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茶文化區別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1日

  當今世界廣泛流傳的種茶、製茶和飲茶習俗,都是由我國向外傳播出去的。那中日茶文化的區別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談到茶道文化,世人皆會想到日本。日本茶道起源於中國的茶文化,在唐代,中國的茶文化通過遣唐使傳入日本。日本經過歷代人的不懈努力,吸收了禪宗的精髓,結合本民族的特色,形成了具有東方魅力、體系完整的茶文化——日本茶道。從日本茶道發展史來看,將飲茶習俗傳入日本的是遣唐僧,茶文化在日本的主要傳播者也是一些高僧,在日本茶道中起關鍵作用的正是禪宗的信奉者。因此,日本茶道藝術的思想背景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禪”。日本茶道講究“四則”,即“和、敬、清、寂”,這正是佛教禪宗精神之所在。“和”既指人與人之間的和睦,也指講究本來面目,不造作,與茶的自然融合。“敬”指敬愛之心。在茶道中,對一切事物都保持著尊敬的態度,一絲不苟地用恭敬的心情,來做好每一件事。“清”在茶道中指外物和內心的清淨的狀態。六根清淨,就是禪道,也是茶道。“寂”即“無”,強調“本來無一物”,是熄滅了心中諸般慾火之後的寧靜的、安祥的狀態,這正是源於佛教“空無”觀。日本茶道中的“茶禪一位”,吸收了中國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內容,它規勸人們要和平共處,修身養性。日本茶道通過茶藝表現禪宗精神,是茶藝與精神的完美結合。

  中國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文化都是東方茶文化燦爛的瑰寶,兩者在很多方面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又各具千秋。

  在表象層面上,中日的茶具不盡相同。據史料記載中國的茶具至少包括10種,即茶爐、茶灶、茶磨、茶碾、茶羅、茶架、茶匙、茶筅、茶甌、茶瓶等。而日本的茶具主要包括廠風爐、柄杓、蓋置、水指、建水、棗***薄茶用的茶罐***、茶入***濃茶用的茶罐***、茶杓、茶筅等。

  在飲茶的過程中日本人強調參禪,所以日本茶道講究在茶中品味人生,其形式具有高度的儀式化。中國人崇尚中庸和諧、開朗友善,中國茶道文化底蘊厚重,以領悟人生意義為主,所以中國人飲茶講究和諧、隨和,不過分注重形式。

  表象的不同實質源於精神層面上的差異。中國茶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融儒、道、佛於一體,內容十分豐富。茶道精神源於儒家的中庸思想,儒家思想的平和快樂是中國茶道的主調。佛教對中國茶道的影響也很大。首先,因茶有“三德”:提神,助消化,清心定神、去除雜念,所以喝茶既滿足坐禪需要又不破壞佛教清規。其次,佛教的苦、集、滅、道四諦中的第一諦——苦諦,視人間為無邊的苦難,當參破苦諦,達到大徹大悟,便是求得對苦的解脫。茶性清苦,品茶之苦味,苦後回甘,這與苦諦一致。所以茶一直以來深受禪僧們的喜愛。除佛、儒兩家之外,中國茶道還受道家影響。道家為求長生不老,苦鍊金丹,但始終未能如願。因茶有強身健體,長壽命之功效,於是逐漸被視為仙藥。道家倡導通過飲茶,以求得道成仙。同時,道家認為自然本性才是真美,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飲茶之人喜歡空靈虛靜的飲茶環境,將自己融於自然,追求心靈與自然的和諧,精神與物質統一的意境,這與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是統一的。

  中國人“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這四條都是通過飲茶貫徹儒家的禮、義、仁、德等道德觀念以及中庸和諧的精神。日本茶道主要從中國唐代由遣唐使傳入日本,主要受佛教禪宗的影響,當然也融進了日本國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識。

  日本茶道強調古樸、清寂之美,中國茶文化崇尚自然美、隨和美。作為古老茶文化起源地的中國雖然有著優秀的茶文化,但過分注重茶的生活化、實用化。現今已進入茶文化發展的衰微停滯階段。中國的茶文化要發展成世界的,還要學習日本,將高雅的茶道藝術與深遠的意境相融合,使茶文化這塊瑰寶煥發出新的活力。

  中日茶文化歷史

  中國茶文化發展史及其特色

  從古代到現代的中國,飲茶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行為,那麼“飲茶”何時衍生成為一種富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呢?

