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天人合一”思想貫穿我國傳統文化,其整體性、和諧性、平等性和內生性的哲學內涵折射在教育上具有強效的治理功能。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篇一

  “天人合一”思想貫穿我國傳統文化,其整體性、和諧性、平等性和內生性的哲學內涵折射在教育上具有強效的治理功能。本文從教育哲學角度入手,分析了“天人合一”思想對我國當前的教育目的、教育內容、師生關係、教學過程、教學方法以及道德教育這六個方面所帶來的效應和啟示。

  天人合一 教育哲學 教育問題 效應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核心。“天人合一”思想提倡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辯證關係,這是哲學所追求的終極理念。季羨林認為“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有不少好東西等待我們去研究、去探討、去發揚光大,‘天人合一’就屬於這一範疇”,“‘天人合一’這個代表中國古代哲學主要基調的思想,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含義異常深遠的思想”。[1:9]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重新重視起這一思想,但大多數學者只用其作為當前環境問題的解決思路,用“天人合一”的哲學思維思考自然與人的問題。其實這一哲學思想對於思考當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將其作為一種指導思路具有重大意義,“天人合一”思想所帶來的教育哲學效應也是不容忽視的。

  一、“天人合一”思想分析

  1.“天人合一”思想的演變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基本精神。張岱年認為:“評論天人合一,首先須對中國哲學史上的天人合一學說有比較明確的瞭解。”[2:68]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經歷了先秦的百家爭鳴、西漢的“天人相副”和宋明的“萬物一體”三個發展階段。

  “天人合一”思想起源於西周時代,其認為的天人關係還是一種神人關係。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產生了各具特色的“天人合一”思想,特別是儒道兩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一般都是以孟子為代表,孟子的“天”是具有道德含義之天,他的“天人合一”思想講的是人與義理之天的合一。“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天人合一”在孟子這裡就是指人性、人心以天為本。[3:35]總的來說,孟子在保持了天命宗教內容的同時,還賦予天命以道德屬性。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與儒家不同,無論是自然而然之“道”還是指自然本身,老莊的“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都沒有人倫道德的含義,其思想更多強調的是貶抑人為,提倡不要以人滅天。[3:35]

  秦漢以後,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佔據了統治地位,到了兩漢時期,天人關係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哲學命題。而其中最為突出的發展就是西漢董仲舒的“天人相副”說,他是第一個對“天人合一”思想進行系統論證的人。他提出“人副天數”,他關於天人關係的結論是:“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4:4]董仲舒的“天”不僅僅是自然之天,而且還是意志之天,他認為天人具有一種感應的關係,將天道與人事結合起來,把天道作為人倫的根據,以此來論證封建等級制度的合理性。

  宋明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發展到了頂峰的時期。理學家們擯棄了董仲舒粗陋的天人相副說,從心性本體論來論證了“天人合一”。張載在《正蒙・誠明》篇中第一次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題:“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5:16]在宋代道學家中,程顥是明確提出“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論斷的第一人。程朱理學的代表朱熹則認為萬物的根本為“理”,理與人相通,其“天人合一”就表現為“與理為一”。而陸王心學則強調心即是理,其代表王陽明繼承和發展了程顥的“萬物為一體”的思想,認為“人心一點靈明”“人心是天淵”,認為人心就是萬物之心,只有人心的感應才能使天地萬物的存在具有意義,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使人與天地萬物之間達到更加融合無間的地步,王陽明成為中國哲學史上“天人合一”說之集大成者。[6:315]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經過先秦和西漢時期的發展,到宋明時期的“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而達到成熟,完成了自身發展演變的過程。雖然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天人合一”所呈現的內容層次不同以及不同哲學流派和哲學家的解釋也並不相同,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思想所包含的哲學內涵和特性是具有內在一致性的。

  2.“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學內涵

  “天人合一”作為一個哲學命題,有著其深刻的內涵和精髓。

  ***1***整體性。“天人合一”思想倡導用整體的視角看世界,從先秦的“天人合一”說到宋明的“萬物一體”論,無一不體現著整體觀。

  道家老子認為,天地萬物是一個整體。“道”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和基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把天、地、人等宇宙萬物連貫為一個以“道”為核心的有機統一的整體。儒家孟子提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這一整體遞推命題,認為人之性善需要調動人心之作用,而“天命之謂性”即人的心性是為天命所賦予的,這樣就可以達到人心與天地一體即“天人相通”的整體和一的境界。[7:38]從以上儒道兩家的思想可以看出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將天與人聯絡在一起的,實際上就是把世界看作是相互影響相互協調的一個整體,要求我們用整體性的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

