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車間生活好的文章
你知道什麼是車間嗎?你有嘗試過車間的生活嗎?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車間生活
10月28日那天,來公司報到的第一天,天空下著小雨,已然寒冷的冬天已經悄然向我們走來。掐指一算,在車間工作已經足足四個月之久了。暮然回首,不能感慨光影似箭般的那份無奈與新奇,四個月的車間生活讓我對車間有了另一種認知和感受,風景這邊獨好。
根據人事安排,我被安排在下料車間的折邊工段。剛步入車間混雜的噪音給人帶來了一份不安與厭煩,心中甚至有一種想離開的想法在萌芽。儘管心中想法萬千,但是還是選擇了堅持,前些日子我的佈局有了整體的瞭解,也對自己工段的工作有了熟悉的認識,最重要的的是這短短的四個月,磨練了我的意志,考驗了我的耐性。人們常說大學裡學的不只是知識,而是自學能力,在此我要說,在車間不僅僅學的是知識,更是一種自學能力和忍耐性。“萬事開頭難”,剛參加工作的第一年關鍵是重新適應和調整心態,角色的轉變和心態的調整需要一個很艱難的過程,度過這個過程,一切都會豁然開朗。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生產的需要,被安排到了麓谷工業園做事,在工作期間我認識了黃世南師傅,後來我都叫他黃師傅,在麓谷工作的那段時間,由於行車要夾住零件,有時會使夾具飛出的狀況,他每次提醒我讓我站遠的點,由於機器的轟鳴聲,有時聽不到他還走到我身邊來拉我。並且還說告訴我,說:小夥子,你剛來要注意安全,別弄傷了!知道你剛來,對求知的慾望比較大,慢慢來不著急。經過一段時間的瞭解,他已經53歲了,在這個車間已經工作了30多年,而且還是我們車間的一位老黨員,我由衷的感到尊敬和欽佩。聽我這些話讓我一個步入社會的學生對社會的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其實我們下料車間就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生活總和所想有所差異,但是最終還是會把你送到一個讓你滿意的軌道上。是啊,車間也許存在無奈,不是我們想走的軌跡,但是我們可以放平心態,用一顆平常心去欣賞這一路風景,用心去感受,其實,不經意間你會發現車間很美!
下料車間:xxx
二:90後的車間
我是出生於90後那一代,從離開校園的那刻起,我便暗自發誓一定會再繼續學習的,因為我不想被這樣的社會所淘汰,只有充實自我,才能夠融入社會的的大家庭。
從中專出去,那時我剛剛走進18歲的花季年齡,帶著期待,夢想,未來的暢想,一步步的從校園出來,曾幾時自己多麼得想從校園出去,可以掙錢,不用再向家裡拿錢了,因為那時的我已經知道18歲就象徵著成年,在向家人拿錢,那是一種不懂事了,慢慢地自己學會成長。
在技校的三年裡,曾有兩年是在校園裡度過的,也曾有過不高興地、愉快的、難忘的……;還依稀記得,那年離校的場景,是由校長親自送我們離開那個生活,學習兩年的地方。
在校的第二年下學期,就知道了我們可以出去實習了,有可能就要結束學習生涯,那學期的我們考完了專業課的證書後,學校就開始聯絡實習單位來面試了,有遠點的,也有近一點,在我家人看來,遠點的非廣東,近點的那就是乘車只要三個小時的蕪湖;班裡那年有去廣東的,說去遠點的地方可以多見見外面的世界,相對於去近點的那是很多人了。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在家人的支援下,離開那所學校,來到實習地蕪湖市;在那我做了三個月,三個月裡,從什麼都不會到慢慢適應環境,在到離開那刻,我的生活又開始了變化,曾今的歡笑、無憂無慮一下子不會在曾在了吧?慢慢地我也開始去適應不同的環境,慢慢地走進這個社會大家庭裡,面對過不同的眼神,嘲笑,捱罵………,慢慢地到不再犯錯,慢慢去接受這些眼神,是生活所迫也好,還是現實就是這要也罷,我們還是一樣要去面對的。
