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怎樣來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眾所周知,中秋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時於八月十五。每逢中秋,親人們都會聚在一起,吃著月餅賞著月,故又有團圓的寓意。以下是小編為你介紹的中秋節由來,歡迎閱讀。

  中秋節由來

  吳剛折桂了,吳剛是漢朝天河人,到了天庭之後,犯了大錯,於是天庭懲罰其砍伐廣寒宮的一顆桂樹,許諾其如果能將桂樹砍倒,便允許其重回天庭為仙,無奈這個桂樹,枝葉繁茂,並且砍下一斧之後,立刻複合,所以吳剛只能在孤寂冷清的廣寒宮,日復一日地這麼砍下去,如果細細的聽,八月十五月亮最大的時候,我們可以聽到月亮上那麼沉悶的砍伐聲,以及吳剛無盡的哀嘆。

  最早的關於吳剛折桂的記載是唐朝的《酉陽雜俎》,文中提到: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

  由於這則傳說有一定的警示意義,所以這個傳說也流傳甚廣,提起月亮,大家都知道出了嫦娥,還有吳剛以及他的桂樹。還有一個小小的傳說,就是玉兔在月亮上成天搗制仙藥,玉兔也是月亮的一個符號之一。

  不同地區過中秋節的習俗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 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髮辮狀,浸溼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各地中秋節的鴨肉美食

  1、川西地區:煙燻鴨子

  在川西地區,煙燻鴨子是中秋節必備佳品,因那時當年生鴨已長大,肥瘦適宜。師傅選當年生的仔鴨,宰殺後褪盡羽毛,開膛取出內臟,洗淨後,去翅尖、鴨腳,加鹽碼味醃漬一夜後,入沸水中略燙至皮緊,撈出抹乾水分,置薰爐中,用稻草煙燻至呈茶色,出爐放入滷鍋中滷熟,食時改刀裝盤,色澤金紅、肉質細嫩、煙香濃郁的煙燻鴨即成。

  2、南京:桂花鴨

  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則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

  3、福建:檳榔芋燒鴨

  福建人有中秋吃鴨子的習俗,因此時正是鴨子最肥壯的季節。福建人用福建盛產的檳榔芋和鴨子一起燒,叫檳榔芋燒鴨,味道非常好。檳榔芋形似橢圓,該品種外皮粗糙,剖而觀之,內呈檳榔紋,故又名“檳榔芋”。

  4、南通:八寶鴨子

  南通按照本地的風俗,大都歡喜吃紅燒鴨子或者是白煨的“八寶鴨子”。所謂“八寶鴨子”,就是鴨子拔毛洗靈泛了以後不剖肚,僅僅在肚子底下橫開一個小口,把內臟摳出來;轉來用糯米、肉丁兒、竹筍丁兒、香菇丁兒和生薑、蔥這些配料塞到鴨子肚子裡頭去,再用針線把切口縫起來;下鍋之後加水用文火煨爛。
 

中秋節適合給父母買什麼東西
中秋節是怎樣來的
相關知識
中秋節是怎樣來的
中秋節是怎樣來的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浙江人的中秋節是怎樣過的
世界各國國慶節是怎樣來的
中秋節是怎麼過的
春節是怎樣來的
問鼎中原的典故出處是怎樣來的
元宵節這個名稱是怎樣來的
程門立雪的典故是怎樣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