  ***2***和諧性。和諧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價值取向,“天人合一”作為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其本質就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

  “和”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具有核心價值意義,天人合一並不是簡單的“同一”,而是豐富多樣化的“和一”。張岱年對“天人合一”及“和”的剖析非常精確:“古代所謂合一,與現代語言中所謂和可以說是同義詞。合一併不否認區別,合一是指對合的雙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聯不可分離的關係。”“和可以說是多樣性的統一。‘和實生物’,和是新事物生成的規律。”[8:246]這種和諧觀指導和影響著解決當前出現的很多問題的思路,尤其是常常應用到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中,並且這種觀念也為人們越來越重視,“天人合一”這種“和而不同”的和諧性是一種至高的哲學思維,我們應該將其作為解決更多問題的一種思維模式。   ***3***平等性。中國“天人合一”哲學思想強調“天地萬物為一體”的生命平等意識。

  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對於自然萬物都抱有一種博大的胸懷,認為自然萬物都具有其存在的價值,其生命都應該受到愛護、受到尊重。儒家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其仁愛原則倡導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天地萬物,道家傳統中天地萬物平等觀念更為明顯,莊子“以道觀之,物無貴賤”。[9:53]在宋明時期更是提出了“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觀念,正是由於這種敬意以及萬物一體的生命情懷,因而使其與人類中心主義不同,它強調了“萬物一體”的生命平等意識。延伸到現在的哲學意義上來說,即是天地萬物平等,更不必說人與人之間的平等。

  ***4***內生性與內在性。“天人合一”最深刻的哲學涵義之一,就是承認自然萬物所具有的“生命意義”與內在價值。

  孔子對“天”始終懷有深深的敬意:“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自然的基本功能就是天地萬物的自然生長,孔子明確肯定了自然萬物的“生命意義”。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是天也。”***《孟子・盡心上》***“天人合一”思想十分重視內在性的價值,強調一種價值自覺的能力,相信主體內在力量,強調人的內省自律性,要求人從自身內在進行體悟,通過個體自身的自悟反思和自我修養與完善,追求自律自信自強,追求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至上境界。這一點對於當前教育中出現的某些問題是一個很好的考量思路。

  “天人合一”思想它可能不能作為直接解決具體教育問題的方法,但它作為一個哲學命題、作為一種思維模式,它所包含的哲學內涵對於解決教育問題提供了啟迪性的思維方式,我們應發掘和重視它在解決教育問題上的無用之大用功能。

  二、“天人合一”對我國當前教育的啟示

  當前“天人合一”思想大多被用在思考人與自然環境的問題之中,其實它也是中國古代教育哲學的基本特點。這一點在黃濟《教育哲學通論》一書中有很好的闡述,他認為儒家教育哲學思想的基本特點有“天人合一”、“政教統一”、“文道結合”和“知行一致”四個方面。其中對其論述主要是:“從天與人的關係到人與教育的關係,《中庸》做了最概括的闡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三句話勾畫出了中國古代教育哲學邏輯結構的基本脈絡。”[10:16]在上一部分中對“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學內涵進行了概括和解讀,在對其哲學思想進行領會的基礎上來重新審視當前的教育,用它來診斷當前我國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天人合一”思想思考問題的路子是治療這些“病症”的一劑良方,它帶來的教育哲學效應是巨大的。