離校的那天,我們是最先走的那批,宿友幫忙把該帶的東西都搬到接送我們的車的地方,在幾次的來回搬運中,終於是把東西都搬完了,在於宿友們交談了幾句,便被班主任叫到班級集合,離別是不捨得,沒有什麼能說出我們此刻的心,但現實就是這樣的,沒辦法改變的,我們依舊終要離開的。
在教室裡,便能聽見來接我們的車來了,教室裡老師說了最後的幾句祝福話,便讓我們出去把自己的物品送到車上去,在半個小時的過程中,我們便把各自的物品放好,和宿友說了幾句便各自上車上坐下,校長讓我們各自做好,確認好人數後邊和司機說了幾句話,車便要出發了,還在後面放了禮花和鞭炮表示
送行,在幾個小時的路程中,一路的往外看,看看著看看那,看見什麼都覺得好奇,也許是第一次離開
家門,第一次離開故鄉吧,不管未來怎樣我們終究是要離開這片土地,過就是要離開家人,隨著車慢慢的離開這片可愛的土地。
幾個小時的路程,我們便到了蕪湖市,我的人生第一份工作,也從這裡開始了。第一次走進場門,第一次住進六樓宿舍,第一次參加集體培訓,第一次進車間,第一次的第一次,讓我慢慢的離開那從今的無憂無慮生活,慢慢地長大,慢慢地走進社會,去品嚐各種辛酸苦辣,各種人情世故,不在那般天真無暇,心也隨著觸動。雖然人的本性依舊在,可不知什麼時候自己已經開始陷下去,社會教會我們如何成長,也讓我們明白人生不是那般的一路風順,有苦也有難,有笑也有淚。品味生活,品味人生,人生百態,只有慢慢地去體驗、享受、面對、挑戰。
生活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書中自有美之處,也有憂之處。
三:920車間記事
真沒想到在農村時,一次偶然的920學習,920的實驗成功,不但給我帶來了自信、成功的喜悅,更轉變了我的人生軌跡,讓我從農村進了工廠,從事批量的920生產,和多種自己喜愛的新產品開發,更將我帶入了微生物的圈子,直到今天。
920車間是界首酒廠新建的車間,在40多年前的安徽來說,硬體條件算是不錯的,這裡有潔淨的無菌室、高壓鍋、乾燥箱、培養箱、冰箱……還有裝置較為齊全的化驗室,可以完成各類,定性定量分析。與我一起被調來的還有一位上海人叫餘xx,他父親是上海吳淞中學教師,也是一位專搞微生物、食用菌培養的老前輩。車間裡還有兩位中年婦女,幫助生產,一位負者人小李。
每天我跟餘xx,除了正常上班外,還搞許多新品種,有粉色菌體的“5406”、有像扇子、象如意頭様的靈芝、紫芝,有一朵朵白色花似的銀耳、有打著小傘的蘑菇、還有乳白色菌體的“青蟲菌”,這種噴在葉面的菌,被蟲吃下後,便會在蟲的體內繁殖,最終殺滅害蟲,是一種生物環保農藥,而非化學的有害農藥。
我們把靈芝泡成酒,製成靈芝酒,用它的菌絲體來熬糖漿,製成靈芝糖漿,這種糖漿口味不錯,特別是對失眠的治療效果較為明顯。還用靈芝浸泡、抽提後製成靈芝針劑,由於中藥的毒理實驗較為困難,所以只能是一批小樣。我們還試驗了一種 α細菌,來用於皮革脫毛,。我們放棄了所有休息,全部時間投入這些生產和實驗,除了車間,我經常會在化驗室,利用顯微鏡觀看,進入視野的微生物猶如一片大千世界,那圓圓胖胖的酵母菌,有的母體上還帶有個小小的芽孢,我用美蘭將它染色,用血球計數板來清點個數,有網狀的菌絲體、有形態各異的細胞……。我還利用一些藥品搞些分析。
所有這些對於原來一無所知的我並非容易,我只能一邊學習一邊幹,在那個年代裡,也許是年輕、也許是興趣,雖然沒有休息,也不覺得累。我想這就是農村給我們的歷練,也是農村為我們那一代人創造的財富吧。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採訪身邊黨員心得體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