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黑板報讀書資料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書是歷史經驗的總結,書是社會文化的結晶。讀書,可以徹悟人生道理;讀書,可以洞曉世事滄桑;讀書,可以廣濟天下民眾,所以我愛讀書,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為什麼讀書以及如何讀書

  現在大多數人都是娛樂性地讀書,而不是思考性地讀書。佛門是很重視讀書的,中國傳統的一些名家例如張載,就是隱居到寺院裡面去讀書,他說過幾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去讀書

  為什麼要讀書?因為我們可以沿著前人的足跡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很多選擇當中優化自己的選擇,這樣你就可能有興趣去讀書了。中國傳統中能夠滿足我們需求的書籍,比如《水滸傳》《紅樓夢》,甚至《封神榜》《三國演義》,文字都很優美。如果帶著娛樂的心情去看,那你看到的全都是故事,可是故事也能讓你明白方向。中國人很聰明,把故事優化、組合、提煉,形成戲劇。實際上,這就是教育的藝術。在這個過程當中,不知不覺地把人的興趣發揮到了極致,也把人的生活優化到極致。

 

小學黑板報讀書圖片

  孔老夫子讀書有一個特點——純粹興趣性地讀書。他讀《易經》完全是興趣性地讀,因為他覺得他的思想在《易經》當中靠岸了,所以為它廢寢忘食。孔老夫子讀《易經》的時候大概已經50歲了,這是他心智最成熟、經歷最豐富、真正知天命而進行思考的時候,他找到真正可以讓自己高興的事情,興趣就集中爆發了。讀書是為了讓你在總結自己走過的路的時候,可以站在一個高度去觸控自己的心靈。

  我覺得讀書是人生最大的事情。我小時候是偷偷讀書,不買書去讀,因為大街小巷都有書攤,我特別喜歡看那些故事書。大人晚上不讓點燈,我就用被子把自己蒙起來,從外面看不到光,然後就可以看通宵。實在累得不行了,就先用一隻眼睛,過會再用另一個眼睛。人的思維很奇怪,會自己給自己開藥方,無所不盡其能。我讀的那些書中也有娛樂性的,有一本與《易經》相關的書,叫做《江湖術士瞎子王》,當時這本書讓我對江湖很嚮往。這就是書給人的力量,因為那是一個真人的傳記,它有生命力。不像現在的一些書,很多根本沒辦法往下讀,完全脫離了生活。但是當人還是一張白紙的時候,如果接觸了這些書,他們也會接受其中的思想。我們那代人長大後,武俠小說鋪天蓋地,它們被定位為“成人的童話”,那時候就有一個現象——讀書的人很多。

  但是現在的大城市幾乎看不到書攤,都是VCD、DVD那些東西。我房間有幾張DVD,本來想看,可是放了幾年也沒有興趣開啟,因為書給人的感覺太好了,想怎麼看就怎麼看。而DVD看過了,再需要回過頭找資料,就亂七八糟地找不著,只有一個粗略的印象,但是具體內容是什麼就記不清了。

  :要讀的書就是自己的心

  我出家以後和人來往不多,就是這幾年才和人來往得比較多。有些人一定有印象,我過去是冷麵孔,不太和人來往。那我的心在哪裡?我的心全在書裡面,我覺得書裡的東西很真實。特別是《三國演義》,讓人覺得激情澎湃。精神就是這樣,當你入了那個頻道,不管生活還是思想當中,都會有那種“活著”的感覺。我小時候也打過電子遊戲,可打了一下就覺得沒意思,沒有看書快樂,所以又去看書。

  現在除了舉辦禪期外,其他時間我一有空就讀書。我們是自由人,懂得分辨什麼書該讀,什麼書不該讀。人到中年以後很多書真的看不進去,完全讀不出感覺。可是還要讀書,因為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不讀書生活怎麼繼續?我們那一代人的讀書方式真的已經不存在了,現在的孩子是怎麼讀書的,我們真的不知道。但是經典的東西真的值得讀,經典是有生命的。而且,佛法中說,人最要讀的書就是自己的心,這是第一手的資料。別人留下的書是別人吃過的飯,雖然有點精華,但沒味道,如同嚼蠟,可不吃又不行,總不能餓肚子。

  :為什麼要中道?

  前幾天有同學問《普賢行願品》要不要理解,理解當然是要的,而且不管你要不要,你都在自然地理解。既然我們已經在理解了,為什麼還非要把它弄明白呢?弄明白就沒有意思了,要保持一些興趣點,對於未知的世界,我們要為自己留一點點希望。現在的什麼事情都是說“死”的,人就活得不“活”。現在的中國人看問題都不像中國人了。中國人的“中”在哪裡?沒有答案叫做“中”。既然沒有答案為什麼說這個概念呢?因為人只有在左邊走一下、在右邊走一下,然後才知道“中”。

  讀書是為了讓你在總結自己走過的路的時候,可以站在一個高度去觸控自己的心靈,知道自己要什麼,應該怎麼去做。書就變成了我們人生的伴侶,有現實的意義,讓我們的思想、理想和現實之間有一個制衡點,這就是“中”。如果讀書變成一種娛樂,碰到這些傳統、經典的東西,能夠娛樂性地進去也不怕。可怕的是你又碰到了別的,然後就不知道該到哪裡去了,因為思想性的東西最終都是要靠岸的,但岸在哪裡就不知道了。

  百年之前,中國人讀書的不多,識字的更少。解放的時候掃盲,十個人裡面沒有一個人讀書,連字都不懂,卻依然能傳承文化。那是因為中國人重視歷史,能口述歷史、口傳家史,有自己的典故,所以生活並不乏味。可是現在的人看的多了反而乏味了,當然這是我們的主觀看法,可能這樣評價年輕人的生活是因為我們不懂。但是我們走過的路應該可以作為一個借鑑,年輕人要慎重對讀書這件事情。

小學黑板報讀書資料
小學關於讀書黑板報版面設計圖大全
相關知識
小學黑板報讀書資料
小學黑板報讀書資料
小學黑板報讀書角設計圖片
小學科學黑板報內容資料
小學學校開學黑板報圖片資料內容
關於科學黑板報內容資料
科學黑板報內容資料
科學黑板報內容資料
開學黑板報內容資料
小學讀書黑板報內容資料