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風度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4日

  風度,指人的言談舉止和儀態。語出《後漢書·竇融傳論》:“嘗獨詳味此子之風度,雖經國之術無足多談,而進退之禮良可言矣。”那麼,呢?下面小編告訴你。

  

  人的美可分為自然美和社會美。儀表美是自然美的表現形式,也是風度的外在表現形式;內在美更為深刻,而是社會美的主要部分,是風度的核心。一個人良好的風度是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地培養、修養、磨鍊而成的。在這過程中,內在美自然流露出來,形成自己特有的待人接物的行為方式。

  我們的敬愛的周恩來在南開學校讀書的時候,在大立鏡旁糊了一面“紙鏡”,上面寫著:“面必淨,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宜正,肩宜平,胸宜寬,背宜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莊。”毫無疑問,他在外事活動中盡顯其偉大的人格魅力,和他時時注意自己儀表、風度是分不開的。良好的文化修養,淵博的學識、精深獨到的思辨能力,是構成高雅風度的內在因素,通過語言、舉止、服飾、態度和作風自然地轉化為外在的形式。

  內在美是優雅風度的核心,指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即思想、情操、品格和道德美,它要求人們注重思想、品格和情操的修養。美的形象、優雅的風度是形式和內容的統一,並且內容起決定作用。要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經濟條件、興趣愛好以及身材、膚色等,做到使自己的儀容豐富多彩,具有時代和民族的特徵,同時要注意整潔、大方、樸素、和諧、得體。我們追求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統一,但人的心靈美和儀容美有時是矛盾的,有的人儀表堂堂或天生麗質,但內心卻是自私卑微的;有的人外貌醜陋,卻心地善良。對於這種情況,道德審美強調心靈精神之美,認為只要精神崇高,心靈美好,即使儀容不美,也會自然而然地“誠於中而形於外”。相反,心靈醜惡的人,外貌再好、偽裝得再好,也總會時不時地露出本性。

  在塑造理想人格的過程中,塑造美的心靈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能經常加強道德修養和不斷提高審美素養,既注重心靈美的塑造,又講究行為美、語言美、儀容美等外在美的雕琢,那麼,我們將成為有很高職業道德水平,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職業人士。

  美是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獲得的自由,是能引起人們審美感受的一種形象。美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是以真、善為前提的。在道德領域,理想人格的美,就在於與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利益相一致,是真、善、美的和諧統一。

  總之,塑造理想人格、培養優雅風度,既要使自己的思想、品德、言行、舉止、風度、儀表等符合真和善的要求,又要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美好的形象,給人以美的享受。

  相關閱讀:關於風度的解釋

  1. 指人的言談舉止和儀態。《後漢書·竇融傳論》:“嘗獨詳味此子之風度,雖經國之術無足多談,而進退之禮良可言矣。”《宋史·儒林傳五·胡安國》:“然風度凝遠,蕭然塵表。” 清《睢州志·貢士》:“袁賦諶,袁可立孫,樞之子,賦誠弟。風度凝遠,門內肅雍,有先輩孝友家法。”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鳳陽士人》:“音聲靡靡,風度狎褻。士人搖惑,若不自禁。”魏巍《擠垮它》:“他渾身上下都很清潔、整齊,保持著軍人的習慣和風度。”

  2. 特指美好的舉止姿態。《魏書·穆亮傳》:“ 羆 弟 亮 ,字 幼輔 ,初字 老生 ,早有風度。”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十五:“ 文采同志 正如他的名字一樣,生得頗有風度。”

  3. 氣概,器量。 南朝 宋 顏延之《庭誥文》:“昔之通乎此數者,不為剖判之行,必廣其風度,無挾私殊,博其交道,靡懷異曲。”

  4. 指詩文書畫的風致神韻。 元 辛文房《唐才子傳·殷文圭》:“ 唐 末,文體澆漓,才調荒穢,稍稍作者,強名曰詩…… 文圭 稍入風度,間見奇崛,其殆庶幾乎!” 明 方孝孺《上蜀府啟》:“ 謝公 墨竹暨詩,風度英妙,足為國華。” 清 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五:“山僧驚異。告曰:此 焦山 僧 朗月 之詩,寂去已三十三年矣,其風度語言,與君相似。”

  5. 風吹拂過。 南朝 樑王僧孺《中寺碑》:“日流閃爍,風度清鏘。” 唐 顧非熊《出塞即事》詩之一:“ 河 上月沉鴻雁起,磧中風度犬羊羶。” 唐 慧淨 《和琳法師初春法集之作》:“塵飛揚雅梵,風度引疏鍾。”

怎樣面對尷尬
社會生活禮儀的基本要求
相關知識
怎樣培養風度
怎樣培養學生最佳的學習態度
怎樣培養學習態度
怎樣培養孩子學習態度
家長怎樣培養孩子的學習態度呢
家長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
怎樣培養孩子好的學習方法
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怎樣培養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_培養兒童自信心的方法
個人氣質應怎樣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