  1.教育目的――終極關懷:真善美的統一

  教育目的問題是教育哲學中的一個核心和重要問題,它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它對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內容的選擇以及全部教育過程的組織都起著指導作用。[10:428]“天人合一”思想下的教育目的觀可以說是完滿與理想化的,“天人合一”追求的是真善美的統一,重和諧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價值取向,也是當代教育的價值追求,這種和諧的境界即是真***自然的和諧***、善***人的和諧***和美***天人的和諧***的統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學內涵折射在教育目的上體現的是教育的一種終極關懷。“天人合一”所代表的古代教育是一種整體主義的教育,其提倡的教育目的可以說包含三個層次:一是修煉個體自身內在真善美的統一,二是培養整個社會共同體的卓越,三是達到人與自然乃至宇宙萬物的和諧。它提倡的是整體和諧卻也有著層次性和階段性,既不是遙不可及,也不是一蹴而就。將視角投放在我國當前學校教育上可以看到,首先在微觀的教育目標即人才培養上,“天人合一”思想提倡培育全面發展的人,個體自身真善美的統一,重視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但當前在西方科學主義“工具理性”的思想以及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我國學校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出現偏差,更多重視的是學生的考試分數及升學率這些數字,可以說資料控制了教育目標和學生培養,造成學校教育片面化、單一化,忽視了學生的內在和全面性的培養。“天人合一”思想倡導的人才培養觀啟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要關注學生各方面的和諧發展,注重學生內在真善美的統一,將學生培育成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從而通過對每個個體的培育和塑造來培養社會群體的卓越,最終達到人與自然萬物的和諧,實現教育的終極關懷目標。

  2.教育內容――重視人性化知識

  “天人合一”思想下的知識觀,其特徵是傳播速度慢,知識大多是不可言傳的知識,是變動的人為知識。主張在教育內容設定上重視人性化知識,倡導在當前客觀知識的泛濫灌輸下多重視人文情懷的培養。由於“天人合一”思想注重內生性的價值,因而其注重傳授的知識大多是一些不可言傳的知識。我們知道由這一思想主宰的我國古代教育的核心就是倫理教育和哲學教育,而這種教育是深入靈魂的,可以看成是一種“靈魂修養”的教育。當前我國教育受西方影響較大,而西方的哲學傳統是“主客二分”,重視科學主義和工具理性,它看重的是客觀知識,即可以言傳的知識。我國教育過程中所傳授的知識多是些可言傳的知識,現代教學中很少關注那些不能言傳的知識,忽略了它的重要性,而往往這些知識內容恰恰是遠離對功利的追求,注重的是人與自然的融合,重視人性,這對於人之所以為人、人的生存價值與意義、人格教育與培養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天人合一”所倡導的知識觀和其具有的人文精神教育對於當前我們一味追求功利性知識具有很好的警醒作用,加強現代人文主義的教育,有助於我們去尋回失落的“靈魂”。

  3.師生關係――圓融的生命共同體

  “天人合一”思想倡導的師生關係是強調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應該是一個圓融的生命共同體,師生不應該處於對立的兩面,而是平等的整體,應該進行深度交往。在當前的教育中,教師總是處於一種高高在上的地位,這一點從各個方面都可以體現出來,如教室中的講臺設定,教師所處的講臺要比學生的課桌椅高出一截,這是一種無形的影響和教育,使得學生把教師看作是高高在上不敢靠近的物件,雖有敬卻很難做到愛,而教師也總是處於高位,有種俯看學生之感,很難做到真正的平等,更不用說深度交往,成為圓融的生命共同體,久而久之,學生心中自然而然對教師產生出距離感。古時孔子帶其弟子去遊歷學習,隨時教導,並且還抱著“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好學心態,並不把學生看作是單純的受教物件,而是更注重在彼此交往中的互相學習,是謂教學相長也。“天人合一”思想倡導的正是這種師生關係,只有將教師和學生看作是平等的個體,師生才有深度交往的可能,才有能融合為一體的可能。當前關於教師與學生之間衝突的教學事故頻發,如“虐童”事件、學生自殺等等,當然也存在著學生結派毆打教師、報復教師等等,諸如此類事件層出不窮,這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單獨個體的原因,要看到這種現象背後更深層次的因素,師生關係的不平等,教師群體與學生群體的分離分化。從這個意義上看“天人合一”對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   4.教學過程――師生共同體悟

