則會在秋冬季節引起人體疾病。
所以,夏季養好腳,是全年不得病的根本。
Tipa:夏季養好腳的方法
1.首先要注意清潔,夏季腳的清潔不僅僅是對腳部皮膚髮保護,更是預防寄生蟲卵從腳底進入體內。
2.夏季不宜赤腳,赤腳一方面是不衛生,容易細菌和寄生蟲感染。另一方,會造成寒氣和溼氣入侵,在體內積累,引起疾病。
3.夏季足療可防病,夏季足療也是冬病夏治的一種方法,可以通過足療去除積累在體內的寒氣,利用中藥按摩還可去溼氣。並且,足療還可以加強內臟功能,增強免疫力。
4.給腳保暖全年都健康,夏季可以選擇給腳保暖來治療腹痛腹瀉,並且可以溫胃止痛,調節脾胃功能。並且,保暖可以防止寒氣和體內溼氣結合,預防風溼關節炎。
保暖的方法主要以穿襪子為主,不過減少腳部受涼也是在給腳保暖。
大暑養生法二、養好肺
很多人認為夏季養生應該先養心,其實不然。在《黃帝內經》中記載肺是“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簡單的說肺就是僅次於君主的心臟的器官,掌管著人體氣血的疏散和分佈。
中醫理論中“肺朝百脈,助心行血”,肺可以協助心臟推動人體血液的執行,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如果肺出現壅塞,則會導致心血執行不暢,肺氣不宣暢,則會出現咳嗽氣喘等症狀。
另外,在《醫學源流論》中記載“肺為嬌髒,寒熱皆所不宜。太寒則邪氣凝而不出;太熱則火爍金而動血;太潤則生痰飲;太燥則耗精液;太洩則汗出而陽虛;太溼則氣閉而邪結”
所以夏季養肺更重要,夏季養肺不僅僅是為了夏季的健康,更是因為之前沉積在體內的寒氣還會造成來年的肺部疾病,導致冬季肺更容易受出現咳嗽、氣喘、肺炎等。
Tips:夏季養肺的方法
1.中醫養肺
夏季中醫養肺最好的方法就是“三伏貼”,大暑這一天的是貼三伏貼的第二貼,所以這一天不能忘記遺漏它。
按摩檀中穴:經常輕叩擊兩乳中間的位置,可以治肺氣咳嗽,氣短氣逆、胸口痛,具有養肺保健的作用。
另外,夏季雖然天氣炎熱,但也要為肺做到保暖避寒。空調底下要多穿一件,避免寒氣入侵。
2.夏季食物養肺
夏季吃“苦”要適量,在《千金要方》中記載:“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夏季吃苦雖然可以清心去熱,但是吃多了會助心氣而抑制肺氣,使君臣不調。所以夏季要多食姜、蒜、蔥,來使寒氣得以發散,肺得以活血行氣,更有助於推動心血。
大暑養生法三、養好脾
夏季去溼養脾,相信更多的人都有所瞭解。夏季是最容易出現脾溼,而引起胃腸道和消化系統疾病。
脾,是人體的免疫器官之一,主運化、生血統血、升清。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屬後天之本。
但是,夏季最容易出現脾虛、脾溼,而出現消化不良,不思飲食更會出現面板丘疹,人體水腫,溏便和嘔吐腹瀉等症狀。中醫理論中更有“千寒易除,一溼難去”的說法,導致人體疾病的風、寒、暑、溼、燥、火等“六淫邪氣”,其中的溼氣最可怕,溼氣最容易滲透,而且從來不單獨戰鬥,往往去其邪氣一同作戰而使人體生病。
所以夏季不僅僅要養好脾,更要注意避溼!
Tips:夏季養脾避溼方法
1.從食物中健脾
茯苓和白朮這兩味中藥的藥性比較平和,當體內有溼氣時候可以去溼,當身體正常時候服用他們,可以健脾,防病。所以在食物這個加入茯苓和白朮不僅僅可以去溼,還可以健脾防病。
另外,紅豆和薏米是夏季去溼的良藥。紅豆和薏米同食,在不給脾胃增加負擔的同時還可以去溼,消腫。在這兩物中如果加入百合、蓮子,還可以治療因溼而出現丘疹、失眠煩躁等。加入生薑則可以治療胃寒、胃痛、食慾不振等苦夏症狀。
2.從生活習慣上避溼
夏季人體易脾溼多是和天氣,居住環境和生活習慣有關。那麼夏季想要避溼,就必需從這些方面著手。
首先,生冷要少吃或不吃,因為其容易給脾胃造成負擔,脾胃消化功能減弱,加重脾溼。
其次,避免靠牆睡覺,睡地板並且保持室內空氣流動。夏季潮溼的居住環境也是造成溼氣加重的原因,所以以上方法是從居住條件上解決溼氣。
再有,運動體溼。運動可以開啟毛孔,讓體內的寒氣、溼氣和汗水一同排出。並且運動可以增加脾胃功能,助脾健康。
大暑養生需養好哪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