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心理教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7日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為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很有必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如何培養小學生健康的心理》

  【摘要】作為教師,我們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師要在日常工作中研究它們的心理,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重視對學生的心理教育,使他們能夠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小學生;健康心理;培養

  當今的小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由於在家庭中所處的特殊地位,父母們“望子成龍”心切,總是過重地將學習任務強加於他們,使他們一入學就背上了沉重的學習負擔和心理負擔。而小學生正處於身體、智力快速增長和發展時期,如果在怎樣對待學習,怎樣對待學校生活等方面沒有正確的認識,一入學就對學校生活、對學習缺乏興趣,缺乏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那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將是十分有害的。學校的教育和教學,一方面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同時也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和優良的道德品質。因此,如何結合小學生學習和校園生活的實際,向他們進行健康心理的培養尤為重要。

  小學生進入學校後,兒童的角色發生了改變,必須在心理上做好入學的準備,包括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社會效能力等方面的準備。反之就會產生對學校的消極態度,出現厭學現象、不善於與同學進行正常交往等的心理健康問題。

  現今的生活環境日益複雜,現代文明勢不可擋的改變著人們的一切,傳統的觀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沖刷,孩子們在充分享受現代文明所帶來的無限美麗的同時,也不得不忍受著心理健康的惡化。高樓林立,原本就顯得狹小的空間變得更為擁擠,現代都市不再有野草和曠野,嚴實的鐵門使孩子們失去了自由的活動空間,電腦時代的到來,使部分孩子沉浸於虛擬的時代之中而不能自拔,“麥當勞”、“肯德基”潮湧而來,使孩子們越來越熱衷時髦無營養的速成食品。

  當我們靜心審視這一切的時候,我們不禁發出陣陣的顫慄,做為未來主人的孩子們,他們在想些什麼,他們那日漸敏感的心在思考著什麼。如果,教育者還一如既往地把目光定格在孩子的分數上,而忽視他們的心理健康,忽視其潛能的開發,忽視全面素質的培養,那麼我們給予孩子的將不是理智的愛。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培養合格人才所必需的一環,現代教育模式認為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技能,更是為塑造具有良好心理品質的健全人格。筆者在分析我校學生後認為,現今小學生存在以下一些心理問題:比如以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和報恩心理;心理脆弱,承受力差;缺乏自律能力等等。

  作為教育者面對孩子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該如何處置呢?我們將不得不慎重考慮其解決方法,雖說小學生的心理問題都應是淺層性的,但處理不妥當將會造成心理障礙的發生。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認為應教會學生以下幾點,這樣才能有效地構築學生健康的心理防線。

  一是應注意不要讓學生過早形成一種固定的概念。也就是不要隨便當面指責、或背後數說學生“笨”、“傻”之類不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的話。因為這些指責往往會無形中被學生接受,成為學生自我感覺的一部分,使學生對自己形成一種固定的概念。

  二是我們要注意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有的老師或家長對學生的缺點特別敏感,有時會過多地加以指責和訓斥,這樣會造成學生的自卑感。作為教師,我們應當既瞭解學生的缺點,更要看到學生的長處,還耍幫助他們樹立起積極進取的信心。

  三是我們要幫助學生樹立一種信念。信念對於每個學生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鼓勵作用。有的學生對某一門學科特別喜歡,成績特別優秀,這裡有學生的自身因素,同時也與老師、家長等對他的鼓勵或幫助有關。這些鼓勵和幫助甚至會作用於學生今後的人生道路。

  四是要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學生對於來自外界的嘲笑往往十分敏感,尤其是老師和家長的嘲笑,對學生的刺激更大、更深。

  五是不要把學生當作溫室裡的花朵。父母應當允許孩於到生活的風雨中去經受鍛鍊,即使摔幾個跟頭也不要緊;老師也要讓學生多到社會中去參加活動,即使遇到失敗也不用擔心。生活本身會把學生塑造成才,會教會學生今後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有用的人。

  除此之外馬虎的孩子通常注意力是不集中的。這表現在上課時有時不注意聽講,常做小動作,老走神。注意力有專門的訓練方法:

  1.聽覺集中訓練法:

  閉上眼睛,用心來聽鬧鐘的滴嗒聲,並要求他伴隨著這種聲音默唸“嘀嗒……嘀嗒……。”要求:環境安靜,可以是一兩個孩子。也可以是全班或小組。每天五次每次兩分鐘左右,堅持六天。

  2.視覺想象訓練:

  要求環境安靜,閉目靜坐,先在頭腦中想象出一個黑點,再想象由這個點向右無限延長的黑線。每天練習三次。每次五分鐘。隔兩天後再想象,由黑點起無限旋轉的螺旋線形。療程為7天。然後減少量堅持2周用以鞏固。

  怎樣克服“走神兒”的毛病:

  1.自我提示法:找幾張小卡片,上面寫專心聽講、不要走神、等放在平時常看得見的地證詞如文具合時書桌上,家裡的寫字檯上牆上等這樣無論上課聽講還是回家做作業都可以提醒自己別走神。

  2.記錄法:準備一個小本,專門用來記錄走神兒的內容。比如,今天數學課中你想昨天的足球賽來著,那就要在本上記錄:數學課足球賽約2分鐘。這樣記錄幾天後認真看一遍會發現自己胡思亂想的東西多無聊,浪費了多少時間。想信用不過多久本上的記錄會越來越少的

  3.自我獎懲法:就是在每次寫作業或複習功課之前。先給自己定個時間表,從幾點幾分到幾點幾分完成什麼內容。如果在規定時間完成了學習計劃,並且始終專心致志的。那麼就獎勵一下自己:看會兒電視或聽一段音樂;相反,如果由於分神而使計劃落空,那你就該毫不留情地懲罰自己做不願做的事,如干家務或跑樓梯等。這樣長此以往就會為了獎勵避免懲罰而漸漸養成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了。

  作為一位小學老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健康心理的教育,讓每一個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對整個人生都充滿信心,具有健康心理,成為德、智、體、美、勞,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有用之才。心理健康要從小抓起,越早越好——孩子們的心靈是一張純潔的白紙,你撒下劣質的種子,就會結出扭曲、歪斜的秧苗!只有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播下健康、美好、快樂的種子,才可能把他們培養成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篇二

  《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分析》

  [摘要]本文的中心是圍繞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而展開,作為小學班主任,通過日常與小學生的接觸和對他們各種行為表現的觀察,發現了目前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並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分析,最後提出了一些針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教育對策。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素質;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

  當今社會是飛速發展的高度現代化社會,比以往任何社會帶來的心理問題都要多,面對急劇變化的世界,小學生由於經驗不足,自身的心理結構又處於調整階段,身心發育還不成熟,因而便會感到難以承受和應付,很容易產生心理疾患。因此,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至關重要。

  一、小學生心理素質的現狀

  當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整體來說是好的,但確有少數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他們或多或少會有些心理障礙,性格比較脆弱。有的厭學習,有的缺乏自信,經不起一點挫折委屈,有的不會與人交往,自私任性,不懂得關愛他人,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動不動就想離家出走,甚至輕生或者殺人,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危害。

  1.不良的學習心理

  現在許多小學生都存在厭學的心理,有的學生表現為考試恐懼症,對考試感到焦慮而不知所措;好有些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上存在的困難不願意去克服,課後抄襲他人作業,久而久之成績下降,逐漸產生厭學情緒;很大部分的小學生對學習缺乏主動性,常需要老師或家長的督促才能完成作業;學生偏科現象也非常嚴重。相比之下,只有極少數的小學生熱愛學習,具有廣範的學習興趣。

  2.逆反心理較為普遍存在

  許多家長和教師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盲目地給孩子背上沉重的學習包袱,而使學生產生一種“苦海無邊”的感覺,造成心理上的各種矛盾的激化和混亂。師生間的格格不入,互相對立。

  3.嫉妒氾濫

  現在學生多數聰明活潑,但他們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卻對別人的優點視而不見,看到別的同學比自己強時,心裡就極不舒服,看不得別人的好,一味地否定別人,抬高自己,你怕我行,我怕你比我強,嫉妒之心使學生心理失去平衡。

