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成因
現在很多孩子都有厭學的情緒,不想上學,說起上學就精神萎靡。這顯然就是因為自身的心理因素作祟,所以大家在生活中,就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情況,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厭學呢?
——動機缺失成為導致厭學的重要原因
淺層因素:無動機。即對學習沒有需求欲,因而沒有動機來啟動學習,而貪玩好動的天性主宰了他們的學習生活。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處於被動狀態,通過老師逼、家長壓,他們也能完成學習任務。
深層因素:負動機。這部分學生對學習有認識,但其看法是消極的,甚至是錯誤的,他們從家庭或者社會那裡接受了某些錯誤思想,認為讀書是苦差事,讀書無大用,沒有讀書照樣可以做生意賺大錢。那些文化水平不高又做個體生意且財源茂盛的家長們,往往在不經意間誤導了自己的孩子,促使孩子厭學而追求享樂。負動機的反作用力非常大,能持久而強勁地推動學生逃避學習,父母的苦口婆心、學校的軟硬兼施、老師的循循善誘,往往被抵消。
——五光十色的生活引起興趣轉移
處於成長中的青少年,興趣的顯著特點是動搖性,只要干擾因素強烈,就會發生轉移。厭學的學生大多數是將興趣由學習轉移到其它事情上去了。厭學的學生大多迷戀遊戲、錄影、上網,有些本來熱愛學習的學生由於迷戀上了電腦遊戲後,逐漸荒廢了學業;而那些黃色書刊影像則更毒害學生,使他們輕者精神萎靡不振,重者打架鬥毆,違法亂紀。學生的興趣一旦由學習轉為社會不良活動後,不僅對學習不感興趣,反而討厭學習、反抗學習。
——缺乏對於學習的信心引起悲觀失望
一部分學生,曾經努力過,但仍然常常失敗,很少甚至沒有體驗到成功的歡樂。一次次的失敗,無情地擊碎了他們的進取心,促使他們對此作出了不正確的歸因,認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強,智力底下,不是學習的材料,因而主動地放棄了努力,舉起了白旗。這便是典型的習得性失助感現象。
也有一部分學生,同樣努力過,也曾經取得過自認為可以的成績,但是往往不如他人,因而很少得到老師的表揚,長期被老師忽視,便逐漸喪失了自尊心,變得破罐子破摔起來。這便形成了習得性失尊感的學生群體。
失助感與失尊感均是"習"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經過無數次的訓練、無數次的打擊以後慢慢養成的一種消極心理現象。在厭學群體中,此類學生佔了很大的比重。
所以對於孩子的厭學心理,大家就應該多加註意,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孩子健康的成長,才能夠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問題,這樣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加好。希望通過以上的介紹,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孩子學習成功的祕訣
01 掌握時機
老人的頭腦在早晨比較清醒。加拿大貝克萊斯特健康科學院的羅特曼研究所曾對一組60至82歲的老人開展測試,發現他們在上午8:30至10:30之間較易集中精神、排除干擾,而到了下午1點至5點,他們的表現就會下降。核磁共振也顯示,到了下午時分,這些老人的腦袋就“閒置”起來、轉到了所謂的“預設模式”,這時的他們往往耽於遐想。而相比之下,年輕成人腦中和維持注意有關的區域在午後仍舊十分活躍。
不過,為了使自己的努力得到最大回報,年輕人也不妨對自己的學習時間規劃一番。另一項研究指出,年齡在十六七歲的女孩,如果下午3點學習,她們對材料的記憶就比較牢固,而如果在晚上9點學習,記憶的效果就比較差。不過,如果學的是包含動作的技術,那就是在晚上效果更佳了。德國弗賴堡大學的克里斯多夫·尼森***Christoph Nissen***解釋說:“這個結果表明,下午比較適合學習語言,晚上適合學習鋼琴和其他樂器。”
學習的時機為什麼重要?我們知道,在學習新知和技能之後,可以用睡眠來鞏固記憶。尼森認為,在學習和睡眠之間可能有一個“關鍵時期”***critical window***,且動作學習的關鍵時期或許比其他型別的記憶要短。至於成年人是否能像青少年一般從這個關鍵時期中受益,這一點還不清楚。“事實證明青少年的學習能力較成年人強、睡得也更好。”尼森說。
02 考考自己
普渡大學的傑弗裡·卡爾皮克***Jeffrey Karpicke***曾用一項重大研究證明了自我測試的重要作用。他讓學生學習40個斯瓦希里語單詞,一部分學生要在學習過程中反覆回憶這些單詞的意義,他們在一週後的測驗中平均記起了80%的單詞;另一部分學生只是細讀單詞、並未主動測驗自己,他們平均只記起了36%。這以後的其他研究也指出了同樣的觀點:自我測試的效果要超過一些常見的學習策略,比如畫泡泡圖來歸納一段文字的大意之類。
如果你覺得這聽起來太過辛苦,不要灰心。威廉姆斯學院的奈特·康奈爾***Nate Kornell***和同事發現,要提高學習成果,重要的是努力回想學過的內容,至於是不是想得起來倒在其次。與我們想當然的觀點不同,檢視正確答案大大有助於日後的回憶,作用和你憑自己努力回憶不相上下。
“這個發現相當使人意外。”康奈爾說,“研究記憶的人向來認為,在問題和答案之間隱藏著一條條‘通路’。他們還錯誤地以為,學習者只有自己走通這些道路,才能學到最多,如果中途放棄或者走了岔路、接著直接去翻看答案,學習的效果就會打折。但事實並非如此。”他的發現指出,我們必須對記憶的工作機理重新思考。同時,這個發現也給那些偷懶的學習者送去了希望。
有的時候,一些人會強迫自己學習,這種學習方法肯定是錯誤的。我們要為不學而學,要懂得學習不是一件很難得事情,只要自己稍微的努力一下,不經意間就可以把知識的精髓掌握住。如果總是強迫自己學習,那麼肯定學不到有用的東西。
孩子厭學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