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衛生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心理衛生的思想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但是現代心理衛生運動卻興起於20世紀初。然而我們該如何寫有關心理衛生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空巢老人的心理衛生》

  〔摘要〕目的從生到老,是生命週期不可抗拒的規律。有關空巢老人自殺或意外身亡的報道引起市民廣泛關注。如今60歲以上的老人已日趨增多,我國已正式步入老年化國家,其中,“空巢老人”佔老年人家庭的35%左右。醫學表明,空巢老人最易發生老年抑鬱症,由此導致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發病率、死亡率上升,老年自殺者因此增加,這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因此開展對老年人的精神衛生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空巢老人;心理衛生;精神護理

  〔中圖分類號〕R395.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6019-***2010***04-67-02

  目前,我國老年精神衛生的主要特點是病情嚴重程度比年輕人輕,但神經症狀較為突出,在治療上大多對症處理,而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特別是在提倡快節奏、高效率的今天,人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必然導致人們思想長期處於緊張壯態。因此就必然給老年人特別是空巢老人帶來更多的心理與社會問題。

  1原因

  1.1老人養兒防老回收孤獨

  中國養兒防老的傳統理念是造成空巢老人內心失落的根本原因。而且當代的老年人,基本上都比較傳統,年輕的時候為子女付出了許多精力、財力,事業也受到一定影響,有些還為孩子的孩子***第3代***作出貢獻。他們曾經為子女承擔了一切困難,當他們年老體弱,不再具備保護子女的能力時,就非常希望得到子女的關愛,期望他們常回家看看、常陪伴身旁。

  1.2“退休綜合徵”在延長

  “退休綜合徵”是指退休後的老人由於規律性的生活突然改變,出現的種種心理障礙,它會給老人自己乃至整個家庭帶來苦惱和糾紛。根據最新的調查統計,老年人的“退休綜合徵”正呈不斷延長趨勢,價值感的喪失是空巢老人的又一大心理危機。人老了,社會角色與人際關係也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同事關係疏遠,交往範圍縮小,當原有的生活節奏被徹底改變後,老年人難免會出現一段不適應期。一些應對不良的老人,會因為缺乏強加性的活動安排、不再被外界需求而感覺渾身不自在。

  1.3健康喪失引發恐慌

  進入老年期,人的各個臟器功能開始衰退,退行期的狀態如外貌的衰老,器官組織的老化,心腦血管、胃、腸疾病、關節炎、骨質疏鬆等各種疾病開始頻頻“光顧”老人,如同齡人、親友或配偶的死亡,生活的單調,使他們感到精神上的空虛,進一步加重了思想負擔,併產生深重的危機感。從心理學角度講,喪失與抑鬱直接相關,對空巢老人而言,這意味著子女陪伴的喪失、個人價值的喪失、健康的喪失,部分老人因為腿腳不方便,還喪失了與社會、與周圍人的交流。這種老年性抑鬱,導致他們情緒低落,沒有活力,對前景悲觀、消極,甚至出現自殺。

  1.4子女責任過重導致逃避

  有人認為“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一種單相思”,這種單相思是造成空巢老人孤獨、寂寞的主要原因。很多時候,子女的心態也很矛盾,他們寧可用物質的滿足來代替情感的需求,這是巨大的心理壓力和責任感導致的逃避和刻意疏忽。有小部分老人無經濟來源。雖有兒有女,但在贍養問題上相互推委。

  2危害

  精神因素會影響生理的病變,加重老年人生理疾病。長期處在抑鬱、焦慮狀態下的老人,會導致身體內環境改變,免疫功能降低,原有的病症很可能加重病情。空巢老人常因氣血鬱結在心,而引起心腦血管疾病,是死亡率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軀體疾病合併情緒障礙,會造成愈後難恢復、死亡率上升,且不易取得明顯療效,導致老年自殺人數上升。空巢老人容易因抑鬱而萌發自殺念頭,而且老年人的自殺成功率較高。不同於年輕人自殺時的衝動,在長期抑鬱、絕望的情況下,他們對終結生命的選擇是仔細考慮的結果,所以想法很難改變。而身邊沒無人陪伴,有自殺機會。所以,如何讀懂父母看似不合情理舉止後的“潛臺詞”,就比較重要。

  3分析

  3.1有的老人常常訴自已不舒服,常去醫院檢查,但都沒有查出病灶,在臨床上,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對空巢老人來說,軀體痛苦、心理抑鬱造成了巨大壓力,導致他們像孩子一樣,愛撒嬌、耍小性。其實,許多時候,軀體的疼痛是老人表達不滿的一種方式,或者說,是父母在向你“撒嬌”。很多老人很希望子女能關心他、看望他,但又不習慣表達出來,轉而用身體疼痛來表達內心不快,但疼痛無法緩解又覺得別人不理解他,甚至怨天尤人。當然,對抱怨疼痛的空巢老人來說,內心也很矛盾。一方面,他們渴望子女因生理疾病來關心他們,另一方面,又擔心頻繁看病會給子女造成負擔。這種心態使他們變得更脆弱、更敏感。

  3.2嘮叨是心理宣洩

  很多年輕人不愛去看望父母,嫌他們嘮叨。從心理學角度,嘮叨也是一種心理宣洩。而嘮叨的出現,有兩種可能:一是老人本身就很煩躁、焦慮;二是他們內心存在不滿。這些提示子女,父母的心情出現了問題,如果為此和父母頂撞,只會使他們更不開心。

  4對策

  4.1父母:做一個“成功老人”

  日前,社會上關於“成功老人”的報道成為熱門話題。空巢老人與其坐待別人拯救,不如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為自己安排合適的、具有創造性的社會活動,在發揮餘熱的過程中,他們的情緒也會走向良性迴圈,有助於克服老年抑鬱,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4.2子女:學會傾聽並定期和父母聯絡

  聽老人嘮叨,有助於對他們的情感支援,避開或頂撞是絕不可行的,建議老人的子女最好能與老人住在一起,即使不同老人一起居住,也要常回家看看,或為老人聘請一位保姆,或每天與老人通電話,關心老人的飲食起居。送老人去養老院,並不意味著你就是“逆子”,也不表示就切斷和老人的一切聯絡,你可以常去看望、定期聯絡,遇到節假日把老人接回來,這樣雙方都沒有負擔。對老人來說,和許多同齡人共處一室,有助於緩解孤獨感。

  4.3社會:完善社會支援系統

  空巢徵候群是一個社會現象,對空巢老人的關注,就需要社會各方攜手,同時,也需要老人自己的積極調整。各社群要根據老年人的興趣愛好,開辦娛樂場所,使他們從生活中尋找樂趣。如建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並開設免費***。每個社群都應該掌握空巢老人情況,把他們的資料包括健康狀況登記在案,方便志願者提供及時的個性化服務。老人退休的單位要擔負起照看老人的職責。老人的鄰居也應對“空巢”老人給予一定的照顧,出現異常情況要馬上採取措施,並及時通知老人的家屬或子女,共同維護好老人的生命安全,做尊老愛幼的好市民。隨著公民道德風尚的不斷增強,尊老愛幼觀念的不斷普及提高,全社會都來關心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情況才會大大減少。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心理效應論文
心理素質論文
相關知識
大學生心理衛生論文
心理衛生論文
有關心理衛生的論文
關於心理衛生的論文
有關幼兒心理衛生的論文
談談心理衛生的論文
大學生維護心理健康論文3篇範例
有關女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小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關於小學生心理健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