  4.人際交往能力差

  現在很多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是家裡的小太陽,家裡人對他的關心、愛護和包容可以稱得上溺愛。無形當中,這種溺愛成為了自私自利、心胸狹隘的沃土。這讓他們養成了“唯我獨尊”的思想,不善於在集體分享自己的快樂,不會和他們維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此外,小孩從小以爺爺奶奶為伴,以致不知道如何和同齡人交流。所以,在現實中也確實存在很多小學生因為一點點小事就開始爭吵,非要讓自己滿意為止。同時,他們彼此之間的交流也是有障礙的,很多小學生感覺很難找到一個可以傾訴交談的好朋友。在這樣的環境裡,孩子們會感覺這個社會很不友好,從而不願意和別人結交朋友。這種微妙的心理往往被家長和老師忽視,最終成為自閉症、抑鬱症的致病因素。

  5.品格缺陷

  在溺愛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在道德品格和情緒自控能力方面表現不佳。有些學生有很強的虛榮心,鋪張浪費、愛攀比,小小年紀學著大人的樣子請客吃飯,耍大牌等;有些學生表現出自私的心理,對於自己所喜愛的玩具或零食不願與他人共享,但是見到別人的好玩的玩具就要據為己有;有些學生表現的比較任性,聽不得家長和老師的半點勸告;還有的不夠獨立,對家長和老師的依賴非常強,缺少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

  6.心理承受能力差

  近年來,很多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稍不如意的事情便無法承受,哭鬧、逃學、出走,有的甚至服藥或割腕自殺。一位女生曾因家長不讓看“快樂女聲”,將自己反鎖在屋裡與家人對峙幾個小時;一名小學生因受不住班主任的批評,回家後將全部的教科書撕得粉碎;一名學生因為遭父母斥罵而離家出走等等。這些孩子之所以頻繁出現如此極端的舉動,都是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典型表現。

  二、小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

  1.家庭教育不當,寬嚴失度

  許多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家長對分數的敏感甚於孩子,孩子考試得了99分回家得不到表揚,家長卻問為什麼不是100分。就是孩子得了100分,回家也同樣接受教育,關照不要驕傲自滿,要努力。因此造成了孩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家庭管教過嚴,以至於一出家門彷彿小鳥飛向天空,到了學校就任意放縱。

  2.學校教育重智輕德

  小學階段是人一生髮展的奠基時期,他們在學校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將影響他們一輩子。小學教育中過分強調對小學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學生作為人的成長教育。有些教師教育思想不端正、素質不高、教育方法不當,給小學生造成了超負荷的心理壓力,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

  3.教師的注意與引導不足

  在學校裡,教師每天和小孩子們面對面,他不僅要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目前許多老師都是上完課就去休息,對於學生的情況不管不問,有的老師對學生的不良情況不敢管不敢問,同時也沒聯絡孩子的家長,使得小小的心理問題逐漸深化,最終導致嚴重的不可補救的後果。

  4.獨處阻礙了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目前,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家裡沒有兄弟姐妹,只能由家長陪著玩,由於年齡的差距,家長始終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基本都是家長看護,孩子自己玩玩具,看電視的生活教育模式,所以小孩子性格相對比較“獨”。他們沒有與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經驗,不懂得分享。與同齡的孩子交往相對較少,加上每個孩子都相對較“獨”,彼此不懂得謙讓,所以相處起來更加難。這就導致孩子更加喜歡和死板的玩具玩,從而形成惡性迴圈,不利於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

  總而言之,在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重大而又艱鉅的任務,僅靠上心理課以及悲劇之後的心理諮詢與指導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結合各方面的因素進行教育,將德育滲透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同時,滲透到家庭、社會等教育中,滲透到學校德育工作中等,老師和家長要攜起手來,從學生的言行舉止等細節抓起,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努力塑造學生健康完美的性格。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當前新理念下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條件,它能使我們的教育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應;它能使學生的人生之路更加絢麗多彩。

  ***作者單位:遼陽市白塔區實驗小學***
 

小學生心理的相關論文
小學生心理健康論文參考範文
相關知識
小學生的心理教育論文
論音樂教育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論文
談護理專業學生的禮儀教育論文
試析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創新與大學生的素質教育論文
談學生的感恩教育論文
當代大學生的挫折教育論文
關於中小學心理教育論文
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手抄報
小學生的三愛教育演講稿
關愛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