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老年人心理健康分析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8日

  國外許多研究都表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與其身體健康密切相關。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關注也越來越多。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貧困老年人由於處於不利的生活環境中,其心理健康狀況十分堪憂。基於實證調查資料,利用OrderedProbit模型對貧困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貧困老年人較非貧困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更差;城市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好於農村貧困老年人;年齡對數、健康狀況、家庭收入、與主要贍養人的關係等因素對貧困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顯著影響;對城鄉貧困老年人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的既有相同的影響因素,也有不同的影響因素。

  關鍵詞:貧困老年人;心理健康;影響因素

  一、研究背景與問題提出

  “健康老齡化”是21世紀老年保健的重點內容,指的是進入老齡化社會時,大多數老年人都能保持較好的身心健康,擁有較好的身體、心理、智力、社會和經濟的功能與狀態。國外許多研究都表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與其身體健康密切相關。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然而,我國老年人的心理狀況並不容樂觀。據全國老齡辦2007年對老年人健康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無論是城市老年人還是農村老年人,真正健康的老年人並不多,大部分是健康狀況一般或處於亞健康狀態。中科院心理研究所2008年對我國城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取樣調查結果也顯示,我國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態呈現很好、良好的態勢的人群達到85.6%,超過1.3億人,按照調查結果推算,我國老年人口心理健康狀態較差的仍有2200萬人左右,佔受調查人數的11.4%;很差的近500萬人,佔受調查人數的3%。且此次受調查物件已經排除了智力遲滯和已確診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年個體。

  貧困老年人作為老年群體中更為弱勢的特殊群體,在生活中面臨著更多的難題和不良環境,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哪些因素影響了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本研究關注的重點。

  二、文獻綜述

  對於老年人是否更容易遭受心理問題,學者們的研究並沒有取得一致意見。國外學者Giordana等從老年人與其他群體心理健康的比較得出,雖然老年人更容易遭受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多種原因,如認知能力和感知能力下降、社會關係減弱等,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老年人在所有心理健康方面都比其他群體差;王娟通過自編老年心理健康問卷對北京城區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北京城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保持尚好。然而,包江波等的研究則表明,老年人因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諮詢和治療的就診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實證研究也表明,中國自殺率最高的人群是老年人,自殺已在我國老年人死亡原因中排第十位,而在自殺死亡的老年人中,95%的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吳振雲等的研究結果則表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存在群體差異,除75歲以上老年組心理健康狀況的某些方面較差外,總的年齡差異不明顯;性別差異顯著,男性好於女性;心理健康狀況有隨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改善的趨勢;從事腦力職業者好於體力職業者。

  至於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學者們主要將其劃分為三個層面:在個人層面,姚遠等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人格特徵更趨於內向,性情更趨於平和;情緒穩定性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要顯著好於情緒不穩定性的老年人;胡巨集偉等的研究表明,身體健康狀況越好的老年人,其越不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心理症狀的表現越不明顯;呂曉標、李金平等的研究表明,老年人進行運動鍛鍊更有益於老年人維持和促進心理健康;在家庭層面,欒文敬研究發現,不同戶籍、家庭關係的老年群體在心理健康狀況方面存在很大差異;賀寨平認為,不僅老年人本人的經濟收入對老年人的身心狀況有較大影響,其網路成員的經濟收入對老年人的身心狀況也有影響;謝桂華的研究表明,得到更多的、更經常的經濟支援、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老年人,其心理健康狀況明顯優於其他老年人群。有研究表明,有同住子女的父母可以得到子女更頻繁的關心和照顧;子女居住得離父母越近,則越經常給予父母日常照料和情感慰藉;宋璐等的研究表明,提供孫子女照料會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更好;高國武等的研究則指出,與老年人心理健康比較密切的家庭因素有家庭關係、婚姻狀況、經濟狀況、參加活動等,而子女的人數、居住方式與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關係不大;在社會層面,Wilkinson認為,除了絕對或相對收入以外,一個社會***地區***的收入差距本身也對個人的心理健康有影響;李實等的研究顯示,隨著養老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國老年人自評健康狀況越來越好。

  老年貧困主要源於老年人經濟自立能力不足和外部經濟支援不足。對於貧困老年人而言,經濟上的自立能力,或者說經濟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其心理、精神上的自立性。拮据的物質生活、不太和睦的家庭關係、昂貴的醫藥費、精神文化生活單調、家務勞動繁重等,都對貧困老年人的心理產生了各種不良影響。

  三、資料來源與研究設計

  ***一***資料來源

  研究所用資料來自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關於我國城鄉老人生活及養老服務需求狀況的調查,問卷內容涵蓋老年人的基本資訊、經濟狀況、居住條件、家庭及社會支援、健康狀況、社會參與及養老需求。共發放問卷2200份,回收有效問卷2028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2.18%。

  在被訪的2028名老年人口中,共有貧困老年人466人,佔總體老年人的22.98%。其中,農村貧困老年人為241人,佔貧困老年人的51.72%,城市貧困老年人為225人,佔貧困老年人的48.28%。

  ***二***研究設計

  1老年人的界定。文章中的老年人是指年齡在60歲及以上的人口。

  2貧困的界定。文章以戶籍為基礎,設定了兩種不同的貧困標準。在農村,主要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12年完成的《2012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中提出的貧困標準,即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低於2300元/年。在城市,主要採用2011年中國社科院釋出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報告基於《中國統計年鑑》資料測算出中國目前城市合理的貧困線在人均收入7500-8500元之間,根據研究需要,本文將城市貧困標準界定為人均收入低於8500元/年。