  “天人合一”思想倡導的教學過程不是幫受教育者認識世界的過程,而是體悟的過程;不是師生單向交往,而是師生共同體悟的過程。“天人合一”體現出的整體性、內生性,認為當前我們教育中的教學過程應是一種體悟過程,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認識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去體悟的過程。由於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響,而西方的教育思想與他們“主客二分”的哲學思想一脈相承,“主客二分”強調主體與客體的分離,主客體是彼此對立的實體,這種哲學思想體現到教育中來就是教師與學生的一種分離,教師教學的重點就是去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世界,體現的是一種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過程,學生只是受教育物件。我國受其影響並且由於現實中的種種原因,導致在當前教學過程中出現“滿堂灌”、“一言堂”的現象,教師是教學主體,其主要目的就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將所有課本上既定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學生只需要帶著耳朵去聽,再通過練習和作業的方式進行檢查鞏固,沒有產生一個互動的教學過程,是不注重內在性的一種教學。“天人合一”思想強調教學過程應是師生共同體悟進行互動的過程,而不是單向的、機械靜止的。注重一種內在性和內生性,其實孔子的教學過程就可以為我們所倡導,他十分注重去啟發誘導學生的思維,與學生共同去體悟知識、體悟道理。

  5.教學方法――強調內省自悟

  “天人合一”注重內省與自我體悟的方法。這種方法自古以來就被用作自身道德素質修養的方法,孔子教育學生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這對於當前道德教育也有很好的啟示作用。當前我國採取的道德教育內容主要是學校裡開設思想政治課程等與之相關的內容,可是其收效並不大,這主要是因為學校傳授的道德知識並沒有被學生所內化,道德教育沒有通過學生自主性內化成自身的道德意識,便無法表現出相應的道德行為和形成既定的道德行為習慣。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是學習的關鍵要素,“天人合一”強調的價值自覺能力,重視學生的內省自悟,通過自我認識、評價、自我激勵等一系列自我內省教育因素的協調,最終提高學生自我認知的能力,塑造良好的人格,培養道德認知感,增強道德內化能力,做到由他律轉變為自律的境界。通過內省自悟、自我修養與完善而獲得道德規範與內心自由,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至上境界。

  6.道德教育――注重內在整合

  “天人合一”所體現的教育觀是一種整合教育,強調的是道德教育內部結構的整合,即道德意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為習慣的整合。當前在學校裡進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道德知識的灌輸,從某些方面來看這也確實促進了學生道德意識的形成,但也存在著諸多問題,並沒有使學生形成真正的道德行為習慣,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道德教育內部結構的不完整與脫節,即道德意識的灌輸與道德情感的培養和道德行為的養成並沒有做到內在整合。所以當前很多中小學包括大學也開始進行改革,譬如增加了道德體驗這一環節,組織學生參觀以及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這是一種很好的道德教育方法,卻在實踐中流於形式,教師為主體的方式導致學生在道德體驗與實踐中最終只是進行“三觀”:參觀、圍觀和旁觀,並沒有真正的代入自己的道德情感,科爾伯格的“道德兩難問題”故事法其策略就在於讓學生作為學習主體,代入自己的道德情感,通過外在的及時引導和教育來階段性地提高學生的道德信念。因而在道德教育中我們應重視內部的整合:通過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感,鍛鍊道德意志,確立道德信念,從而最終促使道德行為和習慣的養成。道德教育整合思想應成為進行道德教育的指導思想。

  ――――――――

  參考文獻

  [1] 季羨林.“天人合一”新解.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3***1***.

  [2] 張岱年.天人合一評議.社會科學戰線,1998***3***.

  [3] 張世英.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求是,2007***7***.

  [4] 張岱年.中國哲學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1***.

  [5] 張連偉.對“天人合一”與“主客二分”及其關係的幾點思考.瀋陽教育學報,2001***3***.

  [6] 張世英.境界與文化――成人之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 徐春根.論中國古代作為世界觀的“天人合一”思想.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5***.

  [8] 張岱年,方立克.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9] 李振剛.解讀“天人合一”哲學的四重內涵.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

  [10] 黃濟.教育哲學通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夏敏***1990-***,女,安徽安慶人,江蘇南京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在讀碩士。]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

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論文
關於文化的哲學論文
相關知識
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論文
培根的哲學思想論文
淺析奧古斯丁的哲學思想論文
選修課柏拉圖的哲學思想論文
康德的哲學思想論文參考範文
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思想論文
柏拉圖的哲學思想論文
蘊含的哲學思想論文
天人合一的醫學模式閱讀答案
五大哲學理念的哲學思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