  780年陸羽寫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創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學。談及茶文化在唐代的確立,其實主要內容就是探究陸羽《茶經》的“茶道”思想。陸羽***733-804年***,字鴻漸,是中唐時期一位傑出的詩人、史學家、茶學家,他生於儒、釋、道三教尋求相互融會貫通的時代。《茶經》共有七千多字,分十章:“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 “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茶經》中的思想內涵是:通過品茶活動陶冶情操,培養簡樸、高尚的道德品質。《茶經》是對中唐茶文化發展成就的最好總結,也正是自《茶經》以後,茶成為全中國普遍性的飲料,標誌著中國茶由飲用變為品飲,由愛好昇華為一種文化。

  中國的茶文化是“美的哲學”,以儒家思想為核心,並吸收了儒、釋、道三家的思想精華,強調“中庸”、“禪茶一味”、“天人合一”的思想,並不斷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中國茶文化以最初的藥用到飲用最後發展成為人的精神活動,強調崇尚自然美,但是沒有嚴格的儀式可循,並且只有廣泛性和大眾性。它的精神理念是“和、靜、怡、真”。“和”是中國茶文化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靜”是中國茶文化修行的過程,是“釋道”精神的統一;“怡”是愉悅的精神與情感的表現,在飲茶的過程中,養成謙恭的行為習慣;“真”是茶文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日本茶文化發展史及其特色

  據目前為止的研究表明,古代日本沒有原生茶樹,也沒有喝茶的習慣,飲茶的習慣和隨之形成的茶文化是在約八世紀時,由中國大陸傳入日本的。可以說,日本茶文化的歷史是隨著中國茶文化的歷史發展而發展起來的。

  在南宋、元時期的日本來華僧侶中,最傑出的一位便是榮西。他將南宋的禪和茶傳至日本,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榮西曾兩次到中國潛心鑽研禪學,同時還研究總結了宋朝的飲茶文化及其功效。回國後的榮西成為日本臨濟宗的創始人,914年完成著作《吃茶養生記》,被稱為“日本的《茶經》”。榮西在《吃茶養生記》種對茶的功效、南宋製茶法、飲茶法做了較詳細的敘述。榮西根據自己在中國的體驗和見聞,記述了當時的末茶點飲法。由於此書的問世,日本的飲茶文化不斷普及擴大,導致300年後的日本茶道的成立。榮西既是日本禪宗之祖,也是日本的“茶祖”。

  在日本茶文化的發展史中,還有一位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他被譽為“日本茶道大師”。千利休提出了茶道的“四規”,即“和、敬、清、寂”,“和敬”是寄語社會安定,國家和平以及主客諧和,人與人之間,突出了“平和”之意。而“清寂”,則表示茶室環境的幽雅清淨與陳設的古色古香,隱含著潔身自好,清心寡慾之意。這四個字,是茶道的精髓和宗旨, 也是日本茶道的精神理念。千利休的茶道思想在繼承和改良村田珠光、武野紹歐思想的基礎上自成一體,使草菴茶更深化,使茶道的精神世界擺脫了物質因素的束縛,完全消除了茶道的娛樂性,將茶道的藝術境界帶向積極的富有創造性的方向。在茶道與禪結合在一起的宗教文化基礎上,將茶道還原到淡泊尋常的本來面目。

  茶道雖源於中國,卻發展於日本,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的“美的宗教”。日本茶道的目的,並非在於鑑別茶質的優劣、品嚐味道的濃淡,而在於通過複雜的程式和儀式達到追求幽靜、加強和諧、陶冶情操的目的。日本茶道強調“茶禪一體”,吸收了中國茶文化的一部分內容,它勸告人們要和平共處,互敬互愛,樸實廉潔,修身養性。日本的茶道注重內觀內省,自我修養,其真諦是悟禪宗之精神,成為融宗教、哲學、美學為一體的文化藝術活動。

 

中日茶文化區別
中日茶文化的概述
相關知識
中日茶文化區別
中日茶文化區別
中日茶文化交流的體現
中日茶文化的差異
中日茶文化共同點
中日茶文化的比較
中日茶文化比較
中日茶文化交流史的簡介
中日茶道的區別
中日茶文化之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