  ***2***在家庭特徵方面:首先,家庭總收入顯著正向影響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即貧困老年人的家庭總收入越高,其心理健康狀況就越好。家庭總收入是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響因素,一般而言,如果老年人的家庭總收入越低,那麼當面臨困難時,其抗風險能力會越低,承受的壓力會越大,那麼對其心理健康勢必會產生負面影響。其次,是否向子女傾訴心事對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較顯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否向子女傾訴心事對非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負向影響且結果並不顯著。一般而言,人在老年以後,對物質方面的需求減少,而對精神層面特別是子女的精神慰藉有更高的需求,尤其是貧困老年人,當他們有心事時,特別希望能與子女訴說,從子女那兒得到開解和慰藉,這一傾訴渠道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好地促進作用。再次,與主要贍養人的關係對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貧困老年人與主要贍養人的關係越好,其心理健康狀況就越好,並且這一影響非常顯著。受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和國情所致,家庭養老仍是我國最主要的養老方式,因此與贍養人關係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老年人所處的家庭環境是否和諧,是否能從子女那裡得到經濟支援、精神慰藉和心理支援等。如果貧困老年人與主要贍養人的關係良好,子女孝順,家庭和睦,則其心理健康狀況就越好;反之,如果貧困老年人與主要贍養人的關係不好,家庭矛盾重重,將會給老年人的情緒帶來極大的波動,從而影響其心理健康。最後,生活由子女照料為主對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方式以子女照料為主的話,其心理健康狀況就越差。這與一般經驗相悖,有待進一步檢驗。

  ***3***在社會經濟特徵方面:首先,社會保障對貧困老年人具有正向影響,但結果並不顯著。貧困老年人生活窘迫,如果他們參加社會保障,則國家的低保、五保等政策會給予他們很大的經濟支援,使他們的生活有最基本的保障,大大減輕其經濟和心理負擔,對其心理健康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這一結果並不顯著,有待進一步檢驗。其次,幫助者的社會經濟地位對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即幫助者的社會經濟地位越高,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就越好,反之則越差。當貧困老年人遇到困難時,如果他們身邊有能夠提供幫助的人,並且其社會經濟地位越高,則他們能起到的支援作用就越大,滿足貧困老年人需求的可能性就越大,對貧困老年人焦慮、恐懼心理也有很大的緩和作用,從而影響其心理健康。

  2貧困老年人心理健康分城鄉迴歸分析。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和城鄉二元體制的形成,公共資源、醫療服務、社會保障等也呈現地域之間的不公平,進而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並且從上面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不同地域的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也存在差異。下面將城鄉對貧困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進行迴歸分析,具體迴歸結果見表5。

  在個人特徵方面,性別對城鄉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影響不同。對農村貧困老年人來講,女性的心理健康狀況好於男性,並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對城市貧困老年人來講,男性的心理健康狀況好於女性,並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年齡對農村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影響是顯著正向作用的,與總體結果保持一致;年齡對城市貧困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具有正向作用,但迴歸結果不顯著。身體健康狀況無論是對農村貧困老年人還是城市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都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與總體迴歸結果保持一致。

  在家庭特徵方面,家庭總收入、與贍養人的關係顯著正向影響農村和城市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與總體迴歸結果一致。是否向子女傾訴心事對農村貧困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好於城市貧困老年人,並且迴歸結果是穩健的。

  在社會特徵方面,從貧困老年人的參保情況來看,社會保障對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影響不具有顯著性,且結果不穩健。從戶籍來講,參加社會保障對城市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正向的,但對農村貧困老年人是負向的。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等制度的保障水平較低,參保人員自身健康狀況較差,沉重的經濟負擔影響了其心理健康。幫助者的社會經濟地位對農村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與總體迴歸結果一致;雖然幫助者的社會經濟地位對城市貧困老年人具有正向作用,但迴歸結果不穩健。

  五、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通過以上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結論:***1***總體來說,貧困老年人較非貧困老年人而言,其心理健康水平較差。***2***戶籍對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顯著的影響,即城市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好於農村貧困老年人。***3***身體健康狀況、家庭總收入、與主要贍養人的關係對貧困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貧困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越好、家庭總收入相對越高、與主要贍養人的關係越好,其心理健康狀況就越好,並且不存在顯著的城鄉差別。***4***年齡、向子女傾訴心事、幫助者的社會經濟地位對農村貧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對城市貧困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不顯著。

  ***二***政策建議

  從政策層面可以做如下努力:***1***完善針對貧困老年人的社會救助體系。貧困老年人面臨著更不利的環境,家庭經濟壓力會給老年人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此外,家庭經濟條件也會影響老年人自身的家庭健康狀況、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從而間接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因此,完善對貧困老年人的社會救助體系不僅可以使老年人享受富足的老年生活,並且對改善其心理健康狀況也具有重要意義。***2***加強貧困老年人的社會支援體系網路。社會支援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的社會支援分為正式社會支援和非正式社會支援,老年人正式社會支援主要來自於政府,而非正式支援網路則包括除政府之外的家庭成員、社群、親戚朋友等,貧困老年人除了需要來自政府的正式支援外,還需要增強其非正式支援網路,尤其是來自家庭成員和社群的支援。***3***建立城鄉統一的養老保障體系。由於我國城鄉二元結構體系,導致城鄉養老保障體系存在巨大的差異。城市貧困老年人的社會保障體系更為完善,且保障標準更高,這種不公平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因此,我國需要儘快建立統一的養老保障體系。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學校心理諮詢論文
電大網路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論文
相關知識
電大老年人心理健康分析論文
老年人心理健康分析論文
老年人心理健康淺析論文
老年人心理健康淺述論文
老年人心理健康淺議論文
老年人心理健康初探論文
老年人心理健康相關論文
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論文
老年人心理健康淺談論文
心理健康分析論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